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第四扇门:追求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快乐不是期望能一步登天,而是按部就班地筑梦踏实,亦非空等芝麻开门,而是耐心地堆砌金字塔。
  
  即使我们在目前没有太大改变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可以创造出许多生命的乐趣和惊喜
  
  快乐的人坚定自己想要的、喜欢的,并且一心追求。换言之,快乐的人不会三心二意地改变自己的价值、兴趣和需求,也不会受制于他人的看法和物质的条件,而是全心全意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得在美国念书时,在一门生涯咨询课中我听到一位学长的报告,深深地被他所叙述的个人故事所感动。他的年纪比大多数的同学都长十来岁,原先是一个收入极丰且颇具知名度的建筑师,也有一个贤惠妻子和一双可爱儿女组成的幸福家庭。可是,有一天早晨醒来,他突然感觉他不要再过这样的日子,因为他不快乐。他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最后得到一个结论:他无法再面对一张张无生气的设计蓝图和一堆堆冷冰冰的建筑材料,他喜欢面对有活力、有情感的生命,那就是人。在他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后,他决定要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直接帮助别人才符合自己内心的兴趣和需求,而且可以使自己真正快乐。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起初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这意味着家庭要做很大的改变。他花了一段时间与家人沟通,终于得到妻子和孩子的谅解和支持。在家庭会议的商量和计划下,当了多年全职家庭主妇的妻子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孩子开始学习节俭花费和打工赚钱,而他自己则更努力工作和储蓄。
  经过两年的准备,他终于如愿地重回大学修课,现在他觉得自己很快乐。虽然家里经济情况没有以前宽裕,虽然疏远了过去熟悉的高级社交圈子,但是全家人都无怨无悔。更重要的是,家人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在他毕业半年多的某日,我在路上遇见他,他欢喜地叙说着他热爱目前担任医院咨询师的工作,而且说他们全家都觉得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其实,不用他明说,从他的脸上早已看到那来自内心的快乐洋溢。
  当然,也许你会说我这位学长的故事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年近中年,又身处上流生活环境中,还做如此冒险的事。然而,即使我们在目前没有太大改变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可以创造出许多生命的乐趣和惊喜。例如,我认识的一位美国老太太退休后,先到艺术系修课,然后到大学博物馆做她所喜爱的导游志工。还有,我的一位朋友在工作之余从事他所喜爱的种菜养花的休闲活动。这些快乐的事实发生在我们周遭,而且不胜枚举,只要我们愿意留心观察,快乐无所不在。
  
  拥有财富与追求快乐的梦想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特别要小心的是在尚未拥有财富之前,自己已被物欲和贪婪所淹没,那更是得不偿失
  
  记得在上一期《快乐第三扇门:发现》一文中,我提到过让张小姐记录自己快乐的单子。张小姐所写的有些是根本达不到的梦想,但有些项目是较容易达到的。例如她希望“全家人幸福快乐”,如果是期望像仙女棒般一点就实现,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从一些小事做起,比方说煮一顿可口的晚餐、布置舒适的家、全家出外旅游等等,还是可以让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更愉悦、更美好的。我们不要忘了快乐是点点滴滴积累的,更不能忽视单纯却具有意义的生活小事。
  至于张小姐其他的一些梦想,依我的看法多少过于遥远和不切实际,但当时我没有泼她冷水,反而更鼓励她去思考是否可以达成。当时,她冒出了一句话:“其实,要达到这快乐单上大部分的梦想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钱!”真是如此吗?许多人认为金钱能买到一切想要的,甚至可以买到快乐。结果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会如同张小姐一样,很难追求到他们想要的,更不要说能得到快乐。
  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实际例子告诉我们,有钱的人并不一定快乐,反而有更多的担忧和恐惧,如经常费神苦思想赚更多的钱、担心失去目前所拥有的,甚至害怕亲友来借钱、家人被绑架等。我曾看过一个美国媒体的报道,一个蓝领阶级的工人中了几千万美金的彩券头奖后,全家欣喜若狂不到两个月,更多的烦恼却已找上门来,甚至家人也因分财产而闹得大打出手、感情破裂。试想得如此结果,快乐从何而来?
  我并非批评有钱人的不是,也不要误会我对多金存有偏见。我肯定金钱有其相当价值,但金钱并不能充实我们的精神层面和滋养我们的心灵。拥有财富与追求快乐的梦想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特别要小心的是在尚未拥有财富之前,自己已被物欲和贪婪所淹没,那更是得不偿失。
  
