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节处落实核心素养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词,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十大核心概念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共分为以上三个层次。一节课的教学中,绝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是复合型的,含有多個元素。笔者将以《5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谈谈我区教师是如何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渗透多种数学核心素养的。
  一、研读教材,确定核心目标
  《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乘法口诀教学的起始课。联系学生实际,研读课标和教材后,笔者将本节课核心素养的落实定位于:建立模型、培养应用意识。具体为: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作用,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让学生在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建立口诀编制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创设有趣情境,激活经验。
  师:听说咱们班的学生计算能力很强,敢不敢跟我比比谁算得快?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以下题目,师生口算比赛:
  2 2 2=
  (教师慢于学生说出答案)
  5 5 5 5=
  (师生几乎同时说出答案)
  7 7 7 7 7 7=
  (教师比学生快)
  9 9 9 9 9=
  (教师比学生快)
  师:老师算得比你们快吧!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乘法口诀。
  教学中,数小并少的时候,学生得出结果的速度可以比教师快或者不相上下,而到了数大且数多的时候,教师的速度明显快于学生,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教师是怎么算得这么快的?教师由此引出自己的“秘密武器”——乘法口诀,让学生领会乘法口诀在快速计算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产生学习乘法口诀的迫切需求。
  其次,适时提问,明确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问:“你们知道每句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吗?”“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一乘法口诀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个问题不断强化目标,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思考。
  三、引导探索,搭建数学模型
  学生通过数福娃、累加、写算式、说意义等活动熟悉了5的乘法算式的意义、5的乘法口诀的结果,为后面编写、记忆口诀扫清障碍。部分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么多算式不好记呀!这就要编口诀喽!1×5=5,5×1=5,你会编乘法口诀吗?
  生1:一五得五。
  师:口诀前半句“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哪一部分?表示什么?
  生1:“一五”表示1乘5,表示1个5。
  生2:表示算式中等号前的部分。
  师:口诀后半句“得五”中的“五”是乘法算式中的哪一部分?表示什么?
  生3:是乘法算式的积,表示得数是5。
  师:根据2×5=10,5×2=10,你能试着编一句口诀吗?
  生4:二五一十。
  生5:二五得十。
  师:我们根据习惯,在编制口诀的时候,一般得数超过10的,就不用“得”这个字了,直接说得数,所以在这里用“二五一十”,请同桌互相说说每一部分都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省略。)
  师:我们已经知道怎么编乘法口诀了,下面考考大家,剩下的你们能自己编写吗?
  (学生尝试编写后三句口诀。)
  师:我收集来的同学们根据3×5=15,5×3=15编写的口诀:三五十五;三五一十五;三五一五;三五十5……你觉得哪句一看就不行?为什么?
  生6:三五十5,因为乘法口诀要用汉字的。
  师:是的,乘法口诀是中国人发明的,自然是要用汉字来表示。
  生7:三五一五也不行,因为这里的15,读法不对,15不能读成“一五”。
  师:读数一定要规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规范在数学中一定是不行的。那我就把不行的拿掉,剩下“三五十五”“三五一十五”是用的汉字,读数也规范,哪个更合适呢?
  生3:“三五十五”更合适,因为它用的字更少一些。
  师:对,它更简洁些。也就是说,我们编口诀时一定要规范、简洁。请根据这一要求,修改自己编写的后两句口诀。
  (学生自己检查并确定“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两句口诀。)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①借助“一五得五”,教师讲解把算式编制成相应的口诀,并在编制的过程中明确口诀每一部分的含义;②借助“二五一十”明确得数超过10时就不用“得”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③放手让学生创编剩下的三句口诀,再在交流评析的过程中逐一明确如何让口诀更加规范、简洁。让学生经历了口诀编制的全过程,并让学生明确口诀编制的规范。
  四、设置习题,发展学生思维
  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引导学生关注本质,打通联系,教师转动智慧大转盘(3×5=5×3= 2×5=5 5=5×5=),让学生口算结果并指出相应的口诀。
  师:3乘5得多少?用哪一句口诀?
  生1:3×5=15,用的口诀是“三五十五”。
  师:5乘3呢?又用哪一句口诀?
  生2:5×3=15,用的口诀仍是“三五十五”。
  師:怎么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生1:都是3和5相乘,所以都用“三五十五”。
  生2:都可以表示3个5是多少,所以用“三五十五”。
  生3: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只是乘数的位置不同。
  师:下一道,2乘5得多少?用哪一句口诀?
  生1:2×5=10,用的口诀是“二五一十”。
  师:5加5得多少?能用口诀吗?
  生2:5 5=10,能用口诀。
  师:这是加法,也能用乘法口诀吗?
