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和平县王阳明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问题,尝试对本县王阳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作文化学的思考,由此进一步引起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王阳明 儒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世纪末期以来,由联合国发起而广泛实施于国际之间的一种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其宗旨在于承认世界各国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对于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结合和平县王阳明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问题,从文化学角度出发,尝试对王阳明儒家德治文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展开相关讨论,以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和平县王阳明建县文化遗存现状
和平县地处粤东北山区,始建县于明代正德年间,属于纯客家文化区。虽然我县建立历史不长,但在此之前,我县归属于古龙川和惠州郡管辖,本地人民在此繁衍和发展已经具有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我县人民在生活和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从明代名儒王阳明奏请朝廷设立县治以后,和平人民安居乐业,德化大行,创造了大量生产、生活的工艺技术和文化艺术。
王阳明在我县的政事、德治和文教活动的历史,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王阳明在这里实践了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和平县至今仍保存众多王阳明的遗迹。近年来,和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县城修建了以阳明博物馆为主体建筑的阳明公园,使王阳明设县、德治和文化教育的历史在我县和我省更加广为人知。
目前,和平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址仍设置于明清、民国以来的县府旧址,这一旧址已经具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县政府内有明清时期种植的古树,县人民政府自建国以来即对此古树妥为保护。至今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阳明公园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陈列王阳明与和平有关史迹、文物资料、民间传说等。阳明公园的石阶梯有666级高,故取名“天梯”,又有“六六大顺”之美誉,登高远眺,和平县城尽收眼底。可以说,阳明博物馆是我县推进“阳明古郡、文化和平”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阳明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位于和平县城的阳明公园山顶广场。其间王阳明的专题陈列,以王阳明的《添设和平县治疏》为核心,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及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详细解说王阳明“心学”精髓。王阳明“心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和”。这是和平县得名的由来。在现代,阳明心学对大众追求人生价值、处理世界多元发展时期的民心问题非常实用,也是建设和谐和平的重要依归。
二、王阳明在和平县设置县治的历史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历史记载,1516年闽粤两省交界之漳州南靖县山区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王阳明被任命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巡抚,管辖江西南安、赣州,湖广郴州及粤东粤北各地。作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他率三省军队进入这一地区 “剿抚” ,至翌年春平息了起义烽火。福建漳州平和、广东和平正是因此次事件,在王阳明的奏请之下正式建县。福建、广东、江西一带也因此留下了许多阳明先生的遗迹。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在和平平定了池仲容部。他经实地勘察后,认为和平是四县交界之隙、“三省闰余之地”,政教不及,因而多有贼巢。为此,他上疏朝廷,请求设置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从此,和平县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和平县城又称“阳明镇”,即来源于此。
在王阳明的历史影响下,和平人民一直崇尚“阳明文化”,重教兴学,守法知礼,民风淳朴。在和平县,随处可见以“阳明”命名的学校、建筑,如阳明中学,阳明一小,阳明大桥等等,当地人的造纸亦被称之为“阳明纸”,用这种纸制的伞则称之为“阳明伞”。深入挖掘王阳明历史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文有重要意义。
三、王阳明在和平县实施的儒家德治政策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明代以后中国儒学发展的新起点,他批判和修正朱子学说中“万物有理”的缺陷,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学说。
王阳明具有一系列系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主张。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他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他主张“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认为过时的奖赏,等于没有奖赏,过时的惩罚,等于没有惩罚,都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些主张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提高统治效率,以“破山中贼”。此外,他还主张行德治教化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犯上作乱。他说:“民穷必有盗贼”,认为老百姓已经贫困不堪,还要没有休止地征敛,就等于驱使他们去作盗贼。因而有必要“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对灾民实行“赈济”、“免租”,使他们“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所以,他反对“蔑道德而专法令”,主张在镇压人民起义之后,立即“建立学校,以移易风俗”,以求得久安长治。
