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独创能力。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学=学会”教学思想主张以鼓励为主,激发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和谐互动。遵循这一思想,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造性表现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
二、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其次教师要提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可从培养以下能力方面进行。
1.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
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幼儿时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当然,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不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展示后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字正腔圆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的话语感染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的表现自己。
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成立合唱团、话剧文学社。定期的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都是提供学生展示能力、增强信心、提高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音乐会、电视晚会,注意观察,深刻体会艺术家演绎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精华,了解音乐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2.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作时机、激发学生扑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间。如学习歌曲《鼓浪屿之波》是为了快速记忆歌词,我让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结果很多学生不仅运用了联想还运用了肢体语言帮助记忆,我抓住契机,干脆让学生演双簧,连说带演,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习歌曲、歌词的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扑捉灵感的重要手段,因此,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将灵感流入笔端、记录在册。
2.1填词:
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所填歌词要与音乐相呼应。注意歌词压韵、意思连贯,对位规整。结束句尽量归到开口音上,便于演唱。如:当我第一次背上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老师站在门口把我迎接,象妈妈一样,望着我微笑。以ao压韵,且在开口音上。
2.2记谱:
如何快速将灵感中的旋律记录下来呢?首先,教会学生将脑中的旋律音符快速记录下来,然后再将节奏和入音符,接着,反复哼唱、并检查有无单音遗漏,最后,检查节奏记录是否正确。当然,能记乐谱需要扎实的视唱功底、及良好的听辩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各种乐器,视唱很好,教会这些学生记乐谱,对他们创作音乐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教会学生了解、掌握创作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好比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音乐创作的大门,通过这扇门,学生的灵感将会得到创造性发挥。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从其他方面进行。如:为歌曲配打击乐节奏、为优美的旋律配身势练习(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填空完成旋律、为旋律配歌词、改编歌词、改编旋律、创作旋律,可以让学生利用费旧易拉罐、酒瓶盖、茶杯、瓷碗等材料自制打击乐器。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参与、自主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参与创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鼓励学生自发组织排练一些小品、话剧片段、自编、自导各种联欢会,策划各种课外活动,拓展创作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融为一体,大胆创新、开拓进取。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造性表现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
二、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其次教师要提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可从培养以下能力方面进行。
1.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
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幼儿时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当然,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不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展示后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字正腔圆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的话语感染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的表现自己。
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成立合唱团、话剧文学社。定期的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都是提供学生展示能力、增强信心、提高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音乐会、电视晚会,注意观察,深刻体会艺术家演绎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精华,了解音乐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2.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作时机、激发学生扑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间。如学习歌曲《鼓浪屿之波》是为了快速记忆歌词,我让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结果很多学生不仅运用了联想还运用了肢体语言帮助记忆,我抓住契机,干脆让学生演双簧,连说带演,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习歌曲、歌词的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扑捉灵感的重要手段,因此,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将灵感流入笔端、记录在册。
2.1填词:
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所填歌词要与音乐相呼应。注意歌词压韵、意思连贯,对位规整。结束句尽量归到开口音上,便于演唱。如:当我第一次背上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老师站在门口把我迎接,象妈妈一样,望着我微笑。以ao压韵,且在开口音上。
2.2记谱:
如何快速将灵感中的旋律记录下来呢?首先,教会学生将脑中的旋律音符快速记录下来,然后再将节奏和入音符,接着,反复哼唱、并检查有无单音遗漏,最后,检查节奏记录是否正确。当然,能记乐谱需要扎实的视唱功底、及良好的听辩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各种乐器,视唱很好,教会这些学生记乐谱,对他们创作音乐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教会学生了解、掌握创作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好比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音乐创作的大门,通过这扇门,学生的灵感将会得到创造性发挥。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从其他方面进行。如:为歌曲配打击乐节奏、为优美的旋律配身势练习(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填空完成旋律、为旋律配歌词、改编歌词、改编旋律、创作旋律,可以让学生利用费旧易拉罐、酒瓶盖、茶杯、瓷碗等材料自制打击乐器。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参与、自主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参与创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鼓励学生自发组织排练一些小品、话剧片段、自编、自导各种联欢会,策划各种课外活动,拓展创作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融为一体,大胆创新、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