  生3:这表示2个5相加,当然可以用口诀“二五一十”。
  生4:“5 5”改写成的乘法算式就是“2×5”,所以可以用口诀“二五一十”。
  师:这两个算式虽然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但意义相同,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师:5乘5得多少?用的口诀呢?
  生1:5×5=25,用的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师:“5×5”和“5 5”都是2个5,怎么用的口诀不一样呢?
  生2:虽然都是2个5,但计算符号不同,一个是5乘5,一个是5加5。
  生3:“5×5”和“5 5”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一个表示2个5相加,一个表示5个5相加,所以用的口诀是不一样的。
  以上几道简单的计算题中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样的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算式,意义相同的算式用同一句口诀,进一步打通了乘法口诀、算式与数之间的关系。
  此外,为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在拓展应用环节设计了写正字竞选班长的游戏环节,统计结果是——小红:正正正正;小君:正正正。那么,谁当班长呢?两人各得几票?怎么算的?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本节课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与课堂上每一个环节的细致呈现,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明确口诀的编制方法与规范,掌握口诀的含义与各部分的含义,并能分辨何时用什么样的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在“抽象”“模型”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武汉开发区教育局教学研究部)
  责任编辑 孙爱蓉
其他文献
“顺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让教育有温度。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关心教师职业幸福,催生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让每个教师都出彩的教育;关注家长的合理期待,尽力让学校教育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公平教育。  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每个生命都具备发展的潜能,都具有发展的强烈愿望,小学生尤其如此。我们抓住学生发展的正常期待,采取多种方式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练习课目标缺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练习随意性大、练习内容脱离教学目标、目标制订不科学不明确、缺少目标拓展的方法。现结合个人实践与认识谈谈新授课后的练习课目标的拓展策略。  一、厘清练习课与新授课在目标上的逻辑关系  虽然在每个新授课内容之后,必有对应的练习课,但根据新授课的类型和容量,练习课的编排所承载的功能各有不同,其与新授课在教学目标上的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从喜欢的网络语言切入,通过几次习作,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写清楚,最后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整个写作过程环环紧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表达,作文真正在生活中活了起来,是一节扎扎实实的作文课。  唤醒生活  师:有一些语言我们大人不懂(板书:不懂),除此之外,我想我们生活中可能还有一些事情,大人也不太理解你们,(学生点头)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样吧,我们用“我想……可是……”这样的
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鲁彦的《听潮》。文章通过艺术手法,描绘了涨潮前大海波澜不惊和涨潮时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些描写文字优美、情感丰富,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激发兴趣感知美  学生都有一种迫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就是希望从自己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和研究自己想要的东西。美无疑是学生想要发现的东西,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他们感知美的兴趣。  教学《听潮》时,教师先
语文教学中,读的作用极其重要,但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死读”,或全凭教师逐字逐词地咀嚼、逐句逐段的讲解,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整体把握、分步导读”阅读教学法效果较好。下面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为例,简要地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第一步:初读——紧扣文题,整体感知。看到《詹天佑》这个题目,学生都想知道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告诉学生:
郭思乐  生本教育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学校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专家咨询组成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生本教育改革项目研究和实验领导小组副组长,出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天纵之教》《思
层峦叠翠,掩映红色书院;高铁新城,传来阵阵书声。  2015年9月,湖北大悟书生学校建校,并获教育部原部长柳斌题词。  这所由北京天有教育咨询集团投资,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名字命名的高端优质民办公助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建校初始就坚定了发展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并在总结分析在校学生实际情况前提下,归纳出三条演绎路径:学生自主管理、导师育人、分层教学。如此,“以学生为主体”才显得
一提到改革,总有人将其与“推倒重来”联系在一起,将其和“常规”对立起来。  开展“现代课堂”研究,建设“现代课堂”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备课”,“现代课堂”要不要备课,怎么备课,就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与做法——“网上资源这么丰富,现成的教案、课件多得是,还要备课吗?”“课堂重在生成,不需要预设。”……  落实教学常规与推进教学改革,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肯定
追寻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具有数学味的课堂,追求返璞归真的教学。本真的数学教育更注重人——学习数学的人和帮助学习数学的人,更注重人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的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体验,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聆听了德国老师的数学课,我发现他们正是“以人为本”,努力寻求本真意义的课堂。具体来说,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独立思考重训练  思考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学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把“挑战性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根基,推动合作学习的开展。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和设计》单元的《设计并建造一辆带帆的小车》和《测试空气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中,有两组关联性很强的驱动性问题:一组是预想当帆与风同向或反向时,帆对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另一组是通过“直立的帆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帆与空气的摩擦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两个问题,分别引导学生设计减少空气阻力的有帆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