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当众耍脾气?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年期间,父母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大过年的,父母邀请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由于忙于照顾亲友,对孩子的关注变少,孩子就当众耍脾气,让父母左右为难,父母该怎么应对呢?当众教育孩子以示父母权威?还是等客人都走了再耐心地跟孩子单独聊聊?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长期研究,他发现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机。但面对孩子情绪化的时刻,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抓住最佳时机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情绪管理训练。大部分父母在孩子情绪化的时刻一般会采取三种不合理的应对方式。

第一种  忽视孩子的情绪


  这类父母认为关注孩子的消极情绪无疑是火上浇油,会把它放大,和很多家长一样,他们担心悲伤和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吞噬孩子的生活,他们不希望让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希望它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种类型的回应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孩子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不恰当的、不被认可的。孩子会认为,可能是因为自身存在某种问题,所以才会有那种不好的感受,孩子将不太擅长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  压抑孩子的情绪


  这类父母和忽视型父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同: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们表现得非常苛刻、对孩子缺少同理心。压抑型父母不仅忽略、否定或者贬低孩子的消极情绪,他们还压抑这种情绪。结果导致孩子常常因为表达悲伤、愤怒或者恐惧等情绪而被斥责、管教或惩罚。这种类型的回应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忽视型类似,孩子会因为表达内心感受而受到训斥、隔离和体罚,所以孩子会把情绪共享当成是一种高风险的任务,因为它能带来羞辱、抛弃、痛苦和虐待。

