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象”的生态之美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诗文中“心”与“象”的呈现方式,是“言”与“意”所具有的生命诗性美的更高级形态——生态之美。他通过系统地整合“形与影”的生命本质、“言与意”的生命诗性美,以艺术审美的诗性语言带领阅读者走向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同时再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超越生命经验本身的审美体验,引发出人如何生存的生态思索。
  关键词:“心”与“象”;生态美;陶渊明;田园诗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态诗学研究”(gxun-chxps2018104)研究成果。
  “心”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心”与“象”合主要指心性与物象合二为一所产生的“天人合一”的意象审美境界。与“心”这个概念相关的论述,要属庄子最详。“机心”典出《庄子·外篇·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1]庄子在《外篇·天地》一文中指出了“无心”“刳心”与“机心”三种“心”:“无心”对“道”而言是最好的;“刳心”意指自私自利之心;“机心”最差,主要是指人的巧诈、机巧功利之心。庄子认为只有摒弃掉“机心”才能够“抱朴归真”,才足以让心神安宁,安宁的心神方可载道。从艺术美学上说,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保持对自然事物的纯真态度,从而求得艺术的真味造诣。“赤子之心”与庄子反对的“机心”可谓是相得益彰。生态之美,亦是生态美,袁鼎生教授在《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一书指出了生态美的生成方式:“主客体潜能的自由对生构成生态美。”[2]主客体之间之所以能够达成自由对生的审美状态,就在于审美主体的“心”性与审美客体即“象”之间能够产生某种交互的吸引力,它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不存在阻隔,而是以自由的生成方式产生出生态之美。
  陶渊明诗文中的“心”的体现形态有:“交心”“称心”“中心”“写心”“欣心”“欢心”“斯心”“有心”“求心”“其心”“素心”“心在”“游心”“心曲”“应心”“心念”“我心”“纵心”“溺心”“心远”“粥者心”“心先醉”“一心”“心理”“此心”“吾心”“心知”“王母心”“昔心”“易进之心”“诚心”“苦心”“邪心”“顺心”“心为形役”“委心”“寄心”“在心”“至心”“摧心”“心遗得失”“心有常闲”等等达40多处。这些“心”的形态可分为欢喜之“心”、真诚之“心”、悲苦之“心”、羁绊之“心”、往昔之“心”、顺应本性之“心”与寄情之“心”,足可见陶渊明对“心”的世界展现是丰富多维的,正如他的一生虽看起来散淡不惊,却是复杂现实与理想追求交织而成的丰富多彩的一生。
  无论陶渊明在诗文中呈现出多少对“心”的形态描写,他所显现的“心”更为切近庄子所倡导的“抱朴归真”的“无心”状态,这与他渴求“抱真”的天然心性是一致的。“抱真”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象”之间自由对生,构合出了陶渊明诗文中“无机心”的生态之美,也显现出陶渊明质朴的生命本性。
  一、“大象”时移与“寄心”
  而生的“道弥”生态美
  年近50的陶渊明已经归居田园六年之久,但他对德行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此时写就的《咏二疏》明确指出了他对历史人物历久弥新而不衰的德行的爱慕之情:“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3]373
  “大象”,指天,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二疏”,指汉朝疏广与疏受叔侄,他们同朝为官,官至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当太子12岁时能够识得《孝经》与《论语》,他们便辞官归家;晚年又散尽皇帝所赐之物,不留给子孙财物,得以安乐终年,其知进知退的美德被后世传扬。一般人的一生中比较看重的是生前身后名,但是这些东西都会随着“大象”的运转流逝而消失。然而,具有高洁德行的历史人物与天道相比,身名也会流逝掉,留下的是无形存在的美德。陶渊明认为的美德,是与天同行的一种美德,也就是顺应天道自然而保全性命的德行。“二疏”作为陶渊明追羡德行的一个“象”,他并未完全以托物寄怀的方式进行赞誉,而是自发地对他们的德行进行追慕,这种追慕自由生发于他的天性。另一首《祭程氏妹文》:“行止中闺,可象可效”[5]191,是陶渊明对程氏妹有善行、孝顺友爱、关心亲人的美德的认可与赞誉。
  陶渊明对“二疏”及程氏妹的追慕、认可,既有对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观的认可,又有对社会伦理规范之下的美德的赞扬,两者之间在陶渊明看来不存在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它们皆是陶渊明内心的“抱真”心性与崇高人物德行自由对生出的“慕德”之美。这种“慕德”之美,彰显出社会生态美的本质价值得以留存,就在于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与社会伦理的德行能够完美融合。
  二、“气澈天象明”与
  “独闲谣”而生的“多娱”生态美
