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两世界,冷暖寸心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5-01
  人们历来都把《荷塘月色》当作朱自清先生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认为该文于遣词造句描写技巧上极见功力,并以比喻精妙、意境优美著称。而笔者认为其更具震撼力的不仅仅在于“景”,更在于其中“内蕴”的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
  一、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共同的生存状态
  在《荷塘月色》的首尾两段分别出现了一句容易被人们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语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首段);“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尾段)首尾出现了两个“门”字,看似偶合,却很耐人寻味。
  朱自清一生的经历可明证,他不仅是文人,更是富有正义感、有勇气有骨气的血性男儿。在写《荷塘月色》的1927年,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动荡不安,朱自清的内心“颇不宁静”,有着源于时代的深刻忧伤。
  另一方面,1927年的朱自清已陷入了人生重负的境地:二十九岁的他已有六个儿女,家庭琐碎的矛盾冲突,现实生活中多重角色担当的责任,令他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此时的他,有着纠结的生活烦恼。
  文中的“门”,深含隐喻,它是隔断现实与梦境的一道“槛”。“门”里的朱自清,内心充满了时代和生活的伤感,于是“颇不宁静”的他“带上门出去”,独自来到“苍茫的月下”,以求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慰藉。那么,在“门”外,他又寻到了什么呢?
  后文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三幅图景:
  第一幅图冷静清幽。田田的荷叶,绰约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溶溶的月色……朱自清意图从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宁静,但心中的忧伤如影随形,令他黯然神伤。那薄薄的青雾,淡淡的微云,让先生如烟般的轻愁。
  第二幅图热闹风流。荷塘美景没能让先生解忧,他便思接千载,转而向历史寻求,联想到了六朝的采莲盛事。夏始春余,采莲嬉戏;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是一幅热闹自由,风流多情的画面。
  第三幅图温馨古朴。由《西洲曲》里那位“低头弄莲子”的多情姑娘,作者视通万里,联想到了旖旎秀丽的故乡江南,古朴温馨的意境,如一个悠远温暖的梦,让先生深深沉醉……
  可惜,“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带门出去”→“推门进去”,行文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圆合;感情上完成了一次寻梦的过程,在门外他寻到了渗透自己审美情感的梦。
  佛家有“槛内人”和“槛外人”之说。这道“门”,成为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一道“槛”!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曾说:“当你生活在彼处时,那是梦,是诗,是艺术,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1]这难道不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状态。
  试想想,哪个人不是“现实的我”与“梦境的我”的结合呢?在现实的“门”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劳累奔波追求,“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2];在梦境的“门”外,我们栖于幻梦的枝头,小憩片刻,干涸的心田暂得润泽,然后又无奈地回到现实的“门”里,继续着平凡琐屑又纠结烦恼的生活,如此循环往复,与生与死的旅途中,踽踽而行。
  二、冷暖自知,双向渴求——共有的情感特征
  《荷塘月色》中有两幅色调不同风格迥异的画面:
  荷塘月色图——冷静清幽→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江南采莲图——热闹风流→向往民风纯朴天性自由的生活
  这两幅图一冷一热,一静一动,恰好与文章第三自然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句话相照应。时代与生活的不如意让先生郁闷和感伤,他的心在喧嚣纷攘的尘世中苦苦挣扎,便于梦境的“门”外极力寻求宁静清雅诗意盎然的环境;但先生毕竟是一位感情丰富激情洋溢的文人,又渴望着天性自由热情迸射的生活,这就构成了先生“冷”“热”交织的情感特征。
  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类普遍的情感特征。又有哪个人不是“冷”与“热”,“动”与“静”的矛盾体呢?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仗剑游历的李太白,虽以厌弃污浊官场,追求淡远宁静为生活姿态,但他们心中涌动的汩汩诗情,笔下产生的惊世杰作,却源于其内心热烈澎湃汪洋恣肆的激情。俄国诗人沃洛申写道:“巴黎在雨中盛开,宛如一株灰色的玫瑰。”[3]这句诗里既有沉寂冷寞的“灰色”,又有象征激情爱恋的“玫瑰”,何尝不是冷热动静的融合!
  在人生的波峰浪谷中起伏颠沛,我们会变得疲弱不堪;多重角色承担的责任,又令我们心力交瘁。躁动喧嚣的心,需要一泓明澈的净水,荡涤尘滓;可我们又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总会荡漾着自由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便有了梦想和信念,并为之执着追求,终身不懈。
  内外两世界,冷暖寸心知,《荷塘月色》蕴含了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特征,因而具有了普遍性与典型性,扣人心弦,引人共鸣。我想,这便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余杰《玩笑与真理——读不透的昆德拉》
  [2]苏轼《临江仙》
  [3]俄国诗人沃洛申《无题》
其他文献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借鉴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专业特点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汽车制造与装配 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2-02  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工科专业培养模式中,除专业课程所设知识之外,如何利用公选课自身特点,设置例如“创新思维训练”、“知识产权及其报护”、“三维造型设计”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加贴近和符合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工科 创新实践 公选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8-02  【教学片断】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2-01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的。诚然,我们称知识渊博的人为有学问,学问,学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  如果牛顿在苹果打到头上之后没有疑问,怎么会有万有引力定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怎么会有“
期刊
【摘要】汉字的表意性,使其与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几乎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文言文中常出现的玉部字更是反映了丰富的玉文化。主要表现在:1.反映原始巫术观念和原始宗教思想。2.作为王权、地位的象征,反映森严的等级制度。3.以玉比德。了解“玉”字的深层含义,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玉文化 原始巫术观念 以玉比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1-01  题记: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要打造精彩课堂,教师就要在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自主性上下功夫,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行发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的高级认识形式。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那么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与社会之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为研究视角,借助于大连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探讨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的社会认同问题。在当今的多元文化时代,国际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留学生教育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特色与内容。然而来华留学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同时促进多元文化不断朝着多元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多
期刊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复兴,教育为先。要振兴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诚然,幼儿教育乃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开端,是人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农村幼儿教育形势依然严峻,仍处在盲区之中, 显失教育公平,缺失教育资源,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学前教育 农村 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01-02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情境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阐述了根据情境教学的构建及原则,情境教学的流程及开展方式,并对现行情境教学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以求不断提升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 “境”与“知” 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
期刊
【摘要】融入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有效运用的教育手段。台州红色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尽管不集中,但在大学生红色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投入开发地方的红色资源的服务中去,既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精神品质上的提升,也可以实现社会共同进步。  【关键词】红色资源 旅游开发 红色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校级课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探索》(课题编号:2013YB09)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