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迷失的自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马斯·哈代的《还乡》是众所周知的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该书中的女主人公游苔莎则是性格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牺牲品。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游苔莎最终酿成悲剧的原因,身处维多利亚时期的游苔莎由于其言行不符合当时所处社会的伦理道德面临着伦理困境进行了错误的伦理选择,其对我们现如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道德启示。
  关键词:哈代;《还乡》;性格;伦理
  作者简介:李杨(1993-),女,汉族,陕西省宝鸡人,广西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还乡》作为哈代“性格与环境的小说”之一,充分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中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所发生的种种冲突,女主人公游苔莎则是性格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牺牲品,她在所处的时代里因为违反了伦理道德,最终酿成了悲剧。
  一、身份的迷失
  游苔莎自幼生活在埃顿荒原,荒原在游苔莎看来是孤寂与内心压抑的象征,是禁闭她内心反抗情感的监狱。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性格孤傲,虽妩媚动人,但荒原却赋予了她浓厚的异域气息,以至游苔莎与村民们之间关系冷漠使她与整个荒原格格不入很难欢快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存下去。
  于是,她寻找精神的寄托来驱赶生活中无时无刻体验到的孤独。韦狄便是游苔莎的目标,因为他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与她高贵的身份相匹配。但因韦狄已是别人的未婚夫,游苔莎与韦狄的情人关系终会结束。她之后的目标便是从奢华的巴黎返回到养育他的故乡的克林。逃离荒原去奢华的巴黎是游苔莎一心的梦想,于是她将这个梦想寄托在了克林身上,而克林厌倦了巴黎的生活。游苔莎靠着对克林的浪漫幻想以及能帮她实现她去巴黎的梦想而嫁给了克林。但克林决心在布达茅斯办一所学校,且希望受过良好教育的游苔莎能够在学校当一名女舍监实现他自己的目标。
  游苔莎与克林的生活目标背道而驰,他们的婚姻基础显得愈加不牢固,最终游苔莎让她的昔日情人帮她在黑夜时分逃离荒原,但不幸的是二人掉入河中溺死。游苔莎靠着对爱情的幻想来充实自己空虚的心,想要逃离暗无天日的荒原,一步步地迷失了自我,找寻不到人生的方向,最终惨败在这个她居住着的荒原上。
  二、迷失的根源
  首先,游苔莎性格中表层的冲动和深层的维多利亚传统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自己悲剧的内因,使她在茫茫荒原中迷失了自我。她将自己禁锢在迷雾岗的房子里,很少与村民们交流,也不与村民一起庆祝埃顿荒原上的传统习俗。游苔莎这样一个性格孤僻的人加之她认为一切都没有价值的生活态度使她很难过上真正意义上充实的生活,同时她又一心想去巴黎。劳伦斯对此评论道:她以为在巴黎的生活一定是热烈的,以为离开了荒原她所有的活力和激情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如果真正的巴黎正如她想象的那样,无疑她是对的,她的本能的表现也是健全的。但是,真正的巴黎并不是游苔莎想象的巴黎。[1]此外,游苔莎生活的唯一寄托便是爱情,整日沉溺在浪漫的幻想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的人生定位。
  游苔莎自我迷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她违背了基本的生态伦理,始终没能融入进埃顿荒原这个大环境,她同自己的环境、同忠于环境的各类人物、同千百年来在环境中形成的传统秩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矛盾甚至尖锐的对立。而游苔莎面临此困境时依然固执地选择了逃离荒原而不是屈服于荒原。游苔莎虽生活在埃顿荒原,但无法理解荒原的意义,无法忍受寂寥、乡村生活的平淡,因而与荒原发生冲突。游苔莎和韦狄之所以都恨荒原,认为荒原就是他们的牢狱,是因为他们没有融入大自然中,不理解也不想试着去理解大自然的深邃和独特魅力,恰如他们自己所说:“这些富有画意的坑谷和云雾,对于咱们这样瞧不出它们有什么有特别意义的人,有什么好处?” [3]
