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新闻”是新闻价值观的鲜明体现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据《新闻学词典》的解释,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①
秉持不同新闻价值观的新闻机构,即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呈现。一年一度的年度国际新闻评选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每到年终,各大新闻机构,如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都会推出自己的年度国际新闻。这些知名新闻机构都是国际性通讯社,它们在评选年度国际新闻时,都是站在全球的视角来衡量某一新闻是否应该成为年度国际新闻的,但所评出的结果及呈现的方式(如排序、报道的侧重点)却不同,有时差异还非常大。这直接表明,其各自的新闻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年度新闻是其发布机构新闻价值观的鲜明体现。不仅如此,年度新闻甚至还能代表一个国家几家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群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因为年度新闻的评选往往不是发布机构的“个人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如美联社每年的十大国际新闻评选是由美国多名新闻编辑和新闻总监投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则是邀请各方专家共同进行评选。日本共同社是连同其他日本新闻媒体共同评选出年度新闻;《大西洋周刊》、《时代周刊》和路透社则是由其编辑选出。这无疑给我们观察各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取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本文感兴趣的是,这些知名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有无共同的取向?如果有,又是什么?另外,新媒体的出现正在重塑整个新闻生态,一些百年老字号的报纸停止纸质出版而转向网络出版,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型传播模式的出现也深度改造着新闻运作模式。在此情境下,作为新闻业及新闻理论核心的新闻价值有无变化?
为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各大新闻机构评选出的2010年度十大国际新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研究,并试图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新闻价值取向。
本文所选取的新闻机构为七家全球知名的报刊和通讯社,包括中国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美国的《大西洋月刊》、《时代周刊》、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和日本共同社。就其性质而言,《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属于国家级媒体,其他则都是私营新闻机构。《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美联社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通讯社。路透社是最早的通讯社,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共同通讯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是代表日本的国际性通讯社,共同社独立于政府,是非盈利社团法人组织。
“灾难就是新闻”依然是硬性的新闻价值观
经过资料统计分析,本文发现,整体上看,不同新闻机构所选出的年度新闻有一定差异,但相同的也很多。在上述七家新闻机构评选出的2010国际十大新闻中,被两家及两家以上新闻机构选中的新闻事件分别是(括号内为所选新闻机构数量):海地地震(6家)、智利成功营救矿难工人(6家)、维基泄密(5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5家)、欧洲债务危机(5家)、南非世界杯(4家)、朝鲜半岛局势(4家)、美军在伊拉克作战任务结束(3家)、冰岛火山灰致欧洲航空瘫痪(3家)、美国医改(2家)、茶党运动(2家)。由此可见,“灾难就是新闻”依然是绝大多数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取向。
尽管对“灾难新闻”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但对地震、飓风、洪水、火山爆发、海啸、恶劣天气、火灾、矿难、车祸、空难、海难、建筑物坍塌、瘟疫、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属于灾难却无甚异议。可粗略地分为自然的、人为的、政治的三大类。②风险社会,灾难频发。2010年发生的海地地震造成的大量伤亡、冰岛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智利矿难等无疑属于灾难,或者“巨灾”。灾难新闻,是汉语体系里的一个词,西方新闻学术语中并没有对应的“disaster news”一词。这与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新闻。③灾难,特别是关乎全球人类福祉的“巨灾”,符合西方新闻理论判断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的几乎所有重要因素,如冲突性、重要性、异常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因此,选择灾难新闻作为年度新闻是各大新闻机构的共识,是对共有新闻新闻价值观的认可。
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新闻价值一直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致使新闻事件的选择与呈现成了各种利益关系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在处于对抗意识形态下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会放大对方的负面新闻,而弱化自己的负面新闻。虽然“冷战”早已结束,但从各大新闻机构发布的年度国际新闻的差异上,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出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2010年,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让世界普遍感到不安。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创伤,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但在美国三家新闻机构发布的2010年度国际新闻中,竟没有一家将其列入其中。而一些新闻价值远远不及此的新闻,如“也门反恐”、“墨西哥毒品战争”以及“以色列海军陆战队袭击货船队”等,却成为《时代周刊》和路透社的年度国际新闻。在日本共同社评选的年度国际新闻中,竟有“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共同社意识形态左右下的新闻价值观昭然若揭。