  人与自然事物相处的过程之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情感投射于自然事物之上,人的心情会随自然事物的好坏而变化。陶渊明更是喜欢与自然事物进行交流,当他面对生存的难题时,时常会于自然之中去寻求安慰与解脱。55岁的陶渊明拒绝了著作郎一职,心情有所波动,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写就了《九日闲居》:“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6]69-70重阳,具有圆满、长久的意思。在陶渊明的认知中,九月九日只不过是按时节的交替而来,自然而然的,但是俗人热爱其重阳之名,便将其追求长久、圆满的心愿赋予了它,叫作九月九日重阳节。
  而在陶渊明拒绝著作郎一职的这一年,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空气澄澈,天空的日月星辰分外光明,燕去无影,雁归有声,在如此宁静而无人打扰的自然生态中,他想起了酒和菊花,酒能够去除人的烦忧,菊花能帮助人延年益寿;但是贫寒的隐士却无酒可饮,还是整起衣襟,独自悠然歌咏吧。盘桓休憩的日子本有很多欢愉,怎么能说归隐没有快乐可言呢?陶渊明认为的“多娱”,是他“自然本性”返归自然生态而形成的欢愉情感。对陶渊明来说,世事的无常并不影响人对长生与俗名的追求,为此人不惜给一个自然而自然的季节节点加以命名,并赋予美好的意味。这与陶渊明的本性相违背,他觉得自然而然的事物,不应该强加上人的名利之心。然而,陶渊明毕竟生活在东晉末年,士人崇名慕利并不可耻,加之自己的祖上又有很多出仕成功的先辈,他内心难免会与俗名产生纠葛,“淹留岂无成”从侧面衬托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最后,他以“栖迟固多娱”的安慰来回应了真实的内心世界,又使得心灵保持了平和。这又与“气澈天象明”的天气密切相关。好天气化解了陶渊明的一半心绪,他内心固守自然的天性与此气象自由对生,最终生发成了他安然处于园田自然的精神生态美。   三、“素心”于“南村”而生的“言谈”生态美
  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指出,陶渊明:“弱不好弄,长实素心。”[6]595素心,心地纯洁善良、内心朴素、心灵纯真且没有杂念,与庄子所言的“朴素”的道态形式可以互通。颜延之形容陶渊明的本心使用“素心”一词,足可见陶渊明的本心是以“素”的品質为根基的。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并序》中对“素”的品质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总结:“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3]423,“抱朴守静”是陶渊明“素心”的实践基础,他归居园田以游心志,是与此“素心”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当陶渊明移居到南村时,“素心”在南村的园田生活中得以显现,这对陶渊明来说是种极大地满足。“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5]56(《移居二首》其一)陶渊明的贫士身份与卑微的官场生活,使他并不乐意纠缠复杂的俗世生活。听说南村的人们持有“心地善良”的“素心”,他就迫不及待地迁居到了南村生活。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居所简陋,可是邻居之间相互造访,人们彼此之间谈话十分融洽,有文章可以一起欣赏,有疑问可以一起剖析。同时在春秋时分这段好日子中,可以登高赋诗:“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二首》其二);邻里之间过门互相打招呼,有酒就一起共饮,“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其二);农闲时候就穿衣去对方家寻访,而且“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人与人之间的“言谈”十分和洽。朴素的农人、恬静的园田生活与和洽的人际关系,构成“南村”和谐、自适、生机盎然的社会生态家园。
  四、结语
  陶渊明本性喜欢“抱朴归真”的“素心”生活,他出色地描述“南村”的农舍生活,并且能亲身体悟到其间的乐趣,就是因为“南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养育出了一批“素心”之人。所以说,陶渊明描绘南村和谐的自然山水,其实是在阐发他对和谐社会生态家园的爱慕、珍惜及守护。与自然生态相处,说到底也就是人与自身及人与生态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陶渊明移居“南村”,过上了与自己本性诉求相投的生活,此时他略带紧张又自由舒展的内心与“南村”的自然风情之间对生出了“欢欣”的园田意象:生活方式简单,彼此之间心地单纯、朴素,却又不乏诗、书、酒的园田雅趣;自然生态所赠予人的物质资源由它自由生发生长,而人只是拿去满足自己的那部分需求,闲暇时分并对它进行诗性语言的歌咏。这种生态美实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之间的自由整生,可以说是精神生态美的范型。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上册)[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72.
  [2]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4.
  [3]陶渊明.陶渊明集(上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4]老子.老子[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9.
