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伊斯兰建筑艺术初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西北伊斯兰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甘肃临夏伊斯兰建筑实例为依据,以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特征为主线,着眼于伊斯兰建筑空间形态、民居文化的内涵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装饰;民族文化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众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是回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由于甘肃处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在此地的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既带有与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居住文化融合的特征,同时由于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传统民居又具有其民族、宗教文化特色。西北伊斯兰建筑装饰在形式、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在建筑和装饰材料应用上融汇了以中原汉族为主的“晋陕”建筑传统,集两种文化之大成于一体。
  1 概述
  富有伊斯兰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清真寺、拱北等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展示伊斯兰建筑庄重、雄伟、雅致的艺术风格,领略伊斯兰建筑艺术博览园的风采。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阿拉伯语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面向圣城麦加拜倒叩拜。“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古兰经》。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形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等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其建筑由礼拜大殿、宣礼塔(邦克楼)、诵经堂和水房等构成。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座西朝东。大殿正面西墙中心有窑龛,窑龛左侧有阶梯形带扶手的讲坛,大殿内多铺地板和礼拜毯。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成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
  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专指苏菲派在其筛海、圣裔、先贤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在中国主要指苏菲学派的著名传教士和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
  2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国传统式、阿拉伯式和中阿合璧式。
  (1)中国传统式清真寺,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随之传入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国的建筑匠师们经过若干世纪吸收融化,及至明代已经创造出比较成熟的中国风格,中式传统清真寺建筑有着强烈东方色彩,强调中轴对称,规整布置,多采用四合院式。建筑特点突出主体,表现在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大门等主体建筑上。礼拜大殿一般为大木起背式,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用“勾连搭”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立体的大型建筑。有的清真寺门内正面有木制或石制牌坊,有的大门上套建数层亭台式邦克楼,以木结构或水泥仿古结构为主,多为六至七层;底座为四方形,上层多为六边形,顶部为蘑菇头飞檐翘角式。寺门多采用中国寺庙式大门,一般为木制或水泥结构,三间五檩,屋顶为硬山式筒瓦,或歇山式琉璃瓦,带八字墙及斗拱。清真寺装饰具有中国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柱的彩绘雕刻及圣龛的处理上。
  (2)阿拉伯风格清真寺为穹顶式建筑,大殿屋顶正中是一座浑厚饱满的绿色或白色穹顶,四角多有尖塔或小穹顶,穹顶和尖塔顶上均有宝瓶和新月标志。邦克楼多与大门套建,也为尖塔式或穹顶式。殿堂装饰追求淡雅素洁,雕塑、彩画较少,注重建筑整体色彩;多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中阿合璧式清真寺建筑将中国古典式和阿拉伯穹顶式两种风格融于一体,古朴高雅,别具特色。这类风格的建筑主要体现在清真寺礼拜大殿或邦克楼的建筑上。大殿主体一般为阿拉伯式,在外部正面及两侧面又套建古典式的卷棚,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邦克楼底层为阿拉伯式,顶层为中国古典亭式。
  3 临夏拱北建筑风格
  拱北建筑大多数为殿堂式风格。拱北墓庐由墓亭、拱子组成。墓亭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一层多有砖雕,内容主要以梅花、菊花、荷花、牡丹、松树、竹子、石榴、桃、葡萄等花草树木为主,还有花瓶、香炉、经文等。二层、三层大多为木制结构,飞檐翘角,用木雕和彩绘,图案有桃、荷、牡丹、菊、经文、宝剑、香炉、汤瓶等。墓亭顶部有宝瓶。墓亭里面是拱子,拱子由砖砌或石制的长方形底座和圆柱式石拱组成。临夏主要的拱北有大拱北、华寺拱北、国拱北等。
  4 临夏穆斯林民居建筑风格
  临夏民居以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代表,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和以商业流通、手工业者、餐饮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回族穆斯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特征,决定了临夏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社区的选址及布局特征;以清真寺为中心,大都一家一院,房屋多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传统的北方四合院,民居中最讲究的是堂屋,称为“上房”,一般有三间,坐北朝南,以土坯或砖砌墙,木材做屋架,屋顶多覆以小青瓦或大红瓦。屋顶为单流水式或两流水式,屋檐有飞椽。设有火炕,屋中多挂中文、阿文中堂字画。穆斯林庭院内干净、整洁、朴素,喜种花养鸟。
  5 伊斯兰建筑装饰
  5.1 砖雕
  砖,灰色中性的颜色和软硬适中的材质,这种色彩格调和砖雕本身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所以从物质基础和审美需求看,在西北黄土高原石材稀缺或开采加工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因素下,砖雕成为建筑外装饰最好或唯一的选择。为了不使清真寺过于庙堂化,以区别于佛道建筑,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和砖雕的大量使用,有时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完美。
  清真寺、拱北的砖雕多见于照壁、墙壁、大门等处,在特制的青砖上用镩刀、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葡萄以及阿拉伯书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中国画、汉字书法、印章、诗文、阿语书法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东公馆和清真北寺的砖雕堪称精品。
  5.2 木雕
  木雕在伊斯兰建筑中较为常见。木材原料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且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松木、樟木、柏木、红木等。木雕技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阴雕、双面雕等,雕刻时可诸技法并用。木雕多表现在建筑物插梁、飞椽、垫板、梁椽、斗拱、隔扇、门窗、裙板、隔心等处。
