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黔东南州学校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发展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信心和能力的民族文化教育重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民族文化素养的养成主要靠教师来引导,相应的,承担着为贵州黔东南州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教师教育必然应该融入民族文化课程。笔者分析现今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民族文化课程融入;路经
一、贵州黔东南州职前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现状
教师职前教育作为教师发展专业化的基础阶段,应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结合贵州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应该进行从理念到实际的变革。就目前而言,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培训课程中民族文化课程的融入与全国的教师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基本相同,培养的教师大多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度较高,但是尊重文化差异,具有民族文化和全球化的眼光较低。贵州黔东南州职前教师民族文化教师教育设置的课程体系很少是针对教师民族文化的理念、技能的培养,仅有民族文化的课程的课时量严重不足,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目前贵州黔东南州在职教师民族文化教育的素养和能力是不足的,受到的在职培训的数量也是不够的,在职培训缺乏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关注,区域性的教育资源没有被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这必然会影响到在职教师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在职教师民族文化的培训,在教师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课程。
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和内容要突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限制,开发出相应的民族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以及课程资源,对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课程资源、课程模式进行重建和调整,使之对民族文化教育知识、能力有所渗透,培养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最终完善贵州黔东南州在职教师民族文化教师教育体系。
二、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民族文化社会中,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惯习以为常,认为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民族文化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知识懂得并不多,引导学生建构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能力不足,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
民族文化教育的提出不仅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文化跨越实践能力,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存也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文化研究者,对待任何一种文化的态度都不应该是单纯忽略、忽视它的存在或者不假思索地加以保护,而是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方面要认识到其存在与异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并设法加以解决,以免学生头脑中引起混乱。[3]教师在引导学生接受国家主流认识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尊重并接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促进不同优秀民族文化的共存、交融和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观。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贵州黔东南州多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路径
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的融入体系尚未建立,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改革需要从理念、课程等全方位进行建构,以利于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1.开发贵州黔东南州多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体系及课程资源,探索民族文化教师教育模式,面对民族文化教育全球化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基于贵州省独特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开发符合实际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2.依托贵州省教师培训共享课程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借助“国培计划”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良好平台,运用好贵州省高校教师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培训对教师成长的综合效应,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教师教育模式。
3.建构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的建立。学校中具有共同发展愿景的教师在教学成长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构成教、研、训一体“教师共同体”。秉持個体和群体共同发展理念,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互动,从一统走向自主。以学校为基地,以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团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
【参考文献】
[1]李纯.论民族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教学与管理,2010(1).
[2]果红,熊继华.民族文化教育视角下民族地区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价值探究[J].教育研究,2007(7).
[3]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实然诊断与应然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关键词】教师教育;民族文化课程融入;路经
一、贵州黔东南州职前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现状
教师职前教育作为教师发展专业化的基础阶段,应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结合贵州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应该进行从理念到实际的变革。就目前而言,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培训课程中民族文化课程的融入与全国的教师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基本相同,培养的教师大多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度较高,但是尊重文化差异,具有民族文化和全球化的眼光较低。贵州黔东南州职前教师民族文化教师教育设置的课程体系很少是针对教师民族文化的理念、技能的培养,仅有民族文化的课程的课时量严重不足,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目前贵州黔东南州在职教师民族文化教育的素养和能力是不足的,受到的在职培训的数量也是不够的,在职培训缺乏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关注,区域性的教育资源没有被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这必然会影响到在职教师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在职教师民族文化的培训,在教师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课程。
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和内容要突破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限制,开发出相应的民族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以及课程资源,对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课程资源、课程模式进行重建和调整,使之对民族文化教育知识、能力有所渗透,培养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最终完善贵州黔东南州在职教师民族文化教师教育体系。
二、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民族文化社会中,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惯习以为常,认为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民族文化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知识懂得并不多,引导学生建构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能力不足,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
民族文化教育的提出不仅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文化跨越实践能力,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存也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文化研究者,对待任何一种文化的态度都不应该是单纯忽略、忽视它的存在或者不假思索地加以保护,而是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方面要认识到其存在与异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并设法加以解决,以免学生头脑中引起混乱。[3]教师在引导学生接受国家主流认识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尊重并接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促进不同优秀民族文化的共存、交融和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观。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贵州黔东南州多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路径
贵州黔东南州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的融入体系尚未建立,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改革需要从理念、课程等全方位进行建构,以利于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1.开发贵州黔东南州多教师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融入体系及课程资源,探索民族文化教师教育模式,面对民族文化教育全球化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基于贵州省独特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开发符合实际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2.依托贵州省教师培训共享课程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借助“国培计划”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良好平台,运用好贵州省高校教师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培训对教师成长的综合效应,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教师教育模式。
3.建构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的建立。学校中具有共同发展愿景的教师在教学成长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构成教、研、训一体“教师共同体”。秉持個体和群体共同发展理念,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互动,从一统走向自主。以学校为基地,以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团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
【参考文献】
[1]李纯.论民族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教学与管理,2010(1).
[2]果红,熊继华.民族文化教育视角下民族地区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价值探究[J].教育研究,2007(7).
[3]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实然诊断与应然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