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汉丹阳铭铜镜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镜作为古代人类日常生活的用器,最早要数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齐家文化的铜镜。我国汉代和唐代的铜镜,凭其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精美的艺术性,堪称我国铜镜史上两座高峰。汉代名镜迭出,丹阳铭铜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丹阳,人们很自然想到江苏丹阳,其实早在汉代,丹阳郡治设在宛陵,即现在的安徽宣城宣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丹阳,即秦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名为丹阳郡,治宛陵。东汉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丹阳郡改为宣城郡,郡治仍设在宛陵。宣城自古就是江南政治中心。丹阳铭铜镜实为宣城铭铜镜。宣城市博物馆在其馆藏的500多枚铜镜中仅有一枚直径为11.5厘米丹阳铭铜镜。该镜为四神四乳钉简化博局镜,镜缘为几何云纹,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定为国家一级(乙)文物。无独有偶,笔者也珍藏一枚同样尺寸的丹阳铭铜镜(如图)。数年前笔者用不菲的价格在市场上淘得。该镜为八乳钉的博局镜,属汉新莽时期,距今近2000年,依然保存完好,黑如墨、亮如漆(黑漆古皮壳),精美亮丽。
  丹阳铭铜镜纹饰蕴华丽神秘之美。镜中主体纹饰称为博局纹(又称规矩纹)。即镜钮外一个方格,方格四边中点各出一T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这种排列组合是固定和有规律的。TLV纹饰间配八个乳钉纹和云纹。日本学者根据TLV颇似我国木工用具“规矩”,首先提出规矩纹。欧美学者以纹饰像英文字母TLV,则习惯称为“TLV”纹。我国学者根据博局镜上的铭文“刻娄(镂)博局去不羊(祥)”和汉代六博棋艺的棋盘与该纹饰如出一辙,遂定为博局纹。六博是由双人对弈的游戏,在汉代非常盛行。六博博具还时常被用作嫁妆和随葬品。人们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甚至也张设博局。将博局纹饰用在铜镜上实为一种审美价值取向。至于TLV各有什么寓意,学术界还存有争议,至今没有权威解释。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其纹饰具有某种数术和变数,是古人一种宇宙观。丹阳镜除博局纹外,镜缘还平雕了精美极富动感和艺术夸张的羽人、龙、瑞兽及卷草纹。羽人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形象。他似人似兽,身上长毛或有羽翼,手中执有灵芝仙草,仙风道骨,在天地间翱翔。羽人往往接引人们升天入仙。丹阳镜上饰有羽人形象,反映当时汉人升仙思想十分流行。这与当时汉代皇家尊崇道教史实相吻合。
  丹阳镜铭文显清秀典雅之美。铜镜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工艺品,除装饰精美绚丽的花纹外,还有在镜背铸刻文字的传统。该镜中的一圈铭文是由潇洒飘逸的悬针篆呈现。此种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上升为一种精美的书法艺术。它所体现的美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和喜爱。镜上的铭文为“汉有善铜出丹阳取之为镜清如(明)”。由于此镜直径较小,括号内“明”字省略。“汉有善铜出丹阳”其铭文凸显丹阳产的铜质精良。当时,丹阳镜凭其优良的铜质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而名冠天下。
  丹阳铭镜作为精美的艺术品,“其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身兼具。对于一个藏者而言,能收到如此品位的藏品,应该说是三生有幸,千年有缘。
  美哉!丹阳铭铜镜。
  
  (责编:石 晓)
其他文献
朋友,我很想泡一壶好茶,邀你共饮,茶是好茶,壶也是好壶,茶碗更不得马虎,因为茶碗不同,茶入口的味道也会很不同。泡青茶我会选择手工打制的紫砂,乌龙茶用青瓷碗,红茶则用日本产的一种叫“贝泉烧”的粗瓷茶碗,后味最香醇,但我不会选择太贵的茶具,千元以上的茶壶我不爱用,因为心里不踏实。因此,几十元到几百元的茶杯茶壶是我的最爱,使用这样的茶具,会让我轻松愉快地邀朋友共饮。曾经见一个朋友,博古架上摆满了很贵的茶
期刊
在中国古代,书房是文人和士大夫读书、藏书的场所,多称为斋、堂、轩、居、室、庐、馆等,范围大一点的称阁或楼,朴素一点的称草堂、精舍,可谓五花八门,使书斋充满书香气息和高雅风韵。而书斋的确立,更是各具风采,大致可分为两类:  援引古义。这类书斋的名称出自古代的诗文典籍。如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就出自《说苑·建本》:“臣闻之,……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清代书法家翁方纲的“复初斋”,出自《庄子·缮性
期刊
福冈奖(福冈亚洲文化奖)7月3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将2009年(第20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文化奖的获奖通知书颁发给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同时获得三百万日元奖金。颁奖仪式将于2009年9月17日在日本福冈市举行。    中国作家巴金、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等人获得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蔡国强是第十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仲殊、侯孝贤、张艺谋、莫言、许鞍华等也曾获该奖项。日本福冈市总务企画局
期刊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有着独特的韵味。但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中的名贵品种。
期刊
(接上期)  除上述十二人外,罗阳谷、蒋玉卿、汪章、李蕴辉、方秀之、程钟山、方家珍、焦佩兰、蔡瑞、罗联碧、邹玉辉、邹文藻、毛凤恺、友竹、梅峰樵、何明谷等16人亦有作于“珠山官廨”的作品存世,也应归入御窑厂画师之列。  三、合理推断。在近年来的浅绛彩瓷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御窑厂画师作品中的代笔现象。一些早期浅绛作品,画意高超,但落款和画家典型作品上题款字体又有所不同。其中
期刊
袁耀《潇湘烟雨图》,绢本,设色,纵155.8厘米,横58.5厘米。左上自题:“潇湘烟雨,冷崖耀又草”,钤“袁耀”等印。此画为家父20世纪50年代之初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后刊登在由文物出版社发行的《安徽省博物馆藏画》第134号图目上。  袁耀,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清代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后。字昭道,号溺渔者,江苏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袁江之子,一说为袁江之侄,根据不多。袁家父子
期刊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村,173个自然村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以及金村
期刊
高安窖藏元青花共有19件,据高安文博专家推测,此窖藏主人为元后期伍兴甫、伍良臣父子,因其权高位重,故而能获此珍瓷。笔者认为高安窖藏青花瓷与窖藏主人似有不少微妙联系,特别是高足杯,似并非为赏赐或购买之物,而应为窖藏主人亲身前往监制之物。    首先,青花高足杯中有一件罕见诗文杯,杯心中有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图1)。笔法洒脱,清新生动。其他窖藏器中均无此诗句,甚至纵观元青花产品也绝
期刊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对我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这种变革一直影响到清末。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银本位”,同时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虽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定官币,即官铸流通币,仅铸于世祖、武宗和顺帝三朝;另一类是寺庙供养
期刊
一、引言    我国的毛笔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邶风·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笺云:“彤管,笔赤管也。”现存最早的有战国时代的笔(见1954年12期《文物参考资料》),还有汉代居延笔(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之“记汉居延笔”)。几千年来毛笔不断改良,促进了汉字书写的演变和书画艺术的发展。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上的题记、款识都有时代特征,这与青花匠师选用的毛笔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中国书法艺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