  实际上,埃顿荒原有着原始、粗犷的特点,也有着博大的胸怀。这样的一个荒原需要我们人类去了解它的过去与历史遗迹,用心去感受荒原的独特魅力。然而,从游苔莎出生起到她生命终结之时,她始终未能领略到荒原的深邃和其独特的魅力。游苔莎很熟悉荒原的曲径能很巧妙地绕着荒原走最捷径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游苔莎能够融入进荒原的沉郁格调,也不代表她真的喜欢在荒原上生活的日子。相反,她将整个荒原作为自己和情人幽会一个秘密基地,她点燃篝火和韦狄保持联系。在和韦狄分手后,她将克林作为自己下一个目标,荒原也见证了他们两人婚前甜蜜浪漫的约会与闲谈。在游苔莎想要逃离荒原之际,她再一次燃起篝火想得到韦狄的帮助,不料,两人在荒原上双双溺水而死。可见,一心想要逃离荒原的游苔莎始终未能逃脱被荒原吞噬的悲惨命运。在这里,荒原被赋予了具有决定人物命运的奇特力量。游苔莎由于不能适应埃顿荒原这个现实的环境而造成了自己的毁灭,这充分表现了哈代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保持谦卑、谨慎的思想,应该尊重自然,感受自然的雄奇壮美。
  再者,游苔莎违背了夫妻之间的基本伦理,精神生态荒芜,最终酿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非理性意志“是一种希望摆脱道德约束的意志。它的产生并非源于本能,而是来自错误的判断或是犯罪的欲望,往往受情感的驱动” [4]在韦狄与托马沁因为结婚手续办理失败而未能顺利结婚时,游苔莎深夜点燃篝火,误认为韦狄依然是因为爱着自己而没有结婚。在她心心念念的嫁给克林以后,她渴望摆脱荒原对她的精神束缚,多次向克林提起有关去巴黎的话题,克林总是避而不谈,游苔莎便找托马沁的丈夫韦狄帮助自己,并密谋与韦狄私奔。可见,游苔莎一心想要摆脱维多利亚传统社会秩序的非理性意志促使她选择做出违背夫妻伦理的事情。
  而游苔莎嫁给克林则暗含着自己的私心,有着十分明显的功利目的,这就使得两人的婚姻生活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婚姻不能听从已婚者的任性,相反的,已婚者的任性应该服从婚姻的本质。[5]《还乡》中游苔莎在意识到克林决心不离开荒原后,不是理解丈夫的心愿、支持丈夫的事业,而是漠视他的理想,认为丈夫不关心她的情感,出于这样的认识又与韦狄发生了纠葛。她缺乏责任感也没有尽到一个妻子本应该尽的义务。她与韦狄的私奔行为背离了夫妻的基本伦理,因而走向死亡成为必然。此外,在现代生态伦理学看来,精神生态的平衡就意味着物质生活的最大限度的简单化和精神生活的最大限度的丰富化。而游苔莎却是精神上的思想空虚,物质上又极端渴望去往巴黎的愿望,可见游苔莎精神生态的失衡状态。从伦理的角度看,游苔莎与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传统不符,她那女神的威严、热烈的情感与当时社会公认的模范女人相去甚远。在作者眼中,她是一个浪漫而虚荣的女子,最后陷入了欲望的洪流中死去,这种死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游苔莎在自己不切实际幻想的生活和传统的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屈服于现实。[6]   三、迷失的表现
  在《还乡》的开始,作者详细描述埃顿荒原的景色,其实是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意识到自然力量的伟大,而且是一种无法说明的费解的神秘力量。[7]
  埃顿荒原是《还乡》中作者笔下描写的大背景,书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置身于这个大舞台。游苔莎是在荒原描写的衬托下出场的,文中有关荒原的描写在体现人物的性格的同时暗示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走向。劳伦斯指出了埃顿荒原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小说中伟大的悲剧力量是什么?就是埃顿荒原。” [8]荒原象征着不可逃避的物质世界与现代精神世界之间的哲学关系。[9]游苔莎身处于埃顿荒原心中充满了对物质的追求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渴望。哈代以外部环境来烘托出了游苔莎的迷失感,将游苔莎常置于黑夜的背景当中。自来到埃顿荒原,尽管游苔莎心底深处永远和它格格不入,“荒原黑暗的情调她已吸收不少,”“她的美丽有一种幽暗的光彩”。游苔莎在黑暗中于荒原上活动,她的“人影仿佛成为荒原上静止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人影为苍茫丘陵添上如此完美、精致、必要的最后一笔,好像只是因为有了这个人影,群山的轮廓才存在。” [10]哈代对于游苔莎在黑夜中活动的刻画,既暗示了游苔莎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也强化了黑夜所象征的游苔莎的精神的迷失。
  结论:
  游苔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物质的欲望膨胀着自己的内心,在面对荒原这一亘古不变的环境时,她倍感压抑,漠视自然违背了生态伦理。同时又用爱情来填充自己空虚的生活,违背了最基本的夫妻伦理。在她不切实际的幻想生活和现实生活中,游苔莎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生活,最终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她想要逃离的埃顿荒原。
  参考文献:
  [1]D.H.Lawrence, Study of Thomas Hardy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127.
