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程实录手册》是学生学习探究过程的情景再现,它对真实记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探究过程、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以及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审美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的有力依据。
一、《过程实录手册》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我们本着通过实录手册反映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体现合作、反映成果的平台。在《过程实录手册》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设置了“封面设计”“小组成员名单设计”“课题研究计划”“相关资料呈现~研究中的发现与收获”“研究轶事”“研究中的反思”“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评价表”及“获奖情况”等十个大类的内容。
在这些构成要素中,除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评价表”三类有统一的格式外。其他各类都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特征:学生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来设计封面,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推出“小组成员”,各种文字、图片呈现也都可以进行精心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尝试当“设计师”、“小画家”、“文字编排员”,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集小组的智慧,结合小课题研究特点,设计制作个性化的《过程实录手册》。
二、《过程实录手册》应用的价值取向
1 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自主制定研究方案,并在生活情境或社会背景、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中运用一定的手段,自主地搜集信息和资料,再对信息和资料进行整体分析和处理,形成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研究性学习中的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而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并不差。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努力,很快就能搜集到很多的资料信息,但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却常常不知如何去进行提炼。为此。我们指导学生以课题计划为依据,找出与“想要了解的、感兴趣的问题”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呈现,或摘抄或剪贴或整理后打印;资料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可以是查阅到的,也可是实践中自己领悟发现的,其整理原则是必须与研究课题相关。对于那些暂时不在研究计划中的问题答案。只要与研究课题相关,或小组成员共同认为“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好玩的”一些信息,可以“条目式”地在“研究中新的发现与收获”栏目中呈现。针对研究中“资料太多——重点不突出。资料太少——对研究支撑力度不大”的现象,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时,一般要求各小组的资料呈现控制在5~10张A4纸(单面),但每一份呈现的资料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 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热情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过程实录手册是开放式的。大多数栏目都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设计的平台。例如封面设计,学生可以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文字与画面设计;又如小组成员名单设计,有的是自画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漫画,有的是名片式的,有的是图案式的。通过这些平台,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 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合作研究的意识,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在过程实录手册中留下自己研究的轨迹,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即使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个同学做得不够好,只要同伴提出来。他也乐意在同伴的指导下重新来做。可以说是毫无怨言。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本着共同参与、强项优先的原则,将小组优势尽情发挥,例如,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指导下工作。能力强的可以对小组呈现的资料进行把关,给实录手册进行版面设计,画插图,完成研究报告等。
4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体验、回顾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常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但不可能每一项工作都做到,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组成员间的发展不平衡,很多同学常常是一个课题做下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对课题没有全面的了解。而过程实录手册的制作。不但将研究的全过程有序地进行了呈现,而且对帮助小组成员全面了解、体验、回顾探究全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实现“小组成果共分享”的目标。
三、《过程实录手册》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全员参与性原则。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制作过程,争取在《过程实录手册》中留下自己研究的痕迹。
2 全程轨迹性原则。《过程实录手册》反映的应该是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过程实录手册的制作应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3 内容选择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很多的经历与体验,但被收录到过程实录手册中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在过程实录手册中呈现的内容。要求能围绕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进行有机的选择。
4 重点把关性原则。为了能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对重点环节要重点指导、重点把关,保证学生研究活动的质量。如“课题计划的制订”“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不仅要重点指导。而且要严格把关。“评价表”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并可以将评价表中的具体细则作为研究指南引导学生的研究活动。
一、《过程实录手册》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我们本着通过实录手册反映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体现合作、反映成果的平台。在《过程实录手册》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设置了“封面设计”“小组成员名单设计”“课题研究计划”“相关资料呈现~研究中的发现与收获”“研究轶事”“研究中的反思”“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评价表”及“获奖情况”等十个大类的内容。
在这些构成要素中,除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评价表”三类有统一的格式外。其他各类都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特征:学生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来设计封面,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推出“小组成员”,各种文字、图片呈现也都可以进行精心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尝试当“设计师”、“小画家”、“文字编排员”,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集小组的智慧,结合小课题研究特点,设计制作个性化的《过程实录手册》。
二、《过程实录手册》应用的价值取向
1 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自主制定研究方案,并在生活情境或社会背景、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中运用一定的手段,自主地搜集信息和资料,再对信息和资料进行整体分析和处理,形成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研究性学习中的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而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并不差。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努力,很快就能搜集到很多的资料信息,但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却常常不知如何去进行提炼。为此。我们指导学生以课题计划为依据,找出与“想要了解的、感兴趣的问题”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呈现,或摘抄或剪贴或整理后打印;资料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可以是查阅到的,也可是实践中自己领悟发现的,其整理原则是必须与研究课题相关。对于那些暂时不在研究计划中的问题答案。只要与研究课题相关,或小组成员共同认为“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好玩的”一些信息,可以“条目式”地在“研究中新的发现与收获”栏目中呈现。针对研究中“资料太多——重点不突出。资料太少——对研究支撑力度不大”的现象,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时,一般要求各小组的资料呈现控制在5~10张A4纸(单面),但每一份呈现的资料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 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热情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过程实录手册是开放式的。大多数栏目都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设计的平台。例如封面设计,学生可以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文字与画面设计;又如小组成员名单设计,有的是自画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漫画,有的是名片式的,有的是图案式的。通过这些平台,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 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合作研究的意识,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在过程实录手册中留下自己研究的轨迹,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即使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个同学做得不够好,只要同伴提出来。他也乐意在同伴的指导下重新来做。可以说是毫无怨言。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本着共同参与、强项优先的原则,将小组优势尽情发挥,例如,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指导下工作。能力强的可以对小组呈现的资料进行把关,给实录手册进行版面设计,画插图,完成研究报告等。
4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体验、回顾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常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但不可能每一项工作都做到,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小组成员间的发展不平衡,很多同学常常是一个课题做下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对课题没有全面的了解。而过程实录手册的制作。不但将研究的全过程有序地进行了呈现,而且对帮助小组成员全面了解、体验、回顾探究全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实现“小组成果共分享”的目标。
三、《过程实录手册》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全员参与性原则。在完成《过程实录手册》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制作过程,争取在《过程实录手册》中留下自己研究的痕迹。
2 全程轨迹性原则。《过程实录手册》反映的应该是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过程实录手册的制作应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3 内容选择性原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很多的经历与体验,但被收录到过程实录手册中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在过程实录手册中呈现的内容。要求能围绕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进行有机的选择。
4 重点把关性原则。为了能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对重点环节要重点指导、重点把关,保证学生研究活动的质量。如“课题计划的制订”“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不仅要重点指导。而且要严格把关。“评价表”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并可以将评价表中的具体细则作为研究指南引导学生的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