 第三种  放任孩子的情绪


  放任型父母与以上两类父母有很大不同,他们接受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表达什么情绪,他们都急切地表示无条件认同。但问题是,放任型父母通常缺乏指导孩子应对消极情绪的技巧,或者根本不愿意这样做。这类父母采取的是不干涉的理念,他们把应对负面情绪,简单地当成一种压力释放,让孩子表达出情绪,父母的使命就完成了。除了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以外,到底还能做什么,他们普遍感到困惑。放任型父母的回应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孩子不懂得如何调整情绪,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建立友谊,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那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应对孩子的情绪呢?
  约翰·戈特曼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总结出五个步骤应对孩子的情绪。
  第一步  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第二步  把情緒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第三步  把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第四步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便签。
  第五步  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田丽的儿子洋洋今年8岁了,正好亲戚朋友带过来的孩子们也跟洋洋一般大,都是8、9岁左右。这时候田丽正在招待客人,突然洋洋沮丧地说其他小伙伴都不跟他玩了。田丽让丈夫先招待客人,她把洋洋单独叫到一个房间,放下手里的活儿,跟儿子的眼睛保持同一视线,专注地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洋洋,今天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如果田丽真的敞开心扉,洋洋可能会这样回应妈妈:“童童和咚咚不让我跟他们玩游戏了,这是我的家,我才不想跟他们玩呢。”妈妈可以这样回应:“我猜这一定让你很伤心。”“是的,我要疯掉了。”“我看得出来。”“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和他们玩游戏?”“你问他们了吗?”“没,我不想问。”“那你接下来想做什么呢?”“不知道,我想我还是干点别的吧。”“你觉得这样做,是更好的主意?”“没错,我还是给同学打个电话,或者看本书,看电视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以上案例中,妈妈田丽既没有忽视孩子的情绪,也没有对儿子进行指责。相反,田丽放下手中的活儿,花时间倾听儿子的心声,让儿子明白妈妈理解他的感受,这样洋洋感觉更坦然,对自己更有自信。最后,洋洋自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找同学玩,看书或者看看电视。但这些建议是洋洋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他走开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完好无损。
其他文献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蔓延带来了一系列的恐慌。许多人把此病称之为新一代SARS。口罩高价售卖、全国货架一抢而空。新闻媒体以及网络上的段子手更是活跃在信息最前沿。随着时间的推移,假消息层出不穷。网络上的言论中也不乏许多带有恶意、攻击性的谩骂,针对的都是这次病毒传播发源地一武汉的人民。  这些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反应其实都是可以预料到的。流行病带来的恐慌导致人们对先前重大疫情焦虑性地回顾,把对
期刊
小M,女性,18岁,未婚,大学生,因怕脏、反复清洁两年余,加重半年门诊求诊。  小M是一名大一新生,平日爱干净整洁,家中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文具收放整齐。高二开始逐渐出现怕脏情况,觉得外面环境脏,尤其是垃圾摆放处、公用垃圾桶旁脏乱,不敢靠近,担心靠近后被污染;在外玩耍时,遇到猫狗也要回避,不敢靠近,认为猫狗身上粘有垃圾、污染物。高三时逐渐加重,有时觉得家中垃圾桶也很脏,要离至少一米的距离绕开走,或者
期刊
九九(化名)的父母都是乡村医生,工作很忙,九九出生不到十个月便被外婆接到大城市抚养。九九性格内向,聪明,爱读书。小学、中学都成绩优异。然而,16岁那年,九九变了。一天,外婆像往常一样跟九九唠唠叨叨,九九突然大吼起来,摔东西,砸家具,将自己心爱的书本也撕得粉碎……外婆以为九九觉得自己长大了才如此猖狂,叫来一家人_起训斥九九,九九竟打开窗子准备跳楼。后来,九九又出现一系列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家人们才发
期刊
当我们谈及抑郁,人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没精打采的病人模样。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病人都是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给自己裹上一层“微笑”的面纱,让我们无法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但微笑不代表他们没有抑郁,相反,他们可能患上的是抑郁症的一个特殊类别——微笑型抑郁!这类病人常会隐匿在人群中,虽然表面上看似和常人无异,也会出于礼貌、不想让亲友担忧或不愿让人看出自己的异常等多种原因,选择用表面的
期刊
问候下的“攻击”  春节,从来都是灵魂拷问的关键“战场”,比如来自并不那么亲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工作怎么样?是在大城市大公司么?工资多少?处对象了吧,对象的家庭条件如何,是有钱人么?家里没负担吧,能在大城市给你买房么?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二胎么?赶紧吧,再不生没机会了……  许多人说,这是亲戚对你的关心,只是这种关心有点越界而已,不必在意。也许对于大多数的情况是如此,但有些时候,有人会感觉被问到
期刊
天寒岁暮、年味渐浓。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里,我们得以停下繁忙,在团聚的欢乐中辞旧迎新,展开对新一年的期许。不过就像任何一条高速公路,无论路况再好,也要竖起几个警示牌。假期里的我们,当然要好好放松休息,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多少“村里的马丽”,过完节后再变成“城里的Mary”,常会叹息一声“每逢佳节胖三斤”,还得被节后综合征困扰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我们早已见多不怪,甚至有些人在过节之前,也早已有了“
期刊
悄默默地,已然是小雪节气。院子里蟋蟀的叫声飘远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风后吹落满地的枯枝黄叶嘎吱作响。不觉间,清晨出门时嘴里呼出的,化作一圈圈白气。时不时呼呼的风声在耳旁作响,阵阵寒意涌上心头,摸出手机瞅一眼:即将到冬月,快要过年了。  从有记忆最开始起,一年中幸福爆棚的时光就在春节,其他时日譬如生日和儿童节这些的都不可比拟。因为从腊月开始,一直到年三十,直至整个正月里,不止是自己,身边每一个人脸上都洋
期刊
同理心(empathy)又称作换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站在对方立场,准确地体会对方的情绪与想法、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与处理问题,并把自己的所知所感传递给对方。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更新,换位思考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彰显。现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多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矛盾随之产生。  而同理心作为一种润滑剂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帮助大学生
期刊
阿鹏的故事  阿鹏,男,39岁,未婚,目前从事保安工作。  阿鹏在家排行老二,有一姐姐。8岁前与父母一起生活,感觉还挺快乐。8岁开始上小学时到姥姥家住,姥姥对其管教严格。阿鹏的成绩较好,但因为性格孤僻,常受同学欺负。  阿鹏18岁上高二时,开始出现失眠、情绪低、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等现象,有时甚至想跳楼。高考期间又感到心烦、食欲减退,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后,情绪低、烦躁、失眠的情况依旧,再次参加高考,
期刊
二宝出生后,大宝可能会表现出哪些反常?  1叛逆,做各种错事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让大家花费心思来管他。有的大宝可能会动手打弟弟或妹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2情绪波动大,烦躁,特别是年龄小一点的大宝有可能一遇到事情就哭闹,来表现自己的不安全感。  3可能对自己的东西变得很偏执,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玩。  4有些内向的大宝可能会变得很乖,变得非常听话,来赢取大人的赞扬。这也可能是一种不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