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比如说,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我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先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海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然后,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大了?(25)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5岁,那老师多少岁呢?(30)30岁也是一个数量,那大5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然后,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3)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再例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我变教材中小熊和小猴玩跷跷板的场景为本班同学间玩跷跷板的情景。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和其他伙伴的身影时,个个表現的非常兴奋,大声叫着能看到的小朋友的名字。当看到又瘦又小的被架在跷跷板的一端不管怎么用力也压不起又胖又重的其它同学时,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借助这一场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用眼观察轻重的能力。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但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客厅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前后”时,上课前,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然后调换个别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比如说,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我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先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海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然后,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大了?(25)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5岁,那老师多少岁呢?(30)30岁也是一个数量,那大5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然后,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3)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再例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我变教材中小熊和小猴玩跷跷板的场景为本班同学间玩跷跷板的情景。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和其他伙伴的身影时,个个表現的非常兴奋,大声叫着能看到的小朋友的名字。当看到又瘦又小的被架在跷跷板的一端不管怎么用力也压不起又胖又重的其它同学时,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借助这一场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用眼观察轻重的能力。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但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客厅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四、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前后”时,上课前,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然后调换个别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