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审美情趣的策略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欣赏建筑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欣赏油画作品,让学生体会美;欣赏中国画,品味美。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形式美,同时使其感受作品的内在美,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美术欣赏;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
  美术欣赏贯穿整个美术课程中,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十分有益。笔者多年从事小学生美术教学工作,对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进行探索,并在本文中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欣赏中外建筑,感受美
  古今中外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筑,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建筑作品时,让他们感受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和含义美非常重要[1]。
  我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每当人们看到那些飞檐斗角、雕梁绣柱的古典建筑物就会感到心旷神怡。在教学五年级上“古代建筑”一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紫禁城的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边看图片边讲解和讨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宫殿建筑。紫禁城建筑构架坚固,工整精致,富有艺术魅力。紫禁城建筑用料十分考究,类型多样,华丽精美。紫禁城建筑上的彩画以金、青、绿色为主,题材以龙凤图案为主。屋顶是黄琉璃瓦,墙面和柱子是深红色的,基座为白色,搭配屋檐下的彩画,层次鲜明,色彩丰富和谐,把紫禁城建筑群衬托得极为壮丽辉煌、多彩多姿。紫禁城的雕刻考究,层次分明,花样丰富,极为精致。直至今天,紫禁城依然以其独特的壮丽精致之美,屹立在世界建筑艺术的巅峰。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教学三年级“长城”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长城的视频和图片,让他们直观地感受长城的蜿蜒绵长、雄伟壮丽。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基本情况: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大量的城、障、亭、标,组成的一道高大、坚固、连绵不断的军事防御体系。它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由于古代没有运输石头的机械,全部靠人力来完成这项繁重的工程,由此可见,长城凝聚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古代工匠们用尽心思、费尽心力,倾注了无限的智慧。学生被长城这项伟大、壮丽的工程深深震撼,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不怕吃苦的精神而震惊。
  四年级欣赏“悉尼歌剧院”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悉尼歌剧院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全面观察和感受它的美。悉尼歌剧院的外形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这些“贝壳”依次排列,看上去很像是两个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射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漂荡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在海滩上设计建造的悉尼歌剧院,远远望去,似万顷碧波中的片片白帆,又如荷花盛开,充满浪漫的诗情画意。它的设计师是丹麦建筑家伍重,他认为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教师还可以在欣赏建筑物的教学中带领学生感受园林建筑的悠远之美、人文情怀等,让学生在了解建筑的实用价值时,感受其美的形式和内涵[2]。
  二、欣赏油画,体会美
  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受审美熏陶。
  在带领学生欣赏画家罗中立的代表油画作品《父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画家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老年农民。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苦、迷惘又带着恳切的目光,像是在怀念过去,又像是在期盼未来,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善良目光的“通视”。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一颗门牙的嘴,犹如耙犁一般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毛孔里渗出的汗珠,稀疏的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命运的“苦命痣”,都打上了他辛苦劳动、艰辛生活的烙印。面对《父亲》,我们感受到画中人物饱经沧桑,却对生活充满期望,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能使学生在心中产生一股平凡又伟大的情感。
  在欣赏《拾穗者》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这是最能代表米勒风格的一幅作品,它表现的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捡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则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长时间的弯腰劳作使她们感到很累,但她们仍在坚持,虽然脸部没有表现出来,但她们的动作和躯体表现出了忍耐、谦卑和忠诚。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能让感到在生存面前,人类的卑微和伟大。
  在欣赏米勒的油画《喂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一幅十分熟悉的画面,一位母亲在给三个坐在门槛上的孩子喂食,三个孩子天真可爱,在等待妈妈一勺一勺轮流给他们喂饭。他们有着充满期待的眼神,左右两边的孩子看着中间那个正要吃到妈妈喂的饭的孩子,他们似乎也尝到了饭菜的美味。而画面的最右侧,父亲在地里劳动,画家描绘出父亲的勤劳、淳朴。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一家人生活和谐、温馨,给人满满的幸福感。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自己儿时在农村老家的童年生活,介绍那一段虽然物质不丰裕,但十分温馨的童年时光。亲情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导学生明确感恩父母的心。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感受油画写实的艺术特点。
  还有很多油画作品,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了苦难的底层纤夫生活,展现了纤夫身上团结、不服输的精神。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时,让其感受油画作品深层的内涵,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欣赏中国画,品味美   中国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中国画除了具有画面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3]。
  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爷爷的画”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感受齐白石爷爷花鸟画的笔墨意趣,让学生欣赏稚拙而生动的形象。《群虾图》这幅画中共有九只虾,虾的触须密密麻麻地重叠在一起,虾头用浓墨点染,突出了虾身体的透明质感,这样逼真的形象跃然纸上。欣赏画后,教师为学生讲齐白石爷爷的故事:他二十多岁才开始学画,一画就是几十年!当年为了画好虾,齐白石爷爷专门养了许多活虾来观察。经过细致观察和勤奋练习,齐白石爷爷终于掌握了画虾的技巧。齐白石爷爷画虾与别人不同,他画的虾每只都不一样,而且生动活泼。齐白石爷爷曾说:“余之画虾已数变,初之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浅几十年方得其神。”学生听了齐白石爷爷的故事,感受到认真、勤奋、坚持不懈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继续介绍,齐白石还是一位有风骨的国画大师,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拒绝为日寇作画。日本人不断施加压力,最后他被逼无奈画了4只螃蟹,落款“看你横行到几时”。日本人看后气得咬牙切齿,直嚷:“齐白石太顽固。”他大义凛然地说:“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齐白石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学生,使学生被其情操所感染。
