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兰”之名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自古就有“兰花情结”,从孔子的《猗兰操》、属原的《离骚》《九歌》开始,文人雅士就与兰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兰为题的诗、文、曲、画,不可胜数。自古至今,“兰”作为君子淡雅高洁之德的象征物,其文化内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有趣的是,扶兰草到兰花,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兰”都代表着君子之德。

“当为王者香”:从孔子到唐太宗


  古人和兰花的故事,较早的一个是孔子作《猗兰操》。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返回鲁国。据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返鲁途中,孔子看到隐谷中的兰生长得非常茂盛,却与其他杂草混生在一处,联想到自己14年周游列国,却始终未得重用,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喟然叹道:“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鼓琴作《猗兰操》一首,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根据蔡邕的记载,《猗兰操》表达了孔子以兰喻己,感叹怀才不遇、老之将至的心境。不过,后人多认为孔子的境界应不止于此。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曾经仿照孔子的语气将《猗兰操》补足,表达君子在逆境中也要坚守的情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在补文中不但赞美了兰的“扬扬其香”,还描述了兰的态度:“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意思是别人不去采摘和佩戴香兰,对兰有什么伤害呢?这其实是古诗文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是说君子有着美好的德行却不为当政者所用,这对于君子能有什么伤害呢?之后,韩愈还引入了另外一个意象“荠麦”来与兰“作伴”:荠麦在霜雪中仍然茂盛生长,那是因为荠麦本来就拥有这样的品格和操守,君子即使受到了伤害,其操守却是不会改变的。韩愈的理解,似乎更接近孔子的境界,因为孔子在其他场合多次说过,“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就如“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一样。由于孔子的倡导,后人多以兰比德于君子,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品德。
  菊科植物澤兰   郑所南《墨兰图》

“清风摇翠环”:从“兰草”到“兰花”


  从孔子到唐太宗,兰作为体现中国人精神的植物载体之一,不断地被丰满、强化。不过,直到唐太宗时,人们所说的“兰”,却很可能还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兰科兰属植物兰花,而是另外一种植物——菊科泽兰属兰草。
  关于“兰草”与“兰花”的区别,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来辨明,说:“近世所谓兰花,非古兰草也。兰有数种,兰草、泽兰生水旁,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兰花亦生山中,与山兰迥别。兰花生近处(指李时珍家乡蕲州一带)者,叶如麦门冬而春花(即春兰);生福建者,叶如菅茅而秋花(即建兰)。”李时珍所说的“古兰草”,就是从孔子、屈原到陶渊明、唐太宗一直在吟咏的“兰”。这一类菊科泽兰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长于野外,也可人工培植。古兰草的香气芬芳清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祛除恶气,令人神清气爽,所以古人想了各种方法把它们的芬芳“留存”在身边,可纫(串起来做花环)、可佩(佩戴身上)、可藉(装起来做枕头)、可膏(熬制成膏脂)、可浴(煮在热水里用来沐浴)、可焚(焚烧它用来熏香)……屈原《离骚》中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人与兰草的“互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兰草应用大全”。这些非常实际的“用途”,也证明彼时的兰与唐以后用于观赏的兰花是完全不同的。
  有研究者认为,大约从唐朝末年开始,国人的审美趣向发生了改变,逐渐从喜欢“兰草”变成了喜欢“兰花”。根据是唐朝末年的两例诗文:唐彦谦的《咏兰》和杨夔的《植兰说》。
