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指出,语文教师应采用叶圣陶名言切入,梁漱溟话语突破,在反复阅读中彰显文字魅力,在点拨提升中体味生命意义,在精当取舍中体现精湛的教学艺术,最终体现旧文新教的理论。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旧文新教 切入点 突破点 取舍点
面对上过几遍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样来上呢?是按部就班、不张不弛,还是另辟蹊径、新颖独特呢?如果采用前者,老师固然驾轻就熟,但自己也会觉得没劲,可能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激情,碰撞不出耀眼的火花。前不久听袁卫星老师上一堂《最后的常春藤叶》,颇有启发,经过比较、思考,我觉得:对于旧文,我们可以上出新意,上出韵味。于是,我们就可以将其总结为“旧文新教”的理论。
一、有新颖精确的切入点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文本解读课都需要有精确的切入,但是,新颖精确的切入对于“旧文新教”而言,作用可能更大。
所谓“切入点”,就是指能够带动整篇文章分析的那一个特定的角度。古语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一篇旧文而言,这所谓的“一发”,其实正是我们要寻求的那个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找到新颖而精确的切入点,能够使整篇文章都置于这个“点”的统筹之下,这样,就能带活整篇课文,高屋建瓴,在使阅读有全新体会的同时,又使文章的分析游刃有余。但同时由于是旧文新“切”,在回避常规方法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新切口的落脚点,要切中肯綮,而不是只切到皮毛,要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不是新奇古怪,脱离文本。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属于小说,很多老师会采用小说三要素切入,但效果一般,使很有味道的文章会切得味同嚼蜡,只剩下肢解开后的人物、环境、情节。袁老师从叶圣陶的名言切入:“语文课无非是带领学生在课文中走几个来回。”提问读第一遍的时候是否对结尾感到“意料之外”,具体有那些“意料之外”,得出“叶子是画的”、“叶子是贝尔曼画的”、“贝尔曼因为画叶子最后失去了生命”三个结论。再提问读第二遍的时候是否发觉这些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具体哪些内容可以一一对应第一遍的“意料之外”。师生共同去思考、去吟咏、去品味、去反思、去搜集、去收获,真正做到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语文课堂在一遍遍的阅读中培植出一朵朵智慧的小花。
这个切入点选择的依据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的知识目标和以学生为出发点的能力目标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情节设置中的伏笔,对课文内容的细细品读,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这种切入,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高屋建瓴,使学生少走弯路及时进入阅读的主阵地,控制学习的制高点。同时强调了反复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引领学生完全畅游于语言范畴之海,语文书上的文字魅力彰显无疑。
从袁老师的文本处理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做到“新颖精确切入”,首先要明确文本的重点在何处,然后根据“重点”选择恰当的“切点”,从而达到“以一当十”目的,收到“一叶知秋”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样的教法形式灵活,不拘一格,可以达到以少胜多、重点鲜明突出的效果,不仅能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而且能促进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对于旧文而言,新颖精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对文本与师生多课堂因素的整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也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独运匠心。
二、有新颖精妙的突破点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高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在旧文教学中寻求新颖精妙,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突破点。
古语有云“投石冲开水底天”,突破点是教师用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的思维火花去点燃学生探索思维火花的过程。它其实是一个引燃点,通过这个点引发学生阅读思考的起点和动力。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在浸染中,在感受中,完成生命的体验,丰富生命的内涵。一个新颖精妙的突破点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鲜明地彰显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智慧。
袁老师用梁漱溟的话语:“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作为全文阅读的突破点。“琼珊为什么能战胜病魔,活下来?”一问的提出,让学生思维从粗浅、单一、模式化走向了精细、多元、个性化。学生一开始只是简单地认为是贝尔曼画的树叶让琼珊活了下来,最多再加上苏艾的帮助,这固然正确,但细想未免太唯心了,这样的解读似乎也缺少许多韵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注意到了文中那出场不多的医生,他和他的药,在琼珊与病魔的战斗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更注意到了琼珊前后的变化,从“我等得不耐烦了,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到“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最后得出“她自己的生存意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结论。而这一结论更让学生品味了文中那些为常规教法忽视的细节,诸如:医生在一开始就对苏艾说:“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可以保证,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肩巾。”琼珊如梁先生所言,正是解决了人一生的这三个关系,才最终活了下来。细细分析,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结构上的照应、颜色的文化内涵,而且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升华,明白了个人意志的重要性,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
有人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许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师者的职责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但最终要归结为对生命的点化和润泽。如此新颖精妙的突破点,丰美着学生的人生,润泽着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百味人生中行走,多了一味独属于语文的芳香滋味。
三、有新穎精当的取舍点
旧文实现新教,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新颖精当的取舍,“新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能“放出眼光,自己来取”。旧文新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文本意识,能把握课文的精髓,善于并敢于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出能统率全文的核心问题或教学思路来,并以此展开教学。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了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阅读中就要还原它,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教材中的文本,有的是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有的是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点”板块,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小说例子来教,而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但为了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班会课,又必须有语文味,因此袁老师抓住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纲举目张,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最后完成对内容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所“取”,必须有所“舍”;也只有大胆地“舍”,才可能精当地“取”。这中间的分寸把握就真的要有狠心砍一刀的勇气和方法,来一个恰当的取舍,语文课堂才会拥有全新的姿态,语文的学习才会风情万种、营养丰富。这一取舍的过程决定了教学的境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敢于取舍并善于取舍的,是不会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棵挂满铃铛的圣诞树的。线条明晰、结构干净、简约而丰满的教学境界是他们永远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
当然,在取舍中教师要注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既要关注文本本身,又要关注学生实际,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否则,再精彩的解读也会由于脱离大地而成为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谢红卫.味道语文.湖南教育,2009.8.
