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教室的黑板——教师的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乏味。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创设良好的 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怕上动手实践课,甚至有时该让学生动手的由教师包办了。因为这样的课很花时间,课堂秩序较乱,反馈效果不好。那怎样才能上好动手实践课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这样的操作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动得其所,动有所获。变“要我学”为“我要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总是只看到事物直观形象的一面,对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却缺乏对事物抽象的认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并且由于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动手操作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在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乐此不疲,思维能力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二、动手操作融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了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大家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道出了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你们各个小组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大家动动手,想想办法?“学生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兴致很高,有的摆,有的数,有的用手摸,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我让各小组代表发表自己一组的办法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实物图形使学生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我和学生一起得出操作的方法。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体会了将杂乱无序的东西分类、整理、。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在课堂上,要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比一比、让学生的手、眼、口、脑都充分动起来,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的状态下,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动手操作融入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而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概括。这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楚的现象。从而了解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化难学为易学让学生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十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如在教学时9加几时,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是重点也是难点。利用学具盒有10个盒子),先让学生在小盒子里放上9个皮球,盒子外面摆上2个皮球,求共有多少个皮球列成的算式是9+2。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得出9+2等于多少。学生通过数数得出是11个。那么怎样使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有多少个皮球呢?学生通过思考想出:将外面2个皮球中的1 个放入小盒子中,和原来的9个凑成10个。盒子里面的10个加上盒子外面的2个一共是11个。这样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认识到计算9+2时,先将2分成1和1,9和1凑成10,10加1等于11。这样不用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凑十法”不仅有了直观的印象,而且也能理解其含义了。所以说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一些抽象,不易说明的知识。此外,在操作活动中如果能够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内容,那么教学效果将更好,使学生在手、脑、语言表达方面均得到训练,并从中理解“凑十法”算理。所以说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一些抽象,不易说明的知识。此外,在操作活动中如果能够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内容,那么教学效果将更好,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时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时,我让他们举起写字的手,拿起笔,在空中比划着写几个字,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的右手,接着我问:“你吃饭拿筷子用那只手?举起来,想像你现在手里有个筷子,学着吃饭的样子,我看看谁吃的快。”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知道你吃饭拿筷子用的那只手吗?”我又问,孩子们都能说出来,右手,接着我再让他们举起他们的右手,几乎每位同学都能很快的举起右手。这样的动手活动,融入了生活,更能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能深刻的记住,低年级孩子往往对他们动手实践过的东西印象深刻。并且新课标也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时时处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和体会,这样,开展动手操作就使学生经历了从知识——实践的认识过程。例如:教学“认识角”课末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个长方形如果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先让学生猜一猜,再动手剪一剪,并把不同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安排这样一道具有开放性的习题,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测——验证的科学实验方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拓展了知识,深化了内涵。例如:在教学“9+8”时,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拿出圆片摆一摆,再让学生说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边摆边说:“从右边的8个红圆片拿出1个到左边,9个黄圆片和一个红圆片组成10个圆片,再加上右边剩下的7个红圆片,得到17个圆片。”使学生在手、脑、语言表达方面均得到训练,并从中理解“凑十法”算理。这样把操作、表述、思维有机地结合,使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表述思维的工具,使学生真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开发。
  五、养成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6个桃放在两个盘里: 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4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3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从课前,课堂,课后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普通小学音乐教师,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反过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才能使学生自信、乐观、向上,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定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营造轻松的歌唱氛围,培养学生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教学中“情感熏陶”与“语言发展”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或者注重情感,忽视语言;或者偏重认知,忽视情感;或者油水分离,知情脱节。众所周知,语言与情感是有机的统一体,离开了情感,语言的存在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离开了语言,情感的表达将失去了根基和依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须妥善处理“语言”与“情感”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言语得到发展,情感得到陶冶,个性得到
期刊
小学作文以写实为主,同时要求根据文章情节展开联想,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好学生的这些能力,使学生走出思维狭窄的低谷,展开宽阔的思维境界,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捷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进行“观察、说、评、想、写”活动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特点、特征后进行‘说、评、想、写’活动。  心理学上通常认为人的大脑有
期刊
【摘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法制工作的主阵地,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体育课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在体育课教育学渗透法制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却迅猛增长,且倾向于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美好社会主义的重任,是党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一名家长,再根据自身多年教育经验,就孩子的学习,给家长阐述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培养;习惯;正视;督促;拥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的学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束手任务。为此,笔者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家长,再结合自身的多年教育经验,就家长如何教好关于孩子的学习阐述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仅供参考。  一、
期刊
[摘要]“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和以前比较也相应的提高了。因此,在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并渗透到各学校教育中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
期刊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在具有浓烈爱国主义的历史课文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新形式下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中学历史美学教育研究的对象  中学历史课中的美学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本人认为,是世界观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树立什么样的道德标准的问题。这对于未成年、可塑性极大的初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水族人民在五千多年的生产劳动和迁徙中,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水族文化,鉴于水族中小学生对汉语词汇掌握不多,对汉语名言警句的理解能力较差,将水语名言谚语引进校园,辅助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水族学生容易理解,受到启发,思想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又能传承水族精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促进学生热爱水族文化,主动学习水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水族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农村孩子的数学成绩并不比城里学生差太多,但很难写出精彩的作文。学生到了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时语言表达欠规范、正确、流畅,他们所积累的词汇不多,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也不强。很多同学怕上作文课,一上作文课就头痛,导致语文成绩止步不前,甚至下降。教师、学生、家长不免担心,苦于无计可施。可见,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新课程环境下
期刊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孩从咿呀学语开始便是如此。数学教学也一样,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填鸭式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呢?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用“呵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