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松嵒 推陈出新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钱松的一生,历经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人生的曲折和波澜,钱松以自己的作品回答了时代对山水画提出的要求,形成了自己遒劲雄浑、古拙苍润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给人深刻的印象以及巨大的感染力,不仅仅是纯熟全面的技法,也不只是多样的面貌,更多的是作品中突出的个性、鲜明的形象、特殊的境界、精神和时代的相通,使人一眼便能分辨出它所反映的时代的典型风貌。
  關键字:钱松;山水画;笔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钱松绘画艺术研究”(2019-QN-25)研究成果。
  55年前,“钱松嵒国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在当时赢得了美术界的一片赞扬。著名画家华君武撰文评价钱松嵒的作品是“给予我们美术界一个样板”。55年后的今天,在钱松嵒诞辰120周年之际,回望这一高峰,近距离欣赏品读他的画作,依然可以看到鲜明的时代印记。钱松嵒取得的成就与他师传统、师造化以及他的学识修养和思想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 对传统经典心存敬畏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云:“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因为受秀才父亲钱绍起的影响,他在幼年便对绘画和书法产生浓厚兴趣,研习《芥子园画传》,诵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半耕半读的五年里,求知若渴,不间断地学习传统画论,抄写《苦瓜和尚语录》,阅读李成的《山水诀》、郭熙的《林泉高致》、韩拙的《山水纯画集》等著作,从中学习山水画的笔墨章法和诗书画印之间的关系。在书法方面,他自幼熟悉毛笔特性,在父亲的指导下,养成了良好的用笔运腕习惯,为以后书画创作中笔笔中锋、增加“写”的力度和厚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锡求学期间,在吴观岱、胡汀鹭的指导下,钱松嵒临习王诜、唐寅、石涛、石溪等名家的作品,继续在“师古人”方面下苦功夫,其中石溪和石涛对钱松嵒影响巨大。石溪重视向客观山水学习,食古而化,所作山水老辣苍健、雄浑豪迈,构图奇特,意境深幽。石涛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在表现具体山川时“峰与皴合,皴自峰生”,擅用特写之景,笔意纵恣,脱尽画家窠臼,画面呈现出勃勃生机。面对这些经典的作品和绘画理论,钱松嵒始终保持一颗虔诚之心从中汲取养分,深刻体会到传统笔墨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释放出无限神采。
  二、 细致观察自然与生活,敢于突破
  钱松嵒受到《古文观止》中“太史公游天下名山大川、故其文益壮”的影响,加上父亲常常教导自己要感受山川之观,从青少年起,他便着意领会自然山川的壮美,不停地尝试对景写生。在15岁的时候,钱松嵒创作了第一幅表现家乡山顶云气迷蒙之景的山水画《岫晓云深》;21岁时,他创作了描绘无锡鼋头渚、锡山、惠山等名胜12幅。20世纪30年代,钱松嵒画镇江、画虞山,画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40年代,钱松嵒尝试对宜兴张公洞、善卷洞的石纹皴法进行研究,此时的他已经在无锡画坛崭露头角。50年代,钱松嵒的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他画土地改革、春耕、积肥、运菜等农民活动,发挥才智表现新生活、新事物。
  这一时期创作的《交公粮》(如图1)、《拔界杨》(如图2)等是以人物为主的作品。在作品《治螟图》(如图3)中,钱松嵒画了21个活力四射、精力充沛的学生,生动地再现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治螟瞬间。画面中,田埂自然切割,曲折构建为“之”字形构图,画中人物近大远小,借鉴了速写的表现手法,每个人的动作都不尽相同,学生们的劳动热情跃然纸上。在配景的处理上,钱松嵒运用自己擅长的山水烘托画面,使原本难入画的“治螟”活动变成了赏心悦目的画面。在今天看来,这幅《治螟图》也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比如人物神情的变化不够丰富自然,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幅作品正面回答了中国画能够满足反映现实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体现出画家积极求变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旅行写生在钱松嵒的艺术成就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塞北壮游,或是跟随江苏省国画工作团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还是南下远行,他每到一处名山,都会尽可能地登至山顶,在高处俯瞰,仔细观察地形地貌,边看边想边记。钱松嵒画华山,不仅只是拘泥于“荷叶皴”,主要在气势上抓住一个“雄”字;画陕北,他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时代精神的本质。所谓时代性,不仅仅停留在罗列拖拉机、水库、高压线这样的新事物上,而是能够画出原来贫瘠的陕北为什么能够变成今天富庶的陕北江南。绘画是精神的产物,技巧是传达精神的手段,新的精神要强烈的表达出来,就要突破原有的技巧[1]。为了表达新的思想和精神,钱松嵒在皴法、色彩以及构图技巧上进行了新突破。