王阳明很重视“纲纪”,主张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对那些寅缘窃踞官职的豪门势家子弟的不法行为,如居心刻薄,“骚扰道路,仗势而夺功,无劳而冒赏,懈战士之心,兴边戍之怨”的情况,要大力加以整肃,特别是对“戾于法”的执法之吏,应当严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审判中,“刑曹典司狱讼”,事情“繁剧难为”。他们往往受到权贵的拂抑和牵制,以至使得依法断狱之词,“未出于口,而辱已加于身;事未解于倒悬,而机已发于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不挠于理法,不罹于祸败”是很难的。这就尤其要从整肃吏治、严明赏罚入手,消除执行法律的阻碍。 在思想和文化教育方面,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之说。他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认识论已不占什么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已经取消了认识论问题。所谓“致良知”并非知,乃伦理感也。所以,不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我知故我在”而毋宁是“我行故我在”。在自觉的“致良知”的伦常行为中,来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由于反对追求纯客观认识的知,反对离开或脱离“行”的“知”,这就使一大批王门后学日益明确地或扬弃、或排斥、或反对程朱正统的居敬持静,并且对现实日常生活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参与干预态度。与此相联系,突出个体主观战斗精神成了王学的一大特征。本来,自陆象山始,就十分强调“自作主宰”、“自立自重”,主怀疑、反盲从、“六经皆我注脚”,经王阳明到王门后学,这一特征便更重要和更有意义了。“良知”即是本体,就无待乎外,最高权威是自己,而不是“六经”或任何神灵。从理论说,它是用另一种方式极大地突出了伦理主体性;个体的历史责任感、道德的自我意识感更加重要,成为整个学说的基本精神和首要课题。
王阳明提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空谈误国、提倡汉儒“实事求是”精神、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主张,无疑也是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
近五百年来,在王阳明的德治文化政策的历史影响下,和平人民一直崇尚“阳明文化”,重教兴学,守法知礼,民风淳朴。明清、民国时期的和平县形成了崇尚实际、艰苦创业、敢于斗争的县邑文化。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时期,和平县人民受时代风云的激荡,很早就兴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例如本县名人徐傅霖就是一位在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影响下,在清末留学日本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大革命时期,和平县不少思想进步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其中都有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空谈误国、提倡“实事求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的影响。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王阳明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历史遗迹进行深入调查、挖掘和研究,并以之教育子孙后代,使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自觉性,从而推动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
[2].(明)王阳明.知行录;
[3].(明)王阳明.传习录;
[4].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1)。
作者简介:王小曼(1972--),女,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艺创作、群众文化管理。1992年始任职和平县文化馆,2012年被聘为广东省新农村舞蹈教室志愿者,现任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副馆长。
[关键词]王阳明 儒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世纪末期以来,由联合国发起而广泛实施于国际之间的一种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其宗旨在于承认世界各国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对于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结合和平县王阳明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问题,从文化学角度出发,尝试对王阳明儒家德治文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展开相关讨论,以促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和平县王阳明建县文化遗存现状
和平县地处粤东北山区,始建县于明代正德年间,属于纯客家文化区。虽然我县建立历史不长,但在此之前,我县归属于古龙川和惠州郡管辖,本地人民在此繁衍和发展已经具有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我县人民在生活和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从明代名儒王阳明奏请朝廷设立县治以后,和平人民安居乐业,德化大行,创造了大量生产、生活的工艺技术和文化艺术。
王阳明在我县的政事、德治和文教活动的历史,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王阳明在这里实践了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和平县至今仍保存众多王阳明的遗迹。近年来,和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县城修建了以阳明博物馆为主体建筑的阳明公园,使王阳明设县、德治和文化教育的历史在我县和我省更加广为人知。
目前,和平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址仍设置于明清、民国以来的县府旧址,这一旧址已经具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县政府内有明清时期种植的古树,县人民政府自建国以来即对此古树妥为保护。至今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阳明公园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陈列王阳明与和平有关史迹、文物资料、民间传说等。阳明公园的石阶梯有666级高,故取名“天梯”,又有“六六大顺”之美誉,登高远眺,和平县城尽收眼底。可以说,阳明博物馆是我县推进“阳明古郡、文化和平”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阳明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位于和平县城的阳明公园山顶广场。其间王阳明的专题陈列,以王阳明的《添设和平县治疏》为核心,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及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详细解说王阳明“心学”精髓。王阳明“心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和”。这是和平县得名的由来。在现代,阳明心学对大众追求人生价值、处理世界多元发展时期的民心问题非常实用,也是建设和谐和平的重要依归。
