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东的方法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东堪称当代诗坛的“隐者”和“异类”。最近,他积四十余年创作之精华的首部个人诗集《睡眠花》(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公開出版了,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多年来,他拒斥诗潮更迭的裹挟,苦心孤诣地独自寻索着写作的奥秘,“潜心于思与想的练习,对语言之于生命和事物秩序的微妙关系尤为关注,倾向于各种交互性文本的创造性书写”,终于达至某种诗的化境。
  大概少有人知道,路东其实是“新时期”之后中国当代诗歌中的一位“老人”。他从1979年起就开始写诗,与朦胧诗人在年龄和写作时段上都算得上是同代人。他早年以“路辉”为笔名的诗作被收录在《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青年诗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探索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等名噪一时的诗歌选本中。这些早期的诗作已经展露某种独异的品质和他后来写作的某些趋向,比如《雪后》一诗(见《探索诗集》):
  昨夜,我听见一阵阵风像一群天使
  从人类的头顶吹过
  昨夜
  那梦中的灵魂
  长成一棵树,而历史的眼泪
  从我的十指流向枝头
  默默收敛为成串的蓓蕾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
  她悄然绽开满枝的花朵
  醒来后这世界是一部传奇
  封面上落满春天的消息
  在那个普遍为“创新”所驱动的年代里,这首诗有着颇为别致的出“新”之处:阔大造境(王国维用语)中的细小事物叙写,抽象与具象交织的超现实场景,使之区别于同期或返古、或夸饰的诗风。
  随后,他又以“一村”为笔名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诗作。其中令人瞩目的是长诗《粮食》发表于1993年的《中国诗人》时,配发了诗人昌耀专门为该诗所写的评论,文中称“《粮食》是一部颇具容积的作品,是一部有着多视点、多种色调复合、多种人称变换、多种场面调度……的佳构,你可以称之为交响乐、油画、戏剧、文论或美学讲义,但归根结底是诗,是值得一读的人生篇章”。这是十分准确的,因为昌耀所述既是这首诗、同时也是路东后来诗歌的基本特征。《粮食》第一章的标题即为《概论》,这样的标题(及主题)在他后来的诗中得到了承续;《书简之一》这一章中有如许段落:
  粮食是一种权威,它让我在房间里朝着四面的墙壁上飘,作形而上学的游戏。……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专业腹泻病人,我的胃像女人的子宫一样自上而下不断流产出一些火焰之类的东西,有时,它就是火焰本身。医师说,从火焰中散发出的是麦秆的气息。对此,我深信不疑。
  这种富于思辨性的语句,一再出现在他2000年之后的诗歌中。
  写作《粮食》的那个阶段,路东正参与以南京为驻点的“语言诗派”(其前身是“南京大学形式主义诗歌小组”)的一些活动,成为该群体的主要成员。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明显地留有当时语言实验的印迹。实际上,对语言的探险般的实验在路东的诗歌写作中是一以贯之的,或者说他的诗歌写作始终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艰辛的语言实验——在汉语和汉字之内。他追寻着、冥思着、守候着、倾听着、探测着语言(更确切地说是汉语)的踪迹。在他看来,“倾听汉语,就是倾听它含苞待放的那部分。汉语在涌现。它正在发生。它朝向可能世界。它蕴含在现实的不确定的关系中”。不过,他探寻的不是语言向外的维度,而是向内的,“在汉语近乎寂静之处”:
  风决心隐匿
  必止于吹
  身体沉静后
  词语寂然
  ——《短句》
  有时,他将这种向内的维度称为“地下性”,从那里绽放了语言的“觉醒之花”。他看重语言内部“保持了庇护它自身的一些黑暗”(《鸟巢》),也就是“字与词中最寂然的部分”(《看图识字》);只有在“寂然”状态下,语言才回到了原初:“词语,也仅是一路上为它在日光中卷曲的花瓣,它们会再次落在婴孩们的手上。”(《译文节选A》)而把目光向内、沿词语茎脉细细打量的结果之一,便是语言“褶皱”的发现:“褶皱,卷曲着生活中未被思议的最奇异的部分,它极少被真正打开过,这是延异之面的反常聚集”(《路东谈诗》)。
  对语词本身的倚重,使得路东的不少诗作具有“元诗”的性质,即字里行间包含了对于写诗过程和归宿的思考与展示:
  对我来说,写诗如吁请
  有隐者在,向来在,近在身旁
  ——《诗的写法之一》