  (一)皴法上的突破
  钱松嵒创造了“黄土皴”来表现新时代下陕北的现实生活和自然造化的美。在陕北写生时,看到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貌特征,钱松嵒在《顽石楼画语》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个特点是构成艺术真实性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从西安到延安,经过黄土高原,土质僵硬,非土非石,这种皴法为画体所无……我们要歌颂这个“江南”,画这个“江南”,就不能不画黄土高原,创造一个黄土高原皴,在古人皴法中填补一个空白。[2]
  在《陕北高秋》中可以发现,在具体表现地貌特色时,钱松嵒以黄土高原的外轮廓为骨线条,以竖结构为主,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在勾写的同时,加以淡墨、赭色皴染,注意山体的凹凸、前后关系,远处的黄土高原虚化处理,拉开了空间上的距离,坡顶上有序行进的人群和图下方的房屋人群相呼应,呈回环的趋势,动感十足。此外,将题跋写在画面左边的山体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心右倾的趋势,保持了画面的平衡。
  (二)色彩上的突破
  极色相嵌。1961年,钱松嵒创作了《莲峰敦影》(如图4),画家将山头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处理成朱砂色,而在阳光还没有照到的地方处理成冷色,色彩对比大胆鲜明。类似的表现手法在作品《深山旭日》中也有体现。   大面积用色,减少墨的比重。60年代,钱松嵒创作《太平县》(如图5),主色调是绿色,在轮廓上勾以赭色、花青、汁绿等线条,增加了山体的厚重感觉,画幅小巧,但气派大方。1962年,钱松嵒在创作《红岩》数十稿的基础上大胆地锁定在“红”上做文章,最终确定画面中红、黑、白的配色,其中,红色是画的核心,象征着“红岩精神”。此外,还有黄色调的《喜看稻菽千重浪》《江南稻香》(如图6)、蓝色调的《古塞新天万里春》(如图7)、紫色调的《华山青柯坪》(如图8)等。与同时期石鲁的狂野、林风眠的精致、李可染的拙重相比,钱松嵒山水画面中的色彩更有一种明确的“象征”意味。
  (三)构图上的突破
  钱松嵒擅长用“特写镜头”。如60年代创作的《玉屏峰》、70年代创作的《延安》(如图9)、80年代创作的《冈陵永固》等山水画作品在视角的选择上,以仰视法特写峰峦的局部,丰碑式的伫立在观者面前,以显示出巍峨崇高的气势。同时,钱松嵒喜欢将景物安排在中景,把画眼集中放到画面的偏中心位置,这样便于扩展视野,延伸空间。
  这样的特写镜头还表现在以柏树、松树为题材的画面中,70年代创作的《泰山顶上一青松》、80年代年创作的《金陵六朝松》(如图10)、《劲节长青》《延年益寿》《东方春永》等,打破了山水花鸟之间的界限,大刀阔斧地进行取舍,“一树成图”,稳险结合,相成相破,形成了苍劲雄浑、遒劲古拙的“钱家松”“钱家柏”的图式。
  在钱松嵒的江南田地题材中,这种构图更加突出。这次展出的《常熟田》(如图11),画幅并不大,给人以咫尺千里的感觉。钱松嵒采用鸟瞰的视角,将绿田竖着充满了整个画面,这样的构图来源于写生又超越了写生。《江南稻香》《喜看稻菽千重浪》《锦绣江南鱼米乡》等作品中同样都是满构图。可见面对自然,钱松嵒细心观察参照,有意取舍改造。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超强的感悟力进行了灵活的变通。
  三、诗画一律
  在20世纪活跃于中国画坛的艺术家之中,钱松嵒“诗画一律”的艺术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钱松嵒有别于同时期其他画家的一大特色,正所谓山水现象有限,诗中意境无穷。钱松嵒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画作,曾出版个人画集20多本,而他创作的诗也非常可观,撰写题画诗、记事诗近千首。这些题画诗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咏怀革命史迹和文化遗址;二是颂扬祖国壮丽山河和高速发展;三是象征寓意抒情言志;四是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3]。
  钱松嵒在作品《三门峡工地》(如图12)中题诗:
  禹王血食已千秋,日日庙前滚浊流。不料黄河今降服,笑他空对鬼门愁。六亿人民是圣贤,禹王瞠目一龛前。惊看倒转乾坤手,腰斩黄龙利万年。
  他将旧时残破清冷的禹王庙与新社会热闹雄伟的三门峡建设工地作遥遥相望,近景的禹王庙的荒疏和远景工地的繁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当时人们“敢叫旧貌换新颜”的豪情,通过诗文突显出新时代人民當家作主、翻天覆地根治黄河的壮丽场景。
  钱松嵒题跋《红岩》(如图13):
  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
  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
  前面两句概括了“红岩”的革命史实,后面两句叙述了钱松嵒作画的动机和情感。“彤笔”是歌颂历史的彩笔,“彤”作赤色解释,语意双关[4]。