  追求快乐不能光凭热情,必须根据自己的现状集中心力聚焦在具体可行的方向
  
  快乐是一种内在知足常乐的感觉,一种拥有现在、现在拥有的感觉,一种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感觉。一个不快乐的人往往不满意现在的自己,也不珍惜过去曾经拥有的。例如我的朋友劳小姐,一个人拥有四套房子,虽为周遭的亲友所羡慕,但是她不快乐,而且经常唉声叹气,觉得还不如一些没钱人的生活来得享受,而且房子的贷款和税金吃重,又迫使她承受着更大压力。亲友们劝她卖掉一套房子以减轻负担,但不被她接受,因为她的成功目标是拥有更多、更好的房子。她这种不快乐是必然的,因为她太重视结果甚于过程,带来的是更多的不满足和更多的压力。
  追求快乐不能光凭热情,必须根据自己的现状集中心力聚焦在具体可行的方向。那如何做呢?首先,拿出前一期写到的让自己快乐的记录单,回顾一下先前写的是否有遗漏或要改变?此刻,可以再做一些添加或修正。其次,把其中你平日正在做的项目标示上记号(如○或☆)。最后,检视你没有标上记号的项目(如果你已聚焦其中一二个,你会感到相当程度的快乐),然后花点儿时间思考和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一、在你个人生活和工作上为何达不到?写下所有可能的原因,如没有时间、缺少合作伙伴等。
  二、出现了障碍或困难吗?写下所有想到的障碍或困难,如家人不支持、创业资本不足等。
  三、这些没有记号的项目可以整理出几个努力的方向吗?写下这些未来努力的方向,如创造机会、时间管理等。
  追求快乐不是期望能一步登天,而是按部就班地筑梦踏实,亦非空等芝麻开门,而是耐心地堆砌金字塔。如果你对上述三个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答案,先针对其中一二个重点或方向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吧,可能需要先试着排除障碍或困难,让快乐之路顺畅。如果一时无法排除,也无需泄气,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种情况,你并不孤独。别心急!在下一扇门里会引导你如何破除障碍和创造快乐。
  图/张平洋
  编辑/彭明榜
  
  钟思嘉:美国奥立冈大学教育心理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曾任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及心理所所长、理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
  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研究所特聘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开明父母大学堂》、《父母效能培训手册》《打开孩子的情绪瓶塞》、《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快乐就在方寸之间》、《人际关系》《婚姻温度计》等书。
其他文献
期刊
青年心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遭遇到了降薪、调岗甚至是被辞退,这样的遭遇势必会影响到情绪,而有些人会把这些情绪带回家,导致整个家庭氛围受到破坏。  吴娟瑜:是的。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某个人在公司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着火,看见自己家的猫,就狠狠地踢一脚;猫疼了,抓伤了妻子,妻子一生气,又把丈夫骂了一通……负面的情绪,在家庭里很容易形成链条
期刊
“当时的灰尘很大,让人喘不过气来,楼上的师生还在往下跑……教学楼门厅塌了,整个教学楼瞬间倒塌……一下子变得好安静……”映秀小学的苏校长说到这里,哽咽着难以继续.rn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时本刊赴汶川采访的一幕,转眼又是3年过去了.时光的流逝难以抚平烙在心底的伤痛痕迹,对汶川地震亲历者来说如此,对每一位华夏同胞来说亦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赋予“5·12”这个特殊的日子另一重含义——代表着不能忘却,代表着重振
期刊
人类每每打开一扇窗,无不都是从爱心开始,一个人在替别人打开一扇窗时,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你要是到了南京长江大桥,你就会看到矗立在大桥上的许多很不一般的版画,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标语,甚至你还会看到《南京长江大桥干预计划之一:庄子镇静剂》、《大桥、南京、天下》等大型艺术作品展览。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我脑子闪现出的就是“心灵之窗”四个字。是的,这一幅幅画,一条条标语,既是被死神困扰着的
期刊
我们常因害怕承担后果而放弃选择,随波逐流。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一种选择都蕴藏着机遇,选择的结果其实靠自己塑造。    人生无处不选择。  电影《猜火车》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吗要做这些?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
期刊
大家认识他是因为《武林外传》里的酸秀才,那句“子曾经曰过”的名言透着文人的酸腐与单纯。现实生活中,这种文人式的单纯亦可以在喻恩泰身上找到:他因为读书太久而被当成留级生,因为顾及学业而放弃了很多戏约。  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喻恩泰告诉我们:错过亦获得,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它无穷的可能性,只要你心态坦然地去发掘。    错过不等于没有机会    《青年心理》:演员的学历普遍不高,更别提读到博士了。当
期刊
安全感是不是人生存的必须?  金钱是不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经济危机里,我们如何才能打好安全感的保卫战?    金钱保障安全感?    钱,学名货币,我们用来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以及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事实上,从钱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伴随着漫长的社会演变,逐渐超越了它本身的角色,而变成了人类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尤其现代社会,我们几乎将它看成了实现成就、价值和自信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期刊
有一家地方青年报辟出专版,让读者学习《弟子规》,怕别人误解是“镜子对外”、“硬性灌输”那一套名堂,继而以醒目标题指出:“不是修理别人,是修理我们自己的!”以此潜移默化倡导“尊重与帮助”之风,一举中的,深受读者欢迎。  青年报对常人来说,应该是一份“关心不多、关注不少”的报纸,一开始辟出整版刊登孔孟之道的《弟子规》,别说常人看着扎眼,就是报社的编辑记者也不甚理解。可时日一久,自己的言行规范、举手投足
期刊
母亲不该介入儿子的家庭生活,出轨是绝对可能性、避无可避,性是解决婚姻冲突的手段……这些观点你能认同吗?观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婆媳关系、第三者、性,这几个困扰中国数代人的婚姻脓包,要如何才能戳破使之痊愈?今天,我们邀请著名心理专家贾晓明女士,从专业角度以热播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为例,剖析这三个对婚姻质量影响巨大的问题。    婆媳关系恶化了夫妻关系?    《青年心理》:婆媳关系是
期刊
谢军,被人称为“象棋皇后”。她的心路历程,恰如一盘棋、一首诗。棋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却并不是全部。在生活里,她爱写作,爱写诗。她守着自己的“平常心”享受生活。    棋·人生    青年心理:1991年,你在21岁生日时,夺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好像曾有过一阵茫然期,后来是如何恢复自我的?  谢军:当时有记者采访我母亲,母亲说,不要把谢军捧得太高了,我特别感激她。她从农村考到清华大学,长期以来的磨炼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