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幸福鄂尔多斯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作为以传统农牧业和煤炭资源型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幸福鄂尔多斯,强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多次对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转型、统筹城乡、富民强市等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对鄂尔多斯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全市8个旗区中有5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占全区31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的近1/6;3个自治区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占全区29个自治区级扶贫工作重点旗县的1/10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鄂尔多斯由一个贫穷落后地区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开拓成功发展之路18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
  (一)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千亿、两千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2643.2亿元,5年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49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年均增长23.4%,人均GDP由4600美元增加到208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538.2亿元,5年累计完成1515.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4倍,年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8亿元,5年累计完成603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5倍。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位,综合增长竞争力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1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效
  5年间,以农牧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大步跨入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阶段。2010年,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1%,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9.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60.2∶37.1。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产能突破千万吨。汽车、煤机、陶瓷、多晶硅、太阳能发电、风能、生物质能等非资源型产业蓬勃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城市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以打造百万人口城市为目标,5年间,鄂尔多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东胜新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协调推进,康巴什新区与阿腾席热镇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随着市委、政府办公场所搬迁,康巴什新区城市体量快速做大,功能加速完善,品位不断提升。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38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比“十五”末提高15.6个百分点。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年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25元增加到2010年的2520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高6096元,比全区平均水平17698元高7507元,居全区各盟市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601元增加到2010年875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高2837元,比全区平均水平5530元高3226元。以12年免费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为重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社会保障指标领先全区,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鄂尔多斯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差距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不充分、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中央和自治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相比,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条件、发展层次与水平、发展方式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不充分
  从农牧业方面看,农牧业基础薄弱,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没有较大改变。2010年,全市560多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在建或已建成现代化农牧业示范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4.6万亩,粮食产量28.2亿斤。沿河百万只肉羊、肉牛养殖基地和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户正在建设当中,年末牲畜总头数为826.3万头(只),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从工业方面看,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仍处在打基础、扩总量阶段,原煤年产量近4.5亿吨,但产业链条短、结构单一。第三产业刚刚起步。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尽管已建成成吉思汗陵、响沙湾2个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7个4A级旅游景区、拥有28家旅游星级宾馆饭店,但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没有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格局。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偏重,非资源性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原字号”产品比重大,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2010年,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为:原煤4.49亿吨,洗煤1589万吨,天然气202亿立方米,焦炭492.4万吨、硅铁49.1万吨,羊绒衫1174.3万件。甲醇142.2万吨,烧碱36.6万吨,纯碱2.31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为:煤炭行业807.79亿元,增长23.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84.08亿元,增长39.4%;而农副食品加工业仅为11.62亿元,增长2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仅为26.78亿元,比上年下降21.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76亿元,比上年下降5.7%。
  (三)粗放发展方式还未根本扭转
  节能和环境容量指标约束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2010年,从主要行业投资看,煤炭行业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3.3%;电力行业投资67.3亿元,同比下降5.5%;炼焦行业投资36.1亿元,同比下降48.4%;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投资160.4亿元,同比增长4.6%。
  (四)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2010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20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8756元,两者相差164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3190元高3259元,比全区平均水平相差12168元高4281元。从收入结构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5元中工资性收入为18995元,占75.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756元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4504元,占51.4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城镇居民主要依靠工薪、农牧民主要靠种养业的收入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2010年,鄂尔多斯市贫困人口为13.7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6万人,享受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为5.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152.4万人的14.3%。加之物价整体水平较高,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机制还未形成。
  三、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鄂尔多斯市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强力推进“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建设幸福鄂尔多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立足现实,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思路目标
