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砚谈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化瓷窑历史悠久,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德化制瓷“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新中国成立后又得到大发展。明代是德化瓷业技艺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象牙白瓷成功投产,成为中国白瓷中独具特色的产品,代表当时全国白瓷生产中的最高水平。全盛时期的德化瓷器蜚声海内外,大部分通过海运到东南亚、欧洲。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名著《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作了专门介绍。
  明代德化工艺大师们研制出一种温润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这种瓷器胎质优异,瓷质致密,透光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明代万历年间编撰的《泉州府志》云:“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德化瓷器被法国人赞誉为“中国白”;还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
  德化白瓷器型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从形制上可分为雕塑人物、陈设供品和日用器皿等几大类型。瓷雕在中国陶瓷史上久负盛名。其中以明代制瓷大师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雕艺人利用象牙白如脂似玉的优美质料,精工雕塑了瓷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艺术品,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开创了德化瓷雕独特的艺术风韵。在中国瓷雕艺苑中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日用器皿又可分为日用饮食器和文房雅玩。这一类型作品,尤其是文房雅玩,很讲究艺术效果,瓷制文具是德化瓷器的传统产品,主要有砚台、笔筒、笔洗、水注、镇纸、印章、印盒等,取材十分广泛,造型多写意概括,形简而富雅趣,令人爱不释手。
  以瓷砚为例,多姿多彩,有长方形、方形、椭圆、圆形、碗形、碟形、抄手式、辟雍式,实心、空心等,不一而足,从釉色看,除绝大部分施白釉,以突显德化白瓷特色优势外,还有青花、酱釉、无釉等品种。但不管何形何色,都别致美观,高雅简洁,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
  现从我收藏的德化瓷砚中,例举以下有代表性的20方,其中有二三方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出现过,但为了集中说明德化瓷砚特色,不妨再重复一次,以便让读者观赏评说。
  (一)长方一字池白釉抄手砚(图1),明代,长9.5、宽6.9、厚3.4厘米。砚呈抄手式。砚面两道边框,砚堂长方,平展;砚池一指形,颇深。堂、池外围阴线。右、左边侧均阴刻行书:右为“岁辛”,左为“辛酉年”,似藏砚者用尖刀浅刻。砚堂和足底无釉,露坚细白胎,瓷质极为细腻。其余均乳白釉,釉汁肥润,釉色洁白纯净。从造型和釉色看,这是典型的明代德化白瓷。该砚为传世品,砚堂、砚池残留墨汁,包浆开门。
  (二)如意池白釉瓷砚(图2),明代,长11.5、宽8.8、厚1.6厘米。砚取长方形,下部稍大,四圆角。砚面上部下挖长如意形砚池,颇深。砚堂中间稍下洼,左、右、下边围阴线。背平。砚面和背无釉,露坚密白胎。砚堂光滑细腻。四边侧施白釉,釉汁肥润,洁白光亮。砚面墨汁斑斑,为传世实用砚。
  (三)三元及第铭白瓷抄手砚(图3),明代,长8.5、宽5.8、高3厘米。砚面有起边,砚堂长方形,平展。一指池,颇深。边墙稍外撇。抄手式。砚堂和足底无施釉,露细腻白胎,其余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右左边墙分别行书“三元”“及第”,背行书“五月廿八日做”。字迹皆浅蓝色,不工整,似为瓷匠手写。砚面布满红朱砂,边角和砚池残留黑色墨痕,佐证此为传世实用砚。砚侧有损痕。包浆开门。“三元及第”指科举时代的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分别称“解元”“会元”“状元”。据说从隋朝开科以来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得此殊荣者只有15人,极为难得荣耀。
