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教师缺少高质量的专业引领,教师的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又缺乏理论根基,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面临着不少困难,本文结合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困境进行了现状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本培训 困境 对策思考
  一、当前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参训动力不足。从实际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是出于外部政策的压力,或者是借培训之机外出放松,而对培训有助于自我成长的作用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自身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无强有力的培训动力。
  2.现有校本培训模式低效。校本培训观念并未完全改变,多沿用传统培训模式,找几篇理论文章,组织者念,大家听,实际功效低,研讨和实践少;教学资源使用率低,忙于赶自己的教学进度,照搬参考资料,结合学情探究少;外出学习,走马观花,收获甚微。校本培训缺乏计划性、专题性,找不准切入口,寻不准薄弱点。学校管理层的谋划欠周密性,计划无长远性,不重视校本培训的多元性和纵深性,从而使培训效能低。
  3.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脱节。当前的教育评价过于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指标,加上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所以在知识共享上存在保守倾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极其缓慢,教育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使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教育理论物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更谈不上能具备参与校本教研的能力了。这样就使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严重脱节,校本培训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培训针对性不够。学校缺少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调研。从实际出发,制定培训内容,按需施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得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部分教师在参加培训时明显存在被动应对和敷衍了事的现象。
  5.培训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校本培训的师资队伍水平还不够高,力量还比较薄弱,部分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明显偏少,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实效性的对策
  1.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强调科学性。培训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需求,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师自身发展目标和知识技能的需求。按照以上因素要求,当目标完全确立后,应大力实施和启动“教师职业发展个人规划”工程,实施好“教师读书工程”、“教师基本素质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程”。教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强化参训意识,增强危机感。
  2.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培训内容是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要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在每次培训任务确定后,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本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的方式对培训理念及目标、方法达成共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观点不一致,选中侧重点,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和资源,围绕内容,突出校本特色,以求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夯实基础、注重创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3.不断改革培训方式,注重实用性。校本培训可重点采取以下方式。
  (1)模块式培训。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内容,再根据培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根据模块主题选择相关的资料,群体参与,分头研究。
  (2)教师论坛。可根据教师的感受,让参训的每位教师担任一次论坛主角,将自己的经验、体会、认识及困惑整理成提纲,进行交流,大家讨论。帮助大家将自身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3)案例教学。培训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实践中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各自的判断。
  4.努力增强培训的适应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培训需求的变化,对教师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增强培训的适应性更为重要。首先,要求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培训理念,树立按需培训的思想,善于把握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搏,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培训与工作现实、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增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有效地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整合好培训资源,有效地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建立和谐真诚、合作互助的教研文化,提高参与教研的指数,让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5.健全教师终身学习机制,努力提高教师自学能力。自学是一个人提高自身素养的基本途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具备自学能力,进而实现终身学习。教师通过自学、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等自修方式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是一种既方便又极其重要的素质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自学也是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重要参与方式,它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教师的学习成为自主活动后,学校应创造和提供自主的环境和条件,以建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学习型学校”为方向,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学校。
  总之,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要把校本教研搞实搞好,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才能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
其他文献
摘 要:校本培训是由学校发起、规划、组织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实际发展需求,主要依靠本校教师在校内进行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与培训活动。诸多因素影响着农村小学的校本培训。在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本培训 影响因素 有效途径  一、校本培训的概念及特征  校本培训就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组织发起、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从读图、析图、释图、变图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图形解读能力,提升整体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形能力;培养  高考对于地理知识的考查中重点提出:学生应该掌握阅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地形剖面图,可以自己填出地图中的重要地名和分布区;能够准确应用不同等值線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各种统计材
期刊
摘要:由于英语属于外語学科,最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学习成绩差的比例较高,“待进生”相对也多。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使待进生转化进而提高全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使学生有学好英语的主动性和信心,让学生喜欢学英语,在教学中最大限度上减少“待进生”或是达到无“待进生”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英语课教师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待进生形成原因和转化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 英语 待进生 转化  长期以来
期刊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一关,很多教师都有费尽心机地讲解而收获甚微的同感,在语文教学日益向阅读与写作倾斜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难题。要想让学生学会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关键是教师要从旧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中摆脱出来,代之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具体表现在,
期刊
观察对比传统与当代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课堂,学生活动的课堂容量加大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力增强了,学生上课敢说爱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了,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原因呢?多媒体辅助教学功不可没。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它能使“静态”变成“动态”,使“抽象”变为“直观”,使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物象变得有“声”、有“色”、有“形”。课堂中运用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敢于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本校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走出一条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校本培训之路。  关键词:认识不足 工学矛盾 时效性 应试教育 形式单一  校本培训自诞生之日起,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有
期刊
摘 要:手指训练是钢琴弹奏的基础训练,是掌握弹奏技巧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增强演奏技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今后的钢琴演奏中能够更得心应手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提升音乐艺术表现力。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重点阐述手指练习在钢琴基本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手指练习 高抬指 音阶 技巧  引言  练习手指是钢琴演奏基本功的重要内容,练习基本功是弹奏钢琴的基础。十个手指的弹奏、力度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
期刊
摘 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教学应告别单一的形式,借助辅助软件、家庭教育、网络学校、社会培训、课外活动、益智游戏等方式和手段,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格局。  关键词:教学 计算机 多元化  在教育改革大潮中,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教育与培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期刊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