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工作是我科研活动的一部分”

来源 :科技术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心于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
  
  马大猷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声学家,是我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
  20世纪50年代末,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成为发展我国声学科学的重要基地;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音质的主要设计者;他组建科研队伍,在我国率先(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早的)开展了语言声学研究,为我们的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70年代,马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了气流声学的研究,不但探明了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气流噪声强度与压力关系,还设计了非常实用的小孔消声器,解决了工业气流噪声的控制问题。他创立的微穿孔板理论已经在国际推广应用,成功地用于德国议会大厅的回声消除。80年代,马先生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有源噪声控制研究,在三维封闭空间声场简正方式有源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0年代,年逾古稀的马先生在学术上始终站在前沿,带领一批有为青年进入了荆棘丛生的非线性声学领域,并很快在大振幅驻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 
  直至今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在我国物理学声学的研究中。
  马先生也是一位热心统一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科学家。他长期地孜孜不倦地做着名词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任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时,就开始编译《声学术语》,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和电子所声学室共同于1958年出版,成为建国初期较早的权威性、规范性的学科名词,为统一声学名词,为声学科学的交流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他又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于1984年主编、出版了《声学名词术语》(海洋出版社出版);在他的主审下,1986年和1996年两次制定了国家标准《声学名词术语》。马老连续四届任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2000年,已85岁高龄的马老还参加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在今年七月一个不很炎热的夏日里,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研究室邬江副主任以及本刊编辑部的樊静、魏星一行三人登门拜访了马老。
  寒暄之后,很快切入正题。
  
  "重视名词工作是我们的传统"
  
  樊静:有人认为搞名词工作就是纯粹把外国的东西翻译过来,这是一种误解。名词工作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是一种独创性很强的工作。近一百多年以来我国有很多科学家从事过名词审定统一工作,经过他们审定的名词有许多一直流传到现在,这种创造性的贡献是巨大的。作为我国物理声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和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您对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怎样看的?
  马老:名词统一工作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在同一行业中取得共同语言。在工业和商业方面要常常讲"行话",如果你不懂得行话,人家会说你是外行,因为人家所说的,你听不懂,搞不清是什么。从事科技工作的也要讲行话,这行话就是科技名词术语。而且科技名词有更严格的涵义,到底代表什么,必须是准确的,没有歧义的,不是随便说的,所以说,现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项工作,科研、教学以及大规模建设是不可能的。
  重视名词工作是我们的传统。我国的物理学名词工作都是老前辈打下的基础。老前辈们都重视名词工作,他们把它当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伊始就组建了名词委员会,物理学名词工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那之前也有科学家做过名词审定工作,但不系统,真正比较系统、认真地做这项工作是从物理学名词委员会成立后开始的。当时,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是比较落后的,实际上很多名词在国外都是现成的,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国外的科技名词直接翻译、照搬过来,但是,我们的老前辈不这么做,每一个词都经过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严济慈先生。严先生当时是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现在的科学出版社和名词委员会院子里后边的两栋楼就是当初的物理研究所。当时人少,除了严先生外就是他的学生。他指导研究,他的学生每一个人做一个题目,这种研究所是欧洲式的,一个研究所就是一位科学家和他的助手。我在严先生的研究所呆了一阵子,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好几个人,都是后来来往比较密切的,如钱临照先生,钱先生对名词工作也作了不小贡献。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但是在抗战时期,仍然有很多科学家在坚韧地做着名词审定工作,如西南联大、上海交大和上海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最主要的还是严济慈先生、吴有训先生。在西南联大时,名词范围有所扩展,原先讨论的都是些基本的名词,后来增加了电子学、无线电方面的名词。在无线电名词审定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任之恭先生。那时对名词审定很认真,有的名词讨论很多次。记得有一个名词,大家来回推敲。大家知道,在声学和机械里面有"振动"一词,在无线电、电磁波里,也有类似的变化,叫什么呢,有的人认为也可以叫"振动",因为是电磁场的来回变化嘛,但是任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电磁场方面叫"振荡"更合适。"荡",好像轻飘飘的变化。后来在名词里有"振动"、"振荡"两个词,有意思的是,与英文有些巧合,英文里有vibration、oscillation,在电磁波、电路里叫oscillation,这两个词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有一点微妙的差别,振动、振荡使用得很传神。这样的名词探讨了好几个月。在定名时,一般都用现有的词,不过有些时候不大容易表达,找不到很合适的词,于是就造出一些新词。特别是在热学里面,比如"熵"是那时候造的。"熵"这个字造得很妙,代表热量同温度差的比较。还有一个字是"焓",表示热含量,当时说既然"熵"有了,那么就造一个代表热含量的词吧。新造字不多,一般都是现有的。有一些文人不大注意的不常用的字,在物理学名词里很有意义,也派上了用场。如有一个字叫"蠕",英文里叫creep,物理现象叫"蠕变",即物体温度高了,慢慢地变化,creep wave叫"蠕形波", "蠕"这个字很形象入神。后来不少人往往就不太作这样的推敲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的,特别是上海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批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名词审定也做了很多工作,如陆学善先生、施汝为先生、杨肇燫先生。那个时候,实际上他们都给困在上海了,走不开,但又无法正常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事情不多的情况下,每个星期总要聚到一起,讨论名词问题。
  
