重视课程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陕西 咸阳 712100)
  摘 要: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农业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农林高校要以一级学科为单元进行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要以优质课程、示范性课程等项目为抓手,优先提升一级学科核心课建设水平,夯实研究生基础学科理论体系;通过建设研究生授课质量评价系统,科学评判授课质量,将评价结果运用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环节,激发教师投身研究生教学的积极性,提升研究生课程授课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建设;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1-0148-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poses that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struct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first level discipline, globally optimizes and reforms the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some other aspects. And it makes high-quality programs, demonstration programs and other projec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enhances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disciplines core course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basic disciplin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e evaluate the teaching quality scientifically, and the results are used i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awards and other sectors, to stimulate teachers to devote to the postgraduate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postgraduate lecture.
  Keywords: postgraduates;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foster quality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为其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支撑平台,[1]高水平课程不仅能使研究生获得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模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因此重视课程教学,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所以农、林、水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具有鲜明的地方与学科特色。在80多年的办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培养了两万四千余名研究生,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智力资源。多年来,学校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上进行了持久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与其他兄弟院校一样,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建设具有很强的继承性,长期以来,一部分课程不能跟随学科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做出应有的改变,表现为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服务有关学科的课程建设要求,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尤其在专业学位的课程建设上,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研究生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
  课程内容缺少层次性,本、硕、博课程内容层级区分不够;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有些课程缺少理论深度;不能体现本学科领域的重点、难点,也不能追踪最新研究成果。课程结构中讲授、实验、实习、讨论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以讲授课堂代替实验、实习,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课程难以支撑研究生获得学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较差。
  (三)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二级学科来制定。课程体系设置中过于强调精深的专业知识,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宽广性;基础学科对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支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方面欠缺。必修课学时偏多,选修课学时偏少,削弱了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自由获取所需知识的途径。
  (四)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单一
  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缺少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没有将研究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讲授多,引导学生参与研讨和实战少。由于课程学习缺少挑战性,不能提升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散发其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大多数课程采取期终统一的闭卷或开卷考试,缺少过程考核以及对研究生科研素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考察。
  (五)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缺失,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长期以来,为研究生授课一直是教师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来备课和授课,学校没有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标准,无法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同时,教学评价的缺失及学校缺乏应有的鼓励和引导,学校教师也缺少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的动力。
  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要求改革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评价办法,提升研究生授课水平的呼声日渐高涨。
  二、近年来我校进行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陆续出台多项规定及制度,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启动、授课质量评价等方面推动课程建设。
  (一)完善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结合学科发展和学校特色,更新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宋闻兵认为,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关键是要设置好一级学科课程[3]。从2013年开,学校推动在一级学科范围内,根据我校学科特色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达到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同或相近学科课程体系,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同时制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2. 实施课程分级,突出各阶段重点,减少知识重复。将本、硕、博课程贯通分级,整合内容重复或相近的课程。通过课程分级,明确课程内容界限、教学目标和先修课程要求;根据课程功能按照模块构建基础课、研究(分析)方法课、能力拓展课程等系列课程群。
  3. 降低必修课比重,鼓励自由选课,实施个性化培养。学校通过修订完善2014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使博士生必修课比重由83.3%降为54.5%;硕士生必修课比重由75.0%降为53.6%。学校规定博士生学科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内开设的更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类、学科前沿类、研究方法类、学术能力训练类及系统专门知识类课程。硕士生学科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类、研究方法类、数理统计分析类、实验方法类、学科进展类及系统专门知识类课程。
  4. 加强科技论文类撰写课程的设置。研究生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差、学位论文写作困难的问题,开设了针对硕士研究生教学的2学分“中文科技论文写作”和针对博士研究生教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5. 加强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基础。针对目前日益增多的跨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学校除要求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至少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外,还允许研究生将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视情况给予学分。
  (二)完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教材建设
  1. 通过跟踪与本学科相同或相近的2-3个国际一流学科相关课程,完善课程内容,使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兼具,并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及最新科研成果。
  2. 调整课程结构,加强经费配套。通过调整,使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讨论课学时设置更加合理。同时,为保障各项课程计划能够实施,学校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课程教学基本运行费和实验、实习费专项拨款。
  3. 加强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研究生院鼓励任课教学团队根据课程内容,选用系列化优秀教材,组合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同时与学校出版社达成协议,支持授课团队自编教材。
  (三)健全考核评价
  学校根据研究生课程类型和授课方式,建设多阶段、多形式组合的以提高研究生学习效果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方式,并要求授课教师将考核方式与其在学生成绩中所占比例明确写入教学大纲。要求课程考核内容根据课程性质选择有学术价值、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用新方法、新思路去思考问题。通过考评全面真实反映研究生学习效果和差异,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研究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课程项目为抓手,提升课程整体水平