  唐彦谦《咏兰》诗大约作于公元860—880年间,其中有一句:“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苍玉”,指的应该是淡绿色的或者白色偏绿的花朵,花瓣上滴了清凉的露水之后,有类似于苍绿色的玉的质感,这应该就是描写的兰科兰属植物兰花。兰花的花朵虽因品种不同而大小不一、还有多头和单头之分,但是每一朵花都是清雅而丰盈的,用“苍玉”来形容很是恰当。而菊科泽兰属兰草的花,一般都极小,每一朵小花比米粒大不了多少,很多朵小花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伞形的“花团”,有似于繁星点点,但和“苍玉”相差甚远。回过头来再看“翠环”,这其实是兰画中的一个专业名词。画兰花有最基础的三笔:第一笔起手向右画一条半圆形长状叶子,即“翠环”,然后再向同一个方向画一笔半圆形长状叶子与第一笔相交,其空白处构成“凤眼”形状,最后再从“凤眼”的左眼角处向上画一笔短而直的叶子与前两笔相交,俗称“破凤眼”,三笔形成一幅兰花的骨架。唐彦谦《咏兰》诗中的“翠环”,显然指的就是这种长条状能够弯成半环状的叶子(专业上叫“线形叶”),也就是兰科兰属兰花的叶子,而菊科兰草,叶子是卵圆形或者披针形(叶形前尖后宽,一般叶长是叶宽的四到五倍),没有“线形叶”那么长,弯不成“翠环”。
  杨夔的《植兰说》,大约写于公元880—890年问,文中提到了自己种兰的一段经验:因为种的兰和香荃(一种香草)长得不好,所以就学着老园丁的法子给它施了很多肥料,没想到兰、荃和其它“杂莽”(杂草)不一样,肥上得重了,小苗很快枯萎,地下的根也紧接着烂掉。作者于是感慨说:“噫!贞哉兰荃欤?迟发舒守其元和,虽瘠而茂也。假杂壤乱其天真,虽沃而毙也。”虽然文中的“兰”、“荃”是用来比喻坚守高洁的君子,“杂莽”则是比喻贪图享乐的小人,但是作者这一条种兰经验,倒是和今人所知的兰花栽培常识完全相符:兰科兰属的兰花,是不喜欢大肥大水的。
  从唐彦谦的《咏兰》、杨夔的《植兰说》这两篇诗文来看,从唐末开始,人们逐渐将对“兰草”的爱好转移到了“兰花”身上,种植和欣赏“兰花”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这种审美趣向的转变,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大约到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才逐渐完成。
  专家认为,唐末的北方战乱不断,而江南地区则安然无恙,中原士人大批南迁,为早已在“江南文化圈”中享有盛誉的“兰花”,提供了一个“文化晋级”的好机会。
  江南古为吴越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种植兰花的记录,较早的一位“植兰”者,是著名的越王勾践(约前520-前465)。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为了灭吴雪恨,勾践一面悄悄恢复国力,一面向吴王夫差献上美女西施,又经常进贡珍禽异兽、名贵花草,这其中就包括各种稀有的“兰”,以麻痹夫差、消磨其斗志。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诸侯霸主,不夸张地说,他所培植的异种兰花,也有“灭吴之功”。
  据说,绍兴城外的渚山,就是勾践专门为夫差“养兰”的地方,所以也叫兰渚山,兰渚山下的驿亭则名为兰亭。勾践灭吴后八百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召集当时名士42人聚会于兰亭,即著名的“兰亭雅集”,后世名士纷纷效仿。大约从那个时期开始,江南文人就已经认定此“兰”即传承孔子、屈原等高洁精神之“兰”。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北方的战乱再次导致士人大批南迁,也促成了“兰草”与“兰花”的对接与相融。“五代,则兰花已名正言顺登上大雅之堂,以‘香祖’之尊为江南人所重。……常为江南人津津乐道的‘越王勾践种兰渚山’、王羲之等人于‘兰亭’的雅集,以及南北朝士人对‘兰’的褒赞,早就埋下了古今兰‘对接’相融的‘种子’。于是,当中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于江南时,吴越之地盛产的兰花(主要是春兰),还能不因其古老‘种子’而大放光华,独领风骚么。”(吴厚炎《清香幽处共“兰”名一一古代佩兰与今日兰花“对接”探秘》)

“尚如逸士气昂藏”:宋代以降的兰文化


  到了宋代,由于更注重生活细节和文化品位,宋人对于包括对兰在内的花卉的欣赏,也变得细致、风雅,正如扬之水所总结的:“唐代是万人空巷去看花,宋人大概更多的时候一面县买了花来插瓶,另一方面是自己栽花莳草。”宋诗中有关买花插花、移花栽花、赠花索花的句子数不胜数。如赵以夫《咏兰》:“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刘克庄《兰》:“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这些诗中的兰,都是养在花器之中、供于案头的,彰显的是文人雅趣。   宋代史籍所载、画家所画的“兰”基本上都是兰花而不是兰草了。1233年,赵时庚写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研究兰花的专著《金漳兰谱》。该书由“叙兰容质”、“品第高下”、“天地爱养”、“坚性封植”、“灌溉得宜”五个部分组成,对紫兰(墨兰)和白兰(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介绍,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此外,宋代还有《王氏兰谱》《兰谱奥法》《种艺必用》《全芳備祖》等艺兰专著。