  根据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鄂尔多斯市立足市情,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主旨,全面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了实现这个总体思路,鄂尔多斯市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煤化工体系基本形成,非煤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原煤生产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1/3以下,非煤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推进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市坚持工业主导、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由202.5亿元增加到1139亿元,年均增长27.1%。12个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煤炭、电力、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伊泰和神华煤制油、亿利PVC、鄂绒大化肥、久泰甲醇等大项目建成投产。华泰乘用车、清洁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精功重载汽车投产下线,陶瓷、多晶硅产业形成现实生产能力。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阿康物流园区、东胜金融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工建设。按照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坚持统筹城乡,以沿黄河地区为主战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设施农业基地、肉羊和肉牛养殖基地及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109国道、呼准(呼和浩特—准格尔)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沿黄河南岸、兰嘎(兰家梁—嘎鲁图)等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呼准(呼和浩特—准格尔)、东乌(东胜—乌海)、包西(包头—西安)等铁路建成通车;鄂尔多斯机场投入使用,通航城市达25个;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域供电网络建设与改造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节能减排完成了国家目标任务。
  (三)加快转型,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经过改革发展,目前,鄂尔多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2010年为例,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3.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11655亿元的22.68%,即占全区12个盟市GDP之和的1/5强;人均GDP达到20800美元,比自治区人均GDP7070美元高1373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达到538.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1738.1亿元的30.96%,即占全区12个盟市财政收入之和约1/3;东胜区财政收入达到168.2亿元,准格尔旗财政收入达到147亿元,伊金霍洛旗财政收入达到111亿元,位列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1位、第2位和第3位,鄂托克旗位居第8位,达拉特旗位居第11位,乌审旗位居第26位,鄂托克前旗位居第39位,杭锦旗位居第5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8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8972.08亿元的21.15%。
  (四)各族人民对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幸福鄂尔多斯充满期待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执政为民的最大追求,也是鄂尔多斯15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鄂尔多斯市各级党委、政府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的发展理念,始终不渝地坚持、丰富和发展富民优先的思想,鄂尔多斯必将开启“民富市强”的新时代。
  四、推进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思考
  尽管鄂尔多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幸福鄂尔多斯的伟大进程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循环、清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筑以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沿黄沿线经济带,促进地区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
  (一)推进转型升级,必须在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上下功夫
  根据对目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首先在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第一,要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煤炭产业向更高层次集中集约发展。鄂尔多斯煤炭资源富集,这是优势,也是财富。要继续发挥好资源优势,把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要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遍地开花”整合为“顶天立地”,逐步形成几个5000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煤炭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构筑资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与此同时,应集中力量推进煤化工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在已建成神华、伊泰两条煤制油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伊泰360万吨和神华216万吨煤制油、汇能和神华煤制天然气、中煤350万吨大化肥、中创300万吨二甲醚、中电投100万吨烯烃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把鄂尔多斯建成千万吨级化工产业基地。第二,要下大力抓好非资源型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最现实的路径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做文章。要全力抓好华泰15万辆轿车、奇瑞30万辆乘用车、兰德重工1.5万辆矿用自卸车、奔驰3000辆商务车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加快中煤节能设备和煤矿洗选设备制造、久和能源风电整机制造建设进度,打造煤机、化机制造业板块。加快万捷30万台上网本和终端产品项目建设,引进世纪互联等企业,启动云计算机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要全力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要加快东胜金融广场和康巴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争取更多股份制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完善阿康等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尽快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要积极推进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和蒙古源流影视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活动品牌。鄂尔多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大草原、大沙漠、延绵的黄河、独特的草原文化,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发展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前景。要全力抓好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建设,进一步提升成吉思汗陵、呼沙湾等旅游景区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汽车赛事、体育健身、度假休闲等产业,把鄂尔多斯打造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第四,要全面实施“双百亿”工程,抓好骨干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要抓住自治区重点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园区)的战略机遇,推动鄂尔多斯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企业战略性重组,提升重点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鄂尔多斯市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大型骨干企业已达到7户,分别是伊泰集团256亿元、神华神东公司214亿元、鄂尔多斯集团200亿元、神华准能公司144亿元、汇能集团126亿元、伊东集团122亿元、亿利集团117亿元。通过实施“双百亿”工程,到2011年底,力争使蒙泰集团、满世集团、特弘集团、乌兰集团和兴泰集团等5个大型骨干企业的营业收入进入100亿元行列。2010年,鄂尔多斯市共有12个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8个园区已列入自治区沿黄沿线规划,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工业园区(开发区)达到3个,分别是棋盘井工业园区345亿元、达拉特经济开发区223亿元、准格尔经济开发区105亿元。要按照自治区“双百亿”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使8个自治区级重点园区全部实现供水、供电、公路、铁路、通讯、供暖、排污、城镇、服务“九配套”,达到一类园区建设标准。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园区项目支撑能力建设。经过一至两年努力,全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工业园区(开发区)达到10个以上。
