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之上”的羌寨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每当人们读到此诗句,也许不禁要浮想联翩:那羌笛的音律到底是怎样的呢?
  羌族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创造性、坚忍不拔的伟大民族。由于古时居住在峡谷的羌民部落从属于几个不同的姓氏,为了生存,他们紧挨在一起,坚强地在岷江河谷的大山大岭上活了下来。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羌族人从一个剽悍的民族发展成为现在,一个移居于岷江大峡谷高山之巅的,与牛、羊为伍,“依山而筑,垒石为室”的山地民族。
  我国最著名的羌族聚居地首推——桃坪羌寨:桃坪在距离理县东40公里处,距成都市约180公里。桃坪羌寨,羌语称之为“契子”,人杰地灵,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
  当我来到羌寨,已近黄昏,夕阳下的寨子里,碉堡林立,黄褐色的石屋顺着陡峭的山势逐坡上垒,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土舍雕,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我立即被它雄伟的建筑气势所震撼了。
  因为羌寨一般建在大山的高处,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这座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至今仍然保留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石屋群或高或低、错落有致。选择一个高点,静静地欣赏这饱经沧桑的历史杰作,宏观看来,桃坪羌寨反传统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的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的羌人早已习惯羌寨的建筑结构,能够出入自如,但对于我们这些到访者来说,仿佛进入了迷魂阵。虽然羌人早已过上了和平的生活,但是碉楼和石砌房的建筑,无不透露出曾几何时,这里战火熊熊的场面。
  行走在羌寨中,细细揣摩羌寨的魅力。寨内各寨房像迷宫般相连相通,外墙是用卵石、片石相混而建,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这是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
  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传说以前羌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把文字记在树叶上,结果羊把叶子吃光了,从此他们就不知怎样写自己的文字,羌族人一怒之下,吃掉羊,然后将羊头挂在屋外,以此警醒。在路上,见到羌族的房屋门上大多都挂有羊头。
  


  一步步深入羌人的民居,空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的房屋有二至三层,上层储藏粮食,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为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使用,房顶平台是羌人们脱粒、晒粮、做针线活以及老人孩子休歇游戏的场地。仔细寻看,许多羌人民居的屋内房顶都会垒有一个“小塔”,当地居民解释说,那是用来供奉羌族白石神的,称为“玉宝碉”,也就是以一块卵状白色石头作为象征意义。在了解了这个渊源之后,发现寨里许多房子的屋角上,都叠放着大小不一的白色石块,那都是羌民们以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对白石神的崇拜,同时获得神灵的保佑。
  石屋的房顶是将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由于古时的羌民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传统的羌族民居窗口开得很小,这样利于防寒、防盗。
  领略了羌人民居的独特风格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使我感到好奇。原来寨内的供水系统也是世上少有的,他们从5000多米高的大包山上引出一股泉水,经暗沟流至各家各户,这不仅可以让水流调节室内的温度,还可作为一种消防设施,寨民说,古时候一旦有战事,这还能避免敌人断水,甚至成为逃生的暗道。
  “羌管幽幽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场面,曾让我浮想联翩,如今我站在历史的原址上,了解到更多关于羌人以及他们雄伟建筑的史实,惊叹不已——羌族的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挢、栈道和水利筑堰等著名。现在世人所看到的那些屹立不倒的石碉,坚韧古朴的建筑是在不绘图、不吊线、不搭架,用泥土和片石信手砌成的,石碉墙面砌出了波纹,使墙面正中出现一个从顶到底的棱角,这一棱角两侧被一分为二的墙,柔和的内弯,使墙面开成鼻状,它的奥妙在于使楼房所受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纹分流扩散,同时又使单调的墙面顿生峥嵘。羌寨历经了千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值得一提的是羌寨石碉楼的建造,羌语称碉楼为“邓笼”。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是用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的,目前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碉楼分为9层,高30米左右,羌民将石碉建在离日月星辰最近的地方,还会在碉楼墙上塑造图腾符号,装饰符号代表着神的意志。作为对神的崇拜,白天祭祀太阳,晚上祭祀星月。碉楼内的每个房间面积大多只有3—4平方米,且每一间都结合得非常紧密,这是一种抗震的结构形态,因此在今年汶川大地震中,桃坪羌寨的房屋全都完好无损。
  石碉楼的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有四角、六角、八角的几何形式,下大上小,略有收分。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建筑材料选择的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达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的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碉楼内的交通要道是羌族的独木楼梯,从下而上楼梯呈螺旋状,梯子每格只能容下一只脚。另外,羌碉的窗更别具特色,为外小内大,呈倒斗形,这也是战争防御的需要。这些建筑装饰都体现着羌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仿佛连石头缝隙里都渗透出一股沧桑烟云,它们是羌族历史的见证。
  