  以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等为引领,围绕核心课程体系整体功能实现,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
  1.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一般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带头,一批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讲师)的教师为成员。成员可在全校范围内整合。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要求根据本学科特色、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硕士生、博士生)、不同類型(理论类、研究方法类、实验实践类)的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改革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讲座式、案例式、研讨式、实验(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3.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学校研究生网络教学平台,营造研究生培养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教学资源,比如配套的教案、实验指导、习题库、案例库、参考文献、国内外学习网络资源及媒体资源等,为研究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
  截至2016年,学校共计建设102门优质课程,其中公共课26门,专业课76门,建设了4门网络视频课程,建设了20门综合案例课程,这些课程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课程质量。
  (五)建立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机制,调动教师授课积极性
  学校对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开展授课质量综合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综合评价包括研究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管理评价三个方面。研究生评价按学期进行,学院和学校评价按学年进行。评价结果排名每学年认定一次,在学院(系、所)纳入评价范围前15%的课程为优秀,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绩效津贴奖励范围,连续两年排名后5%的课程,学院(系、所)须采取更换课程授课教师等措施,尽快提高课程的授课质量。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量纳入学校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及优秀评选的基本工作量计算范围。   三、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水平的设想
  (一)建设常态化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机制
  进一步探讨具有本单位、本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学位授予标准,针对培养目标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论证。明确课程目标;拉开本、硕、博授课内容的层级;尽量减少研究生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在全面考虑研究生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制度,将研究生课程建设常态化。
  (二)建设研究生示范课程,带动和引领研究生课程教学等的改革
  未来学校将建设一批教学理念国际化,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学校将参照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学科的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建设,聘请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且在其所在大学或机构承担过相应课程教学工作的外籍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组成课程组,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课程在学科通识类、基础理论类、研究方法(技术)类、专业类或专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等类型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农林高校的多数学科具有显著的生命科学特征,可加强视频课程建设,直观地展示复杂的生命化学过程,利于研究生加强理解,更好的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要加强案例课程建设,让研究生从课堂上进入案例场景,对案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中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重视在线课程建设,服务社会需求
  要加强在线课程的制作,突破知识学习的地域限制,方便研究生及其他有学习需求的人员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课堂讨论答疑、课后辅导,完成课后作业等。同时,在线课程的推广,也有利于推广学校的文化,提升学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原芳.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改革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6):156-158.
  [2]李阿利,王伟伟,刘碧琼,等.为创新教育服务: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69-71.
  [3]宋聞兵,聂仁发.一级学科背景下中文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42-45.
其他文献
(三亚学院 外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摘 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如何进行分级,如何设定分级分班的比例,是一个关键性的操作难题,在业界尚无明确的定论。依据某大学12级,13级,14级,15级的四级考试成绩数据,努力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实际建议,并努力探讨以数据为驱动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通过率;分级教学;比例设定;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厦门大学 环境生态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摘 要:交叉学科是从基础学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重大技术、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依托。环境毒理学这一交叉学科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等,是环境科学重要的分支。由于环境毒理学需要有多个基础学科的知识储备、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因此不容易组织教学以及培养相关人才。文章针
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教学理论和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也适用于不同的课程内容。以高校的非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为例,应用杜威教学模式讲授模型求解过程,使用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讲解数学软件,应用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刺激强化知识点学习,在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思想强调知识经验。这些教学方法,使抽象的数学建模课程更有逻辑结
期刊
(1、铜仁学院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2、铜仁学院 艺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毕业论文(设计)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对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完成过程、答辩等环节注
期刊
(黑河学院 理学院,黑龙江 黑河164300)  摘 要: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本科高校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的突变级数评价方法,不需要赋予权重,对黑河学院的基础学科中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客觀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突变级数;基础学科;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9-0125-02  Abs
期刊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一个群体,网络使用尤为频繁,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文章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在校所有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大专院校英语教学
期刊
(苏州幼儿师范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文章基于在校美术教学中创意素描的教学实践,通过在传统素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创意素描课,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性和绘画创造的参与性,并试图通过这一尝试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意素描;美术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9-0109-02  Abs
期刊
(包头医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 要: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200名,其中使用課改后的教学方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100名,使用传统教学方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100名,利用课间时间对大学生进行SCL-90问卷的测试;结果:课改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
期刊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摘 要:从实验室建设理念、环境资源建设以及人员软实力等角度,探讨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成功经验。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模式;体育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1-0132-02  Abstract: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such as the
期刊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长于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却短于对其职业能力的打造,缺乏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和就业指向。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国务院于2014年做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将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