[4]蒋艳.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现代语文,2009.2.
[5]武凤霞.解读文本的智慧.福建教育,2010.2.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旧文新教 切入点 突破点 取舍点
面对上过几遍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样来上呢?是按部就班、不张不弛,还是另辟蹊径、新颖独特呢?如果采用前者,老师固然驾轻就熟,但自己也会觉得没劲,可能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激情,碰撞不出耀眼的火花。前不久听袁卫星老师上一堂《最后的常春藤叶》,颇有启发,经过比较、思考,我觉得:对于旧文,我们可以上出新意,上出韵味。于是,我们就可以将其总结为“旧文新教”的理论。
一、有新颖精确的切入点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文本解读课都需要有精确的切入,但是,新颖精确的切入对于“旧文新教”而言,作用可能更大。
所谓“切入点”,就是指能够带动整篇文章分析的那一个特定的角度。古语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一篇旧文而言,这所谓的“一发”,其实正是我们要寻求的那个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找到新颖而精确的切入点,能够使整篇文章都置于这个“点”的统筹之下,这样,就能带活整篇课文,高屋建瓴,在使阅读有全新体会的同时,又使文章的分析游刃有余。但同时由于是旧文新“切”,在回避常规方法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新切口的落脚点,要切中肯綮,而不是只切到皮毛,要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不是新奇古怪,脱离文本。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属于小说,很多老师会采用小说三要素切入,但效果一般,使很有味道的文章会切得味同嚼蜡,只剩下肢解开后的人物、环境、情节。袁老师从叶圣陶的名言切入:“语文课无非是带领学生在课文中走几个来回。”提问读第一遍的时候是否对结尾感到“意料之外”,具体有那些“意料之外”,得出“叶子是画的”、“叶子是贝尔曼画的”、“贝尔曼因为画叶子最后失去了生命”三个结论。再提问读第二遍的时候是否发觉这些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具体哪些内容可以一一对应第一遍的“意料之外”。师生共同去思考、去吟咏、去品味、去反思、去搜集、去收获,真正做到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语文课堂在一遍遍的阅读中培植出一朵朵智慧的小花。
这个切入点选择的依据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的知识目标和以学生为出发点的能力目标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情节设置中的伏笔,对课文内容的细细品读,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这种切入,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高屋建瓴,使学生少走弯路及时进入阅读的主阵地,控制学习的制高点。同时强调了反复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引领学生完全畅游于语言范畴之海,语文书上的文字魅力彰显无疑。
从袁老师的文本处理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做到“新颖精确切入”,首先要明确文本的重点在何处,然后根据“重点”选择恰当的“切点”,从而达到“以一当十”目的,收到“一叶知秋”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样的教法形式灵活,不拘一格,可以达到以少胜多、重点鲜明突出的效果,不仅能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而且能促进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对于旧文而言,新颖精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对文本与师生多课堂因素的整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也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独运匠心。
二、有新颖精妙的突破点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高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在旧文教学中寻求新颖精妙,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突破点。
古语有云“投石冲开水底天”,突破点是教师用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的思维火花去点燃学生探索思维火花的过程。它其实是一个引燃点,通过这个点引发学生阅读思考的起点和动力。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在浸染中,在感受中,完成生命的体验,丰富生命的内涵。一个新颖精妙的突破点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鲜明地彰显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智慧。
袁老师用梁漱溟的话语:“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作为全文阅读的突破点。“琼珊为什么能战胜病魔,活下来?”一问的提出,让学生思维从粗浅、单一、模式化走向了精细、多元、个性化。学生一开始只是简单地认为是贝尔曼画的树叶让琼珊活了下来,最多再加上苏艾的帮助,这固然正确,但细想未免太唯心了,这样的解读似乎也缺少许多韵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注意到了文中那出场不多的医生,他和他的药,在琼珊与病魔的战斗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更注意到了琼珊前后的变化,从“我等得不耐烦了,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到“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最后得出“她自己的生存意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结论。而这一结论更让学生品味了文中那些为常规教法忽视的细节,诸如:医生在一开始就对苏艾说:“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可以保证,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肩巾。”琼珊如梁先生所言,正是解决了人一生的这三个关系,才最终活了下来。细细分析,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结构上的照应、颜色的文化内涵,而且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升华,明白了个人意志的重要性,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
有人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许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师者的职责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但最终要归结为对生命的点化和润泽。如此新颖精妙的突破点,丰美着学生的人生,润泽着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百味人生中行走,多了一味独属于语文的芳香滋味。
三、有新穎精当的取舍点
旧文实现新教,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新颖精当的取舍,“新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能“放出眼光,自己来取”。旧文新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文本意识,能把握课文的精髓,善于并敢于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出能统率全文的核心问题或教学思路来,并以此展开教学。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了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阅读中就要还原它,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教材中的文本,有的是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有的是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点”板块,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小说例子来教,而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但为了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班会课,又必须有语文味,因此袁老师抓住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纲举目张,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最后完成对内容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有所“取”,必须有所“舍”;也只有大胆地“舍”,才可能精当地“取”。这中间的分寸把握就真的要有狠心砍一刀的勇气和方法,来一个恰当的取舍,语文课堂才会拥有全新的姿态,语文的学习才会风情万种、营养丰富。这一取舍的过程决定了教学的境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敢于取舍并善于取舍的,是不会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棵挂满铃铛的圣诞树的。线条明晰、结构干净、简约而丰满的教学境界是他们永远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
当然,在取舍中教师要注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既要关注文本本身,又要关注学生实际,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否则,再精彩的解读也会由于脱离大地而成为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谢红卫.味道语文.湖南教育,2009.8.
[4]蒋艳.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现代语文,2009.2.
[5]武凤霞.解读文本的智慧.福建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