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统修复生态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自中办国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后,非遗战线的各部门单位,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具体分解为多个文化子工程,以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抓手,依托传承体系,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在传承发展的主战场,中国非遗上演了一幕幕时代活剧。
  【关键词】非遗 中国经验 非遗生态
  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纵观非遗在中国诞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非遗没有简单复制搬用物质遗产的保护模式,它在国内迅速普及并成就颇丰,就在于其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
  回顾中国非遗传承发展路径,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后,非遗战线的各部门单位,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具体分解为多个文化子工程,以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抓手,依托传承体系,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在传承发展的主战场,中国非遗上演了一幕幕时代活剧。
  一、扎根民族传统,引领价值取向
  扎根民族传统。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蕴涵丰富,烙有传统和民族的印记,同时非遗又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非遗已经成为国家的形象、命脉和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当下我们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根本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实质的时代精神,这些都离不开非遗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全球化浪潮使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追求、社会审美向多样化发展,但是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中国非遗致力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源泉,更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供给,是复兴中国精神的基础和保障。
  贡献中国智慧。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长河,中国非遗汇聚艺术精英向源头进发,探寻古老的中国智慧。与传统经史子集中的系统性、知识性、集中性的思想智慧不同,非遗集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于一体,无论表演艺术、还是手工制作,都是通过技艺的形式表达出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从剥丝抽茧,到着色晕染;从朴实的民间作坊,到典雅的云宋蜀壮;从原始素朴的制陶,到巧夺天工的紫砂;从草编柳编,到木雕金石;从笔墨纸砚,到琴棋书画;从木偶皮影,到目连花鼓;从船工号子快板琴声,到京昆评越黄梅秦豫等等,无论是工艺、技巧、设计,还是理念、文化以及传达的精神,都体现着华夏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中国智慧。传统戏剧、传统曲艺、民间文学、民俗等文艺形式,既有宣扬爱国、提倡勇武、崇尚侠义、歌颂英雄、赞扬美政、倡导仁孝等下面智慧;同时亦有讲述温纯时代的英雄故事和祖先开创世界的动人史诗,都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闪现着民间智慧的火花。
  实现中国原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国非遗放眼浩瀚的非遗资源,以原创艺术品形式对传统文化经典持续进行艺术表达,艺术门类丰富,创作风格多样,上演了精彩好戏。登记注册的5000多家非遗小微企业,依托四级名录体系认定的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3087个省级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成为非商业逻辑下实现中国原创的坚实保障。同时为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100个国家级和65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研究示范基地,让有共同观念和相似经历的文化谱系相互融合,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以民间图案、工笔水墨为视觉元素的中国美术语言,非遗衍生品、文创产品上的中国元素,青铜器、蠡器、铭文上的古老纹样,篆刻、皮影、剪纸、太湖石上的精巧造型等等,传统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于作品,计白当黑、虚实相间、阴阳互补,成为中国原创的代表。
  引领价值取向。非遗蕴含的中国精神,在民间智慧中得到彰显。中华文明以诚相待,不欺不怯,五千年传统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每一次驻足都让世界惊艳。老庄无为观中的尊重自然,生态绿色即低碳主张,孔子的仁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关系,韩非子“实用为要”的主张如何警示奢靡之风等等,中国非遗注重从经史诸子和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中国从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里成长起来,坚定朴实的民本思想、大同理想、自强厚德观念,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深层文化基因,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走和平发展道路、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时振兴中国精神,传承人的群体力量不可或缺。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并且是一个民族的知识、技能等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个体承载的丰厚学养、传承功底、创新实践、高尚品格,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信仰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492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庞大的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群,以自身生命匍匐、行为模范,从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方面引领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聚合滋养与民族、国家、社会脐带相连的精神血脉,形成符合民族审美特色的精神高地。
  二、修复、构建文化生态
  建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的保护关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效果,非遗项目保护水平提升后,中国非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围绕建构文化生态,以系统思维,由文化生态实验区进而扩展至全国,探索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
