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村综述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生态村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主要是处理文化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旅游的三者的关系,是对于文化保护与利用提出的新理念和方式。现阶段国内对于文化生态村的研究主要从文化生态村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村等方面进行论述的较多,但是文化生态村与艺术的关系,尤其是蕴含在文化生态村中的文化没有以艺术形式得到很好的凸显。
  【关键词】文化生态村;国内;综述
  文化生态村在国内来说是一个较晚提出的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尹绍亭借鉴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而提出。尹绍亭指出,文化生态村,是一处崭新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他强调要处理好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地持续地发展。1997年,云南省政府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遍布全省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目的是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民间文化产业开发与其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协调起来。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村、腾冲县和顺乡、景洪市基诺乡巴卡小寨等进行试点。2001年,云南省又组织专家初选了30各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生态村示范点”,将这些村寨分为“文化旅游村”、“生态旅游村”、“历史名村镇”、“民族工艺村”、“文化保护村”等。纵观文化生态村研究的文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者认为建设文化生态村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黄萍,王元珑(2005)指出民族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资源也在消褪,认为建设文化生态村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张兵,叶宁(2007)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策划问题,其中重点探讨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及获取利益的途径。杨丽萍,李尚云(2006)通过文化生态村的案例分析,提出大力开发或发展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使其在国内外形成拥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名牌旅游产品。苏文苹,易茁(2007)以南美拉枯族自治乡神秘的拉枯族文化,壮珑的玲生古茶因群落为开发对象,论证开发南灸乡拉枯族文化生态村旅游的意义,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及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实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底,达到南灸脱贫致畜的目的。谢亚平,雷卫东(2006)提出建立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村可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部分学者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探讨出民族文化生态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张兵,刘芳(2008)对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问题,重点探讨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张波,赵蕾(2012)通过对个案的实地考察,发现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解晓丹(2011)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提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部分学者通过对个案的分析,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对文化进行保护、传承的新模式。旷宗仁,赵锦辉(2014)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对乡土农业知识进行有效保护的途径之一。尹绍亭(2009)通过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为例,可以对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进行探析。吴昊,郭静伟(2011)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鄉村建设的新型模式。万义(2011)以文化生态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中才能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王亚南(2002)提出文化生态村“生态”的要义所在就是要保持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龙泽江,曾羽(2012)提出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实践活动中,民族文化生态村坚持了文化及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原则。魏国彬,杨晓梅(2011)提出特色文化展示基地是指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特定区域集中展示特色文化的场所,民族生态文化村模式就是特色文化展示基地的建设模式之一。
  一部分学者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要注重当地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杨慧(2004)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主要是以弘扬当地人的文化与正确理解生态环境的内涵。向云发(2008)提出文化与生态的辩证关系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文化生态村更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馨月(2015)对文化生态村进行个案分析,对于文化生态发展中的困境提出对策与建议,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
  陶犁(2002)以个案分析为主,叙述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民族文化及优良的生态环境形成独特的经济、生态、文化的耦合。
  一部分学者为如何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村提出了设想、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杨大禹(2003)文章结合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与典型范例”的研究工作,谈些认识和体验,以及对拟建的几个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初步设想。李海蓉(2000)通过分析文化生态村的建设对玉溪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文化生态村开发建设的内容与原则,提出了文化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安月兰(2009)对个案进行分析,对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薛群慧,晏鲤波(2008)通过四个不同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对比,指出旅游村产业化发展应采用综合模式,即政府支持、专家指导、企业化运作和村民参与,才能突出优势,弥补不足。马英(2010)以个案分析,根据云南省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其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其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具体思路,最后强调了民族文化生态村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杨大禹(2006)结合香格里拉彼给村规划设计,简要分析地域性、民族性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保护设想。徐娟,李陇堂(2007)在对宁夏泾源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泾源县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优势和可行性。   一部分学者认为处理好文化生态村与艺术的关系有利于当地景观和文化的表达。王东焱(2002)提出要充分体现傣族景观特色和反映花腰傣的文化特点,就应该对文化生态村的景观进行具体规划。万义,王健,龙佩林,白晋湘,杨海晨(2014)采用族群关系视角和质的研究范式对个案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建设文化生态村,能够完善社会结构,促进族群关系与传统体育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文化生态村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界从文化生态村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村等方面进行论述的较多,但是文化生态村與艺术的关系,特别是蕴含在文化生态村中的文化没有以艺术形式得到很好的凸显,以至于在文化生态村建设中依然存在着缺陷。
  注释:
  [1]林超民.民族学通报第一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3]云南省委宣传部调研规划处:《展示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载《云南画报》,2002(1).
  [4]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8:177-180.
  [5]张兵,叶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探索与思考——以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J].民族论坛,2007,12:35-36.
  [6]杨丽萍,李尚云.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开发——以新平县大沐浴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02:35-37.
  [7]苏文苹,易茁.临沧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生态村旅游开发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17-20.
  [8]谢亚平,雷卫东.建立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构想——以湖北景阳镇为个案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02:20-25.
  [9]张兵,刘芳.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48-52.
  [10]张波,赵蕾.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实证研究——以云南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2,09:27-28.
  [11]解晓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以云南省新平县大沐浴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33-35.
