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教学技能的支撑,教师有效运用演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解决生物学中比较复杂和抽象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掌握知识、领悟科学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等。
◆关键词:演示技能;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演示技能是重要的教学技能,演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演示教学通常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的行为过程,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被教师引导,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看到的现象,通过观察思考相关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节课的内容在本章节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点知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原理比较抽象,七年级的学生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利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串联知识,运用直观演示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以此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
1清晰阐述演示目的
教師首先要确定演示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而引出要演示的内容,使演示的内容既明显又客观,便于学生理解、分析和总结。教师的演示内容应该是教学内容所必要的,学生由于缺乏经验而难以理解的或者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的直觉经验等等。比如本节内容中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还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大多数学生一直认为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缺少科学的认知,因此这时需要教师运用呼吸运动的模型演示教学,以此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演示目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提出的演示的目的。比如,在本节新课的讲授中,展示胸腔和胸廓的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另一类是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师提出的演示目的。比如,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制作肋间肌运动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呼吸运动与肋间肌收缩与舒张有什么关系的新知识;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知识点。比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材料并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所以,教师应该使得每一个演示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2准确展示演示媒体
教师展示给学生要演示的媒体,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的媒体有多种类型,如果是要演示试剂,要介绍试剂的性状;如果展示的是仪器或者设备,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等等。比如,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利用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时,让学生明确各部分代表的结构,由此才能更好理解模拟实验的意义。
教师展示媒体要操作规范,在进行演示的时候,把展示媒体放在合适的背景环境中,合适的位置,如果观察的媒体非常小,教师要走动演示或者分小组观察等等,要注意学生们的观察情况,要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清楚。比如,在本节课中,教师演示的动画要大小合适,运动明显,能有效说明问题。
3引导学生有效观察
教师要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演示,演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在具体的每一步的演示中,都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观察什么内容,自己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在演示过程中是学生自己去主动观察和思考。在演示的过程中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注意:
3.1观察目的要明确
学生进行观察,明确观察的对象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观察,而不是盲目地观察。比如,本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收缩和舒张的状态,观察呼吸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只有观察仔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2观察方法要指导
学生在进行观察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被一些无关的因素吸引,有的学生可能会被器材吸引,有的学生可能会遐想,沉醉其中,忘记听课;有的学生可能只关注结果而不忽视过程中的细节等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步进行,形成动态的演示过程。比如,观察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时,学生应该先观察橡皮膜的位置,再观察气球的状态。
4规范进行控制操作
演示时教师要进行规范地操作,操作动作和程度都要适当,使得学生能够规范模仿。教师演示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明白清楚,教师要注意操作中的位置、方向、次数和时间,教师进行的活动,要有利于学生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在本节中,动画的演示和模型的演示时间、次数都要合适,以便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
5合理处理演示结尾
在演示教学中,无论教师进行什么样的演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组织学生记录和讨论,进行启发教学以后,教师应用简洁的语言做一个小结。小结的内容应该包含演示的目的,观察的现象,演示方法和思考的问题等等,从而使演示教学中学生观察和思维的结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得理性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新概念、新理论。
参考文献
[1]张迎春.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技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4-151.
[2]姚静文.“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6,32(6):14-16.
[3]姚俊杰.浅谈演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2):52-54.
作者简介
郭建莲(199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教学。
通讯作者:胡家会(1962—),男,教授,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演示技能;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演示技能是重要的教学技能,演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演示教学通常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的行为过程,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被教师引导,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看到的现象,通过观察思考相关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节课的内容在本章节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点知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原理比较抽象,七年级的学生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利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串联知识,运用直观演示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以此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
1清晰阐述演示目的
教師首先要确定演示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而引出要演示的内容,使演示的内容既明显又客观,便于学生理解、分析和总结。教师的演示内容应该是教学内容所必要的,学生由于缺乏经验而难以理解的或者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的直觉经验等等。比如本节内容中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还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大多数学生一直认为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缺少科学的认知,因此这时需要教师运用呼吸运动的模型演示教学,以此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演示目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提出的演示的目的。比如,在本节新课的讲授中,展示胸腔和胸廓的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另一类是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师提出的演示目的。比如,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制作肋间肌运动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呼吸运动与肋间肌收缩与舒张有什么关系的新知识;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知识点。比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材料并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所以,教师应该使得每一个演示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2准确展示演示媒体
教师展示给学生要演示的媒体,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的媒体有多种类型,如果是要演示试剂,要介绍试剂的性状;如果展示的是仪器或者设备,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等等。比如,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利用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时,让学生明确各部分代表的结构,由此才能更好理解模拟实验的意义。
教师展示媒体要操作规范,在进行演示的时候,把展示媒体放在合适的背景环境中,合适的位置,如果观察的媒体非常小,教师要走动演示或者分小组观察等等,要注意学生们的观察情况,要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清楚。比如,在本节课中,教师演示的动画要大小合适,运动明显,能有效说明问题。
3引导学生有效观察
教师要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演示,演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在具体的每一步的演示中,都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观察什么内容,自己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在演示过程中是学生自己去主动观察和思考。在演示的过程中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注意:
3.1观察目的要明确
学生进行观察,明确观察的对象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观察,而不是盲目地观察。比如,本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收缩和舒张的状态,观察呼吸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只有观察仔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2观察方法要指导
学生在进行观察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被一些无关的因素吸引,有的学生可能会被器材吸引,有的学生可能会遐想,沉醉其中,忘记听课;有的学生可能只关注结果而不忽视过程中的细节等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步进行,形成动态的演示过程。比如,观察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时,学生应该先观察橡皮膜的位置,再观察气球的状态。
4规范进行控制操作
演示时教师要进行规范地操作,操作动作和程度都要适当,使得学生能够规范模仿。教师演示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明白清楚,教师要注意操作中的位置、方向、次数和时间,教师进行的活动,要有利于学生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在本节中,动画的演示和模型的演示时间、次数都要合适,以便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
5合理处理演示结尾
在演示教学中,无论教师进行什么样的演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组织学生记录和讨论,进行启发教学以后,教师应用简洁的语言做一个小结。小结的内容应该包含演示的目的,观察的现象,演示方法和思考的问题等等,从而使演示教学中学生观察和思维的结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得理性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理解新概念、新理论。
参考文献
[1]张迎春.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技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4-151.
[2]姚静文.“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6,32(6):14-16.
[3]姚俊杰.浅谈演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2):52-54.
作者简介
郭建莲(199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教学。
通讯作者:胡家会(1962—),男,教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