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区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相对安静舒适的区域空间和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小班语言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区;小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144-02
一、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情况介绍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近年来也在研究区域活动的开展,观察中不难发现语言区无疑是各班都乐于创设的一个区域,但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各班在开展活动时,语言区总是出现萧条的景象。这一现象在小班尤为严重。
二、存在的问题
1.语言区的材料过于单一
我们发现,在小班的语言区投放的材料只是单一的图书,相对于其他区域丰富的活动材料,过于简单的语言区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就会放弃对语言区的选择,有的小班甚至出现语言区无人问津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语言区就没有对幼儿语言发展发挥实际作用。
2.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图书是小班语言区投放的最主要的操作材料,教师在材料的摆放上很注重整齐和书本的数量,但却忽略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小班的幼儿往往对画面色彩明亮、背景单一、主要形象突出的图书感兴趣,而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小班的书架上却出现了大量文字多的图书,超出了小班幼儿的认知范围,只有少量的图书适合小班幼儿观看,如此就出现了下表中两名幼儿的表现。
三、对策
1.贴近幼儿生活经验
语言材料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好的载体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所选择的材料内容是否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否与幼儿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相结合,幼儿是否对操作材料感兴趣。以小班主题活动“瓶子聚一聚”为例,教师可在语言区投放各种瓶子的图片,目标是引导幼儿描述瓶子的外形及功能,同时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瓶子,在交流中获得语言的发展。除了图片外,还可投放与瓶子有关的图书,供幼儿阅读与欣赏。这种幼儿熟悉并结合教学主题投放的操作材料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2.材料丰富有趣
在语言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喜欢说”。小班幼儿学习语言的重点在听说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材料设计得新颖、多样,这样才能不断给幼儿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如小班主题活动“听听夏天的声音”,教师可在语言区域摆放一个小型播放器,再配上相应的昆虫、雷雨等图片,让幼儿听到声音时拿出相应的图片,并与同伴交流图片上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投放一些表演材料,如手偶、头饰等。幼儿对这种材料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乐于尝试,此時,教师就可引导小班幼儿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拥有“想说”“敢说”的机会,使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材料充分结合主题
像前面提到的“瓶子聚一聚”及“听听夏天的声音”都是结合主题进行投放材料,这样的材料,它既是主题教学的展开,也可以是主题的延伸,幼儿对这样的材料会有既熟悉又想尝试操作的感觉。同时,教师结合主题有目的地投放一些色彩鲜艳、文字少,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书籍,能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帮助幼儿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4.根据幼儿的发展与需要适时地调整材料
幼儿的语言发展,不仅在年龄上有个体差异,在同年龄段的不同个体身上也会有发展快慢、先后的区别。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语言区域总是存在一些过时且一成不变的单一材料,这些材料因幼儿的不断操作而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材料。
(1)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可分为个别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和整体发展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在调整和更新班级语言区材料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和支持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及时调整、增减材料,让区域活动材料真正满足幼儿的差异化发展。
(2)根据幼儿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进行材料调整的另一个原因是幼儿产生了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有时是集体性的共同需求,有时是某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集体性需求,教师要在语言区投放一定数量的、相关的、有层次的、内容有差异的语言活动材料。而对于某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且该需求是其他幼儿有可能不会发展到那个阶段或那个方面的,那么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就应该考虑将材料投放到特别研究区,单独满足该幼儿的需求。
(3)根据幼儿兴趣的改变及时调整材料。幼儿对区域活动材料的兴趣,是激发他们探索区域材料的关键要素。针对这一要素,教师应及时更改或增加区域材料,就如区域中的主要材料——图书,可根据主题投放相应的图书,或者根据幼儿认知的需求逐渐投放,对于幼儿从家里带来分享的图书也不要一次性投放进去,可以3~4周更换一次,使幼儿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
区域活动既能关注班级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又能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我园在不断地摸索、总结,也在不断地提高、进步。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幼儿语言表达的最基础的阶段,我们将用自己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园的小班语言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心仪.浅析小班幼儿在语言区创造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8(9).
[2]丁雅雯.教学做合一,打造小班情境化语言区游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7(7).
