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盐制的机理及药物成分变化的关系。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常用盐制中药有成分变化及临床作用变化作相关性比较。结果:中药盐制后,作用变化与成分变化关系密切。结论:为盐制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 传统医学;中国;中药;炮制机理;盐制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9-02
盐是人类使用最早的调味品之一,在我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列为五味之首。但中药盐制法则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后世逐步发展为一种常用的中工炮制方法。《本草纲目?食盐》记载:“气味:甘、咸,寒,无毒。主治: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中药盐制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药物的临床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中医认为:“盐炙主入肾经,缓和燥性,增强补肝肾和滋阴降火作用”。历史上明确记载盐炙的药物有30多种,主要方法有:盐水浸润法、盐水煮法、盐炙法及盐炒法等。辅料盐的选择,古时有青、黄、白、黑、紫五种之分,现代《药典》规定均用食盐。本文从几味常用盐制中药的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方面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机理进行探讨。
1.盐巴戟:炮制:取净巴戟天巴戟天用 8%盐水中浸泡 20min,蒸20min,趁热去心,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巴戟天盐制后,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其功效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生品补肝肾,祛风湿力强,适用于肾虚兼有风湿之证;盐制品功专入肾,温而不燥,增强了补肾助阳的作用,多用于阳痿,宫寒不孕等症。现代研究证实:巴戟天的主要成分为蒽醌、多糖和环烯醚萜等,药理研究表明,巴戟天多糖是补肾壮阳的主要成分。多种方法检测证实,巴戟天盐后,其多糖含量有明显增加。因此,盐制巴戟天通过其多糖成分的提高,增强了其补肾壮阳的作用。
2.盐杜仲:将净杜仲置锅内武火加热,迅速翻炒至表面呈黑色、断丝时,停火并均匀喷洒2 %食盐水,拌匀后取出晾凉。生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及降血压的作用。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盐制后可走下焦,增强补肝肾、安胎及降血压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杜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等,且已证实,影响血压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影响骨骼生成主要与多糖类有关。中医认为杜仲补骨,是因其有壮筋骨作用,“肾主骨生髓”。研究证实,杜仲盐炒后,木脂素及多糖类含量明显增加,故其走下焦,入肾强筋骨的效果得到提高,同时降压效果也显著提高。但盐制后环烯醚萜类会下降,故其扩张血管的效果会降低,显然杜仲降压不是通过扩张血管来实现的。
3.盐泽泻:取净泽泻片均匀喷洒2%盐水,搅拌,盐水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生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有利小便,清湿热的作用。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及热淋等症,药理研究对高脂血症有效。盐制后引药性下行,增强了泄热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泽泻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挥发油、磷脂、多糖类等成分,主要为泽泻醇。药理研究认为,泽泻醇有较强的排钠及利尿作用,并能抑制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预防尿路结石;磷脂可以促进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泽泻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力,修复肾脏,有效改善尿蛋白及尿中潜血症状。泽泻盐炒后,泽泻中的有效成分虽没有增加,但能使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明显增加,且盐制品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以生品为最低。这应该是泽泻盐制后效果增加的主要依据。
4.盐黄柏:黄柏丝用盐水拌匀,润透,盐水被吸尽后,文火炒干,表面深黄,或有焦斑时,取出晾凉。(每100公斤黄柏用食盐2公斤。)生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除蒸之功效。主要用于湿热泻痢、黄白带下、热淋及骨蒸盗汗之症。盐炙后主要入肾,降命门之火,滋肾水之力增加。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盗汗、梦遗滑精、肠燥便秘等症。黄柏的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抗心律失常,降血压等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有收缩或舒张肠道、促进胰腺分泌等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还有增加免疫力及降血糖的作用。黄柏的这些作用与其化学成分小檗碱、黄柏碱、木兰碱、巴马汀、药根碱、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有关,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小檗碱。小檗碱在水和醇中溶解度不大,黄柏盐制后,虽然小檗碱含量减少,但有利于小檗的溶出,提高疗效。
5.讨论
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对中药药效影响很大。《本草蒙筌》云:“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蜜制甘缓。”中药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食盐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的作用。因此,盐灸法多用于补肾固精,治疝和利尿泻相火的药物。而盐灸的目的是引药下行和增加滋阴降火的作用,合理使用盐中药对提高临床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J].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6~57.
[2] 陈美燕,高佳,巫庆珍.盐巴戟炮制工艺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7:28~29.
[3] 辛晓明,等.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23(19):1507~1509.
