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涵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⑥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通过参加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深化认识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尤其是在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说说原因。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三、质疑探究,自主领悟,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就可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
其他文献
上学期一次语文检测,其中现代文阅读有这样一道题:“请写出两个关于狼的成语(文中提到的除外)”。学生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答“与狼共舞”的,有答“七匹狼”的,还有答“我是北方的一匹狼”的,弄得阅卷教师啼笑皆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初中生的答案和作文反馈的情况来看,词汇贫乏、语言过于浅显、词不达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重视语言积累。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
期刊
《三国》给我的印象虽远不及《水浒》,但对于曹操,我倒是印象深刻。  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英雄的他造就了三国的时势。  历史上的曹操,正所谓“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勇敌吴蜀联盟,演绎了一场三国鼎立的精彩史诗。然而,偏激的性格和矛盾的本性,造就了褒贬不一、是非成败的曹操。他聪明绝顶又愚不可及,他豪爽义气又奸诈冷酷,他豁然大度又疑神疑鬼,他宽宏大量又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此,就以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秋天的雨》为例,谈一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几个方面。  一、以读助写,借写促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若能
期刊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经感慨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来展示。”可见文言文教学难度之大。不过还是有少数优秀的教师敢于尝试的,2016年1月11日我作为李军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幸听到了滁州中学李锐老师和滁州二中陈若祥老师的同课异
期刊
作文乃语文之精髓,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深感头疼,学生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紧握笔杆半天挤不出一个字。诸多迹象表明:作文教学应该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途径,走出命题、批改、评价等旧有模式的禁锢,切实创新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素质。那么,如何创新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素质呢?  一、博览群书,摘录精华,让书香陶冶写作性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尤其要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
期刊
汉语很奇妙, 标点很重要。这几个小故事,或许会给你一些小启示。  一、妙用标点,巧招学生  古时候,有个先生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家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家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富家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标点
期刊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呢?课标如此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张庆老师说: “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  北京市特级教师李明新执教的《趵突泉》就很好地诠释了何谓语文,语文课当如此,正如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所说:“让情感与认知共同生成,这应当是语文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等,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这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青少年儿童,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缺少父母的关爱等,带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他们的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有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稍有不慎,就会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这些学生先由犯“小错”开始:旷课、抽烟、喝酒、赌钱、夜不归寝等,到
期刊
学生因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不同,其认知结构、学习需要、兴趣方式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搞“一刀切”,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有益的尝试,现将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作简要总结。  首先,教学设计要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设计是实施
期刊
一、重视积累知识  1.基础知识方面:重视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的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2.文体知识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有最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