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以“工学结合”为改革手段,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改革过程中,课程组分别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交流等方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之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生产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操作性人才。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陶锋(1978-),男,浙江湖州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讲师;占洁(198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04-01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化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一门学科。[1]“天然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日益现代化,“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变的越来越重要。在之前的岗位调查中发现,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以及乡镇卫生院。98.43%的药品生产企业认为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鉴别技术对于适应岗位工作非常有必要;76.32%的药品经营企业认为具有一定天然药物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有利于仓储保管工作;94.68%的乡镇卫生院认为天然药物化学中成分的生理活性以及理化性质等知识均有助于提升药师的职业素养。所以学好“天然药物化学”对于高职高专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天然药物中基础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课程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比较高,且内容抽象、枯燥,常出现高职高专学生平时学习吃力,难以把握学习重点,常规教学效果比较差,与工作岗位结合更是无从谈起。课程组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工学结合”为改革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通过教学实践,课程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高,动手能力也进一步加强。课程组从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 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加注重“工学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实行课程改革,增加方向课程
  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提取、分离技术,使之毕业后能胜任相关岗位或岗位群的操作性工作,成为一名能够适应岗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操作性人才。课程组根据岗位调查,发现药品生产企业对学生天然药物化学知识要求较高,而经营企业及乡镇卫生院的要求相对较低。为了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知识能力,将专业分为药物制剂、医院药学和药品营销三个方向。针对药物制剂方向中很多中成药需要提取、分离、鉴别的特点,课程组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能力,另开设方向课程“天然药物实用提纯技术”,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大量提取分离的理论知识整合到该课程中,另外增加了多种当前较为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如:微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熟悉多种仪器和提纯手段,为今后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
  2.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專家指导讲课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会有大量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工作,而课堂知识和实验室操作与生产操作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学生可能在实习期间产生疑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程组从企业请来生产和管理专家为学生指导讲课,内容贴近生产实践,如在强心苷这一单元中,由于含有强心苷成分的天然药物都具有较强毒性,项目很难开展。学生因缺少动手操作,很难理解其中的要点。课程组将课堂移至企业中,请企业专家在生产场景中指导学生,围绕着现代化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是如何进行的;提取如何达到高效低毒;提取过程中废物利用与环保为主要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紧紧围绕岗位的授课方式既消除了学生的疑惑,同时也深受企业的欢迎。
  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1.实践课程改革,“工学结合”特点更加突出
  “天然药物化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与岗位操作的紧密联系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其基本任务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工学结合”的特点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加明确。
  (1)在仿真实训室进行情境教学,项目操作中穿插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是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3]增加实验动手机会,对学生今后适应生产操作意义巨大,课程组课程改革后,对于理论课中提取分离鉴别部分进行了整改,删除了总论中大量的理论描述,将其中的内容穿插到各个实训项目中去,比如小檗碱的提取、精制与检识项目中会遇到浸渍法、酸碱沉淀法、重结晶法以及纸色谱法等多种提取分离鉴别技能,将理论课中的这部分内容放在实践中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学生操作时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情境教学避开了繁琐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更容易适应岗位的需要。
  (2)实践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长期放在附属于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死板,实验操作模式与条件由老师设计,试剂也由老师配制,实验结果千篇一律。实践考核也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发现问题的时候课程已经基本结束,很难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考核存在的问题,课程组将每次实践分成若干模块,针对其中主要的操作技能设置分数,按学生操作规范程度及产品的获得率给分,综合评定学生在本次项目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过程性考核模式,大大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经过过程性考核后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较以往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2.通过“工学结合”手段,加强课外实训指导
  高职高专药学学生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一名符合岗位需求的操作性人才,让学生多动手,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是课程开设的目的。如果仅仅在校内仿真实训,学生虽然能掌握大量提取、分离和鉴别的技术,但由于很难接触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设备,往往在顶岗实践中很难马上进入岗位角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达到岗位的需求,课程组在课外也为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他们的动手机会。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亲自体验企业生产流程。尽早接触企业、体验企业生产对于适应岗位、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非常重要,进行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已经被广泛认可,能为学生提供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为此,课程组系部与青春宝、依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组织学生参观见习和顶岗实习。学生之前虽然已经有在企业生产场景中接受企业专家指导的经历,但这仅是某一单元的内容,还缺乏将课程的全部内容与生产结合的能力。在校外顶岗实训期间,学生已经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学习,对所有内容都比较了解,企业中的顶岗操作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动手能力。
