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理论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来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许耀桐(1952-),男,福建福州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89
  [摘要]我国制约监督权力的机构部门不少且体系完整,但没有形成独立的权力制约关系,难以收到有效的制约监督效果。我国权力制约监督机构部门的缺陷归根到底是体制性问题,现有这套制约监督体制基本来自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沿袭了苏联模式内在的权力关系,这种模式和权力关系违背了列宁的思想。有效制约权力必须告别苏联模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走政治、行政和司法监督相对独立的道路。
  [关键词]权力制约;苏联模式;监督权力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3004203
  
  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制约机制。为了遏止权力失监和腐败猖獗,必须对症下药,紧紧抓住权力制约这个环节,使其成为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我国权力制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与权力制约监督有关的政治、行政和司法的机构部门在不断地调整充实。目前,承担着党内外政治、行政和司法监督,进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有三大机构部门。
  一是党的机构,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曾于1949年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设立。1955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用以代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被冲垮,九大正式取消了这一机关。随着1978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得以恢复重建后,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得以恢复建立。
  二是行政部门,也就是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省市县监察厅(局)。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即设有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1954年改为监察部,1959年被撤销。1987年,我国恢复设立了国家监察部和各省市县的监察厅(局),1993年2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各省市县的监察厅(局)和相应级别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关系也是如此。适应着反腐败斗争的需要,2007年9月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在监察部加挂牌子。局长由监察部部长兼任,两位副局长其中一位由监察部副部长兼任,一位为副部长级专职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国家预防腐败局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承担日常工作。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之后,各地亦成立相应的省市县预防腐败厅(局)。
  三是检察部门,也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的反贪污贿赂总局和省市县检察院设立的反贪污贿赂局,主要负责对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经济类犯罪案件侦查、预审工作的指导;参与重大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的侦查;直接立案侦查重大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
  从以上情况看,尽管我国对权力进行制约监督的机构部门不少、体系也很完整,但由于对所监督的权力主体形不成独立的权力制约关系,因而难以收到有效的制约监督效果。我国虽有进行权力制约监督的三大机构部门,但它们实际上都受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主要由于领导方式、领导体制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述机构部门制约监督职能的发挥。例如,纪委要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监察部和预防腐败局因为是和纪委合署办公的,当然也要接受党委的领导,同时它还要接受政府的领导。检察部门设有党委、党组,它的反贪污贿赂局也不能不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尤其在地方,这三大机构部门没有独立性,开展工作受到多方掣肘,不可能自主、有效地行使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权。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受制于人家的不敢管”,我国三大监督部门机构就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前几年,有一个课题组对北京市党政“一把手”受制约监督的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回答是:制约监督“一把手”效果一般化、不灵的占36.2%,根本没效果的占9.4%;表示不敢制约监督本单位“一把手”领导的占28.9%,其中纪检干部占62.0%;认为制约监督体制错位、不健全的占4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制约监督体制亟待深化改革。
  二、摆脱苏联模式的困境
  我国权力制约监督机构部门存在的弊端缺陷,归根到底是体制性的问题。邓小平早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追本溯源,现有这一套制约监督体制基本上还是来自于原有的苏联模式,沿袭了苏联模式内在的权力关系。
  1917年7月,苏联共产党(原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俄国共产党(布)、联共(布)等)在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时,设立了中央检查委员会。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建立党的各种机关并领导它们的活动”[1](P33)。中央检查委员会是在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之下,主要负责检查党的中央机关是否迅速和正确地处理事务、中央书记处是否正常地进行工作,检查中央委员会的会计处和各项事业。由于中央检查委员会只是隶属于中央委员会的一个内设机关,因而不可能对整个党中央特别是对中央领导实行有效检查监督。
  正因为如此,列宁试图改变这样的状况。在1920年9月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决定“成立一个同中央委员会平行的监察委员会。”它“应当由党内最有修养、最有经验、最大公无私并能够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的同志组成”[2](P70)。1921年3月党的十大专门作出《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定,规定监察委员会的任务是“同侵入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的行为等现象作斗争”[2](P70)。监察委员会可以独立地监督各级党的领导人,包括监察、检查党的最高层机关与上层领袖。1922年3月党的十一大进一步制定了《监察委员会条例》,强化了监察委员会至高无上的监察职能。
  然而,随着列宁病重不能视事和随后的逝世,斯大林改变了监察委员会的任务,也降低了监察委员会的地位,把它降到了和中央检查委员会一样的位置上,共同接受来自中央委员会的领导。1925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写进的有关监察委员会的条文发生了走样、倒退,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任务变成了“同党员违反联共(布)党纲和党章的现象作斗争,为了从各方面保证在苏维埃的活动中贯彻党的路线,为了研究改善和简化苏维埃机关和经济机关的办法”[1](P56)。1939年3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规定:“加强监督对党的指令的执行程度的任务,成为党监察委员会的中心任务。从这点出发,必须规定党监察委员会在联共(布)中央之下工作。因此,党监察委员会直接由党代表大会选举已没有必要。党监察委员会应当由中央全会选出,并在联共(布)中央领导下和按照它的指令来工作。”[1](P141)这样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已完全丧失了同中央委员会平等的地位,无法发挥对中央委员会权力制约的作用,两者的区别只在于监督检查的事务性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除了党的监督机关外,苏联也设有国家监督机关。1917年11月7日,苏维埃政权建立国家监察部。1920年2月,国家监察部改组为工农检查院。工农检查院受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从组织上保证了国家监察机关独立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但在1923年4月召开的十二大上,工农检查院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联合机关。这样,工农检查院也要受党组织的领导。在此后的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上,工农检查院都要作工作报告,由党的会议直接做决定,对工农检查院进行工作部署。这使工农检查院处于党的领导机关的直接领导下,丧失了独立的检察权。
  显而易见,虽然苏联也拥有权力制约监督的三驾马车——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察院,但由于总缰绳攥在党委和政府手里,难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应有的效力。
  三、实行政治、行政和司法的独立监督
  历史和现实告知我们,要对权力实行有效的制约,必须告别苏联模式,摆脱监督过弱太软的窘境,真正形成制约权力的强大力量。而要摆脱苏联模式,则必须走政治、行政和司法监督独立的道路。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3](P2728);“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3](P29)权力要依法独立行使,权力对权力要能够独立制约,这是中央已经确立的坚定不移的大政方针。为此,在具体做法上亟需采取改革措施,让地方先行一步,实现五个独立。