  在欣赏中国画《梅兰竹菊》时,除了让学生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意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分别象征傲、幽、坚、淡四种品质。梅花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高洁志士,让学生感受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傲雪之美;兰花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世上贤达,让学生感受兰花幽静的美;竹子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淡泊,是谦谦君子,让学生感受竹子高风亮节的美;菊花凌霜飘逸,特立独行,是世外隐士,让学生感受菊花不趋炎附势的美。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钟爱,同时也是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样,学生的审美意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山水画一直是中国文人所喜爱的绘画题材,在欣赏山水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表现山石、峰峦的雨点皴、披麻皴、卷牛毛皴、解索皴等不同皴法,体会表现树身表皮的鳞皴、横皴、绳皴等不同皴法的笔墨意趣。学生还可以感受山水画中优美的景物和作者投入的精神力量,在认识自然美的同时,感受自然生命力的可爱,进而形成健康、纯净的审美情趣。
  绘画作品和建筑艺术本身蕴含着无穷尽的美,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教师应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形式美、了解和體会作品的内在美,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也是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傅雷.傅雷谈美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邓伟林.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方法和手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82.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复杂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走近缤纷的阅读世界,借助丰富的阅读素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语文积累,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摘要】数学是一门极为注重教学方法的学科,倘若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容易使学生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能够利用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形结合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在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将“综合与实践”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其中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场域的构建与应用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本文重点研究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创建综合与实践活动场域的基本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组织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在合作的氛围中愉快地自主阅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往往需要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不断的练习。阅读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四项技能之一,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re
【摘要】微课现已被普遍运用于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增加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型丰富多彩,微课的使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变革。本文先分析了微课的特点,然后讨论了设计小学数学微课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后讨论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巧用微课,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让学生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够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能够看出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一定要采用有效的策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文章对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一、前言  深度学习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深度学习课堂在教学中的
【摘要】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陶醉于问题的解决,而发现问题离不开深入思考。教育界也一直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说法,问题的提出是思考的意义所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日常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方
【摘要】基于学生认知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典型生活事件,让日常生活真正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能使学生在认识、感知、体验生活事件中,诱发道德冲突,更好地感悟、理解与内化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更全面的道德判断。文章在分析生活事件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事件的选取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事件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专门性课程,学科属性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以教材为主、以教授基础地理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人才的教育需求。当前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初中阶段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课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转移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使用上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利用  一、前言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取材于本地市县乡
【摘要】高中生毕业后选择高校专业和职业就业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其开展生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仅靠生涯规划课或主题教育活动无法满足需求,生涯教育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发挥所有教师的力量,提升生涯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涯教育;渗透;职业观念  一、引言  传统高中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生涯规划培养,导致学生在高考后选择志愿时比较盲目。学生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