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这个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社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怎样把没有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基本上不懂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的顽童,培养成为初具各种生存能力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独立生活能力全面抓
幼儿是一个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摆脱大人们的束缚,要自己做事情。因此,我们便依据这个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能力培养活动。一次,有一位幼儿在玩完蹦蹦床的时候把鞋子穿错了,小朋友们见了大笑,他自己红着脸坐在地上不动,这时老师急忙上前耐心的教这位幼儿怎样识别左右脚的鞋子,并让这位幼儿反复试穿了几次,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位幼儿终于学会了穿鞋。家长看到孩子会穿鞋子了,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会穿衣、穿鞋,能够自己独立吃饭,还会自己收拾书包,这都是教师的功劳啊。”
现今的幼儿大多都是家长心中的“王子”“公主”,依赖性特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意教孩子们洗脸、洗手、洗手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举行了“他能独立地…”的系列教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幼儿在放学时基本上能够独立地收拾书包、穿棉衣、系围巾、戴帽子手套。有的幼儿还能够独立地叠被子、刷牙洗脚,有的幼儿还能帮助老师打水拖地、收拾讲台讲桌。教师们的培养,使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
二、安全自救能力重点抓
幼儿离开父母的呵护进入幼儿园,角色的变化让幼儿接促到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触到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我们便抓住了这重中之重的要务,采取及易奏效的措施,促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如在游戏时告诉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在外出时不与陌生人说话,更不能与陌生人走,创设幼儿意想不到的情境,使他们知道危急时刻如何求助、怎样逃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进行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的疏散演练,以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另外,我们还注意教育幼儿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我们将各种规则编成儿歌,使幼儿流畅于口,落实于行动中。如“上放学走甬路,右侧通行要记住”、“走廊里不吵闹,一不停留二不跑。见人让路右边站,做个文明的乖宝宝”。
三、倾听能力切实抓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周围的一切十分好奇,想说就说,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话。对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指出:“应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身先示卒,耐心倾听,选择好倾听的立足点,扮演好倾听的角色,融进倾听的情境,真正拿到打开倾听之门的“金钥匙”,找到了培养倾听能力的“育人快车道”。如在幼儿诉说某件事情时,尽管杂乱,老师不烦躁,耐心地倾听,并给以肯定。绝不说:“别说,乱七八糟的。”“闭嘴,烦死人了”等损伤幼儿自尊心的话语。上课时幼儿不注意倾听时,老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使课上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思考与回答。如小班语言课《朋友》,老师的问题是“会游水来会捉鱼,唱起歌来嘎嘎嘎,你能猜出它是谁吗?”幼儿们经过认真倾听与思考,很快猜出是鸭子。
童谣朗朗上口,易诵易背,我们放胆供给幼儿倾听所需的食粮,如在教学童谣“上放学,记深刻,排好队,靠右侧,不疯闹不撵车。过路口,守规则,左右看,再通过”。教师激情诵读,配以磁带的适时播放,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观看与倾听,使他们不但能够吟诵童谣,还明确了安全知识,实现了教与学的相得益彰。
四、交往能力适时抓
培养幼儿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是幼儿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的幼儿多数被父母紧于家庭之中,缺少自由玩耍、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没有玩伴的“不合群”的孩子。教学中我们仔细了解,认真观察,在充分掌握了每个孩子的性格之后,教给幼儿与人交际的方法。如怎样参与游戏、怎样与同伴友好地玩玩具、怎样正确地运用语言与同伴交流等,注重方法指导,注重教师的示范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适时点拨。幼儿的交往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真正使幼儿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了与人交往,这就为幼儿长大后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理想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了基础。
一、独立生活能力全面抓
幼儿是一个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摆脱大人们的束缚,要自己做事情。因此,我们便依据这个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能力培养活动。一次,有一位幼儿在玩完蹦蹦床的时候把鞋子穿错了,小朋友们见了大笑,他自己红着脸坐在地上不动,这时老师急忙上前耐心的教这位幼儿怎样识别左右脚的鞋子,并让这位幼儿反复试穿了几次,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位幼儿终于学会了穿鞋。家长看到孩子会穿鞋子了,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会穿衣、穿鞋,能够自己独立吃饭,还会自己收拾书包,这都是教师的功劳啊。”
现今的幼儿大多都是家长心中的“王子”“公主”,依赖性特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意教孩子们洗脸、洗手、洗手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举行了“他能独立地…”的系列教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幼儿在放学时基本上能够独立地收拾书包、穿棉衣、系围巾、戴帽子手套。有的幼儿还能够独立地叠被子、刷牙洗脚,有的幼儿还能帮助老师打水拖地、收拾讲台讲桌。教师们的培养,使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
二、安全自救能力重点抓
幼儿离开父母的呵护进入幼儿园,角色的变化让幼儿接促到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触到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我们便抓住了这重中之重的要务,采取及易奏效的措施,促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如在游戏时告诉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在外出时不与陌生人说话,更不能与陌生人走,创设幼儿意想不到的情境,使他们知道危急时刻如何求助、怎样逃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进行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的疏散演练,以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另外,我们还注意教育幼儿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我们将各种规则编成儿歌,使幼儿流畅于口,落实于行动中。如“上放学走甬路,右侧通行要记住”、“走廊里不吵闹,一不停留二不跑。见人让路右边站,做个文明的乖宝宝”。
三、倾听能力切实抓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周围的一切十分好奇,想说就说,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话。对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指出:“应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身先示卒,耐心倾听,选择好倾听的立足点,扮演好倾听的角色,融进倾听的情境,真正拿到打开倾听之门的“金钥匙”,找到了培养倾听能力的“育人快车道”。如在幼儿诉说某件事情时,尽管杂乱,老师不烦躁,耐心地倾听,并给以肯定。绝不说:“别说,乱七八糟的。”“闭嘴,烦死人了”等损伤幼儿自尊心的话语。上课时幼儿不注意倾听时,老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使课上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思考与回答。如小班语言课《朋友》,老师的问题是“会游水来会捉鱼,唱起歌来嘎嘎嘎,你能猜出它是谁吗?”幼儿们经过认真倾听与思考,很快猜出是鸭子。
童谣朗朗上口,易诵易背,我们放胆供给幼儿倾听所需的食粮,如在教学童谣“上放学,记深刻,排好队,靠右侧,不疯闹不撵车。过路口,守规则,左右看,再通过”。教师激情诵读,配以磁带的适时播放,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观看与倾听,使他们不但能够吟诵童谣,还明确了安全知识,实现了教与学的相得益彰。
四、交往能力适时抓
培养幼儿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是幼儿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的幼儿多数被父母紧于家庭之中,缺少自由玩耍、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没有玩伴的“不合群”的孩子。教学中我们仔细了解,认真观察,在充分掌握了每个孩子的性格之后,教给幼儿与人交际的方法。如怎样参与游戏、怎样与同伴友好地玩玩具、怎样正确地运用语言与同伴交流等,注重方法指导,注重教师的示范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适时点拨。幼儿的交往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真正使幼儿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了与人交往,这就为幼儿长大后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理想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