  聚焦人文生态。营造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是非遗项目能够实现顺利傳承发展的重要条件。规律既是客观存在,又潜隐不彰,所谓“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聚力人文生态首先把生态实验区建成样板。生态实验区非遗项目集聚、文化特色鲜明且传统文化底脉深厚,应当成为人文生态良好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积极把握《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契机,发挥宣传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其次重视传习设施建设。投资方式上,以国家投资为主,稳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建设类型上,加大功能单一的传习点、传习所的数量,适当控制综合传习中心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传习网络。三是将非遗传习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展览馆,让非遗走入公众视野,丰富宣传体验活动。   做传世之事,应有传世之心。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一个时代的联动行为,仅靠文化工作者,“千里走单骑”式地孤军作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管理阶层肩负引导文化建设的重任,应该具备投身文化创造的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效地组织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建立起基本的人文生态也就很难。注意重点抓住“两头”:一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一是青少年这一“祖国未来”,通过层层发动和引领,建立起“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信仰。让非遗文化浸润大众心灵,在灵魂深处扎根,夯实传承发展的社会基础,形成良好的人文生态。
  修复自然生态。非遗存在于生活和现实中,特别依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且彼此间有着天然的互相依存共生关系。如各地文庙、庙宇、寺院、古建、广场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各地举办重要民俗活动的场所,也是如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体育杂技等非遗赖以生存的空间,这些场所的存废关乎非遗项目的推广、传播和发展。还有许多非遗项目,如戏曲、曲艺、史诗、民俗和傩戏等,与当地乡规民约相互融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维系。另茶炒制技艺、中医药炮制技艺、饮食文化类等非遗项目,则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如天气、草木及水资源等,形成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非遗依附于生存环境,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中国非遗依托生态区修复生态,社会普遍反映生态区所在地自然生态都有明显改善。比如山西晋中文化生态实验区,将集聚在生态区且与环境密切关联的陈醋酿造技艺、中医药炮制技艺、汾酒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率先实现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生态区内优良天数和水质明显改善。同时生态区内的古村落得以原生态的保留,戏曲曲艺融入当地民俗实现活态传承,非遗传承的原始条件和外部环境得以更好的维系。当地政府还加大对生态区内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进行综合保护与修复,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和谐,生活在生态区内的人们都说,通过参与非遗保护,环境改善了,收入增加了,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加了。
  建构文化生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兴废,系于国情,关乎国运。文化生态的保护,是从文化发展的规律出发,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由点及面,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既注重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亦不忽视孕育滋养的环境,见水见树见青山。建构文化生态是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合力,体现的是非遗项目与文化生态结构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联性,文化生态实验区不但是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综合试验平台,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先导。
  自2006年文化部创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始,中国非遗以建构文化生态为已任,先后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00多个省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实验区突出对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进行综合修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培育“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非遗融入生活和文创,数千名四级名录传承人,既传续技艺,又熏染人格,增强了凝聚力。地方民俗活动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了文化存续力。非遗文化融入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生态区密布的传习点、传习所和传习中心,已形成庞大的非遗网络体系,增强了非遗传播力。
  三、光大、完善中国经验
  光大中国经验。自2012始中国非遗率先在传统技艺、美术、中医药炮制和饮食文化类非遗项目中探索实行生产性保护,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国誉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弘揚工匠精神。生产性保护的实质是让非遗直面市场和产业,生产中增强自我造血机能,逐步摆脱依赖和束缚。当下非遗作为资源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精神资源的供给者,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当下光大中国经验,生产性保护该如何深化,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目光聚焦非遗传承人,首先让传承人担当工匠精神的实践者。传承人作为遗产的承载者,具有优良品质和工匠精神,从2012年始我们实施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分批次分门类对年满60周岁的传承人实施记录,重点记录传承人选徒带徒的眼光、人格塑造的过程和精神技艺的表达。其次贯穿精神生产的全链条。将工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贯彻于艺术生产,向公众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忽视社会效益。将“振兴传统工艺”列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赋予非遗以时代精神和价值内涵,这是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机制,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旨。
  扩大文化传播。大音希声,大相无形,传统文化从灵魂至深处指引、滋养、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成为我们的“骨肉血”、“精气神”,表现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更是信念、情感和磅礴力量,让我们无论走多远、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不会失去精神家园。
