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等,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这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青少年儿童,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缺少父母的关爱等,带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他们的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有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模仿力强,稍有不慎,就会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这些学生先由犯“小错”开始:旷课、抽烟、喝酒、赌钱、夜不归寝等,到携带管制刀具、上网阅读传播黄色淫秽刊物音像制品、打架斗殴、出入游戏厅歌舞厅、吸毒等。目前,青少年学生犯罪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特点是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社会程度比较严重。虽然导致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当其冲的是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决不能忽视道德品质和法制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不良言行,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承载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教育的功能,是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法制教育最理想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合理科学地利用课程资料渗透法制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并反过来促进语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从各个角度渗透法制教育。
  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利用课本资源渗透法制教育
  在开始语文教学之前,教师要研究课文内容,并与法制教育相联系,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制知识。例如,在教学《社戏》和《孔乙己》时,讲到小孩子偷豆、孔乙己偷书时,就要特别指出:偷盗行为是不对的,是违法的。他们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应该接受治安处罚,学生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去偷窃、骗取、抢夺他人的财物等。再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体现出主人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的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现在,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但要用法律的武器捍卫正义,要依法行事,要正确对待,不可鲁莽行事。
  二、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例如,在学《威尼斯商人》后,在班上模拟“法庭审案”,再现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的全过程,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让学生体会法律的神圣与公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渗透法制教育。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等口语交际。例如,交通肇事案件,让学生了解《交通道路安全法》,教育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组织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比赛,渗透法制教育。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进行出黑板报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渗透法制教育。在《斑羚飞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场动物悲剧是谁?从而引出《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然后,组织学生调查稀有动物被灭绝、古文物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的原因,让学生查找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并正确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法律知识。
  (五)利用作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能产生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正确认识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特别是那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和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作文让学生表达出来。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充分、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能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从青少年学生抓起,才能创建和谐文明的法制社会,中国的明天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其他文献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积极地投人到课程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不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改变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有以下几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教师注意的:  一、新课改必须更新教师的观念  新课改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培训,优化
期刊
散文的审美特征和阅读主体的接受心理的独特规律,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必然性,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因此,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以此二者为依据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都有内在的美的规律,各种文体的美具有交叉性,同时又有其独特性。这种不同文体的共性美为欣赏作了铺垫和沟通,而其特殊的美的规律又是这种文体得以生存的根基
期刊
以往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常常引导学生背、抄、仿、编,造成了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知识面窄,内容贫乏,千题一面,层次不分,缺乏联想和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起步教学应从激发兴趣入手,把鼓励放胆作为重点,以读说促写为主,评改促写为辅,让激情和快乐贯串习作全过程,达到切实引导学生作文起步并提高习作能力
期刊
上学期一次语文检测,其中现代文阅读有这样一道题:“请写出两个关于狼的成语(文中提到的除外)”。学生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答“与狼共舞”的,有答“七匹狼”的,还有答“我是北方的一匹狼”的,弄得阅卷教师啼笑皆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初中生的答案和作文反馈的情况来看,词汇贫乏、语言过于浅显、词不达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重视语言积累。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
期刊
《三国》给我的印象虽远不及《水浒》,但对于曹操,我倒是印象深刻。  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英雄的他造就了三国的时势。  历史上的曹操,正所谓“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勇敌吴蜀联盟,演绎了一场三国鼎立的精彩史诗。然而,偏激的性格和矛盾的本性,造就了褒贬不一、是非成败的曹操。他聪明绝顶又愚不可及,他豪爽义气又奸诈冷酷,他豁然大度又疑神疑鬼,他宽宏大量又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此,就以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秋天的雨》为例,谈一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几个方面。  一、以读助写,借写促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若能
期刊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经感慨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来展示。”可见文言文教学难度之大。不过还是有少数优秀的教师敢于尝试的,2016年1月11日我作为李军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幸听到了滁州中学李锐老师和滁州二中陈若祥老师的同课异
期刊
作文乃语文之精髓,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深感头疼,学生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紧握笔杆半天挤不出一个字。诸多迹象表明:作文教学应该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途径,走出命题、批改、评价等旧有模式的禁锢,切实创新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素质。那么,如何创新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素质呢?  一、博览群书,摘录精华,让书香陶冶写作性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尤其要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
期刊
汉语很奇妙, 标点很重要。这几个小故事,或许会给你一些小启示。  一、妙用标点,巧招学生  古时候,有个先生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家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家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富家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标点
期刊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呢?课标如此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张庆老师说: “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  北京市特级教师李明新执教的《趵突泉》就很好地诠释了何谓语文,语文课当如此,正如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所说:“让情感与认知共同生成,这应当是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