  (2)增加短学期实训,学生进一步适应实习工作。“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课程结束后学生面对的将是繁忙的实习工作。为了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适应实习岗位,课程组利用学生刚进行完期末考试,对知识和技能都掌握较好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安排了一周短学期,设置了一系列适应岗位实习的实训项目,项目中针对某已知或未知的药材粉末,对它们进行成分的提取、分离以及鉴别检识,期间应用了大量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实训,增强了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岗位适应能力,企业的满意度达到了98.38%。
  三、网络师生互动,交流增加
  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化学基础比较薄弱,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往往上课一知半解,课后不知如何复习,而且平时对老师心存敬畏,沟通和交流较少,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自暴自弃。课程改革后,课程组建立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网站,将大量复习资料包括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自测题等对学生公开。同时开设在线交流和疑难解析,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师生相互交流的次数增多,既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由于天然药物化学以提取分离为主,实践过程中耗时较长,一个学期中能开设的项目也很有限,此外大量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对于环境也有较大危害。学生一旦操作失败,将没有机会重新来做,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损失。网站同时还建有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开设以后,课程组把以往需要长时间操作或者对环境危害较大的项目、甚至将一些日常学生难以上实际操作手的贵重仪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都制成flash动画的形式供学生观看。虚拟实验自建成以来,非常受学生欢迎,点击次数以逾万次。
  一些案例解析和实例运用栏目是网站对日常教学的合理补充,在这些栏目中,有许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在学习之余,学生通过这些栏目可以增加许多课外知识。调查表明,有89.43%的同学喜欢或者非常喜欢这些栏目,希望教师经常添加和更新其中的内容。
  四、讨论
  “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手段,其目的是使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操作型人才。教学改革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互动多方面进行。改革后,学生动手机会增加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天然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学生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剑锋.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黄小蕾.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3]金瑛,等.重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J].基础医学教育,2001,(3).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其他文献
摘要:以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和土木专业人才培养的困惑为切入点,基于提高新建院校土木专业人才培养的竞争力,结合土木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土木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4”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4”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土木专业;1+2+
期刊
摘要:后进生有其独有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若只实施普通的教育管理,不能彻底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所谓“心病还需心来医”,感人心者,莫乎于情。通过实施“阳光工程”,让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使其重新振作,正视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特点;阳光工程;教育转化  作者简介:赵阳(1983-),女,辽宁铁岭人,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期刊
摘要:“光电技术”课程具有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非常重要。文章从辅助教材建设、课程知识体系安排以及实验项目设计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光电技术;辅助教材;光波波形  作者简介:李亚捷(1980-),女,山西太原人,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唐立军(1964-),男,湖南邵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
期刊
摘要: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神经紧张状态,作为一种消极情绪,考试焦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导致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测考试焦虑的重要变量之一。基于对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自我效能感及考试焦虑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提出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缓解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教育建议;大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定期开展教学大纲修订及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具体改革措施,并结合实例探讨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高艳霞(1977-),女,河南辉县人,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杜献峰(1967-),男,河南扶沟人,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7
期刊
摘要:专业基础课作为不同专业所必修的相同课程,需要以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标准进行课程内容和实施的改革。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基础课“AutoCAD”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了学习CAD课程的效果,并且使得该课程更好地为专业课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AutoCAD;图形  作者简介:杨思斯(1983-),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
期刊
摘要:针对特色大学计算机专业Oracle 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Oracle;教学探索;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方巍(1975-),男,安徽黄山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讲师;文学志(1970-),男,土家族,湖南津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江苏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结合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对提高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实习;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师郡(1966-),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颖(1977-),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山东理工大学建
期刊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构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背景下,对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整合与联动发展非常有利。但是,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仍然存在许多障碍,为了冲破这些障碍,提出了以“共赢思维”加快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以制定统筹长株潭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为突破口、强化高校的整合主体地位和推进校际合作、积极探索和开拓跨区域联合办学的途径、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定位等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高等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