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散乱、无序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同样,只是原封不动地按照预设的过程进行按部就班的实施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因此,生物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值得探讨。
  关键词:生物课堂 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主构建和生成信息的过程。生成的生物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有灵性的完整历程。要使得课堂生成发挥最大作用,需做到以下幾点:
  一、弹性预设教学情境,为动态生成留足空间
  “教学预设”的内容,应包括教材、学生、教学程序、可能情况的应变预案等,但重点应该放在教学情境设计上,特别是设计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尽量做到“用问题推进课堂,靠问题落实目标”。
  如笔者在实施“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降解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多利羊是怎样产生的?”“多利羊的产生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多利羊的性别是什么?它能产生后代吗?”“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多利羊的产生是利用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还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多利羊的产生用到什么生物工程技术?”通过这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非常令我意外,他们有的查阅了资料,课堂生成之花绽放光彩。
  二、捕捉动态生成资源,建构高效生物课堂
  课堂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所以课堂生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建立高效课堂。
  如在讲授“DNA半保留复制”一节课时, 教师先介绍梅赛尔—斯特尔的半保留复制实验,并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实验,解决相关的问题:
  1.如果是半保留复制,亲代的DNA分子复制后得到第一代DNA和第二代DNA的组成是怎么样的?用图解表示出来(学生活动:让学生用纸和笔画出DNA链并分析)。
  2.你如何识别DNA中的哪一条链是母链,哪一条是子链呢?(启发学生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3.如果对每一代的DNA进行离心分离,实验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用图解表示)。
  同学们都积极配合、参与,但有的同学就提出问题如果是全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方式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对于同学们发散思维的练习非常有利。于是对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出表扬并加以引导,课堂效果显著。
  三、教师要创造探究性的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创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猜测、思考。“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在学生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才能闪现出创造性的生成火光。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然能催生出更多富有价值、有质量的生成性问题。
  最后,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平等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情商和智商。
  比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一节的“问题探讨”,介绍了DNA指纹在案件侦破中的重要用途,又提出了以下讨论: 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这些问题容易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达成情感的共识,也为新课的导入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一个固定的答案模式中。
  我们不妨鼓励学生思考: 利用DNA 指纹技术可以建立人的身份证吗? 那我就可以接着他们的话题,反问学生: DNA指纹可以建立身份证,说明DNA具有什么特性,为什么DNA有这一特性,这和DNA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很明显我是要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遗传物质”的特性上来; 或者他们也可能提出既然物质的结构决定功能,那么利用 DNA 技术是否可以改造某些基因,那么我又可以问,要做这方面的研究,除了 DNA 以外,还要研究哪一种物质,此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核酸的种类……
  问题探讨从多角度切入主题,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给出应对策略,一举两得。
  四、教师要对课堂经常进行反思,更有利于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美国学者波斯纳在1989 年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的方式因人而异,而教学反思也是反思的一种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备课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但它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正如布卢姆所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 因此,课堂生成是课堂的灵光一现,但课堂生成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
  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③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④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误解,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有意外的表述?该怎么处理和对应?等等。
  总之,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值得教师去探讨实施,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文献
新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为此,我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从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入手,通过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将课堂真实还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成长和进步的舞台。  在实际教学中,我分析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课堂上老师认为设计得很好、很巧妙的问题,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回答也不尽人意,有些问题甚
期刊
我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条规定,从周一到周五(周五下午下课之后可自由出入,晚十点半需回到宿舍),凡是有事需要请假出校门的学生,一律到班主任处开具出门条,由班主任签字后门卫方可放行。  每天中午放学,我班的学生三五成群地一批又一批来跟我索要出门条,每次开出门条,我总是习惯地问“外出理由?”“何时返校?”学生出门的理由五花八门:“合理”的理由有“去看病”(尽管学校有校医)、“去
期刊
新课改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大胆放手,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孙中山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一个学生能否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其志向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理想的人犹如茫茫大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题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数学知识与美术理念完美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功效,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是一个张驰有度的特殊环境,是一个经纬交织的广阔空间,是教师教学的综艺展台,是学生学习的练兵港湾。多少年来,为了探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长生果”,已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上下足了功夫。可常见的课堂教学情景仍然是教师兴趣盎然地主动传授学问,学生不冷不热地被动吸纳知识。本应充满情趣的课堂,因人为的影响或干扰,使其变得索然寡味。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占班上人数比例极小的少数尖子生独霸着
期刊
摘 要:语文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素质教育要求语文课程的教授更具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就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性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习惯、情感、品质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奠基工程,初中教育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初中教师缺乏对小学教育模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使小学生适应初中教学和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为此,有必要谈谈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衔接问题,以找准小学和初中的衔接点,在接力区内做好文章。  一、小学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养成哪些习惯  1.养成预习新知识的习
期刊
教育界所说的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本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省刚实行2年,自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化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人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
期刊
摘 要:在語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学会学习,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效率之源。教育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中有一条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其实这条理念强调了学生的发展。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生存技能为目的。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  一、身边的地理包括面很广泛,初次实施主要是关注生活  生活地理方方面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