  “挥洒曙光”,钱松嵒画的红岩,代表着革命胜利的光芒,题诗和画面相呼应,共同渲染出一个“红”字。钱松嵒就是在一草一木的平凡景色里,找出不平凡的立意,创作出具有高度感染力的作品。
  作品《泰山顶上一青松》(如图14)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在构思上,钱松嵒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象征不老的松树上,极具个性地表现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笔墨表现上,层层深厚,黑而发亮,秀润华滋,神采焕然。主松的造型来自于现实中的泰山望人松,钱松嵒又在画面中加上一棵经霜的小树,以此来烘托出主松的威严,山石部分烘托出了松树钢铁一般的质感。钱松嵒在画中题跋:
  泰山顶上一青松,历尽沧桑不改容,
  战雨战风战霜雪,铁柯撑柱在高峰。
  正如现代京剧《沙家浜》结尾的那一段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诗句与松树珠联璧合,借助不老的青松,歌颂英雄,不但映衬出了松树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高洁品质,隐喻顽强不息的革命者,而且为其画作在另一个层面上增添了一种美。
  四、结语
  20世纪50年代初,“以写生为国画创作开辟新道路”的动机,到了60年代渐渐被“艺术服务政治”的功能所代替,名胜风光的闲情逸致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国画改造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表现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题材的美术创作。面对日益政治化的社会现实,许多画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而钱松嵒以全新的笔墨形式和思想趣味印证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从50年代到70年代,钱松嵒以山水画的形式歌咏祖国,把传统山水画的形式和新的题材内容结合起来。即便是命题创作,他仍然倾注自己真诚的情感,由衷地赞美建设的成就,这些作品体现了新中国前期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文艺的目的成了“导性情、彰善恶、助教化”,而钱松嵒的作品通过艺术的表达,潜移默化中把思想情感导向积极健康、光明乐观的方向,最后收到“助教化”的社会效果。正如钱老感慨:“在生活中不光是埋头细细地观察,更应该抬起头来领略川峦的整个气势;不光是长知识,更重要的是拓胸襟;不光是提高艺术水平,更应该提高思想水平,关键在于对生活的感受要有动于衷。”
  如今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难以想象钱松嵒所生活时代的艰难和面对的政治苦难、艺术挑战,我们难以想象画家“带着脚镣跳舞”的拘谨与局限。面对钱松嵒的作品,令人震撼又感动。震撼于在艺术意境上他开拓了中国画的表现可能性,使超然淡雅的中国画转向了崇高与壮美,并带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深远的意境、磅礴的气势以及无限的想象;感动于钱松嵒先生一生对于绘画的坚持与热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关注钱老及他的作品,并探讨其中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鸿增.钱松嵒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2]钱松嵒.顽石楼画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
  [4]孙蒋涛.钱松嵒与20世纪山水画史上的革命圣地题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作者简介:邹青宸,硕士,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幻电影中的非人形象以去身、具身与拟身的身体形式质问了人类身体的边界问题。从《太空漫游2001》中的“HAL9000”到《银翼杀手》中的基因仿生人,再到《头号玩家》《阿丽塔》中的虚拟身体与人机混合体,身体不再专属于人类,它逐渐被机体与AI替代、延展。身体边界的退缩建构了科幻电影的叙事矛盾并推进了情节发展。通过后人类身体这一独特的视角,科幻电影背后的现实关切也向我们自行展开。  关键词:科幻
期刊
摘 要:杭州是一座历史古城。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更替、岁月的演变,这座古城也历经了几番洗礼。以杭州为题材的日本文学研究在国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笔部队”作家的文学为中心为视角的杭州题材的日本文学研究,将同是“笔部队”成员的小林秀雄、中谷孝雄、武田泰淳三位作家在侵华战争时期的杭州体验与见闻,却鲜有人写。通过对“笔部队”作家小林秀雄的《杭州》、中谷孝雄的《沪杭日记》相关章节以及武田泰淳《杭州