  (四)长方带座瓷暖砚(图4),明,长9、宽5.8、高3.5厘米。面开长方形砚堂和如意形砚池,堂、池边均环绕阴线,呈瓶形。堂、池留墨痕。边墙直下接砚座,座板状,比砚面宽大。后边墙开长方形口,通空腹,可置炭火,留有火烧迹,为严寒时加热以防墨汁冻结。全砚无施釉,整体露胎,胎质坚密细腻洁白。大约为明末制品。
  (五)长方白釉瓷砚(图5),明代,长15.6、宽8.5、窄处7.8、厚3.6厘米。砚体前小后大,砚堂从后向前倾斜,与左、右、前边相接,出折痕。砚池椭圆形,颇深。前边两角圆弧,后边中间开口通腹,腹深3厘米,似为严冬加热用。背平。砚堂和背无釉,露洁白胎,胎质坚密滋润。砚面边框及边墙施白釉,釉汁肥润,釉色洁白光亮,上绘青花线圈纹。釉面有裂片,金丝铁线清晰可见,这是砚台久经岁月而自然所致。砚体稳重柔和,质地晶莹如玉,墨汁渗入,故意盎然。
  (六)长方空心白釉瓷砚(图6),明代,长10.5、宽7.7、厚2.5厘米。面有起边,前部开横向长方形砚池,通空腹。砚池边围阴线,两头加曲线纹,下为砚堂。四边侧稍内敛。背平,较粗糙,显横斜线纹。除背无釉,露坚硬白胎外,其余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面、背墨汁斑斑。空腹平时可蓄水或墨水,严冬可注热水当暖砚。
  (七)长方四足蝉纹空心瓷砚(图7),明代,长9.5、宽6.5、厚3.5厘米。面有起边,下部为砚堂,平展,无施釉 ,细腻平滑。上部开三个大小不等洞,通空腹。中间大洞如意形,似蝉头;左右两边各一个小圆孔,似蝉双眼,三洞组成蝉首。四边侧稍内敛。背平,无施釉,露坚实粗糙白胎,下安四个丁字形足。砚堂、砚额,入水孔墨汁斑驳,边缘、前部、边侧施白釉,釉汁匀称,洁白滋润。
  (八)方形双砚堂瓷砚(图8),清代,长、宽10.4,厚2厘米。双砚堂、砚池并列,砚堂长方形,围边框;砚池如意形、围阳线。四边侧外撇。背平。砚堂、背无釉,露白胎,坚密细腻。砚面边缘、边墙施白釉,釉汁匀称肥润,釉色洁白莹亮。四边墙绘青花三角纹,围边线。砚面墨汁斑驳,可能是磨墨或作笔舔留下。砚制规整,布局对称,色彩淡雅秀气,品相完好,是瓷砚中珍品。
  (九)碗形白釉瓷硯(图9),明末,面径13.6、足径9、厚4.5厘米。整砚如碗,面有细起边,靠边有明显旋纹,中间稍凹,无釉,露白胎,细腻润滑,墨汁斑斑。上边有一椭圆开口,通下面一空圈,内实心,空圈平时可盛水,寒冬可注入热水,成暖砚。边墙内敛,下伸圈足,底上收。边墙、足、底均施白釉,釉汁分布均匀,手感滋润,眼观洁白莹亮。   (十)虫形砚堂碗形瓷砚(图10),明代,面径15.5、高5厘米。整砚似一饭碗,边缘高起,中间下陷为圆形砚堂,砚堂前部雕出尖嘴及两圆形眼,似一昆虫头。砚堂无釉,露坚细白胎,有多道旋纹,上留墨痕。砚堂下为空腹,可盛水。冬天可作暖砚用。有圈足。砚边墙、底施白釉。
  (十一)酱釉碗形瓷暖砚(图11),明代,面径10.8、高4.2厘米。砚如碗形,空腹。砚堂低于边缘,有两条弦纹;前部开一圆孔,通空腹。边墙弧形向下收敛,圈足,底上收。边墙外壁施酱色釉,釉汁十分匀称肥润亮丽。砚面、边缘、圈足及底无施釉,露白胎。砚堂胎质润滑,上留墨痕。全砚稳重圆融,色泽和美,简洁秀雅。为明末制品。
  (十二)圆盘形白釉瓷砚(图12),明代,面径12、厚1.6厘米。面边缘稍高,前宽后窄,在宽处下挖月芽形砚池。内为圆形砚堂,中间下凹。边侧内敛。背平,中间稍凹,可见旋纹。除背无釉,露坚细白胎外,其余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汁肥润。面、背均残留墨汁和朱砂痕。包浆开门。
  (十三)大明年制铭青花瓷砚(图13),明末,面径11.5、厚3厘米。砚面取辟雍式,砚堂中间稍凹,上方下挖腰果形砚池,稍深。砚堂边围细沟渠,为砚池,边缘高起。边侧稍鼓出,上下各有弦纹,中间绘青花祥云状花朵,4处开光,分别行书:“大明”“万历”“捌年”“秋制”。万历八年为1580年,再过64年明朝就灭亡了。这是明后期,德化窑已开始生产青花瓷了。下有圈足,厚,底上收,外绘青花线圈,内双线圈内绘莲花等花卉,中间似碑牌,内书“?用”两字。砚堂、圈足无釉,露白胎,坚密细腻。其余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汁均匀滋润。砚堂滑润,留朱砂痕。
  (十四)修善铭白釉瓷砚(图14),清代,面径9.3、足径5.4、高2.8厘米。砚形如碗,砚堂起边,中间下洼,布满墨痕,外围宽大沟渠,作砚池。边缘高起,边侧内敛,下伸圈足。底平,内绿色行书“修善”二字。除砚堂、圈足无釉,露坚细白胎外,其余均施白釉,釉汁滋润肥厚,釉色乳白柔和,如脂如玉。
  (十五)嘉庆三年记白釉圆瓷砚(图15),清代,面径11.5、足径8.6、高2.8厘米。砚取碗形,砚堂中间略凹。上开椭圆砚池,颇深。砚堂边围一细沟。边墙内敛。底有圈足,内绿釉行书:“嘉庆三年记”。嘉庆三年为179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除砚堂和圈足露坚实白胎外,均施白釉,釉汁肥润洁白,砚堂留大片朱砂痕和墨汁。
  (十六)小和尚执扇白瓷砚(图16),民国,长9.5、加人物座12.5、宽9、高2、加人物座7.8厘米。砚台近方形,开半圆砚堂,下洼;腰果式砚池,通空腹。砚池左边立短圆柱,空心,可插笔。砚额高堆塑一坐姿小和尚,身体稍前倾,身着宽袍,露左肩,手执扇子,凝视前方,安详自若,生动逼真。砚左、右、后边侧稍外撇,饰条纹。砚堂无釉,露白胎,细腻润滑,墨汁斑驳。底也无釉,露白胎,稍粗糙,加大摩擦力,利于置案上平稳。其余均施白釉,釉色洁白滋润。