  信息时代,中国非遗始终围绕文化内涵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增强传播效果。首先倚重文化精英。搭建平台,发挥传承人和工美大师等文化精英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展示其人格塑造过程和人格魅力,净化人文环境,引领社会风尚。提供机会,鼓励文化精英走向国际舞台,与不同文明交融对话、交流互鉴,展现良好形象。其次依托传播体系。拓宽传播渠道和方式,依托非遗的四级名录体系和行政网络,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多元格局。还有端赖理论支撑。文化是要走心的,需要依托传播体系持续发力,更需要坚实的理论体系做支撑,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阐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阐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四个讲清楚”,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完善中国经验。截止目前,我国已有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列缔约国首位。生产性保护是中国遗产领域在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基础上审慎推出的,中国经验的核心是项目自身得到保护,同时得到传承且社会效益明显,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迅即得到传播和推广。五年来中国非遗战线的同志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紧紧围绕核心价值理念,阐发中国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以传承人为酵母,形成从个体、群体到公众的社会联动行为,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信仰,凝聚内化民族的文化精神。
  结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基础滋养、源头活水和精神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中国非遗应该继续担当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力军,坚实占领主战场、主阵地和主渠道,以整体思维和战略眼光,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重视改善社会环境和建构文化生态,让传统文化成为凝聚人心、提升境界、理顺思路的抓手。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探索非遗工作中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把非遗生产性保护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艺术生产领域。以生产性保护解决生存困难的非遗项目。
其他文献
王立平先生历经4年多的反复推敲。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创作了15首经典的音乐作品。这15首音乐作品丝丝入扣地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很多歌曲至今仍被传唱。  由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担任独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担任指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和民族合唱团担任演出的“追梦红楼”音乐会。通过完整的演绎这15首经典作品。来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笔者有幸采访到李刚教授。听他
期刊
三、画意诗情一一摄影从消遣娱乐到民族风格的探索  20世纪初,摄影虽然得以推广普及,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不是平民百姓所能把玩的,只局限于有钱有闲的城市知识阶层。到了民国时期,城市知识阶层有着稳定和丰厚的收入,很多人抱着“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目的开始了摄影活动。知识阶层具有追求文人艺术的传统,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艺术的意蕴、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摄影就成了他们手
期刊
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不仅是指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指在作品中呈现的那种超越现实和本体的精神境界,所谓“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山水画的意境,是历代山水画家们追求的最高理想。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艺术创作重在“畅神”、“怡情”,山水画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思想。之后,唐代张彦远提出了“立意”说;五代
期刊
伴随着19世纪以后各个学科分类的日臻完善,发源于美术学院并最终走向综合大学内的美术史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严谨的人文主义历史学科。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涉及对艺术家个人的具体生平、社会交往活动的考订,还是对艺术家作品风格及其显现思想文化意义之钩沉,抑或是对某种独特的视觉艺术文化现象的深入解读,其实都需要学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干扰,我们又常常对一些重要的艺术样式名称、概念
期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虽然是抒发异地相思之苦的诗词,但此情此景却也映照在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悲剧故事之中。阿尔芒与玛格丽特是小仲马笔下的经典之作《茶花女》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已渐趋式微之际,该小说却仍然散发着颇为强烈的浪漫气息。《茶花女》自19世纪出版以来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而约翰·诺伊梅尔所创作的三幕芭蕾
期刊
唐代墓志中,当时文士撰铭作序,书家篆额书志者,不在少数。但北朝志石,从元魏到高齐、宇文周以至杨隋,墓志铭的撰者、书者署名就少得多。我是幸运者,除就地亲睹了1984年大同所出《元淑墓志》外,还分享了友人罗新十年前披露的北魏永熙二年的《郑平城妻李晖仪墓志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整理西京文化博物馆所藏北朝志石,竟在五十多方北朝墓志中发现了由邢子才和魏收两位文坛巨子撰铭的两方北齐墓志。一方是天保十年
期刊
周全,早年于新加坡留学学习绘画,2012年回国后一直居住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等都曾是他的落脚地,但因这些商业化味道愈来愈重的艺术聚集区早已非昔日的艺术净土,周全和很多虔诚的艺术家一样选择了迅速撤离,而退守至更远的郊区潜心从事创作。他平时深居简出,喜欢“宅”在家里,画画、读书、听音乐。  周全所着迷的是一种当下很多人并不熟知的绘画种类——坦培拉(tempera),简称“蛋彩画”。事实上,坦培拉
期刊
很小的时候,翁持更经常去隔壁的剧团里看人排练,吱吱扭扭的二胡声总能令他入迷。他的父亲很喜欢拉胡琴,看到儿子也对音乐喜欢,就让他跟着剧团里的老师学习二胡。上小学的时候,翁持更的二胡技艺派上了用场,被宣传队吸收,拉二胡,演样板戏。上了中学后,他又学习了小提琴。  1976年,翁持更考上了福建省艺校,一方面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另一方面,在那个特殊时期,去艺校也可以躲避上山下乡。在艺校除了继续学习二胡以外,
期刊
编者按:  4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明的融合与互动——东西方陶艺对话四人展,参展人是美国阿尔弗雷德陶瓷艺术中心博物馆馆长、阿尔弗雷德大学陶艺系教授温·海比格,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国际陶艺协会主席、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教授雅克·考夫曼,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清水六兵卫八代。开幕式后,紧接着是东西方陶艺对话的学术讨论会,参会者来自各个不同的艺术领域,
期刊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人具有的超越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现代人文精神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做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人文精神正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肯定,人在人类活动中应该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尊重的。这样的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