  宋代画家赵孟坚(赵孟頫之兄)所画的《春兰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不过比他年代稍晚的南宋遗民郑所南(思肖)画兰,则别有深意。入元之后,郑所南特意改名“思肖”,因为“肖”字为“赵宋”之“赵”繁体字的一部分。为表达古国之思,之后郑思肖所画兰花,均无根无土,并题诗云:“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三希堂画谱大观·兰谱浅说》评价:“(郑所南)独以画兰不见根,寓国土沦亡之感,而墨兰之法,一时称盛。”对后世影响极大。
  明清两代,艺兰、写兰、画兰之风更盛。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多地付诸文人画家的笔端,并出现在瓷器、家具、服饰和建筑物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和用途都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明清两代的艺兰专著或较多地述及兰花的书籍有:明代张应民的《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清代许羹梅的《兰蕙同心录》、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溶的《植物名实图考》、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等,可以说非常丰富,是今日爱兰人士的必读书目。
  明清两代的画兰名家,数不胜数,如明代的文璧(徵明)、项元汴(子京)、周天球(公瑕)、徐渭(文长),清代的郑燮(板桥)、华喦(秋岳)、石涛(朱若极)、李方膺(虬仲)、罗聘(逐夫)、汪士慎(近人)……其中以“一世画兰,半世画竹”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最为著名。他的画作多将竹、兰、石结合,以显示自己“有节有香有骨”的狂狷之气。
  民国以后,兰艺继续发展。1923年,浙江杭县人吴恩元以清代的《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出版了《兰蕙小史》,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兰的历史,并记载了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该书配有照片和插图,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还有1930年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潘天寿等都以擅长画兰而著称,并各具风韵。
  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也不乏兰花的爱好者。因“西安事变”而被长期幽禁的张学良将军养兰以自娱,并深深爱上了兰花。张将军有首平易真切的《咏兰诗》传世。诗曰:“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人文化意象中的“兰”,由上古时期的“兰草”转变为“兰花”,时至今日,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兰花,也就是“国兰”,已拥有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一说为七大类),共上千种园艺品种。虽然与“国兰”同科不同属的各种“洋兰”,如万代兰、文心兰、蝴蝶兰,以及石蒜科的君子兰、文殊兰等,花朵硕大、色彩绚丽,也更为常见,不过,能够偶遇一株国兰,享受它所带给你的古朴、清雅与宁静,当是红尘中一段难得的福气。
其他文献
蒋百里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官至陆军上将却从未带兵杀敌;一生无党无派,却屡被北洋政府、民国政府重用;更无厘头的是,以一名职业军人身份写作《欧洲文艺复兴史》、与胡适、徐志摩等人一起创办新月社(即白话诗俱乐部)。  1938年,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陆军大学奉命从湖南桃源县迁往贵州遵义。代校长蒋百里(蒋方震,字百里)本来就有心脏病,为抗日、迁校积劳成疾。从衡山出发时他的心率
期刊
这是山河旧梦,这是梦里晋国。我愿意无数次地穿越,游走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在山河旧梦里,为之心动,为之癫狂;在山河旧梦里,倦鸟归巢,游子还乡。  每一次出行,都习惯一个人在路上。  自由自在的心,飞扬于宋金木构里,沉醉在彩塑壁画间。  我曾经爬上开化寺高高的台阶,久久凝望着满墙的壁画,这是凝固了大宋时光的午后,那么安静,安静得只听到我的心跳。  我曾经登上羊头山之巅,迎接最后的一抹夕阳。阳光把大地
期刊