  (十七)女童荷花白釉瓷砚(图17),民国,长9.8、宽11.2、高6.5厘米(含人物)。砚呈半圆形。前部左角堆贴一坐姿女童,高4.5厘米。右角立起一长方水槽,可作水盂;下拥一朵盛开荷花。水槽边立一中空圆柱,可插笔。下有一椭圆砚池。整个砚台为一片大荷叶,卷起叶沿围出半圆砚堂,无施釉,极其温润细密,上留墨痕。砚背无釉,白胎稍粗糙,似有意为之,增加砚置案上稳定性。其余施白釉,白中泛淡绿,细腻晶莹。全砚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多样,造型生动。荷花莲叶,寓意清廉,亦如夏日一阵荷风,让人爽意,此砚摆设可作艺术品,可用可玩。
  (十八)双狮抱球白瓷砚(图18),民国,长10.2、宽8.2、高6厘米(含狮子)。砚面前部堆塑两狮子,身相对,前脚抱着中间球体,头转向前,拙态可掬。砚面后边圆形,内开圆形砚堂,围圆圈。靠前边下挖一小鱼形砚池。右角安一插笔圆筒,通空腹;左角雕饰祥云。砚堂无釉,胎质细密白亮,上有裂痕墨迹。底无釉,露坚细白胎。其余均施白釉,釉水匀称,滋润晶亮。全砚造型别致,做工精细,形象生动,不啻一件上等艺术品。
  (十九)多功能圆瓷砚(图19),民国,竖13、横15.5、厚1.8厘米。砚取不规整圆形,上部比下部大半圈,似飞碟。下边雕齿轮形,也似菊瓣纹,砚面中间开圆形砚堂,围双阳线;前下挖小鱼形砚池。两旁各有一圆筒形水盂。前部高出一层,两边角各设一个圆筒形笔插,有两层四方座;中间下挖一长条水槽,似一指池。大概也是当砚池用。背分层上收,以使胎体薄,移动轻盈方便。全砚功能多样,布局恰当,排列紧凑,两边对称,美观大气。全砚施白釉,釉水均匀滋润晶亮。观赏实用两相宜。
  (二十)带盖白釉圆瓷砚(图20),民国,径11.5、高5厘米(含盖)。砚堂下洼2.8厘米,中间稍洼,有旋紋,堂池一体。一角有圆孔通外壁三角尖嘴,为注水口。边墙薄,高立,有子母扣,与上盖紧密相接。盖面中间微突,绘粉彩花卉,外围边线。盖里有旋纹。砚池、盖里、内壁、圈足无施釉,露坚密白胎。其余施白釉,釉汁纯净滋润,洁白晶亮。全器制作精致,胎质细薄透光,形态色彩高雅秀气。可谓圆瓷砚珍品。
其他文献
玉器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制、造型,在中国玉器繁多的种类中,有一种很有特点的类型——玉觹。它是一种一头尖一头缓平的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玉器,与兽牙的形象有些相像。它脱胎于古代的獸牙配饰,是用来解绳结的工具,后以玉为之,逐渐向礼器转变,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由解绳之义引申,象征排忧解难。下文以时间顺序为标准总结一下玉觽的发展历程。  玉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良渚
期刊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博物馆展陈手段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博物馆的展陈设计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展陈设计手段,通过互动式体验的场景设计,增强了展示信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了文物展品与公众的有效互动和共鸣,使博物馆的展陈内涵更加形象和生动地展现给社会公众,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不断丰富和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  互动式体验的有关概念和构成要素  互动是社会学中的
期刊
人类历史,沧海桑田,大多事物都有自己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但唯有文化的魅力可以穿越时空限制,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进行传承,乃至亘古长存。这一点,在河北彭城这片磁州窑的热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林立的窯厂正是其陶瓷文化生生不息的铁证。而在众多的磁州窑陶瓷名家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闫保山即为其中的佼佼者。  闫保山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磁州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磁州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磁州窑收藏协
期刊