二、王阳明在和平县设置县治的历史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历史记载,1516年闽粤两省交界之漳州南靖县山区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王阳明被任命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巡抚,管辖江西南安、赣州,湖广郴州及粤东粤北各地。作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他率三省军队进入这一地区 “剿抚” ,至翌年春平息了起义烽火。福建漳州平和、广东和平正是因此次事件,在王阳明的奏请之下正式建县。福建、广东、江西一带也因此留下了许多阳明先生的遗迹。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在和平平定了池仲容部。他经实地勘察后,认为和平是四县交界之隙、“三省闰余之地”,政教不及,因而多有贼巢。为此,他上疏朝廷,请求设置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从此,和平县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和平县城又称“阳明镇”,即来源于此。
在王阳明的历史影响下,和平人民一直崇尚“阳明文化”,重教兴学,守法知礼,民风淳朴。在和平县,随处可见以“阳明”命名的学校、建筑,如阳明中学,阳明一小,阳明大桥等等,当地人的造纸亦被称之为“阳明纸”,用这种纸制的伞则称之为“阳明伞”。深入挖掘王阳明历史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文有重要意义。
三、王阳明在和平县实施的儒家德治政策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明代以后中国儒学发展的新起点,他批判和修正朱子学说中“万物有理”的缺陷,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学说。
王阳明具有一系列系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主张。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他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他主张“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认为过时的奖赏,等于没有奖赏,过时的惩罚,等于没有惩罚,都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些主张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提高统治效率,以“破山中贼”。此外,他还主张行德治教化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犯上作乱。他说:“民穷必有盗贼”,认为老百姓已经贫困不堪,还要没有休止地征敛,就等于驱使他们去作盗贼。因而有必要“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对灾民实行“赈济”、“免租”,使他们“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所以,他反对“蔑道德而专法令”,主张在镇压人民起义之后,立即“建立学校,以移易风俗”,以求得久安长治。
王阳明很重视“纲纪”,主张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对那些寅缘窃踞官职的豪门势家子弟的不法行为,如居心刻薄,“骚扰道路,仗势而夺功,无劳而冒赏,懈战士之心,兴边戍之怨”的情况,要大力加以整肃,特别是对“戾于法”的执法之吏,应当严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审判中,“刑曹典司狱讼”,事情“繁剧难为”。他们往往受到权贵的拂抑和牵制,以至使得依法断狱之词,“未出于口,而辱已加于身;事未解于倒悬,而机已发于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不挠于理法,不罹于祸败”是很难的。这就尤其要从整肃吏治、严明赏罚入手,消除执行法律的阻碍。 在思想和文化教育方面,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之说。他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认识论已不占什么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已经取消了认识论问题。所谓“致良知”并非知,乃伦理感也。所以,不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我知故我在”而毋宁是“我行故我在”。在自觉的“致良知”的伦常行为中,来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由于反对追求纯客观认识的知,反对离开或脱离“行”的“知”,这就使一大批王门后学日益明确地或扬弃、或排斥、或反对程朱正统的居敬持静,并且对现实日常生活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参与干预态度。与此相联系,突出个体主观战斗精神成了王学的一大特征。本来,自陆象山始,就十分强调“自作主宰”、“自立自重”,主怀疑、反盲从、“六经皆我注脚”,经王阳明到王门后学,这一特征便更重要和更有意义了。“良知”即是本体,就无待乎外,最高权威是自己,而不是“六经”或任何神灵。从理论说,它是用另一种方式极大地突出了伦理主体性;个体的历史责任感、道德的自我意识感更加重要,成为整个学说的基本精神和首要课题。
王阳明提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空谈误国、提倡汉儒“实事求是”精神、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主张,无疑也是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
近五百年来,在王阳明的德治文化政策的历史影响下,和平人民一直崇尚“阳明文化”,重教兴学,守法知礼,民风淳朴。明清、民国时期的和平县形成了崇尚实际、艰苦创业、敢于斗争的县邑文化。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时期,和平县人民受时代风云的激荡,很早就兴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例如本县名人徐傅霖就是一位在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影响下,在清末留学日本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大革命时期,和平县不少思想进步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其中都有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空谈误国、提倡“实事求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的影响。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王阳明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历史遗迹进行深入调查、挖掘和研究,并以之教育子孙后代,使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自觉性,从而推动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
[2].(明)王阳明.知行录;
[3].(明)王阳明.传习录;
[4].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1)。
作者简介:王小曼(1972--),女,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艺创作、群众文化管理。1992年始任职和平县文化馆,2012年被聘为广东省新农村舞蹈教室志愿者,现任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