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读”的作用 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理解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如何发挥读的作用,去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表达呢?
  一、诱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如:课始让学生读课文解决字、词,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接着挖掘文章重点片段、重点句子研读体会。当然读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或分组、分男女、师生比赛读,或对读,或展示读,或指名推荐读等等,尽量以最多的方式,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质疑品质
  有了充分地读,而不经过思考,那纯属小和尚念经,起不到对文本的理解作用,故在阅读中还应培养学生在读中的质疑品质。课题往往揭示的就是文本的中心,或是文本的主人公,或是文本的主要事例等等。课题所蕴含着的,是课文学习应去重点理解的。因而,我们就应该抓住课题,引导学生从题目出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急于解决的问题。故课题应成为学生质疑的起点,成为质疑的重点。学生有了问题的引领,阅读就有了方向,就能有针对性的,有重心地去把握去探究,去理解。另外,教师指导学生质疑,还应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文中的提示。
  三、及时检查学生阅读的成果
  阅读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求索,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阅读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产生共鸣、展开联想,把文本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认识,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果。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多展示的时间,给学生多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机会,及时地做好评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走上理解概括之路。如:在教学课文后请学生复述课文,就可以从学生复述的用词、概括程度等方面判断学生的吸收、消化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就能指导好学生有重点地概括表达。
  四、告诉阅读方法——抓关键句帮助理解、概括
  一堂课要突出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无需面面俱到,要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结合单元专题重点,明确一组课文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然后对于重点段落师生交流精讲,进行深化、强调,使学生从中注意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把握内容的准确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找文章的关键句,比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句子,描写人物外貌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等(它们往往就是文章最好的概括)找准了这些关键句子往往对分析问题,把握课文就容易多了。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大胆地张嘴说英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种关系是形成“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的决定因素,它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更加尊重和信任,还会使学生
期刊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越来越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学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在此表现出高度的优越性,它能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并通过丰富
期刊
学生对英语有一种新鲜、好奇感,容易产生学习的欲望。这些积极的情绪都是由一定的兴趣决定的。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好,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联系学生生活,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中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对学英语的目的不很明确,有时还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就应当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应用中尝到乐趣。如在教学“animal
期刊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不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一、以生活为本  我利用《我们自己作主》这一课的教材,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并作了如下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采用讨论形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堂的有效性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  什么是课堂的有效性呢?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 “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 学生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
期刊
“安全”是摆在各行各业管理上的首要问题。作为以“育体”、“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课堂就更应该重视“安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不当,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这不仅会妨碍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影响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会给受伤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可见,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措施,是每位体育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安全
期刊
【案例】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中,老师出了如下一题:一块长1米20厘米、宽90厘米的长方形铝片,剪成直径为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几块?  学生列式为120×90÷[3.14×(30/2)²]≈15(块)  大家都以为这样列式是对的。原因是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按常规的解题思路,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圆的面积。  师:这个算式是错误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错了呢?到底应该怎样解?  同学们陷入了
期刊
【摘要】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笔者的活动建议是:假设一个情景:一队商人从长安出发……,但学生是缺乏作为商人生活体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其设计为:安排一次“丝绸之路五日游”的旅游项目。结果,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学们很主动、很投入地将活动进行到底。所以,历史教学应更注重把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
期刊
传统的论著和教科书上都认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或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说是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事实证明,五四运动中对北洋军阀产生强大压力的不仅仅是工人阶级,而是参与五四运动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爱国人士的合力。  一、梁启超、林长民等研究系的人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是梁启超从巴黎传回来的,他不仅向国际呼吁,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