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老虎》为例浅谈美术欣赏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用来表达的,表现阶段的系列活动是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表现、表达自己对民间艺术教育某一内容的理解、感受等。而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美的欣赏成为一大难题。
  因此,笔者以《布老虎》为例浅谈一下如何进行美术的欣赏。
  一、参观布老虎展,初步感知布老虎的美
  此为美术欣赏的描述阶段,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幼儿注意,充分利用他们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的特点,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积极性。 让幼儿整体感受,自由地谈论对“布老虎”的第一印象。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欣赏,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最原始的、最真实的直觉体验,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的自我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法”也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强调学生活动的过程价值。以展览的形式可以让幼儿通过零距离的观察,直接感知“布老虎”获得表征,直观地探索发现“布老虎”的几大基本特征: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新颖的环境变化、浓郁的艺术氛围吸引孩子的眼光,成为他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布老虎展审美情境的创设,还能让幼儿在与环境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自我学习和发展。
  二、集体交流讨论对布老虎的认识和感受
  此为美术欣赏的形式分析阶段,本环节采用的主要是讨论法。讨论为学前儿童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以及与他人交流思想提供机会,并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入之后,我们以热情的布老虎来到了现场的情境贯穿,将各色各样的布老虎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之后,提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布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这上面老虎的样子,你有什么感觉?觉得它怎样?和真的老虎一样吗?”通过动作模仿法,让幼儿通过自己身体动作去模仿表现布老虎可爱、稚拙的特征,以达到对作品内涵的深刻体验和理解;通过对比欣赏,进一步使幼儿领悟到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区别,使得重难点得以突破。并请个别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只布老虎,并说说自己喜欢“布老虎”的什么地方,充分发挥幼儿的察力、艺术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第一次完整自由的欣赏机会,为认知目标的达成拉开序幕。
  三、观察、欣赏布老虎的颜色、造型和图案,初步了解其寓意
  此环节是整个活动设计的重难点部分,属美术欣赏的解释阶段,探讨作品蕴含的寓意,加深审美体验,主要运用了对话法,使得幼儿的潜力在不断地对话碰撞中得到新生和成长。据此笔者创设了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选择幼儿关注的话題,提出相关问题。如启发幼儿思考“布老虎有哪些颜色,这样搭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布老虎的身上有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等问题,感受民间美术大胆、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了解对比色的装饰性,图案的对称性等特点。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并做了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把花纹进行放大,使得环节更加顺畅。同时,为了解决课的难点,教师运用了多种形式,从贴花纹到字卡出示,深深吸引孩子兴趣。面对一些陈述性知识,教师采用了“接受式”教学法,通过对话,强调幼儿“主动接受”。如“五福临门”就告诉幼儿是“平安、幸福、快乐、长寿、顺利”,通过这样调整,幼儿反而更有兴趣的学习新授内容。同时给孩子布置了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解一些民族特色的图案代表的寓意。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环境,以整合的观念充分挖掘幼儿园、家庭、社会中的教育因素,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相互支持,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的需要。
  四、欣赏各种形式的布老虎,拓展审美经验
  布老虎的形式有很多,如老虎包、老虎肚兜以及虎头帽、虎头鞋等,通过电化手段让幼儿充分全面的了解布老虎,对于幼儿审美经验的扩展是很有必要的。在活动中,设计了“谁最喜欢用这些布老虎”“人们为什么要做布老虎”等问题,从而提高其审美活动的质量。布鲁纳认为,任何概念都具有五种要素,即名称、范例、属性、属性价值和规则。在这层层深入的新授课程中,教师以经过由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呈现新信息,通过这些新信息帮助幼儿验证概念,对新授内容有新的具体真实体验。
其他文献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可想而知,如果学生缺乏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音乐的本身就会黯然失色。如何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对音乐老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音乐教师不仅要在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  一、營造氛围,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课不像唱歌、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中考对于初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以学生为中心,革新诗词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借以提升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教学 教学方法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同时借
期刊
甘肃省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三年,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很大差异,脱节严重。为此,我们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组织部分初高中历史老师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探索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  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仅仅局限于“知道”和“了解”,属于识记层次,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最低要求。而高中课程标准在“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认
期刊
数学的课堂离不开数学题,学生是在学例题、做练习中不断体会数学课的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所以,不管巧设例题还是练习题,教师都要恰当设计,才能使数学课堂达到高效,才能真正减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对例题、练习设计的体会略举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例题中“数”的设计要恰当  例题中的信息离不开“数”,而“数”的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恰当的“数”会使我们
期刊
一、教学现状  农村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多在偏远山区,由于经济不够富裕,学习资料缺乏,加之课外阅读不多,素材积累又少,许多学生作文时谈“虎”色变。即便部分学生文笔流畅,但表达往往偏离主旨,虽个别构思新颖别致,但动手写来却叫人大失所望。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无作为、乱作为现象导致的许多问题,使老师批阅疲惫,学生作文困难,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二、原因分析  1.受应试教育
期刊
帕斯凯维奇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是在流亡期间完成的,他流亡到英国后把对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带到了英国。“罗斯”这个词在9-14世纪的东欧历史著作中经常提到,到18世纪演变成了俄罗斯。帕斯凯维奇对古罗斯国家起源的研究就从“罗斯”一词的含义入手,认为“罗斯”这个词在基辅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应该在弄清该词含义的基础上研究古罗斯国家的起源问题。  一、帕斯凯维奇和他的《俄罗斯之起源》  
期刊
小班化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提问,作为课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认真研究探索提问的艺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提问活动除了教师的发问,还有候答、叫答、理答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理答是教师对于课堂问答活动的反应与处理,是一种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就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标如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教育教学前进的航向。在工作实践中,我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资源作了一番思考。教师是构成语文课堂的最具有指向性,最具向心力的元素,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无论是知识结构、情感态度,还是其人生经历等等,都是学生跨越未知领域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都可用来启发学生的思
期刊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因为“学徒制”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各国自有手工业生产开始,便逐步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学徒制”,以掌握某类技艺和经验的“师父”直接将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徒弟”。培养的过程比较长,学徒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同时,传统学徒制是全程教育,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学习的方式是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徒弟可以在了解生产基本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