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生二胎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独二胎”政策出了之后,同事伟亚第一时间从QQ跳出来说了自己的纠结。她说其实很想再生一个,除了给女儿做伴儿,也是觉得自己的骨肉不嫌多。伟亚最近家里老人住院,她和姐姐能轮流陪着。老公是独子,公公住院时,她不方便晚上在医院照顾,看着老公和婆婆累得真心疼。可是现实是:养育孩子压力大,不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有了第二个孩子,精力肯定会从第一个孩子身上转移不少。而且年龄在那儿摆着,都是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好不容易养大一个孩子,刚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开始享受人生,再生一个?怕累!再说两边父母身体都不好,不想累他们,老人又不是必须看孩子的保姆,应该让他们解放出来,享受晚年了。找保姆看孩子?不放心,最后伟亚决定,好好把女儿培养大,就一个吧。
  这是比较负责的父母,把生和不生的理由都想明白,权衡清楚了再做决定,并且在权衡中顾及到了老人的感受。有的小夫妻,生第一个娃就没自己带过,直接扔给老人养。从来不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只想着多个孩子好养老。可是养孩子这事,一分汗水一份收获。做父母的自己不尽责,孩子只和老人有感情,等孩子长大了,老人也去世了。父母和孩子没有感情,别说养老了,到青春叛逆期能愿意和你说话就不错了。这样的生,不如不生。
  生?还是不生?决定不重要,决定前权衡清楚了才重要。把生俩娃所面临的挑战和可以享受到的美好都想清楚了,如果觉得吃不了那个苦,那就别生。如果认为其中的快乐远远大于辛苦,那就生。至于该权衡哪些方面?咱听听生过二胎的妈妈说说感受,也听不打算生二胎的妈妈说说理由。给您做个参考,决定呢,还是您掂量着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下。
其他文献
睡前和晨起时有书效果最好。  我一直有一个关于背诵的秘诀。  这个秘诀的发现其实很糗很悲催。一年级寒假,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把新发的下一学期的语文课本看看。一直到开学前一个星期,我回想语文布置了什么作业,猛然觉得这个作业太不像作业了!怀疑是自己没听清,也许语文老师是让把下学期的课文背下来吧。  翻了翻书,妈呀,44篇。我妈竟然也跟着装傻,打着哈哈对我说:一天背6篇就背下来嘛!  于
期刊
学习没有捷径,努力却有方法。  在飞机上看书的孩子  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处于最佳学习环境很重要,什么是最佳环境呢?最佳学习环境肯定不是家里整天有撮麻将的声音。最佳学习环境就是一旦进入这种环境中就能快速地学习,心情愉快,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学得快,记得牢。  每个人的最佳环境是不一样的。  时时处处能成为最佳环境的人相当少,但是有的人,可以把一些别人认定无法学习的情境可以“变成”最佳环境。  我的
期刊
其实见到了,就不晚。  山东夏津雷集镇古城村幼儿园园长韩瑞志,订阅“最家长”两年多了,在她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段记录:  最近一直在看“最家长”,读着读着,心情豁然开朗,也有一种庆幸的感觉,庆幸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看到了《最家长》,让我从对儿子教育的迷茫中走了出来。  在“最家长”总478期P59有一篇文章,《早恋,就该早点“练练”》。读完这篇文章想起儿子上初中时候的事儿。有一天,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怀疑
期刊
你有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吗?为他精心搭配的营养餐,抵不过一个薯片的诱惑;花两个小时制作的虾肉馄饨,他吃一个就不再张嘴了;想让孩子多吃蔬菜,可无论做什么花样,他都不肯尝一口……  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都赞同不要过多干涉,要尽量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吃。但总有一些时候,做父母的难免想让孩子多吃点,这些小游戏也许能帮到我们。  这个游戏还可以演变成更多的版本。比如,妈妈变成动物园的饲养员,要去给小动物们送
期刊
这篇文章其实是告诉大家:孩子病了,两口子别为输海之不输吵翻天。  @健康顾问微博: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美国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输液=自杀。  @科学松鼠会:输液在医学上叫补液。人体至少60%的是水,存在于细胞内外,缺水易引起血容量不足,甚至休克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别着急下这么严重的结论耽误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例,在英国,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0%通过输液方式。虽然医生会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尽量
期刊
学好语文,要多读多写,这没得说。但是孩子不爱读不爱写咋办?有招——  刘德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女儿刘莐在2009年以北京顺义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北大,其中作文为满分。听他说说如何学好语文,靠谱。  采访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旁边的麦当劳,刘老师一身户外装现身,点了一杯奶茶立马进入正题。周围声音嘈杂,一点儿不影响刘老师的谈兴,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学好语文,学好汉语,不要把中国文化丢掉。  送给孩子一份“特
期刊
斯诺登的爹说:俺儿子是犯法了,俺还是爱他。  小时候的某天,去闺密家串门。我们好到不用敲门就可以进彼此的家,结果那天,门虚掩着,飘出来的气味充满了肃杀,撅着腚往里看,只见她缩在墙角哭,来回踱步的是她手拿皮带的父亲。看这架势,已经是揍了好一会了,中场休息ing。  我以“嫦娥三号”的速度蹿了。  闺密为什么挨打?不问也知道,这枚女汉子肯定又在外面打架了。打输了就赶紧跑回家躲着,打赢了也赶紧撒丫子往家
期刊
鼓励孩子去看,去体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写作文的好办法了。有些孩子已经下笔如有神了,但有一些孩子却还是为写作文犯难。  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可能是从道理上明白了,但是没有对接具体的现实。他们需要看一两个别人怎么写出一篇好作文来的事例,然后才能茅塞顿开。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事例,一个跟他们一样一直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怎样写出了一篇好作文。相信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看了
期刊
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高于儿女双全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商、智商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不低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单独”政策刚下来,众姐们就力劝我再生一个给伊姐当伴儿。我说:没想好,不大想生。我姐们说:“你这人真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然在政策下来之前,劝我再生一个的也大有人在。我一直以“害怕孕期反应”“生孩子的恐怖经历不想再来一回”等来打断别人帮我展开“美好未来”。他们的说辞一般为“趁年轻再
期刊
高效率是必须的,必须勤快起来。  许多人都对我说:“真羡慕你有两件贴心的小棉袄。”有时候也偷着乐,不知不觉,俩囡宝都长大了,看着姐妹俩在一起的神情,我都能够想像姐妹俩成年后互相扶持的情形,幸福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如果你问我要不要生二胎,除了这些幸福感受,我大概还要叮嘱你很多别的事情。  小囡的到来是个意外,我的内心告诉我,我要留下这个孩子。但摆在眼前的是,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压力。  首先,经济的支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