一想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竟可以借着月光来辨识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以及文明进程的路径,我不由感到由衷的兴奋。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月亮吗?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月亮时的感觉吗?  ……  我们大多数人都记不得了。  当月“亮”起来的时候,我们究竟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我确信我所看到的今时月,不是古时月,不是秦时明月,不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也不是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不是西江月、关山月,不是江楼月、清溪
期刊
对于知识的力量,古人的体验或许比今天的我们更深,所以,才会有“映雪凿光”之类的励志故事流傳至今。在东汉以来清谈逐渐成风的时代,博学更被人推崇,还真有不少学子沉迷学习,无法自拔,以至于连做饭都不专心……可见古人也知道,精神食粮远比物质食粮重要。
期刊
吴启雷:教师,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东方财经频道书画节目主讲人。  著有《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画中有话》《琢墨》等宋史、美术史作品。  《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谁?其描绘的帝王形象是否属实?作者创作此画的意图是什么?诸多问题,在欣赏这幅中国早期人物画杰作时,不妨思量一番。  唐代画家阎立本善画台阁、车马、肖像,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有一幅传为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
期刊
韩信乃楚汉之际一位风云人物,他有许多的故事,也有许多的谜团,比如他的老师是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兵仙”的军事家,在史书中找不到一点关于其师承伺方的记载,难不战他是天生奇才会打仗?这当然不可能。坊间有传说,他的老师是尉缭。两个尉缭  尉缭也是一个谜。  因为,史书中有两个尉缭。  一个活动于战国魏惠王时期,一个活动于秦王嬴政时期。  魏惠王乃戰国时期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在位
期刊
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分裂,文治武功一度达到鼎盛的大隋王朝,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二世而亡?我们或许可以扶隋朝粮仓的建立与管理翩度中找翻一点端倪。引子:一桩旧事,一则谎言  唐贞观二年(628年)的一天,年轻的唐太宗又一次把大臣们召集到一起,探讨隋朝灭亡的教训。对他来说,一个萦绕在自己和整个唐王朝心头的重大历史问题便是: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分裂,文治武功一度达到鼎盛的大隋王朝,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二世而亡
期刊
2018年11月26日,意大利知名导演贝伯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因病去世,终年77岁。贝托鲁奇于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1972年,他执导的爱情片《巴黎最后的探戈》获得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81年,执导剧情片《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该片获得第3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1987年,他执导了传记片《末代皇帝》,该片是历史上
期刊
家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向何处去?  这里的终极追问,并非从哲学意义、生命意义这两个高度提出,而仅仅是从具体的家谱出发,使我们知其来处,以鉴将来。所谓慎终追远,要在莫忘根基,踵其祖武,使家族后人,不再混沌莫名。  由此,便催生了当下的修谱热。  就我有限的观察,这一轮民间修谱热来势甚猛,且并非高门世家所独致,一般人家也在同宗同姓之间联系搜罗。基于此而催生的修谱生意,让一些有点传统文化底子的
期刊
《詩经·陈风·月出》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枚先秦的月亮,照在男人的身上,撩起了男人对美丽女子的思慕之情;照见历史的河流,撩开了中国诗歌意象里最为五彩斑斓的涟漪。从那以后,这枚月亮在人类的诗情画意里一直存在至今。你挂月来我登楼  建安三曹,操诗雄浑,丕诗练达,植诗微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明月在枭雄曹操的眼里,是囊中物。匆匆的足迹里刻满了酸甜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