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从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分析入手,探讨人口素质和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26- 03
1 前 言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全省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水、仡佬等17个。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达1 254.7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因此,贵州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少数民族自身的完善,尤其是与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而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劳动力的素质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对于就业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素质提出对策与建议。
2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现状
2.1 就业结构单一,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201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率高达88.68% ,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仅为3.15%和6.17%,并且省内各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都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构成看,少数民族区域还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并且农业部门所占比例非常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偏低。这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还处于最原始、最低水平的阶段,农业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同时,由于劳动技能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人口所从事的第一产业生产大多是传统式的农牧业和养殖业,其生产效率低下,贵州各地少数民族聚集区种植业劳动力比重普遍在85 %以上。农业经济表现为一种非集约的农耕型或种养型经济,而不是集约型经济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少数民族就业人口收入增长缓慢。从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劳动报酬的比较来看,民族地区农村的比较利益明显不足。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958元;非农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6 440元;兼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5 280元。三者的收入比为1 ∶ 2.18 ∶ 1.78。贵州少数民族农民的流动性很低,这不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不充分
劳动力过剩是影响充分就业的不利因素之一。深究其劳动力过剩的原因,主要在于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以及劳动力供给过快。
(1)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劳动力的供给量逐年迅速增加。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质量较低,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就业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总人口中,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为1 254.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但无论是政策的要求还是实际的生育率都比汉族人口高。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标准,15岁至65岁为劳动适龄人口,由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为6. 79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为5 050万人;201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为7.85亿人,其中汉族7.22亿人,少数民族为6 320万人。相比之下,汉族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4.90%,而少数民族增加了25.14%。
(2)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在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多种经营不发展,缺乏建设和积累资金,就业的吸收能力不足,发展缓慢,造成就业适龄人口的大量冗余和就业不足。过多的农业过剩人口,必然会造成农业人口的就业挤压、生活水平特别是人均生活水平的下降,并且少数民族人口就业渠道狭窄,总体上收入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与其人口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们掌握生产技术或技能程度的高低。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与就业状况相互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就业水平和层次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整体水平和农村水平都低于全国水平,贵州少数民族农村水平低于贵州整体水平。贵州少数民族的低层次教育水平所占比例非常大,按初中、小学水平相加计算,分别为70.74%(整体水平)、72.27%(农村水平),农村低于整体水平1.53个百分点;按未上过学、扫盲班、小学、初中4个低层次水平相加计算,分别占93.32%(整体水平)和97.29%(农村水平),高于全国相应水平4.9和2.42个百分点;按高中水平以上计算,所占比例不到7%,整体为6.68%,农村仅为2.71%。以上数据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非常低,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文化素质低,少数民族人口对新的生产技术的接受和自我消化能力较差,在农村承包经营的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农民全面筹划、独立经营、谋求自主发展的能力不足,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这一切都与就业者的文化素质低直接相关。
3.2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偏低,不利于贵州少数民族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将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就业问题解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一方面,乡镇企业和城镇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相对来说,少数民族人口中具备这些专门技术和专长的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低,使得大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只能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者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其与汉族存在民族差别,本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不接触或者很少接触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思想,那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不愿主动外出谋生,而对于已转移的富余就业人员还存在就业不稳定的情况,回流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也影响了农牧区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利转移。 3.3 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的影响
从职业构成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就业人口中,农林牧渔人员占88.6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的就业面较为狭窄,行业比较集中。这种不合理的职业构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民族习俗和文化素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有较大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范围,从而导致他们的择业范围狭窄,形成了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的结构矛盾。同时,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3.4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城镇职工的影响
随着城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破产法的推行,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行,城镇劳动力下岗问题将会波及全国各个地区的城镇,贵州少数民族城镇职工也不例外,如果文化素质不高,在这场竞争中压力必然也大,相反,较高的素质则有利于较好的就业。从长远看,经济发展最终将会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道路,就业者的素质必然成为就业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使各族人民在这场就业机制改革的大潮中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和机会,是一条必由之路。
4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就业状况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民族经济的兴旺发达,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1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因此要积极办好九年义务教育,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基层小学教师队伍。积极兴办“希望工程”, 保证入学率。坚持科教扶贫,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扭转这种局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要着重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减免贫困户中小学学生学杂费的政策,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农村文盲率高的现状,兴办各类成人扫盲班和夜校,帮助少数民族文盲群众早日脱盲。
4.2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
针对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较低的弱点,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扶助和投入力度是提高贵州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适应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根据就业的需要和生产组织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如职业教育、业余文化教育和农村技术教育等,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核心手段。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使人们学到社会所需要的具体的职业技能,有利于人们的职业选择。因此,应该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培训班和各种补习班。也可以采取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科学知识讲座等各种灵活的方式,聘请有经验和技术的人任教。除发展普通中学外, 大力发展职业中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在岗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4.3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植力度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是很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的投资、及时对种植业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化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逐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非集约型农耕方式向集约型农耕方式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方式的转变,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收入。
4.4 进一步扩大开放
目前有不少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仍处于闭塞落后的状况下,劳动力的地区流动非常微弱,农牧民与外界的接触很少,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是不利的。因此,在农牧区,除了普及基础教育扫除文盲外,还要让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起来,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市由于交通、新闻媒介比较发达通畅,与封闭的农村地区相比,人们更有创新精神和商品意识。让农民流入城市,会极大地触动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学到生产技能和本领,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一条捷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军昌.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2]牟本理.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J].民族研究,2003(6).
[3]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民族研究,2003(1).
[4]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J].民族研究,2003(4).
[5]荣仕星.中国加入WTO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民族研究,2002(5).
[6]阿迪力·努尔,张庆红.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对比分析[J].特区经济,2012(7).