期刊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难事件之一,常常被用作建构国家认同的材料。在中国,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建国以后,抗日战争始终是作家们常用的主题。不同时期,这些作品的主题或许并不一致,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建构了国家认同。英雄主义要通过英雄来体现,而英雄与国家认同血脉相连。个人如果想成为公认的英雄,离不开国家的认可。而国家对英雄的弘扬,也有利于国家认同的形成。  关键词:战争文
期刊
摘 要:珠海古时隶属香山,以现存六种《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为基础,从美学视角探求珠海(香山)古舆图之美。在具体阐述方面,首先对舆图本身的内涵本质予以分析梳理,将其定位在空间示意、主观取舍、文化投影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上述三点与美学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具体舆图案例细节,对相关具体体现予以佐证解读。  关键词:珠海;香山县志;舆图;美学视角  一、珠海与《香山县志》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点的经济特
期刊
摘 要:从意识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了对身体的发现、忽视和重新发现的历史线索,认为“我”是身体,又不仅仅是身体。身体孕育了意识,而意识统摄、协调身体,高于身体。从这个角度讲,“身体是主体”这一命题,是值得商榷的。而作为感性学的美学与身体必然有重要联系,但把精神或心灵作为身体的功能,进而确立身体的主体地位,这种做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立,也是值得商榷的。而要考察身体的建构过程,必须从意识诞生之初开始,没有
期刊
摘 要:在《身体美学导论》中,作者王晓华试图解构身心二元论,进而揭露传统统治神话的无根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男性/女性、劳心/劳力、文化/自然等二分法被解构。最终,身体的主体性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建构理路。从身体主体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可以看到有少数优秀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身体写作”。大多数作家还没有身体——主体意识,更没有在作品中把它当作一个主题来处理。因此,中国
期刊
摘 要:“空白”与“未定点”增添着作品的含蓄美,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给予读者更多的参与权与参与感。读者通过阅读时的文本重建,不断产生着并改变着自己的阅读期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边城》是一部存在多处“空白”与“未定点”的叙事作品。这些“空白”与“未定点”的存在,让读者对《边城》的人物与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知,也让作品的意义得到了充分增殖。  关键词:接受美学;《边城》;空白;未定点  《边城》
期刊
摘 要:《撞死了一只羊》自上映以来持续受到学界关注,众说纷纭的评价也说明了观影心理的差异。运用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撞死了一只羊》,试图挖掘影片更深层次的蕴意,促进观影者走进分析者的视域,提升影片的鉴赏高度。利用观影主体与分析者的双重身份,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分析两个“金巴”之间存在的镜像关系,阐释影片多重梦镜,走进人物的梦境与观影者的心理。  关键词:撞死了一只羊;镜中
期刊
摘 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毕加索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得到了灵感,将潜意识中的焦虑、愤怒宣泄于画布上,创作了大量扭曲、变形带有暴力因素的女性人体。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解读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具有暴力倾向的女人体作品,从而深入了解毕加索在这一时期心理中存在的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及其焦虑情感的防御途径。  关键词:毕加索;精神分析;女人体作品;
期刊
摘 要:在弗莱的形式主义艺术批评中,他对色彩、轮廓、线条等形式因素的描述,都是围绕着“造型”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弗莱在对后印象派,尤其是塞尚的作品的辩护与解读中,探讨了“造型”以及“色彩”问题与情感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批评理论。  关键词:罗杰·弗莱;塞尚;造型;色彩  一、研究背景  沈语冰曾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罗杰·弗莱系统地发展了始于德奥及意大利艺术史学派中的形式分析传统,并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