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次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编检测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 分层次提问 自编检测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现在小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我想,这可能是有原因的,数学不像语文那样,在文中有山有水有故事,也不像英语那样,在课上有小品有歌曲,更不像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那么生动有趣。数学甚至有些枯燥无味,令人厌烦,只有那么几个数字和几个符号,小学生面对了时间久了,难免会觉得厌烦、无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并能够利用这些求知欲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能根据数学知识联想到生活,尤其是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这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是“适当的教学情境”。当然,适当的教学情境有很多。笔者简单介绍几种。
  1.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童话、生活中的案例等。但是应当简短,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时间;并且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从故事中引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从前有一个地主分田给两个儿子,他给两个儿子每人一根绳子,绳子的长度是相同的,他告诉儿子,用绳子能围多少,就能拿多少田地,要你们是地主的儿子,想想应该怎样围?接着给每组学生发一根同样长的绳子,要求用绳子围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图形,并要求学生算出所围图形的面积。如果已经有小组围出了圆形,那么就直接引出今天的课题:圆的面积,如果没有小组围出圆形,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出圆形,与学生围的进行比较,也能引出今天的课题。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课“圆的面积”上,使学生产生要知道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通过新课学习,学生对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印象深刻。这个故事情境既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很好地引出所要教学的新内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创设问题情境
  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背不出、记不住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授“立方”这一课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首先带领学生玩“算24点”的游戏,几轮过后,出示3、3、3、3,要求算24点,等学生算出之后,教师去掉一个3,在让学生算24点,这时很多学生可能就算不上来了,那么就告诉学生在学完了今天的课,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了。这个问题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上课效率。
  二、分层次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真的是这样,就像在班级里没有两个一样的学生,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记得看过这么一段话:“根据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地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了不同层次的成功机会。比如,最基本的计算一定要留给那些接受慢、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在这个范畴内,他们容易获得成功,而每次成功又会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特别优秀的学生,成功的难度就要加大,必须思考出与别人不同的算法与算理,这更能激发优秀学生的参与兴趣。一节课中,学生时刻在积极参与,处在最佳接受知识信息的状态,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的层次、类型和难易程度,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出不同的问题,为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为基础较弱、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准备一些实际操作并展示的问题,让他们得到相应的锻炼又增强信心;为观察能力强,善于总结的学生准备一些归纳总结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为思维敏捷、有创新的学生准备一些思考拓展题,不让他们感到数学课的乏味。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又都能展示自己并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提问的时候还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这样得出的答案才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也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自编检测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就是做题,做教师布置的题,做家长要求的题,可他们很少能自己出题给别人做,要是他们能有机会自己出题,就一定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末复习时的一个单元检测,笔者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出题,出的好的卷子就给全班考,当然,是在有适当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只见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干劲十足,比平时做练习的积极性高太多了。笔者从中挑了最好的卷子,给全班检测,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都要证明自己不会被自己的同学难倒。课后笔者找了几位学生谈话,发现他们不仅对这样的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还从中懂得了道理:出题和学习都要抓住知识的重难点。
  当然,学生自编检测题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例如在教授“除法”时,就可以让同桌相互出题,并为同桌批改,看谁能难倒同桌。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会只是枯燥地做题了,能更有效率地学习了。
  笔者认为学生自编检测题的优点,不只是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还有很多。教师可以从学生自编的卷子中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的掌握是否完整,对所考题目的类型是否清楚,等等。
  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充满兴趣,每天都盼望着上数学课,写数学作业,这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愿望。我认为只要用心思考,抓住学生的心理设计问题情境,设计课堂提问,并适当添加一些小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的经典分类主要依据头骨、牙齿和毛发颜色等解剖形态特征。对于近似种或亲缘种(Siblingspecies),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准确鉴定往往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类学
摘 要: 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思维消极定势明显。巧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中的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视频等资源,以动制静,激发兴趣;以退为进,理解算理;以弱胜强,发展语言;以小见大,培养思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 教学应用  智障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单调枯燥的学科,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注重数学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抓住基础知识为出发点、营造教学氛围、激发数学兴趣、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培养数学能力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细节问题 解决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每一个数学
从教十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于初中数学教学。2015年接手的七(2)班学生不仅基础差,而且学习习惯也不容乐观,这让我很是担心,并由此引发我的思考:如何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与班主任交流的时候,他说,首先应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要
摘 要: 文章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策略,以及教师如何在活动中贯穿、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建构和巩固数学模型,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思想 认知过程 数学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经历学习策略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策略的价值,受到数学方法的熏陶,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摘 要: 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是初中数学老师共同思考和关注的话题。作者认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拟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兴趣培养 教学策略  数学是所有理科的理论基础。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
由于监控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采用现有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仍存在误检测,会对目标跟踪和识别产生影响;同时,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算法相比指纹、虹膜等具有远距离、非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要求个性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也悄然而生。再结合平板
摘 要: 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立足课程理念精神,如何优化数学活动策略,引发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活动策略 活动情境 数学模型 学以致用 能力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事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