[7]赵强.新疆少数民族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26- 03
1 前 言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全省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水、仡佬等17个。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达1 254.7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因此,贵州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少数民族自身的完善,尤其是与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而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劳动力的素质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对于就业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素质提出对策与建议。
2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现状
2.1 就业结构单一,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201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率高达88.68% ,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仅为3.15%和6.17%,并且省内各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都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构成看,少数民族区域还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并且农业部门所占比例非常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偏低。这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还处于最原始、最低水平的阶段,农业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同时,由于劳动技能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人口所从事的第一产业生产大多是传统式的农牧业和养殖业,其生产效率低下,贵州各地少数民族聚集区种植业劳动力比重普遍在85 %以上。农业经济表现为一种非集约的农耕型或种养型经济,而不是集约型经济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少数民族就业人口收入增长缓慢。从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劳动报酬的比较来看,民族地区农村的比较利益明显不足。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958元;非农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6 440元;兼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5 280元。三者的收入比为1 ∶ 2.18 ∶ 1.78。贵州少数民族农民的流动性很低,这不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不充分
劳动力过剩是影响充分就业的不利因素之一。深究其劳动力过剩的原因,主要在于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以及劳动力供给过快。
(1)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劳动力的供给量逐年迅速增加。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质量较低,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就业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总人口中,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为1 254.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但无论是政策的要求还是实际的生育率都比汉族人口高。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标准,15岁至65岁为劳动适龄人口,由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为6. 79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为5 050万人;201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为7.85亿人,其中汉族7.22亿人,少数民族为6 320万人。相比之下,汉族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4.90%,而少数民族增加了25.14%。
(2)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在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多种经营不发展,缺乏建设和积累资金,就业的吸收能力不足,发展缓慢,造成就业适龄人口的大量冗余和就业不足。过多的农业过剩人口,必然会造成农业人口的就业挤压、生活水平特别是人均生活水平的下降,并且少数民族人口就业渠道狭窄,总体上收入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与其人口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们掌握生产技术或技能程度的高低。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与就业状况相互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就业水平和层次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整体水平和农村水平都低于全国水平,贵州少数民族农村水平低于贵州整体水平。贵州少数民族的低层次教育水平所占比例非常大,按初中、小学水平相加计算,分别为70.74%(整体水平)、72.27%(农村水平),农村低于整体水平1.53个百分点;按未上过学、扫盲班、小学、初中4个低层次水平相加计算,分别占93.32%(整体水平)和97.29%(农村水平),高于全国相应水平4.9和2.42个百分点;按高中水平以上计算,所占比例不到7%,整体为6.68%,农村仅为2.71%。以上数据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非常低,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文化素质低,少数民族人口对新的生产技术的接受和自我消化能力较差,在农村承包经营的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农民全面筹划、独立经营、谋求自主发展的能力不足,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这一切都与就业者的文化素质低直接相关。
3.2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偏低,不利于贵州少数民族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将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就业问题解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一方面,乡镇企业和城镇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相对来说,少数民族人口中具备这些专门技术和专长的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低,使得大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只能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者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其与汉族存在民族差别,本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不接触或者很少接触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思想,那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不愿主动外出谋生,而对于已转移的富余就业人员还存在就业不稳定的情况,回流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也影响了农牧区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利转移。 3.3 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的影响
从职业构成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就业人口中,农林牧渔人员占88.6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的就业面较为狭窄,行业比较集中。这种不合理的职业构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民族习俗和文化素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有较大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范围,从而导致他们的择业范围狭窄,形成了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的结构矛盾。同时,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3.4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城镇职工的影响
随着城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破产法的推行,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行,城镇劳动力下岗问题将会波及全国各个地区的城镇,贵州少数民族城镇职工也不例外,如果文化素质不高,在这场竞争中压力必然也大,相反,较高的素质则有利于较好的就业。从长远看,经济发展最终将会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道路,就业者的素质必然成为就业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使各族人民在这场就业机制改革的大潮中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和机会,是一条必由之路。
4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就业状况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民族经济的兴旺发达,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1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因此要积极办好九年义务教育,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基层小学教师队伍。积极兴办“希望工程”, 保证入学率。坚持科教扶贫,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扭转这种局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要着重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减免贫困户中小学学生学杂费的政策,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农村文盲率高的现状,兴办各类成人扫盲班和夜校,帮助少数民族文盲群众早日脱盲。
4.2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
针对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较低的弱点,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扶助和投入力度是提高贵州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适应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根据就业的需要和生产组织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如职业教育、业余文化教育和农村技术教育等,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核心手段。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使人们学到社会所需要的具体的职业技能,有利于人们的职业选择。因此,应该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培训班和各种补习班。也可以采取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科学知识讲座等各种灵活的方式,聘请有经验和技术的人任教。除发展普通中学外, 大力发展职业中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在岗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4.3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植力度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是很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的投资、及时对种植业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化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逐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非集约型农耕方式向集约型农耕方式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方式的转变,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收入。
4.4 进一步扩大开放
目前有不少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仍处于闭塞落后的状况下,劳动力的地区流动非常微弱,农牧民与外界的接触很少,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是不利的。因此,在农牧区,除了普及基础教育扫除文盲外,还要让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起来,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市由于交通、新闻媒介比较发达通畅,与封闭的农村地区相比,人们更有创新精神和商品意识。让农民流入城市,会极大地触动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学到生产技能和本领,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一条捷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军昌.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2]牟本理.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J].民族研究,2003(6).
[3]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民族研究,2003(1).
[4]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J].民族研究,2003(4).
[5]荣仕星.中国加入WTO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民族研究,2002(5).
[6]阿迪力·努尔,张庆红.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对比分析[J].特区经济,2012(7).
[7]赵强.新疆少数民族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