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课堂脱离生活和缺乏生命力,而且语文学习仍局限于课堂,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其工具性功能未能都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语文人文意识十分欠缺。教师通过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经典诵读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课内外一体化;策略
当前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不懂孝义、自私自利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如今的学生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都很有裨益。所以如何通过课堂内外的拓展,开发一体化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内外经典诵读展现比翼双飞的新天地呢?
一、课内外结合,精选古文内容
传统经典诗文,语言精炼,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非常适合学生诵读,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生首先学会教材中古文的学习方法,再迁移到课外经典古文的诵读中。
中華文化浩如烟海,小学阶段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诵读有价值的内容成为实验开展的首要问题,“不学《古文》,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熟读唐古文三百首,不会作古文也会吟”,这些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指导着我们对内容的选择。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欣赏水平有限,所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得精挑细选诵读内容。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有益处有意义的原则,结合课文中的古文学习,适当拓展延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因此可以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将传统古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名句等进行整理,列出篇目。教学中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典诵读正如一把闪闪发光的进钥匙,它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门,让童心乘着“经典美文诵读”的翅膀为了华夏民族的腾飞而展翅飞扬。
二、把握诵读特点,拉近诵读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诵读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个体活动,个体体验性是经典诵读的突出特点。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结合点,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的能动作用。经由形象体验升华为精神体验后,深入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还具有较强的净化性,在诵读过程中,经典诗文外在的节奏和形式之美,内在的情感和意境之美,都能够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精神的净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诵读时展开想象与联想,享受诗文中的超脱境界,获得思想情操的陶冶。同时经典诵读还具有建构性,是增加语文积累、建构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经典诗文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深邃的文化元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广泛地接触大量语言文字,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内涵和精神境界。
三、营造诵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首先,诵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小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拉近诵读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进行诵读。例如,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在诵读教学中可以结合节日习俗来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其次,诵读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思维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感悟。例如针对诗文描绘的内容,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诵读。第三,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在生动的情节中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诗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等知识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
四、构建诵读对话,深刻理解文本内涵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在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逐渐认识文本,实现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首先要构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认读和理解字词、句子,是与文本对话的首要条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与文本对话,尝试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内涵。其次要构建师生之间的对话,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第三要构建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与交流,交换个体对于诗文的理解,实现对于文本的多样化解读。
五、开展诵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诵读体验
丰富的诵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真正感受诗文的内涵与意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制订阶段化的诵读目标,为学生定制差异化的诵读任务,让学生分阶段完成诵读目标,激励学生的诵读信心和诵读兴趣;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上贯穿诵读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化的诵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进行诵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开展校园诵读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诵读体验。
总之,经典诵读是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经典诵读课内外一体化诵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真正走近文本,深入体验经典诗文的意境和内涵,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良伟.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09).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课内外一体化;策略
当前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不懂孝义、自私自利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如今的学生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都很有裨益。所以如何通过课堂内外的拓展,开发一体化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内外经典诵读展现比翼双飞的新天地呢?
一、课内外结合,精选古文内容
传统经典诗文,语言精炼,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非常适合学生诵读,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生首先学会教材中古文的学习方法,再迁移到课外经典古文的诵读中。
中華文化浩如烟海,小学阶段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诵读有价值的内容成为实验开展的首要问题,“不学《古文》,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熟读唐古文三百首,不会作古文也会吟”,这些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指导着我们对内容的选择。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欣赏水平有限,所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得精挑细选诵读内容。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有益处有意义的原则,结合课文中的古文学习,适当拓展延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因此可以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将传统古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名句等进行整理,列出篇目。教学中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典诵读正如一把闪闪发光的进钥匙,它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门,让童心乘着“经典美文诵读”的翅膀为了华夏民族的腾飞而展翅飞扬。
二、把握诵读特点,拉近诵读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诵读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个体活动,个体体验性是经典诵读的突出特点。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结合点,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的能动作用。经由形象体验升华为精神体验后,深入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还具有较强的净化性,在诵读过程中,经典诗文外在的节奏和形式之美,内在的情感和意境之美,都能够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精神的净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诵读时展开想象与联想,享受诗文中的超脱境界,获得思想情操的陶冶。同时经典诵读还具有建构性,是增加语文积累、建构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经典诗文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深邃的文化元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广泛地接触大量语言文字,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内涵和精神境界。
三、营造诵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首先,诵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小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拉近诵读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进行诵读。例如,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在诵读教学中可以结合节日习俗来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其次,诵读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思维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感悟。例如针对诗文描绘的内容,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诵读。第三,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在生动的情节中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诗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等知识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
四、构建诵读对话,深刻理解文本内涵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在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逐渐认识文本,实现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首先要构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认读和理解字词、句子,是与文本对话的首要条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与文本对话,尝试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内涵。其次要构建师生之间的对话,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第三要构建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与交流,交换个体对于诗文的理解,实现对于文本的多样化解读。
五、开展诵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诵读体验
丰富的诵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真正感受诗文的内涵与意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制订阶段化的诵读目标,为学生定制差异化的诵读任务,让学生分阶段完成诵读目标,激励学生的诵读信心和诵读兴趣;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上贯穿诵读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化的诵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进行诵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开展校园诵读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诵读体验。
总之,经典诵读是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经典诵读课内外一体化诵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真正走近文本,深入体验经典诗文的意境和内涵,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良伟.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