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本文分析了新华社、美联社2006年至2010年所评选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发现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一直存在,而且这一影响并未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媒体环境的出现而弱化。美联社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中,有许多以美国政客为主角,如2006年的拉姆斯菲尔德、2008年的莎拉·佩林等,但对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等视而不见。据统计,在美联社评选的年度国际新闻中,其国内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6年到2010年,国内新闻共有25条,占49%;其中正面新闻有8条,占15.6%。而剩下的55.6%的国际新闻中,有7条是其他国家的负面消息。新华社的本国新闻只占全部新闻的5%,均为正面新闻。外国新闻中,有8条是关于别国的负面新闻。
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对本国负面新闻的表述上会略显圆滑,但是各大新闻机构已经开始不再刻意规避本国的负面新闻。如美联社报道的“国会丑闻”、“牵连美国房市的房贷危机”、“维基泄密”等。
话语方式正成为外显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认为,“选择”是新闻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也是最明显而外在的表现;“再现”或者说“话语方式”正成为新闻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尽管其较前者更加隐蔽。这在“年度新闻”里尤其明显。各大新闻机构评选、发布“年度新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事件的“二次加工”,并通过类似“排行榜”的方式将其从信息海洋中“拉”出来。如何“再现”以及如何“呈现”无不体现着其新闻价值观。在2010年度国际新闻中,共有五家新闻机构将“维基泄密”事件作为年度国际新闻,但深究起来,其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且颇有趣味。《大西洋月刊》将其表述为“录像使美军触犯众怒,导致维基揭秘网一举成为信息倡议者和伊战怀疑论者眼中的英雄”。《时代周刊》则写道:“迫使一些世界上的强权人士一次又一次陷入尴尬的道歉和危机会谈之中。”美联社则以“这使美国感到难堪”而一笔带过。路透社将其叙述为“公布了将近25万份美国国务院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涉及了历年来美国外交关系的相关细节”。《人民日报》则评价为“信息数据安全遭挑战”。
“维基泄密”事件,将大量政治、军事、外交秘密通过互联网公之于众,几近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认知,无疑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上述五家新闻机构,选择或侧重“维基泄密”事件不同层面的阐述,并将其作为年度国际新闻的理由,如信息安全的挑战、美国外交的秘密、创始人阿桑奇的经历与丑闻等。虽是同一事件,但因为呈现的重点及叙述方式不同,带给受众的“话外音”就不同。稍有经验的读者自然能体味到其话语方式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观也是不同的。这也提醒我们,随着新闻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话语方式将成为一种外显的新闻价值观。当然,这还有待深入研究。
注释:
①余家宏等编:《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②南香红:《巨灾时代与媒体考验》,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③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新闻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编校:张红玲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据《新闻学词典》的解释,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①
秉持不同新闻价值观的新闻机构,即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呈现。一年一度的年度国际新闻评选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每到年终,各大新闻机构,如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都会推出自己的年度国际新闻。这些知名新闻机构都是国际性通讯社,它们在评选年度国际新闻时,都是站在全球的视角来衡量某一新闻是否应该成为年度国际新闻的,但所评出的结果及呈现的方式(如排序、报道的侧重点)却不同,有时差异还非常大。这直接表明,其各自的新闻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年度新闻是其发布机构新闻价值观的鲜明体现。不仅如此,年度新闻甚至还能代表一个国家几家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群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因为年度新闻的评选往往不是发布机构的“个人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如美联社每年的十大国际新闻评选是由美国多名新闻编辑和新闻总监投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则是邀请各方专家共同进行评选。日本共同社是连同其他日本新闻媒体共同评选出年度新闻;《大西洋周刊》、《时代周刊》和路透社则是由其编辑选出。这无疑给我们观察各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取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本文感兴趣的是,这些知名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有无共同的取向?如果有,又是什么?另外,新媒体的出现正在重塑整个新闻生态,一些百年老字号的报纸停止纸质出版而转向网络出版,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型传播模式的出现也深度改造着新闻运作模式。在此情境下,作为新闻业及新闻理论核心的新闻价值有无变化?
