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十七大”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言传身教等多角度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培养与落实措施。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教育 培养与落实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环境, 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证。为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位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新贡献。”我们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教师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到或产生各种会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时,都要注意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如在实验中注意节约药品和洗涤用水,在制备有毒气体的时候,要注意做好尾气回收和通风处理,对有毒物品应妥善保管和处理,对产生的废渣、废液要规范处理等等。化学教师养成良好的正确处理废物的习惯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也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其环保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实验研究,对中学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倡导微型实验,其目的就是节约能源和增强环保意识,以身教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学生增强节能意识。除了教学和做演示实验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不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制造噪音,不用一次性方便饭盒等,这也会影响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较多,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适时、恰当地渗透环保意识。如: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重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的污染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结合硫、氮的氧化物,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结合有机物中高聚物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和解决方法等。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教学中还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学生视野(如“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海湾战争”),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如每年全球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等)。这些内容将使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推进环保教育
  
  首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环保习惯,如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节能减排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使学生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
  
  四、发挥训练和单元测验的导向功能,强化环保教育
  
  教师在编制平时作业、练习和单元测验时,在不偏离教材和课标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使环境保护试题在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中成为“常客”。开始渗透环保试题的时候,考察知识的落脚点是化学基础知识,命题的目的是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环保题应向着综合型发展,难度应有所提高,范围更加广泛,鼓励学生多了解环保常识,多把书本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利用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能力
  
  首先,利用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的对环境污染的现象,向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和解决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实验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硫化氢、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这些有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你用什么原理或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如: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制成相应的硝酸盐)。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溶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制成相应的硫酸盐)。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研究,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改进和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这样使学生掌握了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基本原理,增强了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六、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这恰好是我们课外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也有机会进行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了解周围环境的污染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这样就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办展览和出板报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一种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的化学教师,我们不应该成为污染环境的祸首,而应该是美化环境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为此,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把环境保护的意识与知识贯穿始终,时刻注意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是化学教师的岗位责任。通过有意识的言传身教,必定会将“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其他文献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也常以“红烛、春蚕、人梯”这些无私奉献的事物比喻教师,这形象地肯定了教师伟大的无私。“师者,教书育人也。”一名教师,从初涉教坛之日起,就告诫自己:将付出全部心血于教育事业,真心实意地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着特殊的工作对象,就是稚嫩无知的孩子。他们是初升的朝阳,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有如天使一般的纯真可爱,既沐浴着阳光的播洒
期刊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教育”一词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创造物。“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北师大周这良教授则着重从时代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阐释素质教育的内涵,认为:“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研讨素质教育必须倾听时代呼声,体现时代精神。”认为研讨新时期的素质观,须侧重以下几点:(1)更重视提高人
期刊
2002年秋季至今,五年多以来,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学校的课改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与各兄弟学校一起,不但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而且在一个充满了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推进着课改工作。主要经验如下:  一、机构健全,部署有方,宣传到位,准备充分  课改实验是关于人的实验,成功与否,关系重大。课改之初,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和课题组两个机构,认真分析了新课改
期刊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辛勤的探索与实践。每一位教师通过探索和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摩与实践,总觉得有说不清的缺陷。经过认真地反思,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多少有些浮燥、做作,依葫芦画瓢。在今后的尝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
期刊
人的身体在病菌的侵入和生理机制紊乱的情况下,会产生生理疾病,人的心理也同样会在某种外界刺激和心理内部冲突的情况下产生心理疾病,所以正如人注意身体健康一样,也要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是指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积极地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形成健全人格的综合学问。  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面临的就业困难非常严重。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推进素
期刊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问题被整个社会关注。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从学校教育方面说一下我对素质教育的见解。    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要精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课堂意外事件和偶发事件)要能够及时做出灵活的反应,并采用得当的措施解决问题。教
期刊
学校图书馆应如何构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知识的梳理、发掘、检索、提供、传播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呢?    一、学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1、学校图书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知识源泉和基地  图书馆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系统、有选择地收集、整理和提供适合在校师生阅读书刊的机构,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新知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扩展
期刊
意志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条件。意志坚强的人,即使他的智商一般,但由于坚韧不拔、始终如一地顽强拼搏,最终也会获得成功;而意志薄弱的人,即使智商较高,遇到困难就退缩、经不起挫折,也难以取得成功。如我班的徐小明同学,他的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好,就认为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因此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得多”,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作为班委对别人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松,同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但同时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素质、符合企业用人标准、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首要研究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创新被提到日程。我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下面谈一下自己对高职教育创新的见解。    一、高职教学目标的创新    当代的大学
期刊
情感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因此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是能否成功展开情境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更是语文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而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和迁移者,激发学生的情感,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作品与师、生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是语文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