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忽略了让学生提出疑问,这使得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求知的需要,是创新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分析研究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问题,就不会思考,不会创新;没有质疑,就不会探索,不会分析研究。学习应从学“问”开始,如果学生从小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连“问”都不会也不敢问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从何而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从何谈起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了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因此,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树立新的人才观,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发展主体,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最关键的第一步。
2. 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忽略了让学生提出疑问,这使得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中,所以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性的“应答性行为”。而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2.1 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专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养成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学生不能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能被动的接受,这阻碍了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
2.2 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不会思考自己到底会什么,想要探索什么,久而久之,失去了对知识的求知欲。
2.3 提问模式趋于固定化。传统的提问模式使得问题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不仅淡化了学生提问的意义,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生长,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充足的养料和及时的修剪。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或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化的、动态的问题意识,而且不仅是量化上的从少到多,更是质化上的从简到精。
3.1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敢于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自主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构建一个“问比不问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敢问。
3.2 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问”。
当前语文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存疑的状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只有学生出现疑惑才能体会到“发”时的惊奇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喜悦,从而乐于提出问题。
3.3 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精选一些课外类文、美文,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材料,从而加强知识的突出性,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点与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敏锐地构建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知有疑”到“处处有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有疑可问、有疑要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3.4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精化问题,使他们“善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舍得花时间培养学生“敢问”、“乐问”、“能问”,更要下功夫引导学生“善问”。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问题意识在学生头脑中一旦发芽,就需要教师开始进行耐心的培育和精心的保护。就像玫瑰,不是所有的枝条都要保留,在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有选择的修剪,这样才能让最鲜艳的玫瑰开放,所以,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与保护下,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意识一旦建立,就需要教师开始“修剪”,但是,这“修剪”不仅要看准时机,更要掌握好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4. 后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材料,让学生能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惟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起点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但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让我们从每一个四十五分钟做起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了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因此,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树立新的人才观,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发展主体,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最关键的第一步。
2. 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忽略了让学生提出疑问,这使得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中,所以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性的“应答性行为”。而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2.1 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专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养成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学生不能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能被动的接受,这阻碍了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
2.2 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不会思考自己到底会什么,想要探索什么,久而久之,失去了对知识的求知欲。
2.3 提问模式趋于固定化。传统的提问模式使得问题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不仅淡化了学生提问的意义,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生长,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充足的养料和及时的修剪。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或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化的、动态的问题意识,而且不仅是量化上的从少到多,更是质化上的从简到精。
3.1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敢于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自主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构建一个“问比不问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敢问。
3.2 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问”。
当前语文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存疑的状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只有学生出现疑惑才能体会到“发”时的惊奇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喜悦,从而乐于提出问题。
3.3 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精选一些课外类文、美文,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材料,从而加强知识的突出性,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点与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敏锐地构建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知有疑”到“处处有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有疑可问、有疑要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3.4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精化问题,使他们“善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舍得花时间培养学生“敢问”、“乐问”、“能问”,更要下功夫引导学生“善问”。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问题意识在学生头脑中一旦发芽,就需要教师开始进行耐心的培育和精心的保护。就像玫瑰,不是所有的枝条都要保留,在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有选择的修剪,这样才能让最鲜艳的玫瑰开放,所以,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与保护下,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意识一旦建立,就需要教师开始“修剪”,但是,这“修剪”不仅要看准时机,更要掌握好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4. 后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材料,让学生能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惟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起点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但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让我们从每一个四十五分钟做起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