[4] 丛才书.王喜斌.炮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8,14(22):153.
关键词 传统医学;中国;中药;炮制机理;盐制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9-02
盐是人类使用最早的调味品之一,在我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列为五味之首。但中药盐制法则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后世逐步发展为一种常用的中工炮制方法。《本草纲目?食盐》记载:“气味:甘、咸,寒,无毒。主治: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中药盐制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药物的临床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中医认为:“盐炙主入肾经,缓和燥性,增强补肝肾和滋阴降火作用”。历史上明确记载盐炙的药物有30多种,主要方法有:盐水浸润法、盐水煮法、盐炙法及盐炒法等。辅料盐的选择,古时有青、黄、白、黑、紫五种之分,现代《药典》规定均用食盐。本文从几味常用盐制中药的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方面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机理进行探讨。
1.盐巴戟:炮制:取净巴戟天巴戟天用 8%盐水中浸泡 20min,蒸20min,趁热去心,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巴戟天盐制后,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其功效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生品补肝肾,祛风湿力强,适用于肾虚兼有风湿之证;盐制品功专入肾,温而不燥,增强了补肾助阳的作用,多用于阳痿,宫寒不孕等症。现代研究证实:巴戟天的主要成分为蒽醌、多糖和环烯醚萜等,药理研究表明,巴戟天多糖是补肾壮阳的主要成分。多种方法检测证实,巴戟天盐后,其多糖含量有明显增加。因此,盐制巴戟天通过其多糖成分的提高,增强了其补肾壮阳的作用。
2.盐杜仲:将净杜仲置锅内武火加热,迅速翻炒至表面呈黑色、断丝时,停火并均匀喷洒2 %食盐水,拌匀后取出晾凉。生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及降血压的作用。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盐制后可走下焦,增强补肝肾、安胎及降血压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杜仲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等,且已证实,影响血压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影响骨骼生成主要与多糖类有关。中医认为杜仲补骨,是因其有壮筋骨作用,“肾主骨生髓”。研究证实,杜仲盐炒后,木脂素及多糖类含量明显增加,故其走下焦,入肾强筋骨的效果得到提高,同时降压效果也显著提高。但盐制后环烯醚萜类会下降,故其扩张血管的效果会降低,显然杜仲降压不是通过扩张血管来实现的。
3.盐泽泻:取净泽泻片均匀喷洒2%盐水,搅拌,盐水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生泽泻性寒、味甘。归肾、膀胱经。有利小便,清湿热的作用。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及热淋等症,药理研究对高脂血症有效。盐制后引药性下行,增强了泄热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泽泻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挥发油、磷脂、多糖类等成分,主要为泽泻醇。药理研究认为,泽泻醇有较强的排钠及利尿作用,并能抑制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预防尿路结石;磷脂可以促进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泽泻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力,修复肾脏,有效改善尿蛋白及尿中潜血症状。泽泻盐炒后,泽泻中的有效成分虽没有增加,但能使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明显增加,且盐制品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以生品为最低。这应该是泽泻盐制后效果增加的主要依据。
4.盐黄柏:黄柏丝用盐水拌匀,润透,盐水被吸尽后,文火炒干,表面深黄,或有焦斑时,取出晾凉。(每100公斤黄柏用食盐2公斤。)生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除蒸之功效。主要用于湿热泻痢、黄白带下、热淋及骨蒸盗汗之症。盐炙后主要入肾,降命门之火,滋肾水之力增加。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盗汗、梦遗滑精、肠燥便秘等症。黄柏的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抗心律失常,降血压等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有收缩或舒张肠道、促进胰腺分泌等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还有增加免疫力及降血糖的作用。黄柏的这些作用与其化学成分小檗碱、黄柏碱、木兰碱、巴马汀、药根碱、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有关,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小檗碱。小檗碱在水和醇中溶解度不大,黄柏盐制后,虽然小檗碱含量减少,但有利于小檗的溶出,提高疗效。
5.讨论
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对中药药效影响很大。《本草蒙筌》云:“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蜜制甘缓。”中药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食盐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的作用。因此,盐灸法多用于补肾固精,治疝和利尿泻相火的药物。而盐灸的目的是引药下行和增加滋阴降火的作用,合理使用盐中药对提高临床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J].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6~57.
[2] 陈美燕,高佳,巫庆珍.盐巴戟炮制工艺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7:28~29.
[3] 辛晓明,等.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23(19):1507~1509.
[4] 丛才书.王喜斌.炮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8,14(22):153.