为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各大新闻机构评选出的2010年度十大国际新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研究,并试图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新闻价值取向。
本文所选取的新闻机构为七家全球知名的报刊和通讯社,包括中国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美国的《大西洋月刊》、《时代周刊》、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和日本共同社。就其性质而言,《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属于国家级媒体,其他则都是私营新闻机构。《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美联社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通讯社。路透社是最早的通讯社,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共同通讯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是代表日本的国际性通讯社,共同社独立于政府,是非盈利社团法人组织。
“灾难就是新闻”依然是硬性的新闻价值观
经过资料统计分析,本文发现,整体上看,不同新闻机构所选出的年度新闻有一定差异,但相同的也很多。在上述七家新闻机构评选出的2010国际十大新闻中,被两家及两家以上新闻机构选中的新闻事件分别是(括号内为所选新闻机构数量):海地地震(6家)、智利成功营救矿难工人(6家)、维基泄密(5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5家)、欧洲债务危机(5家)、南非世界杯(4家)、朝鲜半岛局势(4家)、美军在伊拉克作战任务结束(3家)、冰岛火山灰致欧洲航空瘫痪(3家)、美国医改(2家)、茶党运动(2家)。由此可见,“灾难就是新闻”依然是绝大多数新闻机构的新闻价值取向。
尽管对“灾难新闻”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但对地震、飓风、洪水、火山爆发、海啸、恶劣天气、火灾、矿难、车祸、空难、海难、建筑物坍塌、瘟疫、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属于灾难却无甚异议。可粗略地分为自然的、人为的、政治的三大类。②风险社会,灾难频发。2010年发生的海地地震造成的大量伤亡、冰岛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智利矿难等无疑属于灾难,或者“巨灾”。灾难新闻,是汉语体系里的一个词,西方新闻学术语中并没有对应的“disaster news”一词。这与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新闻。③灾难,特别是关乎全球人类福祉的“巨灾”,符合西方新闻理论判断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的几乎所有重要因素,如冲突性、重要性、异常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因此,选择灾难新闻作为年度新闻是各大新闻机构的共识,是对共有新闻新闻价值观的认可。
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新闻价值一直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致使新闻事件的选择与呈现成了各种利益关系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在处于对抗意识形态下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会放大对方的负面新闻,而弱化自己的负面新闻。虽然“冷战”早已结束,但从各大新闻机构发布的年度国际新闻的差异上,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出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2010年,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让世界普遍感到不安。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创伤,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但在美国三家新闻机构发布的2010年度国际新闻中,竟没有一家将其列入其中。而一些新闻价值远远不及此的新闻,如“也门反恐”、“墨西哥毒品战争”以及“以色列海军陆战队袭击货船队”等,却成为《时代周刊》和路透社的年度国际新闻。在日本共同社评选的年度国际新闻中,竟有“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共同社意识形态左右下的新闻价值观昭然若揭。
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本文分析了新华社、美联社2006年至2010年所评选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发现意识形态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一直存在,而且这一影响并未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媒体环境的出现而弱化。美联社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中,有许多以美国政客为主角,如2006年的拉姆斯菲尔德、2008年的莎拉·佩林等,但对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等视而不见。据统计,在美联社评选的年度国际新闻中,其国内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6年到2010年,国内新闻共有25条,占49%;其中正面新闻有8条,占15.6%。而剩下的55.6%的国际新闻中,有7条是其他国家的负面消息。新华社的本国新闻只占全部新闻的5%,均为正面新闻。外国新闻中,有8条是关于别国的负面新闻。
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对本国负面新闻的表述上会略显圆滑,但是各大新闻机构已经开始不再刻意规避本国的负面新闻。如美联社报道的“国会丑闻”、“牵连美国房市的房贷危机”、“维基泄密”等。
话语方式正成为外显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认为,“选择”是新闻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也是最明显而外在的表现;“再现”或者说“话语方式”正成为新闻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尽管其较前者更加隐蔽。这在“年度新闻”里尤其明显。各大新闻机构评选、发布“年度新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事件的“二次加工”,并通过类似“排行榜”的方式将其从信息海洋中“拉”出来。如何“再现”以及如何“呈现”无不体现着其新闻价值观。在2010年度国际新闻中,共有五家新闻机构将“维基泄密”事件作为年度国际新闻,但深究起来,其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且颇有趣味。《大西洋月刊》将其表述为“录像使美军触犯众怒,导致维基揭秘网一举成为信息倡议者和伊战怀疑论者眼中的英雄”。《时代周刊》则写道:“迫使一些世界上的强权人士一次又一次陷入尴尬的道歉和危机会谈之中。”美联社则以“这使美国感到难堪”而一笔带过。路透社将其叙述为“公布了将近25万份美国国务院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涉及了历年来美国外交关系的相关细节”。《人民日报》则评价为“信息数据安全遭挑战”。
“维基泄密”事件,将大量政治、军事、外交秘密通过互联网公之于众,几近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认知,无疑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上述五家新闻机构,选择或侧重“维基泄密”事件不同层面的阐述,并将其作为年度国际新闻的理由,如信息安全的挑战、美国外交的秘密、创始人阿桑奇的经历与丑闻等。虽是同一事件,但因为呈现的重点及叙述方式不同,带给受众的“话外音”就不同。稍有经验的读者自然能体味到其话语方式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观也是不同的。这也提醒我们,随着新闻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话语方式将成为一种外显的新闻价值观。当然,这还有待深入研究。
注释:
①余家宏等编:《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②南香红:《巨灾时代与媒体考验》,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③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新闻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