  第一,把地方各省市县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同级党委的领导中独立出来。地方各省市县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其负责,作工作报告,接受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领导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地方各省市县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受地方同级党委领导之后,就可以真正成为独立的政治监督机构。
  第二,把各省市县监察厅(局)和预防腐败局从地方党委、政法委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各地的监察厅(局)和预防腐败局受上一级直接领导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领导,拨款和人事由上级决定。各地的预防腐败局官员实行三年任期制,定期调换。
  第三,把各省市县的反贪污贿赂局从地方党委、政法委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各地的反贪污贿赂局由上一级直接领导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领导,拨款和人事由总局决定。各地的反贪污贿赂局官员实行三年任期制,定期调换。
  第四,把各省市县的法院从从地方党委、政法委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各地的法院由上一级直接领导和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拨款、人事都由上级领导和最高法院决定。
  第五,赋予人民代表独立的监督权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强化人大代表的豁免权,并通过立法赋予弹劾权。逐步推行人民代表工作室制度,使人大代表真正能够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独立行使人民代表的各种权力,能够代表人民对各级官员实行权力制约监督。
  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十分重视权力制约监督的独立性问题,曾有过很好的设想和最初的实践。
  了列宁的思想,使列宁在苏联没有来得及实现的制约监督思想和体制,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当然,这里的“独立”是相对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权力制约监督的三大机构部门必须在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接受党的领导,必须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国家宪法、法律,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对党的具体领导方式、领导体制是可以讨论的,这种讨论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二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十七年科技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发展科学事业、奖励科学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七年科技法制建设以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规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苏联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十七年科技法律制度的运行,不仅贯穿于建国初期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而且蕴蓄于中国共产党人立法、司法和守法的法律意识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十七年;科
期刊
摘 要:经济学理论研究包含四个基本层次。方法论层次是研究者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的哲学理念和基本视角;理论素养层次要求研究者在通晓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更为完善的理论;表达工具层次是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以与他人交流和传播;实证检验层次是对自身或他人理论的检验。目前主流经济学普遍重视的数学建模仅仅是训练一种表达或分析工具,而计量经济学仅是一种检验方法,属于理论研究的最低层次。基于归纳的计量分析仅仅可以
期刊
[摘要]在“社区”内涵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功能主义和地域主义两种认知分歧,并在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治理困境,迫切需要社区作为一种生活和精神“共同体”的功能性复归。共同体化的价值内核,在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程序的民主化、治理基础的契约化、服务对象的普惠化及居民交往的互助化五大表征。而推进社区“共同体化”的实践策略在于: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
期刊
[摘要]阿尔都塞将马克思历史科学奠基于“历史新大陆”的发现之上,认为历史科学的理论形态至今尚未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哲学”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阿尔都塞据此批判了误置马克思“历史科学”与马克思“哲学”的错误倾向,并重新检视了恩格斯与列宁阐发马克思历史科学的互补关系,揭示了“科学”与“哲学”、“政治”之间的关联机制。阿尔都塞的解读对厘定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前提、对象与方法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关键词]马
期刊
摘要:后股改时期,调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的方向仍然是产权多元化。国有控股银行深化产权改革应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行国家绝对控股的高度集中型产权结构;第二步,通过增资扩股、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过渡到国家相对控股的适度集中型产权结构;第三步,在保证国家股对四大银行的控制力的基础上,形成由国家股、法入股、内部人持股、自然人股以及外资股组成的高度分散型产权结构,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成真正
期刊
为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2008年11月26至28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在湖南长沙联合举办了“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生平思想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和代表们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们畅所欲
期刊
摘 要:民国前期,中央政权和大多数地方政权为军阀所掌握。军阀政治是一种不依靠意识形态统治的强权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本身是没有思想意识的。军阀的思想意识虽然不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也不代表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思想结构的全貌,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分离这一军阀政治所特有的现象。  关键词:民国前期;军阀;军阀意识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与其对待马克思理论的立场密切相关,大体经历了补充、反思到最后彻底否定的转变过程。鲍德里亚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和历史阐释方式,以社会的变迁来批判马克思的生产批判范式也存在巨大的理论问题。当今历史的变化没有溢出商品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和资本的批判仍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组织原则在意义文化领域内全面贯彻,现代性的社会基础及其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这不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在总体上并不成功的制度安排,农村人民公社之所以能存在20多年时间,与它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推动农业基本建设、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农村社会保障、普及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所发挥出来的制度绩效是密不可分的。但也正是在发挥这些制度功能的同时,最终也导致农村人民公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命运。  关键词: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绩效;政治理性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
摘 要:对制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形成的不同看法构成了区分新制度主义内部理论流派的主要标准。新制度主义三个主要理论流派,即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都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制度与行为关系展开了分析,在理论内容和分析途径上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理论流派之间存在差异的同时也为相互学习和理论整合提供了某种可能。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制度与行为关系;差异;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