  这些诗作渗透着强烈的祛除语言俗套之沉疴的意图,及褪去文化先见重负、返回语词“开端”(他将“诗与开端”视为“孪生之词”)的鲜明取向。这与现象学的“还原”和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颇有点类似,并多少带有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对语言运用规则穷根究底的执著劲儿。它们糅合了数学、哲学的某些元素,在摒弃了诗意、抽离了抒情、剔除了形容词之后,对词语同时施行着“解构—建构”的双向举措。具体而言,存在如下几种情形:其一,一首诗即是在不断“重新开始”中的对事物的反复命名,比如《大海》一诗借助对“大海”命名的叠加拉回了“一只隐喻的船”,长诗《农业[从它的谱系中看见其它]》从多个角度将陈述的笔触指向“农业”这一名称;其二,诗作标题中的词语本身是被解构的对象,整首诗通过词语(群)的循环与互释,最终实现对该词语意义的“追溯—剥离—绎解”,如《简介》《竹马》《几何》《好像》《如果》《比如》等;其三,以词语能指与所指的相互拆分、穿插、推演与重组来推动诗的生成,如《在北京地铁上》《后遗症》《它》《大白天做梦以及象这个词》等;其四,将陈述者既从词语、也从主体中分离出来,进行一种自我审视,如《杂货铺》《病历》《所梦》《我们》《圆与数》《一滴水正在往下落》等;这一类型中更为极端的是《马城》,展现了物的分裂与词语的分裂的共时性;此外还有《回忆》一诗,借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回忆”和“记忆”做出区分,其背后是“习性”的缠绕:
  回忆是鲜活的艺术
  高于人们对记忆的敬重   ……
  习性如冬眠之蛇
  誰回忆,谁就唤醒它
  一不小心,就会被它缠绕
  上述种种,导致路东诗歌语言趋于节省和缩减,显出禅宗顿悟般的风格。
  《词与物》无疑是路东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诗试图处理现代诗歌面临的关键命题之一——词与物的关系。显然,不同于法国哲学家福柯那部同名论著从历史角度梳理、反思人的认知型式,这部长诗直面“物”的物性及生存样态,思虑语词表达的可能与限度。这其实是路东诗歌主题的核心:“每个人都在物像中出生入死,早期的命名中已预设了众多冥想之门”“每一形制之器物,也各自担当了存在之妙,而物性并未昭然,领受者,必先放弃紧握在手的丈量之尺。人持守于物,物之溃散与腐败,乃物性所致,并非时间之限定,物,在给予与被给予中,也还是有待开启之物。”(《译文节选A》)从这个意义来说,路东的诗歌并非是“不及物”的,而是透过对“物”的触摸与体悟,展开了对历史、社会、文化的潜在省思。可以说,其简约、凝炼的诗语虽然有着深受哲学熏染的外表,也许某些作品未免干涩,但绝非浮泛浅表的哲理诗,实则蕴含着关于历史、人性的深邃洞察和犀利批判。
  在路东的诗集中,还有一类不分行、篇幅上超过一般诗作的片断式书写,如《数与图》《西湖文本》《手稿》《街面》《译文节选》《ABC》等,应该是一种介于法国诗人雷蒙·格诺《风格练习》和路东同代诗人梁小斌后期“思想絮语”(如《独自成俑》)之间的文体试验。这些看似充满游戏色彩的作品,呈现了路东思想的“语法”或逻辑:“这个世界,早已被置放在语言的游戏中,加入这场游戏的人,必具备接受这些礼物的资格”。这也是诗人为突破现有诗写窠臼而进行的一种尝试!

附:路东的诗二首


  冬 夜
  以雪的名义,盛行于冬夜
  比知识古老,这天气,出自魔法
  大面积的白,向远处弥漫
  房屋、沙土车、路牌、墓地
  露出一些含混的轮廓
  大大小小的事物,失去了体面
  正在退出日常秩序
  这天气,阴且冷,且锋利
  劳作之人,又归藏于切近之物
  意义的飞鸟,藏入乌合之梦
  风声空荡。白茫茫
  一无所往的人,在写梅花的诗句
  它开败了花瓣,才是其所是
  大面积的白,这抽象的冬夜
  具体之物不可上手
  也绝无庇护的火焰
  寒冷的人,患上了想象三月的疾病
  而三月,是钟表里的一个巫婴
  在此急迫中,谁泰然处之
  大面积的白,盛行于冬夜
  雪,在梅花的句子里,越下越大
  此刻,还会有未被命名者
  匿迹而来吗
  鸟 巢
  有一个可以与你分享的巢,它自由转动
  我喂养的小鸟,从这里飞入世界
  它们,盘旋在物像和人面之上,飞一飞
  就在汉语中长出了一些晦涩的羽毛
  有些鸟一定已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某些句子里有它们逃离的痕迹
  这个世界的天空太低,大部分意念的小鸟
  飞过大地,又回到巢中,归于寂然
  更微小的鸟,停在我覆盖着睡意的睫毛上
  听白日梦中人们各奔东西的声音
  有些鸟,一开始就飞在与世界相反的方向
  一旦飞了,便在目光之外不再返还
  这也是小鸟们关于飞的游戏
  自由转动的巢,把路过的光线聚集在内
  又保持庇护它自身的一些黑暗
  我以这个巢,喂养每一只天命之鸟
其他文献
这些年,我一直在奔跑  奔跑在乡间田头、大街小巷  以及城市坚硬的马路  累了,就放慢脚步  在江畔,问风,听流水  内心的波澜,往往要比脚下的  潮水,还要壮阔  仿佛要把身体的版图,一再  扩展到,江面以外  江水,犹如诗歌的语言  用诱惑,或者梦想  種下浪花、高度和希望  而对岸,一缕炊烟,不经意  拨动我异乡的心跳  ——原载《诗歌月刊》2020年7期  推荐语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构建
期刊
