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创新 思维
  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写作活动中就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材料,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只有这样的作品读者读来才会倍觉新鲜,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下几方面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阻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在教师的压迫下进行写作的,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注意转变自身的课堂角色,从过去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只有师生之间做到了真正的平等,学生才能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看法,从而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过去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在课堂中表现的比学生强势才能展示出自己的权威身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作文教学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收获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用强迫的方式来逼迫学生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完成写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懂得如何放低姿态,引导学生去发现写作的趣味,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要多给予一些宽容,这种漫无边际的想象力正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体现,只有教师改变课堂角色,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精心设计,创新命题
  学生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命题形式的新突破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了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教师命题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的创新,将自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学期作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教学设计,少些限制,使学生觉得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做到不为作文而作文、不为作文而造情。低年级尤其要注意采用图画作文、剪贴作文、游戏作文、童话故事等儿童乐于表达的形式。其次,立意上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少教师提出在立意上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要求写真实的话,做诚实的孩子,把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指导作文时,主要是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促使他们无拘无束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抓住内心感受,引导学生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作文教学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思维在作文中充分表达出来。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鉴别加以体验,从而产生不同感受,自由抒发。这样,学生的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才能情真意切,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如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这样一个题目“××,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想一想自己想对谁说什么,把题目补充完整,并鼓励大家借这次作文机会,尽量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实话实说,想写啥就写啥。一篇篇作文感人肺腑、恳切、真诚、坦然的语言令人感动。这样的作文训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而言之,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機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道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
期刊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的读通课文,先集中識字,再随文学习5个生字,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习4个带有提手旁左右结构的字;2 理解课文1-4自然段,重点感受戴嵩当时的出名和高超画技以及人们对他的称赞;3 解决课后重点习题:用一就和一会儿,一会儿造句。重视随文语言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5个生字,学习4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4自然段,感受戴嵩在当时的出名及人们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物語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2.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3.学会辩证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1.分析“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征;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悲剧性。  教学难点:1.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2.学会辩证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期刊
导入:在正式上新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图片,从汉朝到明清时代的君臣上朝礼仪图,你能看出在朝廷上皇帝和大臣的礼仪发生怎样的变化?  场景一:明朝洪武年间,皇宫内,胡惟庸专权  朱元璋:“这个胡惟庸,越来越不像话了,独揽大权,自作主张。现在占城(越南境内)来了使者都居然不向我报告。哎,自秦朝以来,多少朝代都亡在了奸相权臣的手里!打江山南,守江山更难呀!”  师:原以为皇帝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了,没
期刊
一、发散创新思维能力  1、横向发散:将对象从横的方面,依照其各相关的特点或性质进行展开的思考  ①材料展开:以某个事物为“材料”作展开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尽可能多地写出矿泉水瓶和医用注射器在物理实验上的用途。用米尺、细线、水、钩码能设计出多少个实验;②目的展开:以某种目的为展开点,设想出达到该目的的各种可能性。如说出多种省电的方法、多种安全用电的方法、多种测电阻的方法等等;③方法展开:以人们解
期刊
自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43-44页。  自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过程中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想
期刊
教学目标:1、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正确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相关的量;2、借助已有经验与生活常识,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3、从现实生活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体会负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会正确地读、写负数,用负数表示有关的量;2.理解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并能系生活实际,说出生活中表示的负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温度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运动技能教学再一次成为体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运动技能教学上产生了:该不该教运动技能?在新课程下运动技能教学的理念是什么?该如何进行运动技能教学?从新课程的培训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从各类示范课、观摩课中无不可以看到新的课程理念。但对体育运动本身的技能教学却处理得不是很准确的,有的纯是娱乐性、兴趣性的课,忽视了根本的技能教学,缺乏必要的运动负荷,有些偏离了体育教学的
期刊
教材分析:《钟表店里的争吵》拟人化地描写了一些守旧、顽固的钟表将自身特点作为钟表标准,拒绝承认电子表这样的新式表。旨在让学生知道不应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而应善于接纳新事物。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重点掌握“惯、框”的笔顺,形声字“谎”的字形;2.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在朗读中理解“细声细气、嘟囔”等语气词的意思;3. 通过角色扮演朗读(对话式的表达),理清故事脉络,懂得
期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课题教育的补充。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本点。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生动活泼、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巧用身边的素材,让活动课紧贴于生活,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创新。现结合教学实践试论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以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