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自序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剧团被管制多年,丧失人身自由的日子也是从剧团开始,可算得尝遍酸甜苦辣。然而,舞台和艺人始终是吸引我的,这吸引力还很强烈:看了电影《霸王别姬》,自己就想去编个“姬别霸王”;读了小说《青衣》,也想去学着写个中篇。连题目都想好了,叫“男旦”。
  过去看戏是享受,是欢乐。而这些自以为享受过的欢乐,现已不复存在。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费,一方面是生活走向审美;另一方面是艺术消亡。当然,我们 的舞台仍有演出,演新戏,演老戏或老戏新演,但大多是期待而去,失望而归。中国文化传统与革新之间的断裂,在戏曲舞台和艺人命运的身上是看得再清楚不过 了。别说是京剧、昆曲,我以为自上个世纪以来,整个文化是越来越迷失了方向。数千年积淀而成、且从未受到根本性质疑的中国文明,在后50年的持续批判与否定中日趋毁损。去年,北京编演了一出有关梅兰芳生平的新戏,仅看电视转播,便惊骇万状。去圣已远,宝变为石。晚清人士面对华夏文明即将崩塌之际,曾发出的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惊呼,何以如此悲绝?或许正如台湾学者(王德威《后遗民写作》)所言:“他们已经明白‘现代’所带来的冲击是如此摧枯拉朽,远甚于改朝换代的后果。这也间接解释何以民国肇造,有识之士尽管承认势之所趋却难掩一股强烈的失落感觉。他们在民主维新的风潮之后,看到一片庞大的文化、精神废墟。‘凭吊’成为时代的氛围。”如此看来,京剧《梅兰芳》的演出也许是成功的,倒是个人的观剧心理出了问题。
  文化上何者为优,何者为劣,早已不堪闻问。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谁都难以成为独立苍茫的梅兰芳。从老宅、年画到京剧、皮影,任何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振兴、弘扬似乎都是一种憧憬或空谈。东西方文化相遇,某些方面可以交融、互补,而某些方面则完全是对立、冲突。几个回合下来,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正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走向衰微。其从业者只能在背弃与承续、遗忘与记忆之间寻求折中之策、苟且之法。这大概也算得是文化现代性之两难的生动显现。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可做?恐怕有朝一日,中国舞台真的成了“《长坂坡》里没有赵子龙,《空城计》里没有诸葛亮。”
  当然,继承传统文化的难题也非中国所独有。
  艺人,是奇特的一群,在创造灿烂的同时,也陷入卑贱。他们的种种表情和眼神都是与时代遭遇的直接反应。时代的潮汐、政治的清浊,将其托起或吞没。但有一种专属于他们的姿态与精神,保持并贯通始终。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去践履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仅此一点,就令人动容。这书是记录性的,是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故着墨之处在于人,而非艺。知道的,就写;知道多点,就多写点。即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因为奇特,他们也就有可能成为审视20世纪中国式人生的一个观察点。书中的叙述与诠释,一方面是为我的情感所左右,另一方面也是我所接触材料使然。某种程度的偏见是有的。我喜欢偏见,以抗拒“认同”,可怕的“认同”。
  书名就叫《伶人往事》吧。和耀眼的舞台相比,这书不过是一束微光,黯淡幽渺。每晚于灯下忆及艺人旧事,手起笔落间似有余韵未尽的怅然。它和窗外的夜色一样,挥之不去。
  有人说:你写的东西,怎么老是“往事,往事”的?是呀,人老了,脑子里只剩下“往事”。历史,故事矣。故事,历史矣。我们现在讲过去的故事,要不了多久,后人也会把我们当作故事来讲述。恍然忆及从前逛陶然亭公园的情景。初春的风送来胡琴声,接着,是一个汉子的歌吟:“终日借酒消愁闷,半世悠悠困风尘……”
  我听得耳热,他唱得悲凉。
其他文献
艺术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而才有创造性。所以,我们通常将各行各业的那些勇敢创造的人也称为艺术家。  2013年10月10日,《曾宓书法展》在杭州南山路恒庐美术馆开幕,展出曾宓的书法新作73件。而在2005年5月13日,中国嘉德将曾宓的手卷(10.9平方尺)拍到72.6万元的高价,从此,无论在艺术圈内还是在艺术市场上人们不由地关注着他——曾宓。媒体曾以“曾宓——下一站
期刊