  [12]旷宗仁,赵锦辉.乡土农业知识的现有保护方法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77-83.
  [13]尹绍亭.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探析——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1:97-102.
  [14]吴昊,郭静伟.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的彝族文化自觉——以云南省弥勒县可邑村为例[J].思想战线,2011,S1:31-32.
  [15]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1,09:41-50.
  [16]王亚南.民族文化生态村:探索乡村社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路[J].中国民族,2002,05:20-22.
  [17]龙泽江,曾羽.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J].民族论坛,2012,08:83-85.
  [18]魏国彬,杨晓梅.特色文化展示基地及其建设模式[J].保山学院学报,2011,06:25-30.
  [19]杨慧.从文化实践解读文化生态村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38-41.
  [20]向云发.关于民族文化生态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1:70-75.
  [21]胡馨月.喀斯特石漠化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5,02:474-479.
  [22]杨大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及建筑的保护与建设[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01:49-52.
  [23]李海蓉.玉溪市文化生态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0,06:34-37.
  [24]安月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大寨村为例[J].甘肃农业,2009,06:68-70.
  [25]薛群慧,晏鲤波.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31-34.
  [26]马英.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富民县小水井村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87-90.
  [27]杨大禹.村镇建设中的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对策——以香格里拉霞给文化生态村保护规划为例[J].新建筑,2006,04:9-14.
  [28]徐娟,李陇堂.论宁夏泾源县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J].宁夏工程技术,2007,04:411-416.
  [29]王东焱.新平县南碱傣族文化生态村景观规划[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02:44-47.
  [30]万义,王健,龙佩林,白晋湘,杨海晨.村落族群关系变迁中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衍生研究——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的田野调查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3:33-40+106.
  作者简介:凌珠,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助教,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
  朱青,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史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然而历史的不可验证性决定了历史事实的探寻具有间接性,想要增加历史事实的说服力,就必须增强史料的科学性及可信度,将史料的选择、运用与科学的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史料不断得到发掘和充实,也使历史认识得以深化。  【关键词】历史论文;史料;运用  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途径。在历史论文
期刊
【摘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书写了大量“童趣诗”,这些充满童趣的田园诗一方面是诗人对乡村儿童趣味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则展现了自我的“童趣”心境。陆游的童趣书写有其历史和个人的合理性,本文将着眼于陆游的“童趣诗”,探寻其“童趣诗”的主题,分析其中关于生命和人生的哲思。  【关键词】陆游;童趣诗;田园;生命意识  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报国与忧国是其诗歌的主旋律。然而,晚年的陆游却将诗歌创作主要
期刊
引言  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关文化政策频频出台,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06年,黎锦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被收入保护名录;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而海南正处于“一带一路”南线上。黎锦作为海南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它既利于发挥其文化价值,又有利于展现海南区域文化的优势。 
期刊
天然气公司是大港油田天然气加工处理、计量交接和储运为一体的生产与管理单位,集天然气净化处理、集输、销售和CNG(压缩天然气)生产为一体,担负着向天津市区、滨海新区、西青区、天津石化、河北沧州市、渤海新区、沧州大化集团、山东淄博、油田内部及周边地区供气的任务,并从天然气中回收轻油和液化气,同时,生产CNG产品,销往河北、天津、山东等地。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注重提高科技
期刊
【摘要】社会流动一直是我国社会学中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精英流动作为社会流动中一项特殊的内容,把它放在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分析了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精英流动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精英;精英流动;社会阶层  一、关于精英及精英流动概念的界定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首先在政治意义上实用了“精英”并使之普遍化。随着精英理论的不断发展,吉登斯在此
期刊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不良贷款率正不断提高,利润增速正在下降。从16家上市银行看,上半年普遍经历了利润增速放缓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升的考验。  首先是贷款风险增大,不良贷款开始急剧暴露。大投资、货币大放水时期催生的一个经济现象是,整个经济体特别是企业高负债经营。一旦经济增速下降回归常态,风险立马就暴露了。而这些负债中银行贷款占绝大比例。归根结底是银行贷款风险开始大幅度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期刊
【摘要】近百年来,从中国戏曲文献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鲜见出现,而孙崇涛先生的新著《戏曲文献学》为我们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学模式和一种良好的治学风范。本文主要从针对性、理论性、实用性和信息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孙崇涛先生《戏曲文献学》对学术界的贡献。  【关键词】孙崇涛;戏曲文献学;学术贡献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破万卷”就是充足的文献,无论创作
期刊
【摘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因素诸多,分析起来也非常复杂,但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三点:人才流动、经济增长和政策因素。笔者经过一系列的调研,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讨,研究了上述三点因素与高等教育投入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意见。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入;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水平教育,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真正体现着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对高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高度,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大、任务重,抓好了“两个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论语》文本来解读孔子的舆论观,阐明孔子对待舆论的态度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总结孔子认为正确对待舆论须持有的方法和理念,这些至今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孔子厌恶滥造舆论是非,一切听从舆论的人。孔子的质疑精神,不迷信不盲从的态度,他的打破偏见的理性原则,调查研究的实践精神等,依然值得我们坚持和发扬。孔子的智慧经过历史的洗礼依然闪闪发光。  【关键词】孔子;论语;舆论;偏见  凡是存在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