  [5]陶渊明.陶渊明集[M].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陶渊明.陶渊明集(下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作者简介:吕旭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弗莱的形式主义艺术批评中,他对色彩、轮廓、线条等形式因素的描述,都是围绕着“造型”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弗莱在对后印象派,尤其是塞尚的作品的辩护与解读中,探讨了“造型”以及“色彩”问题与情感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批评理论。  关键词:罗杰·弗莱;塞尚;造型;色彩  一、研究背景  沈语冰曾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罗杰·弗莱系统地发展了始于德奥及意大利艺术史学派中的形式分析传统,并且
期刊
摘 要:钱松的一生,历经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人生的曲折和波澜,钱松以自己的作品回答了时代对山水画提出的要求,形成了自己遒劲雄浑、古拙苍润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给人深刻的印象以及巨大的感染力,不仅仅是纯熟全面的技法,也不只是多样的面貌,更多的是作品中突出的个性、鲜明的形象、特殊的境界、精神和时代的相通,使人一眼便能分辨出它所反映的时代的典型风貌。  關键字:钱松;山水画;笔墨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中国的现代诗歌经历了几次大的美学转变,各个时期的诗歌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追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现代诗的样貌。雅可布森提出的诗性功能为学界提供了阐释诗歌的新思路,他从语言的指向性、对等原则等方面说明了文学语言中诗性功能的表达。以第三代诗人的创作为例,可以借助于意象之间的关联性和隐喻的使用来阐释现代诗歌中的诗性功能,剖析诗歌中对等原则以及语言的指向,进而挖掘第三代诗人诗歌中的特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蒋金岳的花鸟画、山水画,有着扎实的书法和工笔功底,大写意中不失精细。在构图和用笔上,既强调整体气势,又注重细节精到。他善于处理水墨干湿和运笔快慢的关系,使画面达到水墨交融、色墨辉映、韵致生动的效果。其作品豪放大气,和谐的画面表现出蓬勃的朝气与盎然的气息。酣畅淋漓的笔墨,充满豪情,可见他乐观豁达的品性,反映出一种蒸蒸日上、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蒋金岳;花鸟;山水;用墨;豪放;时代精
期刊
摘 要:从世界文学的视野来看,在张柠《三城记》中可以看到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列文的影子。《三城记》在叙事模式上虽然与《浮士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却没有采用传统小说的深度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扇形结构。主人公顾明笛既没有成长为英雄,也没有被社会吞噬,但他在不断的追求中保持了自我。顾明笛作为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精神困惑和不断追求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症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城记》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来
期刊
摘 要:梁宗岱通过中国古代诗词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对话,寻到“纯诗”这一创作理想,借以大胆面对现代诗、白话文的浅陋弊病。他的目的不仅在于改造新诗,还在努力解决中国语言文字发展至新文化运动后的转变断层问题,为建设“中国诗”的本体出谋划策。他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音乐性、文学与思想、文学与生活乃至与抗战之间的紧密关系,呼唤创作的精思、新格律和新的语言工具。  关键词: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象征主义
期刊
摘 要: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被誉为世界电影大师。以他的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我出生了,但……》为例,通过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思维逻辑的错置、剪辑突出等方面,对比小津早期喜剧表现手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影片童真、温暖人性及苦涩人生况味的艺术意蕴,对后期影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小津安二郎;早期喜剧;《我出生了,但……》  小津安二郎(1903—1963),日本著名导演,一生拍摄作品54部,留
期刊
摘 要: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丈夫》,以湘西某河畔的妓船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妻子在船上“做生意”,丈夫逢年过节偶尔来探望的故事。小说《丈夫》典型地体现了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浪漫主义,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对立的
期刊
摘 要:希罗尼穆斯·博斯是尼德兰15至16世纪极具神秘色彩的艺术家,博斯将想象力都外化于三联画《人间乐园》面板之上,面对这样一幅视觉效果极强的三联画作,其携带的庞杂信息往往让观者陷入自省。以三联画绘画内容为主体,探究博斯运用其间的图像元素与隐喻象征,从人像、造物、拟景三个方面解读博斯的宇宙构造。  关键词:博斯;人间乐园;三联画;图像;隐喻  博斯约于1505年至1516年创作了《人间乐园》三联画
期刊
摘 要:在1949到1963年之间这段时间里,妇女题材宣传画经历了数次嬗变。由早期的劳动者形象建构,到随后性别特征的显现,再到上海月份牌画风格在60年代初的短暂回潮,宣传画塑造了新型的妇女形象,演绎了以“新气象”为关键词的审美风尚。这些作品突破了过去文人画和上海月份牌画那种狭窄的选题,将自己关注的范围拓展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一种初级阶段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实现了公共意志与民众意愿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