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活动中的心理养成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能力运用、心理养成的综合课堂,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如果单纯地把它视为“活动”或“运动”是极其片面和狭隘的,其目标实现的内涵就有缺陷。一次高质量的活动,一定要调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因素,让知识接受、心理养成、个性发展、能力运用在活动中彼此协调,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心理养成是活动课中潜隐的教学目标,往往在热闹的活动中容易被教师忽视。活动结束后,学生心理状态并未改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目标落空,学生的心理缺陷并未得到修正。心理目标虽然是潜隐的,但活动中它在形成变化,如果教师不当好舵手、及时调整心理变化,这种无规则的心理就会如同昙花,瞬间即逝。心理养成被忽视和潜隐的特点,促使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学生心理在活动中养成基点,营造让学生兴奋的心理氛围,调控心理变化律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活动课成为学生心理养成空间。
  
  一、营造让学生兴奋的心理氛围
  
  1、活动课学生要有心理准备
  这对搞好一次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良好的开头。例如:搞一次“课堂表演”,事先可以在学生中酝酿,甚至可以说到某环节的趣味性,也可以谈一谈活动的基本做法、让学生课前去具体做些什么,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会胸有成竹,课堂表演定会生龙活虎、跃跃欲试。例如:在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要搞一次课堂表演,可以在表演前让他们搜集一些扁鹊的故事,充分认识扁鹊的医术,在表演时扮演者就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会担心演不了、演不好。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在实际表演中扮演者表演得神形兼备,十分生动。又如:在课堂上搞一次广告设计,如果毫无准备,不仅效果欠佳,而且学生心理反受其害。我们在开展这种活动时,要进行充分的课前酝酿,让他们在电视里、生活中感受。几天之后,学生已经克制不住感情,此时开展活动效果十分明显。
  2、良好的心理氛围来自学生的心理兴奋
  让学生心理兴奋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第一,课堂场景要精心设计,场景的布置要让学生身在其中、心融其中,身心被感染。简单的课堂布置或没有课堂布置,其活动的气氛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心理是消极的。心理的兴奋首先来自课堂场景,我们在开展“诗诵会”时,在黑板上围绕“诗诵会”三个字,做了一番雕饰,在教室里拉上彩条,装上彩灯,一副节日的气氛出现在教室里,学生个个心情不能自已,几欲上台一试。又如:我们搞一次“辩论会”,让学生两边对垒,中间摆一个大大的“辩”字,裁判衣着统一,辩手略作修饰打扮,这些辩手心情激动,观众情绪高昂,辩论中精彩纷呈,辩手付出真情,学生有实感,高潮一次一次涌起,心理受到影响,良好的心理因素渐渐形成建立。第二,形式要灵活多样。根据教材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兴奋点不断迭起。单一的形式是枯燥无味的,形成的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新编语文每册安排了5—7次语文活动,这些活动教师要着手研究活动的内容、方式及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达到落实知识、锤炼心理的目的。活动课要有创造性、开放性、拓展性、趣味性、表演性。例如新编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核心内容是新闻及社会生活,为此我们采取拓展性活动,把活动放在课外,让学生深入社会当小记者,从心理上接受复杂的问题。而新编语文第一册有个故事会,我们便采取趣味性活动。对于复述课文,我们采取创造性的形式,《狼》一文我们适时采取表演方式:表演中,屠夫一出场,立刻引起学生的兴奋,而狼的出现又掀起高潮,整个活动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之中,无形中形成了健康心理。
  
  二、根据年龄特征、教材特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诱发新的心理需要,是活动课中心理养成的重大环节
  
  心理养成的前提是兴奋和满足;反过来,心理满足奠定了心理养成的根基,满足也是养成的内涵。活动课林林总总,真算得上是个大千世界,但学生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受到年龄的局限。如果这一点处理不当,就会构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要么太容易自满,要么产生畏难情绪。比如对初一学生,我们安排说一说、讲一讲,甚至原本照搬也是一种锻炼,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初二则选用简略的分析,对人、对事的评价,语言的体会,这在初一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初三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则有一种自我展现的心理,教师应安排符合其口味的活动。在活动中把握“度”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来自教材的激发,教材与生活的结合在学生心里产生了共鸣,书本知识的满足让学生产生了对生活中某些问题的思考。教材广泛的外延正需要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秀丽风光,文辞优美,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强烈。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充分体现教材的指导性,让学生走出课堂,搜集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散文以及绘画,搞了一次欣赏会,效果显著。学生如身临其境,饱览三峡风光,诱发描写校园风光的奇想。活动是知识的落实,也是心理满足和养成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师的诱导下不断形成,新的心理因素不断产生,所以学生的心理养成要结合教材特点,挖掘其广泛的内涵与外延。
  
  三、正确的师生关系也是心理养成的外因,可以激发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心理内因
  
  在活动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行为不能让学生有心理障碍:教师不必摆出一幅师道尊严的架势,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有充分的自主性,敢于在课堂上真正地行动和发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进入真正意义的情景中,教师只提供目标,没有提醒,没有干涉,只有平等的身份参与,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索过程,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信心,体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性。同时,教师也要坚持正面的评价,重在鼓励,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个性心理特性。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外因?一定要摆正位置,培养正确的心理因素。
  总之,活动课不能视为单纯的活动,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提高锻炼,也是心理养成的巨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要调整各种因素,摆正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落实教学目标,让活动课的丰富内涵得到体现。
其他文献
情感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因此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是能否成功展开情境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更是语文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而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和迁移者,激发学生的情感,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作品与师、生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是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十七大”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言传身教等多角度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培养与落实措施。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教育 培养与落实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环境, 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证。为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位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
期刊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们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才能使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期刊
2005年11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说:“神舟六号的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显著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
期刊
课堂提问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给课堂提问以一定程度的重视,都在追求提问艺术的完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重视课堂提问,是因为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以下作用:    一、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吸引作用。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被一些与上课内容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一、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
期刊
称赞是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是浇灌学生进取心的甘泉。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永远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有水平、懂教育的教师都应该始终如一、永葆热情地称赞学生。  教师应该怎样称赞学生呢?  首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成绩都烂熟于胸,对学生的性格、爱好、想法都了如指掌;其次要掌握一定的称赞技巧。具体地说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确定最优内容。这里所说的“优”是指学生身上最值得称赞并且希望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师的用武之地,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要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前的准备要详尽而周全,开始上课时的导语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授课过程要精彩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随堂练习要具有典型性,课堂小结要有条理性。归根结底,就是把学生的目光留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备课 导课 授课 练习 小结    目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能对一个小小的幽默记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有时遇到尴尬的场面时,一句幽默语言能使整个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正是由于缺少了这份幽默,从而在教学结果中出现了许多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例如: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厌恶情绪、回答问题时的胆怯心理等等。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的现象适时地运用幽默,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