  "名词审定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樊静:马老,您在从事科研工作同时,对物理声学名词的制定和统一也做了大量工作。相信您对名词审定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是有着切身感受的,能否谈点在这方面的体会。
  马老:名词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一直将名词的制定和审定视作科研活动的一部分。我觉得名词审定工作是难度极大的工作。比如"文革"前后讨论我国的大小数词头问题。我国不是拼音文字,没有词头,只有数目,古代小数有分、厘、毫、丝、忽、微,都是十进制,不过,微以下就存有问题,因为,微以下在国外是千进制,所以在那个时候有人建议中国古代的数词变一变,建议用纤(10-9)、沙(10-12)、尘(10-15)、渺(10-18)等,为了符合国际数字习惯,改为千进,这些都是数字。大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曾建议用京(109)、垓(1012)、秭(1015)、穰(1018),也是千进。大数有个、十、百、千、万、亿、兆,到万都是十进,没有什么问题的,物理学名词中不用万、亿,按原来兆为千千,以下是京、垓等,这也都是数字,亿、兆过去有时以万进,万万叫亿,万亿叫兆,万兆叫京;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万万叫亿,亿亿叫兆,兆兆叫京,为了与国际数字用法一致,采用千进法比较方便。经济上使用万进已成习惯。大数在国外,各国叫法也不完全相同。在美国,百万称million,一百万的一千倍叫billion,再一千倍叫trillion。 在欧洲就不是这样,百万称million ,百万的一千倍叫milliard ,milliard的一千倍叫billion,因此,欧洲的billion比美国的大一千倍,但是词头,各国都是giga G,tera T,等。
  在解放前,名词工作有时还受到来自政府的干扰。最突出的就是"公分"问题。那时国民政府公布了度量衡法,什么东西不好取名字就加一"公"字,长度单位米叫公尺 ,米的十分之一叫公寸,米的百分之一叫公分;质量单位千克叫公斤,克叫公分;面积单位也有叫公亩公分的,乱套了,严先生就在东方杂志上写了一篇《论公分·公分·公分》,进行讽刺和抨击。
  当然,我们党和国家是非常重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成立伊始 ,首先就组织一些人讨论物理学名词。1950年在原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之下设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吸收全国各有关方面的专家为委员,把从国外引进的近代自然科学名词术语译成规范的汉语,并统一审定已有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奠定了我国学术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的基础。虽然"文革"中,机构被取消了,工作就停顿了,但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务院批准由中科院牵头,专门设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1997年起改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者注。,最初由严老任主任委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名词审定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现在,仅《声学名词》一书就已经出了好几版。
  
  "制定名词不能把希望放在翻译家身上"
  
