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5-01
人们历来都把《荷塘月色》当作朱自清先生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认为该文于遣词造句描写技巧上极见功力,并以比喻精妙、意境优美著称。而笔者认为其更具震撼力的不仅仅在于“景”,更在于其中“内蕴”的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
一、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共同的生存状态
在《荷塘月色》的首尾两段分别出现了一句容易被人们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语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首段);“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尾段)首尾出现了两个“门”字,看似偶合,却很耐人寻味。
朱自清一生的经历可明证,他不仅是文人,更是富有正义感、有勇气有骨气的血性男儿。在写《荷塘月色》的1927年,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动荡不安,朱自清的内心“颇不宁静”,有着源于时代的深刻忧伤。
另一方面,1927年的朱自清已陷入了人生重负的境地:二十九岁的他已有六个儿女,家庭琐碎的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多重角色担当的责任,令他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此时的他,有着纠结的生活烦恼。
文中的“门”,深含隐喻,它是隔断现实与梦境的一道“槛”。“门”里的朱自清,内心充满了时代和生活的伤感,于是“颇不宁静”的他“带上门出去”,独自来到“苍茫的月下”,以求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慰藉。那么,在“门”外,他又寻到了什么呢?
后文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三幅图景:
第一幅图冷静清幽。田田的荷叶,绰约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溶溶的月色……朱自清意图从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宁静,但心中的忧伤如影随形,令他黯然神伤。那薄薄的青雾,淡淡的微云,让先生如烟般的轻愁。
第二幅图热闹风流。荷塘美景没能让先生解忧,他便思接千载,转而向历史寻求,联想到了六朝的采莲盛事。夏始春余,采莲嬉戏;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是一幅热闹自由,风流多情的画面。
第三幅图温馨古朴。由《西洲曲》里那位“低头弄莲子”的多情姑娘,作者视通万里,联想到了旖旎秀丽的故乡江南,古朴温馨的意境,如一个悠远温暖的梦,让先生深深沉醉……
可惜,“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带门出去”→“推门进去”,行文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圆合;感情上完成了一次寻梦的过程,在门外他寻到了渗透自己审美情感的梦。
佛家有“槛内人”和“槛外人”之说。这道“门”,成为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一道“槛”!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曾说:“当你生活在彼处时,那是梦,是诗,是艺术,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1]这难道不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状态。
试想想,哪个人不是“现实的我”与“梦境的我”的结合呢?在现实的“门”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劳累奔波追求,“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2];在梦境的“门”外,我们栖于幻梦的枝头,小憩片刻,干涸的心田暂得润泽,然后又无奈地回到现实的“门”里,继续着平凡琐屑又纠结烦恼的生活,如此循环往复,与生与死的旅途中,踽踽而行。
二、冷暖自知,双向渴求——共有的情感特征
《荷塘月色》中有两幅色调不同风格迥异的画面:
荷塘月色图——冷静清幽→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江南采莲图——热闹风流→向往民风纯朴天性自由的生活
这两幅图一冷一热,一静一动,恰好与文章第三自然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句话相照应。时代与生活的不如意让先生郁闷和感伤,他的心在喧嚣纷攘的尘世中苦苦挣扎,便于梦境的“门”外极力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但先生毕竟是一位感情丰富激情洋溢的文人,又渴望着天性自由热情迸射的生活,这就构成了先生“冷”“热”交织的情感特征。
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类普遍的情感特征。又有哪个人不是“冷”与“热”,“动”与“静”的矛盾体呢?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仗剑游历的李太白,虽以厌弃污浊官场,追求淡远宁静为生活姿态,但他们心中涌动的汩汩诗情,笔下产生的惊世杰作,却源于其内心热烈澎湃汪洋恣肆的激情。俄国诗人沃洛申写道:“巴黎在雨中盛开,宛如一株灰色的玫瑰。”[3]这句诗里既有沉寂冷寞的“灰色”,又有象征激情爱恋的“玫瑰”,何尝不是冷热动静的融合!