  5.3 彩绘
  伊斯兰建筑常用彩绘进行装饰。清真寺、拱北、民居的彩绘主要在梁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构件上,以梁枋部位为主。彩绘的主要作用在于美化和保护,颜色以蓝、绿、黄、白为主。传统中式清真寺的彩绘图案精美,色彩雅致,栩栩如生。
  随着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置身于强势的儒家文化中的回族大量吸收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在建筑装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佛教中的吉祥八宝、道教中的暗八仙、传统的吉祥图案等。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和伊斯兰双文化的影响反映在建筑装饰中形成两种文化既融合交流又规范制约,既对立排斥又欣赏交融,最终形成了临夏伊斯兰建筑艺术既小异于中国传统艺术又大同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标签。
  作者简介:马牧群(1968—),男,甘肃临夏人,副教授,兰州工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装饰装潢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李渔作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其拟话本小说创作颇具风格,开创了清代拟话本小说创作的新思路。本文从李渔拟话本小说的艺术创作特征出发,结合作品分析李渔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理念,阐明李渔拟话本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李渔;拟话本小说;创作理念;艺术价值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推陈出新,追求个性一直是一种悠久的传统。在清代小说家中,喜好标新立异者当推李渔。面对他仿佛面对西方印象派的画,先以华
期刊
摘要:本文从观赏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星宽教授的画作的角度,分析了武教授的画如其人,画品与人品,论述了武教授的“爽”、“形”、“意”,并以作品为例,细细揣摩武教授画中的独特意蕴。  关键词:中国画;装饰画;武星宽教授  第一次听说武星宽教授的名字,还是在听方兴院长的数码课程上,课间休息之际,几个同学跟方老师闲聊,说要晚上喝酒深谈,方院长微笑婉拒,说酒力不胜,但是有一位老师,身材伟岸,很能喝,
期刊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纹常被装饰在官窑瓷器上,象征皇权和威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明代;官窑;瓷器;龙纹  龙纹是瓷器上的典型纹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向来是作为皇家宫室瓷器御用的装饰纹样,是皇权身份和威严的象征,明朝皇室更是如此。开明皇帝朱元璋,在建朝初期,就神化自己,自谓承上天之命,体恤百姓的圣君,所谓:“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实也。”
期刊
摘要:妇好三联甗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艺术设计品,而商代晚期本身又是商、周两代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思想交汇的特点。妇好三联甗这一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多为夔纹、兽面纹等,这与商朝神权观念笼罩的政治理念相吻合,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而从另一方面看妇好三联甗,它则被证实是实用之器,这一点正是反映出了设计者的人本思想,虽然商朝的青铜器多为礼器,虽然装饰纹样仍然崇尚神巫、鬼神,而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讲解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与心理变化也是多样而复杂的,这就需要讲解员如何在新形势下来提升讲解质量,带给观众难以拒绝的亲和力,产生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注意洞察观众的反应,就成了博物馆讲解员必修的课程。  要想提升博物馆讲解员工作的综合能力,就不能只凭讲解词而向受众“背诵广告台词”,不但必须练就高品味有
期刊
摘要:《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第1版,下文简称为《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对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他从空间性、物质性、实践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出发,将墓葬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思想观念的演变。书中巫鸿一改传统的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观
期刊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社会不断的推陈出新,人类的审美理想不断前行。新艺术流派对传统的审美思想不断发起挑战,一时间各种流派风起云涌,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然而这样的冲突在艺术领域中显现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现代艺术发展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当然,新的审美趋向在革命和暴动的作用下也毋庸置疑地改变美的形式,以一种新的姿态改变所有的旧的审美观。本文分别对现代艺术和传统的审美思想做了基本
期刊
摘要: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口译学习的效果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口译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听力水平方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口译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听力训练,扩大词汇量,丰富背景知识,为口译技能培训打下基础。  关键词:口译;听力理解;训练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对口译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口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英语口译课作为英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发展中彝族花腰刺绣工艺面临着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传承人老龄化以及断层断代、创新内容缺乏民族性及机器介入的各种严峻问题的客观分析,希望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和发展云南民间刺绣工艺的行列中来,从而推进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超越。  关键词:民间刺绣工艺;彝族花腰;传承现状  云南民间刺绣工艺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曾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如今当我们再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期刊
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从唐五代起到清朝的知名词人网罗殆尽,或褒或贬,然而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竟未置一辞。本文试图从李清照词不符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始盛终衰”的文体演变论观点、李清照的词学理论与王国维所推崇的词体自然美的美感特质并不契合以及李清照在理论与实际创作中错位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其中的缘由。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清照  《人间词话》论词,始从唐的李白,终至清的纳兰容若,凡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