  (二)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没有农村牧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没有高标准的整体小康。针对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产条件差、农牧民人口过于分散的实际,必须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的路子。第一,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建设步伐,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和幸福指数水平。要把宜居宜业、提高幸福指数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和首要选择,既要深入挖掘地区文化内涵和鄂尔多斯蒙元民族文化元素,又要千方百计增加绿地、增加水面,体现城市的生机与灵气;既要充分考虑居民出行、上学、就医、购物消费、文化休闲等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又要充分为居民营造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空间开阔、风光优美的环境。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改造与建设同步,加快东胜区建设改造步伐,做大体量,集聚高端要素,率先形成现代化大城市规模。要全力推进阿康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区域管理一体化发展,快速集聚人气、商气,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要集中打造树林召、薛家湾副中心城市,提升锡尼镇、乌兰镇、嘎鲁图镇、敖勒召其镇和上海庙等重点城镇发展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集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进一步加大东胜铁西三期开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罕台城乡统筹示范区、铜川汽车产业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东胜“三川三园”、伊金霍洛旗红海子湿地、乌兰木伦河道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创造国家园林生态城市,使中心城区变得更现代、更美丽、更文明。第二,按照一步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扎实推进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要制定不同的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和配套政策,集中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分期解决农牧业转移人口的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强化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祥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
  要按照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加快南北两线供水、水权置换、黄河取水口等重大供水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城市、工业、居民用水需求。要加快规划内的公路、铁路建设,全面完成鄂尔多斯机场改扩建任务。要下大力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四个百万亩”、“五区绿化”、“企业碳汇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工矿区环境污染治理。要大力弘扬“崇尚文明、崇尚荣誉、崇尚创新”的鄂尔多斯品格,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把鄂尔多斯市早日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蒙古族学校、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建设任务。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造成果,启动“国际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成社区综合医院、基层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任务。健全和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中蒙医药事业。要加强公共文化、体育、休闲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营造文明、祥和的生活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切实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从而逐步缩小差距,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鄂尔多斯的转型时不我待,鄂尔多斯的发展催人奋进。人们有理由期待,只要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推动工作的行动指南,坚持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谋划鄂尔多斯发展的理念,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鄂尔多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鄂尔多斯的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督查室副主任)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引入、成长、成熟、分化四个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讨了合作社引入阶段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及介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甘肃省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政府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政府介入 甘肃省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也有所不同。甘肃省农民专业
期刊
推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兰州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结合政策咨询研究和工作实践,现就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一、推进“三产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优化调整兰州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   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
期刊
“十一五”以来,鄂尔多斯市主要经济指标领先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中上游行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的民间财富迅速累积,民间融资日趋活跃,对盘活民间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近年,其组织机构、运作模式中蕴含的问题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深入了解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的主要风险,内蒙古发展研究中组织调研组对鄂尔多斯民间融资情况进行
期刊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开始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最终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就开始进入产业加速升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当前,南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正处于这种发展转型的新起点。因此
期刊
商务部:外贸增幅或缩水15%,明年仍可能回落  总结2011年的外贸成绩单,人们会发现中国可能无法复制2010年的高增长。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预计,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20%左右,这一数字与2010年中国外贸34.7%的增长相比,缩水近15%。报告同时称,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仍可能有所回落,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报告预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繁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得以优化。中小型企业在短短的30年发展中,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到总企业数的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六成,超过一半的国家税收来自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八成的就业岗
期刊
农产品滞销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生产者都是根据上一年度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决定本年的生产计划,从而造成了鲜活农产品供给的波动。而农业生产季节性、受气候影响、区域性和鲜活农产品储藏周期短的特点决定了鲜活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消费在时间上不对称,当鲜活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时,大批量集中上市对销售环节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极易导致滞销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和农民的增产
期刊
摘 要: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和非排斥性,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阶层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
期刊
摘 要:目前,社区矫正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试行阶段,但实践中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信息不对称致使矫正对象脱管、漏管,以及检察机关难以实时监督等难题,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鉴于此,作者认为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科技手段开发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监督效果。   关键词:社区矫正 信息管理 监督 浙江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颁
期刊
摘 要:目前,牧区专业合作社选择正确的运行模式、经营方法以及确定适合客观条件的经济发展方向是最为关键。本文以典型的纯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右旗的四个专业合作社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关于牧区专业合作社运行发展方面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牧区专业合作社 草原畜牧业 运行机制       自建国以来,合作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到现在的专业合作社,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以不同的运行方式存在着。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