  樊静:拟订名词时,有的主张用音译,有的主张用意译,您认为哪种好?
  马老:完全音译的看不懂,因此还是意译的好一些。如早期从日本引进的名词"德律风""得力风",从字面是看不懂的,现在大家都叫电话。
  物理学名词要注意名词的科学性,也就是说要严格,同时也讲求文雅、生动,但首要的是科学性,因为具有科学性才容易通行。我国最早翻译的一本声学书,叫《声学》,是清末出版的,那时是怎么翻译呢,先请一个稍微懂声学的传教士讲解,由另一个懂得英文的人按中文意思给讲出来,林纾按这个人讲的用文言文给写出来。在解放初期,我国培训的翻译人员,由于一般只进行短期的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中文不大懂,对英文也不大懂。但是也有下功夫的,如广播电视部门,把分配来的大学生再让他们学两年的外语。像这样的翻译是比较少的,一般的单位不下这种功夫,也没有足够多的技术人员,所以基本上都是照着字来翻译的,因而很多从外国引进的名词意义不是很确切。现在有些单位如出版社,翻译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名词工作需要一批对本学科有相当修养,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科技工作者,这样才能搞好名词统一和推广工作。制定名词不同于翻译,要根据事物本质和中国语文规律和用法定出恰当的名词,不是一一照译。声学名词里面,就有一个名词没有处理好,从科学性和用词的文雅生动来看,应叫"声呐"(sonar)很好,可是由于当初翻译时不懂声学,结果直至今天还有叫"声纳"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将acoustic susceptance定名为"声纳",是表示声波在传播中的导声能力量度的声导纳的一个分量--编者注。的,这就和声导纳(振动速度与声压之比)的声纳冲突了。把定名词的工作放在翻译家的身上是不妥当的。
  
  关于人名的翻译
  
  马老:现在在翻译里面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就是外国人的人名。给外国人取一个中国式的名字,当然可以。如牛顿,开始牛顿在中国文献史上写作耐顿,是从日文来的,这个字也是音译字,按照汉语拼音念也是对的,因为Newton也念作"纽吞"(英文),也念作"劳艾吞"(德文),日本人引进外国人的东西从德国引进的多,所以好多按照音译的东西接近德文的语音,所以就慢慢地接受"牛顿",这挺好。但一些不常见的人名怎么取,按说很可笑了,外国人非要给取中国的名字,这就没有必要。一个名称就是一个代名词,爱叫什么叫什么。
  樊静:全国科技名词委专门设有译名协调委员会,就是解决所有学科里面涉及到外国人名转为汉字的问题。
  马老:对于外国人的名字我倒有一个看法。对于通俗读物、科普读物,要求读者人人都懂英文是没有必要的,外国人名可以转译成汉字。专业读物就用原文有什么不好?他那几个英文字母都认识。按说,在科普读物上保留外文名字也可以,因为汉语拼音字母是国家规定的,小孩从小学就开始学,碰到英文名字,不认识,读不准也没关系,知道是这个人就行了。况且,外国人念人名或地名,念的声音不大对,是常有的事,如"伦敦"、"巴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发音都有差异,再如拉登-拉丹,国外不同的国家读音不一样。因此,我们按照汉语拼音的发音来念,也没什么不可以。Paris不管读什么,都是它。我们的报纸里出现外文的情况很多,CD、DVD谁都知道,你还要给它翻译成中文,有必要吗?
  这样呢,对专业的人更方便,他去查专业文献时,按名字就很快就查到了。对非专业的人呢,没有什么不方便,因为他不需要去了解这个人怎么回事,做过什么工作,作出什么贡献,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叫这个名字就得了。
  樊静:现在中国人的名字对外翻译时很不规范,先生是怎么看的?
  马老:我赞成中国人的名字用汉语拼音来拼出来,姓用大写。其实,用大写字母来写姓已不新鲜,不是谁的发明创造。法国人虽然名在前,姓在后,但姓全都是大写。姓大写是为了方便,防止引起误会,如阿拉伯人,名字很长,到底哪几个字是他的主要部分,哪个是他的姓,这很有必要把某个字大写,否则,整个都写上,挺繁琐。所以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让人们能够有相同的理解就行了。
  樊静:在我们国内来说,要把它统一起来,不要各搞各的。
  马老:不要你这么做,我那么做,用一简单的方法,大家都可以照办。
  "‘声‘和‘音‘在名词的制定中有待规范"
  樊静:我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末,您就编了一本声学术语,在编的过程中,有哪些词经过了研究的和反复修改的,哪些名词是你们创造的,能举例说说吗?
  马老:最主要的,是"声"和"音",这两字从古时起意思就不一样,我们作了一些考据,不光是讨论,而且还查了一些文献。
  樊静:声和音有什么区别,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马老:声是总称,音,"声之文者也",是有调的声。由此出发,应该把以前惯用的名词:超音、录音、放音、音量等改为超声、录声、放声、声量等。当然,一开始使用这些名词可能会不大习惯,但不久就会习惯了。例如"超声"就已经被大家所乐于接受了。
  樊静:如今,"声"和"音"滥用的情况还很普遍,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马老:原则上对某一学科的名词作规范时,要尊重别的学科,因而在声学上规定的标准有时不能影响到别的学科。超音速应该叫超声速,没有道理叫超音速。这种协调和统一的任务不是靠一个学科来做的,而是要靠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和有关学科协商。我建议全国名词委出一些小册子,容易携带,翻阅也方便,这样有利于普及。作为一个标准性的东西,就应该弄得正式点,而常用的东西就应该处理得小巧些。我的包里还有一本物理学名词呢,小巧的,用了多少年了,很有用,随时可以拿出来查查。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虽然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想向马老请教,但考虑到马老毕竟年事已高,不便作长时间叨扰,于是收住了话头,告辞而回。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这是《诗经·小雅》里的一句。秩秩:有智慧。大猷:方略。马老的确是一位智者。◇ 
  
