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本真而实效的语文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主题学习”注重的是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真正正地学语文,注重的是学生的长期发展。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猫》为例,从“一读再读”“一少再少”和“一给再给”三方面入手,浅谈小学高段“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一读再读,锁定教学目标
  许多名师都谈到过,备课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读,一读再读。作为教师,我们备课时必须把读当作最重要的备课手段,这样我们才能在读中融入更多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教学才会有创新。
  一读单元导语,确定单元要素。统编版的每一册语文书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双线主题并行,既体现了人文要素,又体现了语文要素,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猫》这一课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阅读单元导语后,可以确定第四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可爱的动物”,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研读单元导语,确定单元要素,进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读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花时间读课文内容,做到烂熟于心,才能全面、细致地把握课文内容,融会贯通,灵活应对课堂。在备《猫》这一课时,我每天花时间读课文,每读一遍都在课本上做标注,尤其注明如何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课文,可以知道作者老舍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具体事例,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性格古怪,还有小猫的淘气可爱。通过读,我们可以感受到整篇课文都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研读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脉络,进而制定细致的教学目标。
  三读教学用书,树立整体观念。教师教学用书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地掌握教材的特点,领会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明确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教学用书还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从教师的教学用书中,我知道了在教学《猫》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全文的通读,整体感知猫的特点,然后围绕中心句,让学生找具体事例,一层层地深入,进而让学生体会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通过读教师教学用书,可以树立整体的语文观念,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
  四读主题丛书,整合课内外资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推荐了相对应的课外阅读文章,这能高效地帮助教师根据单元的双线主题,进行课内外资源的整合,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语文教材为主,以主题学习丛书为辅。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课文,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再拓展阅读相关的丛书篇目,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与运用。以《猫》这一课为例,我研读了四年级下册的主题学习丛书,整合课内外资源,选取了冯骥才《猫婆(节选)》这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拓展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通过读主题丛书,可以整合课内外资源,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备《猫》这一课时,我不断地读单元导语、课文内容、教学用书和主题丛书,从而把《猫》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锁定为:(1)学习课文,体会课文有层次地介绍猫的性格特点;(2)学习借助具体事例写出猫的特点的写作方式,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法迁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一少再少,达到一课一得
  “语文主题学习”遵循的是“一课一得”的原则。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通过研读理论知识、观摩优秀课例,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的想法:
  一少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一节好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学目标越多越好,教学目标在精不在多,教学重难点尤为重要。因此,我把《猫》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老舍借助具体事例突出猫的特点的写作方式,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定为学法迁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少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学情。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一少再少,教学环节简单,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更专心地关注每一名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做适当的调控,及时应对变化。因此,我把《猫》这一课的教学过程简单地设计为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2)重点品读,随文得法;(3)学法迁移,举一反三。
  三少知识讲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永远都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过度地讲解课文中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满堂灌”,学生也因此失去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退到幕后,少讲解知识点,发挥主导的作用,默默关注学生,并适当地点拨。因此,在教学《猫》这一课时,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说,再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地点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味盎然。学生快乐地“学”,教师也能轻松地“教”。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课堂需要少教学目标、少教学环节和少知识讲解,一少再少,才能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课堂符合学生的学情,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初心:教师轻轻松松教语文,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
  三、一给再给,培养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学生不断地积累,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体会、掌握并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