  羌族人民将高大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这样宏伟的建筑群,不得不使我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战争的硝烟已散尽,强大的建筑失去了抵御外敌的意义,但它那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它所包容的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使它成为羌族光辉历史的见证,成为研究羌文化的一本绝无仅有的“教科书”,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走入桃坪羌寨,我即融入了这个民族,领略了浓郁羌族的风情、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绣和奔放的羌族歌舞,感受着羌民族古朴迷离的历史及其神秘的文化底蕴。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族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真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那声声羌笛音,依然在我脑中萦绕,不过,我听得更清,那是一股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原始之音。
  
  链接
  
  羌族简介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羌族区内有较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著名的有:藏羌历史文化走廊、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城门河坝遗址、布瓦羌族古碉楼、无影塔等。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稞为主料,或以大麦、小麦、玉米精心酿制出一坛坛的青稞。
其他文献
彝家的风情从一支火把点燃开始,以一腔歌谣归为结束。这个藏在大凉山深处的山地民族,悠远历史与多种来源使其形成了丰富文化。他们更是能歌善舞,连一片木叶亦可吹出动人曲调。每逢婚嫁节庆,人们围着熊熊篝火,合着月琴、口弦的欢乐曲调,跳“锅庄”、跳“打歌”,通宵达旦,尽兴方休。彝人崇虎、尚黑、敬火、爱武,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从火把节、彝族年,到少女们争奇斗艳的赛装节,彝人总有自己狂欢的理由。  彝
期刊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本族人自称爱尼族或阿卡人。历史上住在半山或高山上,以轮歇式的刀耕火种和狩猎为生,是西双版纳除傣族外的第二大民族。因居住地域不同,其服饰、习俗也有较大差异。作者拍摄、记录的此次婚礼地点为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的南西村,是四年前才从高山上搬迁到坝子边的,生活还不算富裕。其民风纯朴,习俗保持相对传统和古朴。  新郎叫钟强,28岁。新娘叫敏松,24岁。他们不是同村人,两村相距一天的路程。按
期刊
德国喷气“三剑客”    Me 262——“雨燕”、“风暴鸟”  毫无疑问,Me 262战斗机是二战期间出现的最具创造性,最非凡的战斗机。时至今日,Me 262在二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一些人认为如果这种新型飞机在二战期间能够大量在战场上投入使用,并在一开始就被作为战斗机,可能会大大扭转二战欧洲的空中战局。而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将Me系列作为战斗轰炸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至今依然倍
期刊
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交往方式、名称和活动各地不大一样。一般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白天进行,称“玩山”或“玩山赶坳”;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晚上进行,称“行歌坐月”或“行歌坐夜”。在活动中,男女唱歌谈心,寻找恋人。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要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方要到怀孕后才能住到丈夫家。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
期刊
哈尼人过去一直沿袭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另一种“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
期刊
西江苗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一律盖有黛瓦,日渐斑驳的墙角裸露出黑而光圆的卵石。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后半边靠岩着地,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者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西江千家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从贵阳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凯里市,再包车
期刊
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惊艳的民族审美。然而一场汶川大地震,数万生灵惨遭涂炭,巴蜀大地及其周边省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抢救,修复,转移……一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战役的集结号吹响了。远在深圳《焦点》编辑工作室的我们,在痛惜、祈祷之余,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加入了抢救的行列,由此,《行走少
期刊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用木料装饰。  阿昌族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交通状况不会太挤,从昆明客运站总站乘坐直达陇川的客
期刊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之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底页”这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也随之逐渐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
期刊
每当人们来到漓江边,看着山光水色的江面上那流动着的竹筏,还有那渔夫忙碌的身影,耳边似乎就会飘来刘三姐那动人的歌声:唱山歌来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是壮族人,这位壮族的民间音乐家,在歌声中将壮族的风情融入到美妙的旋律中。隔着江水,远望壮寨,则看到壮族房屋在层层如螺如髻的梯田间,顺着陡峭的坡地从山间延伸至山顶。    壮族人把建房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对建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