“先生请脱鞋!”突然有人从我背后高声叱喊。回头一看,是一位背着布袋的年轻人。“这是佛塔!佛塔!”他唯恐我听不懂他的英文,一面说着一面双手合十,做出敬礼膜拜的姿势。  我当然知道这是佛塔,更知道攀爬佛塔必须脱鞋,但我原以为这个荒废了将近700年的佛塔已属古迹,不必再拘礼脱鞋,没想到在笃信佛教的缅甸人心中,它依然神圣万分,不容丝毫亵渎,人工的建筑尽管会崩溃毁灭,庄严的佛法却永恒存在,缅甸人这么想。  
期刊
自由与爱情  ——裴多菲(匈牙利)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黎明前的转经道  ——朱幼棣(中国)  黎明前,夜如潮水般,淹没了  布达拉宫和山,高耸如岛  广场所有灯光,熄灭  只有我,像一条孤独的鱼  静静地游着,寒意无边——  黎明前,夜如哈达般,覆盖了  无尽的转经道。转经筒冷落排列如盏盏酥油灯,等待点燃  我走着,无边的风,流动不已  推拥。只有一
期刊
佛塔多、庙宇多、和尚多是缅甸佛教文化的三大特色。在我们搭乘的飞机降落在仰光机场前,在空中俯视仰光,可以看到一座座金光闪闪的佛塔。  我们两个不会英语的中国摄影师到缅甸平安度过了13天,这也让遇到的中国游客都非常吃惊。大家都感慨,好在缅甸人友善、厚道。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在缅甸10年的福州人,他在仰光10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财物被盗抢,也没有听说有被盗抢的事发生。他说缅甸跟他10年前到的时候没有什么
期刊
2012年底横空出世的电影《泰囧》将清迈这个原本被众多文艺青年追捧的浪漫泰北之城,成功推到所有观影者的眼前,大家顺其自然地记住了清迈明亮干净的天空、穿梭城中的双条车、力道十足的泰式按摩、和善友好的当地居民……这些远不是这座迷倒众生城市的全部,当朋友问我对清迈的哪里印象最深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的寺庙。  清迈的寺庙之多令人咂舌,漫步在老城中几乎十步一大寺,五步一小庙,多到让我这个原本没计划逛寺庙
期刊
从泰国回来,妻和我的腕上都系了一条黄线。那是一条金黄的棉线,戴在腕上,像一环美丽的手镯。那黄,是泰国佛教最高贵的颜色,令人想起袈裟和金塔。那线,牵着阿若他雅的因缘。  到曼谷的第三天,泰华作家传文和信慧带我们去北方88公里外的阿若他雅,凭吊大城王朝的废都。停车在蒙谷菩毗提佛寺前面,隔着初夏的绿荫,古色斑斓的纪念塔已隐约可窥,幢幢然像大城王朝的鬼影。但转过头来,面前这佛寺却亮丽耀眼,高柱和白墙撑起5
期刊
琅勃拉邦,遍地塔树花香。一写下“塔树花”这三个字,我似乎就看到了它坚实挺直的树干,有条有序的枝桠;似乎就闻到了它那高雅、温馨、沁人心脾的独特的花香……  有人说:印支屋脊上的老挝,作为一个纯朴清新的佛教国家,它的诱惑力自有独到之处。它不以繁荣发达取胜,不以人文历史占优;其资源在于混然天成的自然环境,温和平易的民俗风情,它让人们在游历了奇山大川、古堡名城之后,能有一个歇歇脚、喝口水的青青客舍。  的
期刊
柬埔寨暹粒国王酒店的窗帘很厚,虽说抵达暹粒时已经很晚,为了看到异国边城与太阳一起升起的鲜活,我摸黑拉开了窗帘,一股淡淡的雾霭似乎隔着厚实的玻璃还是飘了进来,闷热的空气中居然有了些许的凉快。马路的对面,一棵树冠十分繁茂的大青树下,四五个柬埔寨妇女交叉着光脚掌坐在树荫下,薄薄的晨雾一遍遍地抚摩过她们用大口罩遮隔得严严实实的面庞和棕榈叶编的大斗笠,闪亮着晨曦的光点,袅袅飘向已经很蓝很蓝的天,这不是西双版
期刊
微笑的高棉  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看过吴哥窟的宏美,其它石窟便很难引起我感动。  微笑的高棉——这是世人对吴哥窟佛陀的昵称。  震撼!那是我站在那尊“高棉微笑”佛雕前的第一感觉。它写满沧桑的微笑,让我为之折服,一个千年前的遗迹,竟能在世人眼中,升华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不知该说那是因为宗教的力量,还是艺术的伟大。  吴哥窟重新开放,阇耶跋摩七世的“微笑高棉”取代了波布的“红色高棉”,深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期刊
茵莱湖也有人称它梦湖、奇幻湖,传说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的家。茵莱湖上有200多个水上村落,彼此间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条水道也和陆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还有指示牌标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数,只差没有红绿灯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在茫茫湖面上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远远望碧水之上村落点点,寺庙座座,风景美妙。  我们第一天是跟4个在蒲甘遇到的北京背包客一起去茵莱湖,拼船6个人,相对便宜,但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