从壁画上下来,就再也  没能回去。  拾柴,吹火,煮粥。  到了正午,  又诞下了一群儿女,  放入羊圈。  剩下的事情,就是  一灯如豆,  在傍晚穿针引线。  石窟是黑的,  人世上也没有一扇  轻松的门。  从壁画上下来的  菩萨,早已  是我的母亲。  ——原载《扬子江》2018年1期  推荐语  叶舟一直在与故土有关的词汇里打捞和打磨。时光静下来,又慢下来,又回到很久远的日子里。那是人们
期刊
一  诗人是怎样的一类人?在我眼里,诗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诗人是特立独行的一群人,诗人是永远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惯于在喧哗之中寻觅幽谧,在寂静之中追寻喧腾;他们惯于将日常话语处理为超常的言说,又让超常的话语向日常性转移。换言之,诗人就是从不“安分守纪”的人,就是有话不好好说的人,就是表情达意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人,就是对语言游戏乐此不疲的人。二  隐喻修辞无所不在,比如“这位少女正值人生的春天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氛围,与现在传说的理想描述并不一样,也是什么都有的。虽然写诗读诗在不少人那里受到了尊重,但是在更多人那里还是会受到讽刺甚至打击的,否则就不会有流产的诗歌朗诵会以及种种打压的事了。  在学校和中文系,写诗其实是不怎么受到鼓励的。不过写诗的人并不在乎这个。  考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我很快就和寫诗的同学走到了一起,主要人物就是伊沙和徐江。侯马虽然是后来才写诗的,但是也经常和我
期刊
响与不响,小僧依然敲着木鱼  大殿里的烟火,冲破屋顶上的云  燃五炷,三炷,甚至一炷  只是途中的命题,占卜  卷起行走人的膜拜  跪下去,膝盖与石板对接  众生一势,而分辨的是,从钟声里飞出的一只鸟雀  早已熟知这种姿势  我来与不来,香火依旧  放下与拾起  寺庙里的钟声,依旧  ——原载《诗刊》2019年第4期下半月刊  推荐语  小诗独特之处,就是利用视觉、听觉、想象的交错融合,营造出思辨
期刊
描述丢失之物  它从来就没有名字,  我也记不起我是怎样找到它的。  我把它像一颗丢失的纽扣  携带在衣兜里  除非它不是纽扣。  吸血鬼电影,  通宵营业的自助餐厅,  黑暗的酒吧间  和弹子房,  在雨水冲洗光滑的街上。  它就像梦中的影子,  钉在别针上的天使,  过着安静而寻常的生活,  然后我把它丢失了。  岁月路过自己的  那一排无名车站,  直到有人告诉我这就是它。  我真傻啊,  
期刊
在闪光。  被金子环绕并在暮色中  洗去尘灰的  一只手  在闪光。风从  你的身旁吹过,风在闪光  树上,落下来的  是一粒松果。  松果  在闪光。他牵着  你的手  整个夜晚  牵着星星的手。  星星,在闪光。而母亲  坐在一枚  戒指上,白发  在闪光。  ——原载《处州晚报》2020年7月15日  推荐语  诗歌从“闪光”切入,围绕“闪光”两字递进,最后又停在“闪光”两字上,像是六个齿轮
期刊
转眼就是公历2020年了,被称为中国新诗改革开放时代“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过去整整40年了。当年和阿来、雨田、杨然一起在徐州第9届“青春诗会”的日子即刻浮现,仿佛如昨,只是我们都老了。与“青春诗会”相关的人,有人老了,还有人走了,此时想到更多的是“青春诗会”的发起者、组织实施者,前《诗刊》一编室主任王燕生先生,所以便以“青春诗会”的名义,把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记录下来,因为王燕生之于我,是前辈,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新诗空前繁荣的年代,全国各地诗歌流派蜂拥,民间诗刊诗报层出不穷。八十年代中后期,我还在故乡邛崃。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从西郊造纸路去县文化馆里的图书馆借书,一位名叫罗华平的馆员便向我推荐新到的几种文学期刊。在《北京文学》杂志上,我看到一组洪渊先生的诗。作为当期重点推介的作者,组诗专门配发了一幅洪渊先生的速写肖像,面颊瘦削,目光如炬,一看便知是一位人格高标、铮铮铁骨的诗人。结尾处的“
期刊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他的诗歌《风很静》中写道:“在这宽广的寂静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甚至我难以取消的生命/在我承认的事物里也无处容身。”《扫雪记》也拥有这样的魔力,使我恍然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寂静之中,忘记了一切。微漾兄在诗集中赋予121首诗歌的内在张力和向度,让我身处其中,在诗人大气磅礴的情思浪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追寻、思索和升华。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