  [2]聂珍钊,刘富丽.哈代学术史研究[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P103.
  [3](英)哈代:《还乡》[M].张若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4]聂珍钊:《聂珍钊自选集: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M],第3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3页.
  [6]丁世忠,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究[M].巴蜀书社2008版,第83页.
  [7]John Peck, How to Study of Thomas Hardy Novel[M]. London: Macmillan,1987,p.28.
  [8]D.H.Lawrence, study of Thomas Hardy and Other Essay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P.74.
  [9]Geoffrey Harvey[M]. The Complete Critical Guide to Thomas Hardy, London: Routledge,2003,p.66.
  [10]托马斯·哈代,王守仁译.还乡[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第11页.
其他文献
日前,《高等教育内情》刊登了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Gallup)最新发布的“大学教师对待技术的态度调查”。MOOC热潮或许降温,但关于在线课程的高等教育角色仍存争议。甚至,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在线教育,他们继续担心高纪录的学生参与量会给学生带来质量低于课堂面授的学习经历。  2014年的8月和9月,盖洛普调查了2,799名大学教师和288名专业技术管理者。研究结果显示:① 事实上,所有的大学教师和
摘 要:萧飒的成名是伴随着台湾女性文学崛起而开始的,这一时期是女性话语大放光芒的阶段。然而萧飒的小说却擅以男性第一人称来叙述,为男性“代言”;且在女性私语化的倡导背景下,却倾向于对广阔社会的书写,似乎与倡导的潮流拉开距离。本文意在探讨萧飒区别于其他作家和当时潮流的特点所在,揭示出萧飒之所以为萧飒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萧飒;特点;价值  作者简介:刘钊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现当代研
32.丁甲屯  张中宇、乔永江、田成龙三个人到了丁甲屯。  看到那里的棉田一片丰收景象。张中宇亲自下田察看每平方米的棉桃数量,和种棉的老把式们一起估算产量。总的看,虽然比内地重点产棉地区产量低一些,但是如果能针对土壤和自然状况培养出适合新疆自然环境的良种,改进棉田的管理科学种田,提高产量的空间是很大的。  张中宇决定:向兵团党委请战,在天山农牧师开展大面积的种棉实验。  王震司令员和陶峙岳副司令员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享誉世界的爱情小说,作者通过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段,完美地塑造了两个主人公形象。本文通过离析与统一的方法,辩证地分析了《傲慢与偏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段,属于双向塑造的范畴,希望能使读者更加通透地读懂这部小说。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对立;双向;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一、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基金项目(QNXM-201508)。  摘 要: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旅游城市,传统的纳西族的生活与文化都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的就是纳西族人的语言使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丽江大研镇纳西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以期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语言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纳西族;不同场合;语言使用  作者简介:杨春艳(1987-),女,白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和语境中,“转型”尤其是“战略转型”在许多领域都成了热词。就教育领域而言,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继续教育,都很有些人在谈论战略转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也被解读为我国教育进入战略转型关键时期的标志。似乎已经形成共识的是,继续教育,包括主要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要想在实现《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中发挥应有作用,并且在未来教育发展进程中得
据说,所谓“话语”早已成为中国学者使用最多的术语之一,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数年前,便有研究者注意到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者话语言说问题,说倘若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透视教育改革,将会发现教育改革充满着话语冲突,当下主要表现为“政治”与“学术”的话语博弈,“逐利”与“育人”的话语失衡,以及理论言说与实践表达的话语异质。远程教育显然同样充满这些话语冲突,而且由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及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各方
摘 要:凡是看过《金瓶梅》的人们,对潘金莲的印象都很深。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是一个自私且有手段的人物,是红颜祸水,是为了追求床笫之欢而勾引、谋杀的荡妇。这些全都因为她建构在黑暗社会现实上的关于爱和自由的美好追求,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相容,所以她的每一次努力尝试都在把她推向崩溃与毁灭的深渊。  关键词:《金瓶梅》;潘金莲;社会现实;畸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天雨花》和《再生缘》是文人弹词创作的顶峰之作,左仪贞和孟丽君成为弹词史上的杰出女性人物形象。孟丽君更多被人所称道的是其自由自主意识,左仪贞则相对保守着旧时代对女子的规范。然而,文学形象的生命是鲜活的,二人的身上都有着对传统的遵循和超越。  关键词:女性形象;传统意识;超前意识  作者简介:杜群智(1991-),女,汉族,山西文水人,广西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唐宋方向。  [中
摘 要:译介学的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本文从译介学创造性叛逆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莎士比亚诗歌的汉译本中的汉译处理,审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译介学;创造性叛逆;莎士比亚诗歌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一、译介学与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