在人生的波峰浪谷中起伏颠沛,我们会变得疲弱不堪;多重角色承担的责任,又令我们心力交瘁。躁动喧嚣的心,需要一泓明澈的净水,荡涤尘滓;可我们又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总会荡漾着自由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便有了梦想和信念,并为之执着追求,终身不懈。
内外两世界,冷暖寸心知,《荷塘月色》蕴含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因而具有了普遍性与典型性,扣人心弦,引人共鸣。我想,这便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余杰《玩笑与真理——读不透的昆德拉》
[2]苏轼《临江仙》
[3]俄国诗人沃洛申《无题》
人们历来都把《荷塘月色》当作朱自清先生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认为该文于遣词造句描写技巧上极见功力,并以比喻精妙、意境优美著称。而笔者认为其更具震撼力的不仅仅在于“景”,更在于其中“内蕴”的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
一、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共同的生存状态
在《荷塘月色》的首尾两段分别出现了一句容易被人们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语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首段);“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尾段)首尾出现了两个“门”字,看似偶合,却很耐人寻味。
朱自清一生的经历可明证,他不仅是文人,更是富有正义感、有勇气有骨气的血性男儿。在写《荷塘月色》的1927年,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动荡不安,朱自清的内心“颇不宁静”,有着源于时代的深刻忧伤。
另一方面,1927年的朱自清已陷入了人生重负的境地:二十九岁的他已有六个儿女,家庭琐碎的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多重角色担当的责任,令他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此时的他,有着纠结的生活烦恼。
文中的“门”,深含隐喻,它是隔断现实与梦境的一道“槛”。“门”里的朱自清,内心充满了时代和生活的伤感,于是“颇不宁静”的他“带上门出去”,独自来到“苍茫的月下”,以求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慰藉。那么,在“门”外,他又寻到了什么呢?
后文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三幅图景:
第一幅图冷静清幽。田田的荷叶,绰约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溶溶的月色……朱自清意图从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宁静,但心中的忧伤如影随形,令他黯然神伤。那薄薄的青雾,淡淡的微云,让先生如烟般的轻愁。
第二幅图热闹风流。荷塘美景没能让先生解忧,他便思接千载,转而向历史寻求,联想到了六朝的采莲盛事。夏始春余,采莲嬉戏;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是一幅热闹自由,风流多情的画面。
第三幅图温馨古朴。由《西洲曲》里那位“低头弄莲子”的多情姑娘,作者视通万里,联想到了旖旎秀丽的故乡江南,古朴温馨的意境,如一个悠远温暖的梦,让先生深深沉醉……
可惜,“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带门出去”→“推门进去”,行文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圆合;感情上完成了一次寻梦的过程,在门外他寻到了渗透自己审美情感的梦。
佛家有“槛内人”和“槛外人”之说。这道“门”,成为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一道“槛”!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曾说:“当你生活在彼处时,那是梦,是诗,是艺术,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1]这难道不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状态。
试想想,哪个人不是“现实的我”与“梦境的我”的结合呢?在现实的“门”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劳累奔波追求,“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2];在梦境的“门”外,我们栖于幻梦的枝头,小憩片刻,干涸的心田暂得润泽,然后又无奈地回到现实的“门”里,继续着平凡琐屑又纠结烦恼的生活,如此循环往复,与生与死的旅途中,踽踽而行。
二、冷暖自知,双向渴求——共有的情感特征
《荷塘月色》中有两幅色调不同风格迥异的画面:
荷塘月色图——冷静清幽→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江南采莲图——热闹风流→向往民风纯朴天性自由的生活
这两幅图一冷一热,一静一动,恰好与文章第三自然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句话相照应。时代与生活的不如意让先生郁闷和感伤,他的心在喧嚣纷攘的尘世中苦苦挣扎,便于梦境的“门”外极力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但先生毕竟是一位感情丰富激情洋溢的文人,又渴望着天性自由热情迸射的生活,这就构成了先生“冷”“热”交织的情感特征。
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类普遍的情感特征。又有哪个人不是“冷”与“热”,“动”与“静”的矛盾体呢?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仗剑游历的李太白,虽以厌弃污浊官场,追求淡远宁静为生活姿态,但他们心中涌动的汩汩诗情,笔下产生的惊世杰作,却源于其内心热烈澎湃汪洋恣肆的激情。俄国诗人沃洛申写道:“巴黎在雨中盛开,宛如一株灰色的玫瑰。”[3]这句诗里既有沉寂冷寞的“灰色”,又有象征激情爱恋的“玫瑰”,何尝不是冷热动静的融合!
在人生的波峰浪谷中起伏颠沛,我们会变得疲弱不堪;多重角色承担的责任,又令我们心力交瘁。躁动喧嚣的心,需要一泓明澈的净水,荡涤尘滓;可我们又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总会荡漾着自由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便有了梦想和信念,并为之执着追求,终身不懈。
内外两世界,冷暖寸心知,《荷塘月色》蕴含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因而具有了普遍性与典型性,扣人心弦,引人共鸣。我想,这便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余杰《玩笑与真理——读不透的昆德拉》
[2]苏轼《临江仙》
[3]俄国诗人沃洛申《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