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生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发展,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新课改实施以来,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都在不断尝试与创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全面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结合本人的实践与总结,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些心得。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课从预习开始,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我主要把它体现在“先学”这一环节上,具体做法是:在前一天的晚修中,提前分发导学案或通过电脑放映预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带着学习目标来预习。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为此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的设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这样做,不仅摆脱了数学抽象和理论性强,也让学生从以前的“预习了等于没有预习”的窘境中走出来,尝到了预习的甜头,在暗暗的比量的促使下,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这一过程我主要分三步完成,不能操之过急。① 思想动员,明确先学的重要意义;② 指导预习,开始指导具体一点,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懂得如何先学;③ 启发诱导,加强辅导,特别是对中、下水平的学生的辅导,培养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动机,使学生真正做到有效先学。
  2.开展讨论质疑,提高数学能力。
  课堂中再进行分小组展开讨论,相互质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上台板演与讲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负责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这种由学生通过自主再造得到的知识,比被动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深、更牢。于是,学生走出了主动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后教”这一环节上,我不会一味地牵强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喧宾夺主。这样做会大大克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学生的认识是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的,探索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3.体验知识形成过程,锻炼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归纳、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探寻、问题的辨与析、知识的联系与建构,都需要让学生多思考,并在思考中使学生得到培养与锻炼,这些对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当然,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論,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练习、提问、板演等方式,增加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们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自主探索要让学生有目的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动手操作习惯;②探索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发学生的争论,让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③探索的过程中还应善于播种情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④探索后要求学生语言数学化——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4.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我想说的是“环境造人,环境育人”。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现代教育研究表明,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变化是,以前是我催着做作业,现在是在第二节晚修时学生就等着我来改作业。
  我的主动改变也成就了同学们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是完全错误,也要让他们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受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通常是基础知识的载体,是学生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问题教学能够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实现师生之间良性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问题教学成为当前每位高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科学利用物理实验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高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设计实践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三个增加,一个减少”。简单地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组织学习的时间,在讲练结合下,实现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汇总,讲练是分裂的,其中,教师的讲仍占据主导地位。在随意的课堂练习中,纷繁复杂的练习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该情况,我在教学活动开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电教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将电教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革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加课堂教学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将从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思维空间与突出重点难点这三个方面出发,系统性地分析和论述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期刊
摘 要:从深入教材入手,潜心研读文本,审视教材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和规律,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解决策略。了解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和谐共赢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期刊
摘 要: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确定了“博、爱、雅、艺”四个词作为学院“师范气质”核心词。“博,代表着为师者应有的好学精神和包容态度,不仅应广泛涉猎知识,而且应有博大的胸怀与涵养”。而孙诒让在博方面表现突出,不仅具有广博的学识而且具有广博的胸怀。研究孙诒让的“博”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学生自身“师范气质”的提升。  关键词:孙诒让;博;思想;当代价值  孙诒让是中国晚清经学大师,郭沫若说他是“启后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中不仅蕴含中古老人类的智慧,还有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发挥着作用。基于此,很多教育专家、教学理论探究者提出了各种提升数学能力的理论知识,其中就包括“三教”教学理论。本文将探究“三教”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期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三教”教学理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三教教学理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和
期刊
摘 要: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着重于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这对于提升他们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加入拓展阅读,这样在提升了他们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让他们的对阅读的兴趣大大加深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实践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的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引从而发现阅读得乐趣,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
期刊
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能力。数学的教学中却少不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学习,先认识数字,再熟悉数字之间的计算,教师要将数字与计算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数字是计算的基础,计算是对数字的合理运用,学生获得了“数”的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组成与分解,这个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动态,使学生在计算的实际操作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开展主要为师教师将教学重点以图片和视频为载体来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集中的精力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则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元素、增添学习乐趣、推动学生学习理解,从而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和趣味性,促进教学效果的大幅度优化,我们要积极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将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目的。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