作者简介:麦剑非,女,广东惠州人,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语言区;小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144-02
一、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情况介绍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近年来也在研究区域活动的开展,观察中不难发现语言区无疑是各班都乐于创设的一个区域,但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各班在开展活动时,语言区总是出现萧条的景象。这一现象在小班尤为严重。
二、存在的问题
1.语言区的材料过于单一
我们发现,在小班的语言区投放的材料只是单一的图书,相对于其他区域丰富的活动材料,过于简单的语言区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就会放弃对语言区的选择,有的小班甚至出现语言区无人问津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语言区就没有对幼儿语言发展发挥实际作用。
2.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图书是小班语言区投放的最主要的操作材料,教师在材料的摆放上很注重整齐和书本的数量,但却忽略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小班的幼儿往往对画面色彩明亮、背景单一、主要形象突出的图书感兴趣,而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小班的书架上却出现了大量文字多的图书,超出了小班幼儿的认知范围,只有少量的图书适合小班幼儿观看,如此就出现了下表中两名幼儿的表现。
三、对策
1.贴近幼儿生活经验
语言材料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好的载体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所选择的材料内容是否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否与幼儿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相结合,幼儿是否对操作材料感兴趣。以小班主题活动“瓶子聚一聚”为例,教师可在语言区投放各种瓶子的图片,目标是引导幼儿描述瓶子的外形及功能,同时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瓶子,在交流中获得语言的发展。除了图片外,还可投放与瓶子有关的图书,供幼儿阅读与欣赏。这种幼儿熟悉并结合教学主题投放的操作材料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2.材料丰富有趣
在语言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喜欢说”。小班幼儿学习语言的重点在听说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材料设计得新颖、多样,这样才能不断给幼儿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如小班主题活动“听听夏天的声音”,教师可在语言区域摆放一个小型播放器,再配上相应的昆虫、雷雨等图片,让幼儿听到声音时拿出相应的图片,并与同伴交流图片上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投放一些表演材料,如手偶、头饰等。幼儿对这种材料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乐于尝试,此時,教师就可引导小班幼儿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拥有“想说”“敢说”的机会,使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材料充分结合主题
像前面提到的“瓶子聚一聚”及“听听夏天的声音”都是结合主题进行投放材料,这样的材料,它既是主题教学的展开,也可以是主题的延伸,幼儿对这样的材料会有既熟悉又想尝试操作的感觉。同时,教师结合主题有目的地投放一些色彩鲜艳、文字少,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书籍,能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帮助幼儿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4.根据幼儿的发展与需要适时地调整材料
幼儿的语言发展,不仅在年龄上有个体差异,在同年龄段的不同个体身上也会有发展快慢、先后的区别。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语言区域总是存在一些过时且一成不变的单一材料,这些材料因幼儿的不断操作而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材料。
(1)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可分为个别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和整体发展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在调整和更新班级语言区材料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和支持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及时调整、增减材料,让区域活动材料真正满足幼儿的差异化发展。
(2)根据幼儿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进行材料调整的另一个原因是幼儿产生了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有时是集体性的共同需求,有时是某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集体性需求,教师要在语言区投放一定数量的、相关的、有层次的、内容有差异的语言活动材料。而对于某个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且该需求是其他幼儿有可能不会发展到那个阶段或那个方面的,那么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就应该考虑将材料投放到特别研究区,单独满足该幼儿的需求。
(3)根据幼儿兴趣的改变及时调整材料。幼儿对区域活动材料的兴趣,是激发他们探索区域材料的关键要素。针对这一要素,教师应及时更改或增加区域材料,就如区域中的主要材料——图书,可根据主题投放相应的图书,或者根据幼儿认知的需求逐渐投放,对于幼儿从家里带来分享的图书也不要一次性投放进去,可以3~4周更换一次,使幼儿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
区域活动既能关注班级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又能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我园在不断地摸索、总结,也在不断地提高、进步。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幼儿语言表达的最基础的阶段,我们将用自己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园的小班语言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心仪.浅析小班幼儿在语言区创造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8(9).
[2]丁雅雯.教学做合一,打造小班情境化语言区游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7(7).
作者简介:麦剑非,女,广东惠州人,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