  简讯
  
  第二届国际术语学(暨纪念术语学家E. Drezen诞辰110周年)大会于2002年10月21~25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来自奥地利、德国、美国、丹麦、俄罗斯、中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芬兰、瑞典、匈牙利等国家的5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在大会上,有39名学者就多语言信息社会中的术语和技术传播、教学及翻译中的术语问题、因特网时代计算机化术语工作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理论、应用和管理方面的议题作了专题发言和广泛研讨。全国科技名词委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的术语工作并宣读了学术论文。本次大会还就加强世界各国术语学界之间的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表了会议宣言。(刘青)
其他文献
Emile Durkheim(1858~1917)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重要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他也频频“光顾”许多中文社科类书籍。不过他在中国却分身有术,善于变脸,简直可称得上是外国名人变脸之最了。请看:
期刊
摘要“食人鲳”是脂鲤目脂鲤科锯鲑脂鲤亚科锯鲑脂鲤属鱼类的俗称,这类鱼主要产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已经作为观赏鱼类被引入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鉴于目前国内对这一类群的鱼类了解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有关“食人鲳”的形态学和生物学信息,并针对食人鲳的英文名Piranha的中文译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Piranha,脂鲤,分类,中文译法  Piranha是对一类分布于南美
期刊
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是生态学(Ecol—ogy)、生理学(Physiology)、热生理学(ThermalPhys—iology)、热生物学(Thermal Biology)、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Ecology)(或生态生理学,EcologicalPhysiology或Ecophysiology)、环境生理学(Environ—mentalPhys
期刊
2000年6月22日,微软公司宣布了.NET战略,并开始了对.NET这一全新概念的宣传和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微软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构想:计算将超越网络浏览,进入一个更为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和极为丰富的软件服务的新世界,这也给人们描绘了一幅下一代软件开发和互联网应用的美好蓝图。.NET是软件巨头微软公司自MS-DOS向Windows转化后的又一次重大策略转变,针对了新一代的互联网与新一代的系统平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fault与failure,以及MTBF与MTTF的确切含义。建议分别译为故障、失效,平均失效间隔时间和失效前平均时间。  关键词 fault failure MTBF MTTF 故障 失效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失效前平均时间
期刊
期刊
“Acclimation”是生物热生理学(Thermal Physiology)中的术语之一,《英汉辞海》将其释为“有机个体对直接环境的变更所表现出的生理调节”。根据国际生理学协会热生理学分会于2001年修订的《热生理学术语(第三版) 》,“Acclimation”的原义是指“生物个体在遭遇应激时所表现出的生理学和行为学变化,能够缓解实验条件下某些气候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紧张状态或增强其抗紧张状态的
期刊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测绘基本术语》中有“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一词,其定义为“观测两点间的天顶距,再根据已知距离推求高差的测量方法。”在《大地测量术语》中也有“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通过观测三角网中各边端点的天顶距,利用已知边长确定三角网各点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而且在其“前言”中还强调:“凡在此以前的有关术语标
期刊
摘 要 如何以汉语拼音正确表达我国论文作者人名的问题非常重要。国家语委过去制定的几个相关文件颁布以后,中国人姓名的拼写有了规矩,但仍不能适应文献著录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要求。为了规范数据库中重要检索和评价项目的数据格式,提高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我们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该规范对汉语姓名拼写法作了变通处理。执行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期刊
长期以来科技翻译界在引进外来术语 都必须译为汉语;译名应以意译为主,往往刻时有一些习惯方法,诸如原文中的每一词语 意追求“信达雅”,有时造成译名中的长期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