天梯山石窟又叫凉州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源头。现存规模不大,但却十分重要;虽不如后期各大石窟有名,但深入其中会发现内敛中透露着夺目的光芒,朴实线条中展现着古人精湛的画技。在自身工作经验和大量文献基础上,试分析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壁画的艺术特征。  天梯山石窟俗名大佛寺,又称广善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余年历史。因山峰陡峭,登临之难,犹如攀登天梯,故名天梯山,据《武威县志》
期刊
笔筒作为纳笔用具,是历代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必不可少的器具,具有丰富而浓厚的工艺、文化和历史价值。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致虚杂俎》记载:“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起源应不晚于献之所在东晋,但无实物佐证。一般认为,笔筒始见于宋,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笔筒的形制一般呈圆筒状,也有椭圆形、方形等,但整体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工匠会在材质、工艺或
期刊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任何文物所承受的任何安全威胁都难以接受。避免和消除文物所承受的威脅,是所有文物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1.常规影响文物安全的因素  ⑴恶意或无意的人为因素,如盗窃、破坏。对于这方面的文物安全的保障,是博物馆系统对文物安全保障的基础与根本;⑵环境因素,包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于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面对的环境威胁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如风雨雷暴、酷热严寒等。对于大部分的可移动文物,
期刊
笔筒是插笔的工具,是文人案头必备的文房用具,最早起源于唐代。唐以后笔筒逐渐流行起来,笔筒的材质有玉、陶、瓷、竹、木、牙等質地,其中最常见的是竹制笔筒和瓷质笔筒。笔筒除有实用价值外,在书房中是最有装饰性的文房用品。  清代康熙年间,政治开明,文化昌盛,青花瓷器经历了晚明至清初短暂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质量精,数量大,行销范围广,达到清代制瓷业的顶峰,成为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我国青花瓷器生产的又一个黄
期刊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的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之一,它是一种传统的置笔用具,在文房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从明代晚期开始,笔筒才被文人士大夫大量使用,但其历史沿革和形制演变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从文献资料来看,“笔筒”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吴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中,记载“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此处陆玑将“笔筒”与“书简”并用,说明此时文房用具中已有
期刊
2018年以来,西安依托抖音短视频的传播成为网红城市,但与此同时对城市印象解读的偏失、对遗产文化理解不够等问题,造成文化遗产成为“网红”之后的发展后继无力。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引起西安文化遗产成为“网红”这一现象的分析为主,探讨文化遗产景点“网红”化后面临的形象的缺失、环境承载力不足以及景点展示娱乐化、浅表化、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要保持城市文化魅力,需要以展现文化遗产内涵为主解决问题。  一、西安文化遗
期刊
在传统“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耕读传家”曾是代代中国人、中国文人的生活理想和最理想的家庭生活方式。耕田有粮可食,读书可知诗书、达礼义,修养身心,涵养品德。一旦精神生活有所追求,读书之人自然少不了书房。书房陈设之雅玩,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悦神之用。且书桌上的笔筒,不可或缺。当读书写字稍有疲倦之时,目之所视眼前物,若能令人清神得趣,放松身心而激发灵感,则器非得工美兼备、巧思妙造不可。而活跃于清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