  一给时间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猫》这一课中,我采用了“1+1”主题学习模式。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读课文,再重点品读相关句子,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接着,总结学习方法:抓住事例,体会感情。然后让学生回顾学习方法,迁移学习方法,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猫婆(节选)》。在课堂上我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猫》及《猫婆(节选)》两篇文章,体会不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给任务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猫》这一课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我找到猫的……从这个事例中,我觉得这是一只……的猫,我体会到老舍(或冯骥才)……”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做批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这样的启发式的问题,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上优生积极去思考问题,后进生看到这样的问题也有了思考的动力,全班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給机会说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猫》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说,比如,让学生参考“我找到猫的……从这个事例中,我觉得这是一只……的猫,我体会到老舍(或冯骥才)……”“这只猫真古怪!它有时……有时……有时……高兴时……不高兴时……既……又……”这样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耐心地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发言的时候,也有很多自己阅读后的精彩见解,让在座的教师耳目一新。在课堂上用关键的问题、适当的句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说话,还能让学生学会把话说完整,进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给任务练笔,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老舍在这一篇课文中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突出了猫的可爱,还有古怪、淘气的性格。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怎样抓住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不能让学生学得面面俱到,因此我布置学生课后按照“抓住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一要求进行小练笔。利用这样的小练笔进行课后延伸,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教师要一给再给,给时间、给任务、给机会,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是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能在课堂上得言、得意、得法、得趣,不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要做到“一读再读”“一少再少”和“一给再给”,让教师和学生做到:轻轻松松地教语文,真真正正地学语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面积和时间、长度、质量一样,有着类似的方法结构。以结构化的方式对教材进行重建时,把看似不同、实质有着联系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和把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情境中学习。“认识面积”是一节图形概念课,大部分教师教学本课时会组织学生比较黑板面、国旗面、书本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模仿着表述,“教”的痕迹较重。特级教师许卫兵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立足于数学课程整体,用结构化
期刊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逐步走向课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运用数字化资源、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可以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它并不是单纯的指课堂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而是将今天的学习者放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面对的是未来数字化的学习。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为教学带来的变化,将数字化融入数学单元教学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期刊
教学最理想的境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教室。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上满,不能把所有的问号都变成句号,要让学生保持思考的状态。同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的课文,为了使之具有现实感,许多教师在结课时会进行拓展延伸,尝试实现与现实的对接,并从中凸显学生的多元理解、个性化的解读,形成课堂高潮,展现教学亮点。因此,拓展结课成为很多教师公开课和常态课中使用的“固定招式”。  但可惜的是,许多
期刊
摘 要:教师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开展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在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同质化整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阅读的兴趣,使其在自发阅读、体察、对比中了解情境设置的主题人物鲁迅的童年和少年情趣,换位思考、感受小鲁迅的心理需求,拉近与小鲁迅的距离,为学生日后体会“大”鲁迅的其他作品奠基,完成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之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群文阅
期刊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教育治理能力,遂川县将2020年定位为“学校管理建设年”,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及学校管理实践经验与思考,遂川县制定了“十大管理”方案,如做好学校规划、校园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教师培养规划等,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校长必须承担的管理工作。仅仅做到这些,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校长,和优秀校长、名校长还是有差距的。要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校长,应该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写作能力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图1)为例,谈谈关于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期刊
解决问题能体现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能力,其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富含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现实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意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材编排零散、习题设计跳跃,学生难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苦口婆心,学生依赖心理严重,不爱动脑筋,等待教师讲答案;课后独立练习时,学生不认真读题,看漏信息,看错数据,误解问题……教师伤脑筋,学生没信心,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
期刊
钟启泉教授说,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是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数学单元设计,需要我们把视角更多地投向数学内容的本质、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架构学习单元、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基本的设计思路和路径。  一、从单元要素分析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  数学大单元设计需要深入分析几个要素:数学课程
期刊
朱胜阳,中小学高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小学语文教师》“月度人物”,《教师博览》杂志社签约作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绍兴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和读写课程、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期刊发表文章近20万字,出版《跟着名家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文化寻根》等书。  语文学习中一直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
期刊
人都有好恶之心,待人接物难免会受到情感的影响,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导致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出现偏差:对自己喜欢的,会不加辨别爱屋及乌连带与其有关的事物也喜欢;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同样会连带着与其有关的一切事物都不喜欢。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却明显会失之偏颇。正如《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常人固然可以如此待人接物,然而教书育人的教师却万万不能如此。我的一个学生就用自己天真朴实的言行给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